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9 6 年 第 4 期
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
( 社会科 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C
a P it a l N
o
r m
a l U n iv e r
s i t y
(S o e i
a l S
c
ie n
e e
E d it io n )
( 总 第 1 1 1 期)
《李 卓 吾 先 生 批 评 三 国 志
》 真 伪
及 评 点 的 进 步 思 想
本
守
序
. 〕尸
旧牙
石工 .
【
摘
要 】
有论 者认 为李 赞评 点
《
三 国演 义 》 乃 叶 备之 伪托
。
此说 不 可 靠
。
绘观 评点
全 书 的基 本 思 想
、 对人 物 的 评 价及 语 言特 色等
,
均 与李 赞 的 一 贯思 想
、 见 解
、 文风 相 一致
。 评
点 中
,
深 刻 反映 了李赞 的 平 等思 想
、
民本 思 怒和 对封 建 假道 学的 严厉 批 判
。
E关健词 】
真 伪
蕴含
夹批
总评
抛 砖 引 玉
独特 见 解
平 等思 怒
安 民养 民
李赞
(号 卓 吾 )
被 公认 为是 中国古 典小说美 学的 主 要形 式—
小 说评 点 的实 际开 创者 之
一
,
在 我 国小 说批评 史上 享有 崇 高 的地位
。 现 存 署 名李 赞评点 的 小说 很 多
。
《
李 卓吾 先生 批
评三 国志 》就 是 其 中一 部重要 著作
。 但 是
,
长 期 以来
,
研 究此评 的专论极为 少见
。 本 文试图
对 这本书 的 真 伪以 及 李 赞评 点 中蕴 含 的进 步 思想 作简 要论述
,
以期 达 到抛砖 引玉 的效 果
。
困
研究李 赘评点
《
三 国演 义 》 的首要 问题是作 者 问题
。 据笔 者所掌 握 的资 料来看
,
多 数学 者坚 持此书 原 出李 货之 手
。 如 阿英先 生的 《
卓吾批书 》一文 ( 见 《
小说 闲谈 )
,
丘 振声 先 生的
《
李 卓吾评点
<三 国志 )
短论
( 见 《 ( 三 国演 义 )
纵横谈 )
,
以及 朱
谦之先 生 的 《
李赘 》一 书等等
, 都对 李 赘评点进 行过论述
。 他 们虽没 有 正面 考证作 者 问题
, 但
其 观点 是不言 而喻 的
。
不 过
, 陆联 星先生认为李 赞 评点 《
三 国演 义 》是 叶昼 伪作
, 叶 朗先生也 赞 同这种说法
。
一 时 间
,
这 个观点 几 成定 论
。
细 究陆
、
叶二位 先生的 考证
,
他 们的 论据可 归纳 成三 条
:
一是
李赞 著作 本身未 曾明 确提 到他 评点 过
《
三 国演义 》 一 书
,
相 反
,
钱希言 的
《
戏 瑕 》 则指 出李
赞 评点 的 《
水浒传 》
、
《
三国志 》等 书均 出 自于 叶昼 之 手
,
周 亮工
《
因树屋书 影 》 也 提到 李赞
评 点 《
水浒 传 》系 叶昼 伪作 ; 二 是 李赞 评点 《
三 国演 义 》中某些 观点与其 一贯 思想 有 矛盾
, 主
要 表现在 对诸葛亮 的评价
、 对 王陵的评价 以及 贬低 妇女 的一 些评论当 中
;
三 是该书 中 出现 的
三 处
“梁 溪 叶仲 子
” 的称谓 及 评论
,
认为这是 叶昼 的 自我 表 露
。
那么
,
这几 条论据 是否就铁证如 山呢 ? 其 实
,
仔 细考 察起来
,
此 说仍是 很可疑 的
,
并 无
一 条 确证
。
首 先
,
此 说引证 的 论据 中存 在 着许 多 矛盾 之 处
,
资料 的 可靠性值得 怀疑
。
我 们可 以分 析
比较 一下 第一 条论 据所 涉及 的有 关文章
。 李赞提 及他 批点 诗 文
、 小说
、
戏曲等
“古 今 至人 遗
书
” 的文 章是 他 写给 焦 弱侯 的 一封信
,
现摘 录 有关 两段
:
《
笑书 》 五册
,
《
说 书 》 二册
,
共 七 册
,
附友 山 奉 览
。
~ 一 外
《
坡 仙 集 》 四册
, 批 点
《
孟 子 》 一 册
,
并往请 教
。
幸细披 阅
,
仍附 友 山 还 我 f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