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 建学刊 》
1
9 9
6
年 第
3
期
司 马 豁 在 三 国 统 一 中 的 作 用
程 力 军
赤壁之 战后
, 魏
、 吴
、 蜀三 国鼎立的局 面正式形
成
。
从此到嘉平初年的 4
0 余年间
,
我国出现 的三 国
割据称雄到吴
、 蜀的衰落
, 魏国的相对强大这样一个
局 面
,
为以后 司马昭 兄弟灭吴
、 蜀
, 司马炎建立统一
的西 晋王 朝有着 决定性 的意义
。 司马璐在他仕魏 的
4 0 余年 中
, 作为魏国中
、 后期的出色谋略家
.
从进入
曹魏统治集 团后
, 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魏国
, 完成统
一 中国之大业这一 目标
. 采 取了哪些措施 以 及 这些
措 施 对当 时的局 势起 了何种作用
,
这些都是颇值探
讨的 问题
。
军事方 面
。 景初二年
, 司马璐
“ 使将兵四 万讨辽
东
” ` , ’
, 一举扫平 了割据辽东三世的公孙渊
, 统一了北
部中国 ; 太 和 二年
.
他 出奇兵
, 荡平了企 图
“连吴固
蜀
, 潜 图中国
” (
2
)
、 割据 边地 的新城太守孟达
;
“嘉平
三年
, 闻太尉王 凌谋废帝
,
立楚王 彪
. 太 傅司马
宣王东征凌
” ` , ,
, 同年五月王 凌兵败 自杀
; 太和五年
、
青龙二年 间
. 他 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 几度退 蜀军
. 挫
败了诸葛亮 出祁连 图中原的战略攻势
; 黄初七年
、
正
始元年间
, 他先后击溃了东吴大将诸葛瑾
、 朱 然等来
犯之军
。 孙权也 不得不 承认
:
“司 马公善用兵
, 变化
若 神
, 所 向无前
。 ” “ ’司马兹 的这些军事举 措对 实现 中
原的统一
, 对巩固曹魏政权
、
削弱吴
、 蜀 的有生力量
,
具有重要的作用
.
因此
, 史书评之为
“ 尽忠三世
, 南
擒孟达
,
西破蜀虏
,
东灭 公孙渊
, 功尽海 内
.
” (
)
s
经 济方面
。 正始元年
,
司马璐采纳 了邓艾 的建
议
,
“ 以灭 贼之要
, 在于积谷
,
乃大兴屯田
, 广开淮
阳
、 百尺 二渠
, 又 修诸阪于 颖之南北万余顷
. 自是淮
北仓皮相望
, 寿阳 至 于京师
, 农官屯兵连属焉
。
”川 因
此
, 魏国
“资食有余
,
而无水害
。 ” (
7
) 这不仅解决了军
粮 问题
, 消除了水灾
,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
济 的恢复
,
给中原人 民带来 了益 处
,
缓和 了阶级矛
盾
。
政 治方面
.
在司马璐 掌揽曹魏大 权时
,
主张
“ 宜
弘以大纲
,
则 (百姓 ) 自然 安乐
。 ” ` 幻史书记载
:
“初
,
魏 明帝好 修宫室
,
制度靡丽
,
百姓苦之
。 帝
( 司马
璐 )
自
辽东还
.
役者犹万余人
,
雕玩 之物动以 千计
。
至 是皆奏罢 之
, 节用务农
, 天下欣赖 焉
.
” (
9
) 这些与 民
休息的措施
,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
用贤方面
。 司 马 璐虽是士族地主 的代表
, 但他并
不完全倚重士族
,
也提拔了 一批 出身低残
. 但有 实际
能 力的人 担任军 政要职
. 如原
“ 为襄城典农部 民
” 及
“ 御隶
” 的邓艾和石 苞
. 后 来都 由于得 到他的赏识
, 而
应 联系所处 时代 及其所属的社会阶级及 阶层
;
就 可得到更深入一些的看法 川 ’0
) 综观洪承畴的一生
,
两朝 为官共 4
5
年
, 前 2
5
年在明朝
,
任大官 自 3
9 岁
任陕西三 边总督开始
,
到 被清军俘获共 1
0 年
,
后 1
8
年在 清朝任大官
。 在 明朝任大官的 1
0 年里有 7 年是
镇 压农 民起义
,
3 年是与清军作战
。 他所以能在明朝
做大官是 以镇压 农 民起义 起家 的
.
后 1
8 年在清朝主
要是协助满洲贵族统一中国
, 安 定社会 秩序
. 建立 健
全各种制度
. 推行有利于发展 经济
、 文化的政策
. 前
后对照
, 用是 否有益于 国家和 民族发 展
.
有益于 百 姓
生存这一标准看
, 其一
, 洪的前期 (在明朝) 的活 动
并 不应当受到 什 么赞 誉 ;
而 后期 的活动是值得 肯 定
的
。 其二
, 从他的一生 的事迹看
, 其所建功业主要 在
事清 以后
,
他对 清初 的社会定定
、
民族矛盾的缓和
、
6 6
经济的发展 是有突 出贡献 的
.
洪承 畴这个 历史人物
应属于 基 本肯定的人 物
。
(作 者单位
:
人 民教 育出版 社 )
注 译
:
( )
l
《明 夷待访 录
· 原 臣》
。
(
2 )
《新史 学
· 中国 之 归文 》
。
( 3 )
《明 夷待 访 录
· 原 芳 )
.
( 4 )
( 黄 书
· 原 报 )
。
( 5 )
( 英 子吞 秋 》
。
(
6 )
李治 辛
:
《建 国 四 十年 来 清前史 研 究 迷 评 》 ( 下 )
。
( 7 )
转 引张 城 如
:
( 断砚点
·
新体 系
·
新探索 )
.
(
8 )
转 引姜念东子
:
《
伪满 洲 国丈 .)
( 9 )
( 日 )
稻 叶 君 山
:
( 满 洲发 达 史 )
-
( )
《日本学者 研 究 中 国史 论芳选 译
·
序言 )
1 0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