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富生
:
《
李卓吾 先生批评三 国志》 真伪及评 点的进 步思 想
王 者
,
为 王 者师
,
岂幸也 我 !
若 使小 人帷 知嫉 才
,
一 意 害之 而 后 已
,
是 岂上 天 生 才之意
乎 哉 ?
可 怜 小 人 之见 不 及 大人
,
何 止 天 渊 也 !
这里
, 李 赘 盛赞诸葛亮 的爱 才之 举
, 称 他堪为
“王 者师
”
,
是
“大人
”
。 在 该书第 6
7
回
、 第 8
5
回总评中
,
李赞对 孔 明的 忠心 为 国
、
忠诚 不二 大 加褒扬
,
这与
《
藏书 》 中把
“忠诚大 臣
” 之
美誉冠在 孔明头上 如 出一辙
。 还 有 7 回总评 盛 赞诸葛亮大 智大贤
,
胆略过 人
,
是 不可 多得 的
帅 才
,
是真正 的英 雄豪 杰之 士
,
本 文不 再详 述
。 从 这 许许 多 多 的赞 美 中
,
我 们不难看 出李 蛰
的倾 向性
。 退一步 来说
,
即 使是 对诸葛亮 的批评也揉合着 作 者 自己 的独 特见解
,
与其 一贯 思
想 基本一致
。
如第 9
回 总评 写道
:
此翻
( 番 )
出 兵 都 无 所作 为
,
诸 葛孔 明
、
司马 仲 达 俱知 天 雨 而 故 为此
,
并罚 他住体
三 年 以 赎伤 民之 罪乃妥
。
而 仲达 更 当 倍罚
,
以 其 伤 民尤 多也
。
还有 第 9
1
回
、 1
0
1 回 总评
, 都 是 批评 孔 明 出兵伐 魏是 明知 不可 为 而 为
, 以致 劳 民伤财
, 百
姓 无辜 受难
。
我 们再 比较 参读
《
焚书 》 中 《
孔 明 为后 主写 申韩管 子六 韬 》一 文
:
六 出 祁 山
,
连 年动 众
,
驱 无辜 赤 子 转 斗数 千 里之 外
,
既 欲 爱 民
、
又欲 报 主
,
自谓料
敌 之 审
,
又 不 免幸胜 之 贪
。 卒之 胜 不 可 幸
,
而 将 星 于 此 乎终 陨 矣
。
盖唯 其 多欲
,
故欲 兼
施仁 义
;
唯 其博 取
,
是 以 无 功徒 劳
。 此 八 字 者
,
虽孔 明 大 圣 人
,
不 能 免于 此 矣
。
文 中一方 面批评孔 明 不惜 民力 以求侥 幸 获胜
,
一 方面 又称赞他 爱 民安 民
、 仁 义兼 施
,
这与前
文 评语 的 口 吻 多 么相似 啊 ! 这 些 爱 民为 民的 心声 导 源于 李赞 的 民本 思想
,
是其进 步 思想 的真
实 体现
。
关 于对 王 陵的 评 价 间题
,
第 1 1
4
回是这 样写 的
:
王 经母 子 世 以 王 陵母 子 比之
,
余 谓 大 不 同也
。
王 陵母 子
,
汉 之 忠也
;
王 经母 子 乃操
之 忠 耳
,
岂汉 之 忠乎 ? 知 何 同类而 共 衰 之也 ?
春秋 之 义 恐 不 扣 此
。
王经 母子反对 司马 氏杀君
, 尽 忠 曹魏
, 有 人把他 们与汉 初 的王 陵母子 忠于 汉 ( 刘邦 ) 相 比
, 而
李赞 则从 其尊汉抑 曹 的正 统观念 出发
, 认为 王经 母子
“ 但知 忠操
, 不 知忠 汉
, 余不 取也
” ( 见
该 回夹批 )
。 在 此
, 他 主要 是就 事 论事
, 并 没 有对 王 陵作 全 面评 价
。 按 他之 意
, 就是 说王 陵母
子还能算做是 汉朝 的 忠臣
,
比 王经 母子 只知 忠操
、 不 知 忠汉 更 符合 春秋 正 义
。
我 们不能 简单
地用 全盘肯定 或全盘 否 定 的观点来 看待 这个评语
,
并 把它与
《
藏书 》 中对 于王 陵冠 以
“杀母
逆 臣
” 的 评价 相提并论
。
第三
,
关 于评 点 中 出现 的三 处
“ 梁溪 叶仲 子
” 的称谓 问题
,
有 的论 者认为这 是 伪托 者 叶
昼真名 的显露
,
并 据此 而断 定全 评出 自叶手
。
我 以 为这个 结 论让 人难 以信服
,
值得商榷 的地
方很 多
。
其一
,
在 李赞 评 点 中有 许 多 引言
,
夹批 暂 且 不论
,
回末总评就有 1
4
处
。 考察这 些引 言
,
除 含有
“梁溪 叶仲 子
” 称谓 的三 处评 语外
, 其 他 n
回总 评可 归纳 为两种 形式
: 一 种是 问答式
引言
,
共 9 处
。 如 第 9 回末总评
:
王 司徒 临 难 不 为 苟免
,
~ 一 或 曰
:
“ 子 既 以 蔡之 死 董 为 是
, 今 又 以允 之 死 国 为 忠
,
恐
两 处 有碍 乎 ?
"
余 曰
:
“何 碍 也 ? 蔡之 死 董
,
死 为知 己 耳
; 读史 者
, 何 可 知 此 构 势 也 ?
’
另一 种是直 接引用 他 人对某一事 实 的评语
,
共 2 处
。 如 第 6
8
回末 总评
:
· ~ 吾劝 世人 勇为甘 宁 可 也
。
不 然 冤 冤相 报
,
几 时得 解
。 妙 哉 !
一 禅友 之 言 曰
:
“吾
翠 当先 解 结起
,
不 可 子待他 人 也
。 ”
对于 这三处 含有
“ 梁溪 叶仲 子
” 的 回末总评
,
我觉 得应 当 看做是 借用 他 人话 语 的引 言式
6 1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