文教资料
199 8年2期
帝起居注/
43
页)
这里也有两点可商
。
第一
,
哈佛燕京学社编引的《三 国志及
裴注综合引得)
40 1
页以
“
杨宣亭侯
”
为裴茂的爵号
,
切实可
取
;
“
杨宣
”
不是人名
,
其下不应点断
。
第二
,
郁松年<续后汉
书札记)卷二指出
:
“
印 当作即
,
谓 即邺授操 也
。”
此说极是
。
(晋书
·
文帝纪)载魏景元四年命司马 昭进爵晋公 加位相 国 诏云
:
“
命使持节
、
兼司徒
、
司隶校尉咳即授印缓策书
。”
这个
“
即
”
指
即司马昭所在 之地授以印缓等物
,
是曹操故事 的翻 版
。
总 而言
之
,
上文可校点成
:
“
使左中郎将杨宣亭侯裴茂持节〔即」(印)
授之
。”
(三)与虏对 陈
,
意思 安 闲
,
如不欲战
,
然及至决机乘胜
,
气势
盈溢
(同上
,
注 引 (魏书)/5 4页)
中华 书局标点本《资治通 鉴》卷六九以
“
然
”
字 属 上句读
,
似乎更合于语法
。
“
如然
”
表示
“
如同
·····
一样
”,
是汉代已
有的语式
,
如(谷梁传
·
禧公元年)
:
“
齐师
、
宋 师
、
曹 师
,
城邢
,
是向之师也
,
使之如 改事然
,
美齐侯之功也
。”
(四 )昔光和七年
,
岁在大梁
,
武王始受命
,
(为)〔
刊
时将讨黄
巾
。
(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70页)
加着重 号 的部分
,
(宋书
·
符瑞志》作
“
武王始受命为将
、
讨
黄巾
”,
较为得实
。
光和七年二 月
,
张角等起义
;
三 月
,
朝廷发
兵讨黄巾
,
曹操 自议郎拜为骑都尉
,
立即进兵并很快就打败了黄
巾主力部队
。
校点本 的
“
于 时将讨黄巾
”
,
跟史 实不符
;
其中
“
时
.“
字当属衍文
,
应据《宋书) 删去
。
(五 )及宣王至 迁东
,
霖雨
,
不得时攻
,
群臣或以为渊未可破
,
宜诏宣王还
。
(魏志明帝纪/
1 1 3
页)
“
不得时攻
”
疑当作
“
不 时得攻
”。
本志 (武帝纪》注 引《世
语)
:“
妾肥
,
不时 得 出
。 ”
又(董昭传)
:
“
官兵一道引去
,
不时
得泄
。”
把不能及 时完成某种预计划 叫作
“
不时得V ’
’,
是 当时行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