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因 一 时 糊 涂而 中了 周 瑜 的
“ 反 间 计
”
, 错 杀
蔡 唱
、 张 允
, 除掉 了 自己 的 得 力干 将
, 却 为 东
昊 去掉 了大 患
. 第二 次 去东 吴
, 他却 引 去 了庞
统
, 使曹操 接受了 致命的
“ 连 环 策
”
, 为 周瑜 火
烧战船 创造 了有利 条件
。对 比之 下
, 不 仅蒋 干
是 喜剧 人 物
, 曹操 也成 了 可笑 的 人 物
, 具有 几
分喜 剧性 格
.
( 三 ) 同是 具有 喜 剧 性 格 的 人 物
, 在 与 不
同的 人 物 的对 比中
, 发 生 在 他 身 上 的 喜 剧 故
事
, 有时 是 否定性 的
, 有 时则 是 肯定 性 的
.
张 飞 在
“三 顾 草 庐
” 中
, 同 刘 备
、 关 羽 相
比
, 他的 极不 耐烦 的 态度和 直 率 爽 快 的言 语
,
则 成 了具 有 否定性 喜剧 的 重 要 因素
。 而在
“大
战 长 坂坡
” 中
, 在 同曹操 相 比 时
, 他 立 马桥头
,
大 喝三 声
, 吓退 曹兵
, 这 一 情节 则又 是 肯定 式
的喜剧 故 事
.
在
“刺 卓献 刀
” 中
, 曹操 与 董 卓相 比
, 他行
刺 未遂
, 便 诈称 献 刀
, 然 后逃 之 夭 夭
, 反 映 出
了他 的 沉着 应 变
、 机 智 灵 活
、 胆 识 过 人 的 特
点
, 这 一 情节 显 然是 肯定 式 的 喜 剧
。 而 当 他与
诸 葛亮
、 马 超
、 杨 修 等人 相 比
, 不 论 是 他 大 雾
垂 江 中令 军 士 向江 中东 吴
“草 船
”放 箭
, 被 马
超 追 杀 逃 窜 中 弃袍 割 须
, 还 是 每 一 举 动 都 被
杨 修事 先猜 到
, 这 一 系列 情 节 都 是 以 他 为讽
刺对 象 的 否定喜 剧
。
二
、 大 胆 夸 张
《
三 国 演 义 》
不论 写 人 叙 事
, 常 常运 用大
胆夸 张 的 手法
, 而在 一些 富 于 喜 剧性 情 节 中
,
也 常 常 使 用 这 种大 胆 夸 张 的 手 法
, 并 且 收 到
了理 想 的 艺术 效果
。 这种 大 胆 夸 张 的手 法
, 有
如漫 画
, 有 如 哈哈镜
, 对 人 物性 格 的 某 一方 面
进行强 化
, 对 某一 细节大 肆 渲 染
, 或 给 人 以轻
松愉 悦 之 感
, 或让 人发 出笑 声
, 从 而 产 生强 烈
的喜 剧 效 果
。
“ 张 飞大 战 长坂坡
”
、 “ 庞 统 理 事
” 、 “ 曹 操
败 走 华 容 道
” 、 “死 诸葛 走 生 仲 达
” 等
, 都 是运
用 大 胆 夸 张 的 手 法 的 喜 剧 性 很 强 的 故 事情
节
。
而 第五 十八 回
“ 曹阿 瞒 割 须 弃袍
” 写得喜
剧 色彩 极 浓
, 也得 力 于大 胆 夸 张 的手 法
. 西 凉
马超 为报 父 兄之 仇
, 把 曹操 的军 队打 得 落 花
流 水
, 一 败 涂 地
, 并 且
“ 马超
、 庞 德
、 马 岱引 百
余骑
, 直 入帐 来捉 曹 操
.
操在 乱军 中
, 只 听得
西凉军大 叫
:
‘穿 红袍 的是 曹操 】
’操 就马上 急
脱下红 袍
。
又 听得大 叫
:
‘长髯 者是 曹操 !
’ 操
惊慌
, 掣所 佩刀 断其 髯
. 军 中有人将 曹操 割髯
之 事
, 告 之 马超
, 超 遂 令 叫 拿
:
‘短 髯 者 是 曹
操 !
’操 闻之
, 即扯 旗 角 包 颈 而逃
.
”这 一 段 极
写 曹操狼狈 逃窜 之 状
, 由弃袍 到割 须
, 直 到包
颈
, 丑 态百 出
, 写得痛 快 淋滴
.
毛 宗岗在 此批
道
:
“ 畅绝
, 快绝
. 关公 裹 长须
, 曹操 包短须
. 若
云 裹颈 的 是 曹操
, 则将 断 其 颈 乎?
"
这段 话 也
有 助于我 们对这 一 段 夸张性 的描 写的喜 剧效
果 的理解
.
三
、 语 言 技巧
对话 是 情 节 构成
、 人 物 刻 画 的一 个重 要
因 素
, 《
三 国 演 义 》
中的 很 多 喜剧 性情 节 也常
常借 对话 来 表 现
.
为 大 家 所 熟 知的 孔 融
、 钟
会
、 邓艾 等人 的轶 事奇 闻
, 都是 通过 对话而体
现 出喜剧 性 的
。 而 第 四 十 三 回
“ 诸 葛亮舌 战群
儒
” 表现 得 更 充分
.
孔 明刚过 江东
, 东昊 的文
臣 策 士 以 为 孔 明 此来 定 是 游 说
, 故 轮 番 向他
发起进攻
。
先后有 张 昭
、 虞 翻
、 步 鹭
、 薛综
、 陆
绩
、 严 峻
、 程 德枢 等 人 发 难
, 孔 明则 一 一 予 以
驳 斥
. 而 孔 明则成 竹 在胸
, 胜 券稳操
, 认 为
“ 鹏
飞 万 里
, 其 志 岂群 鸟 能识 哉
” !
“ 寡不敌众
, 胜
败 乃 兵 家常 事
”
,
“刘 豫 州真 不 惧 操贼 者 矣
”
,
“ 苏秦
、 张 仪 亦豪 杰也
, 非 比畏 强 凌弱
, 惧
刀 避 斧之 人
”
。 而 那 些
“ 夸辩 之士
, 虚誉 欺人
;
坐议立谈
, 无人 可及
; 临机 应 变
, 百 无 一 能
。 诚
为天 下笑 耳
” !
“ 小 人之 儒
, 惟 物雕 虫
, 专工翰
墨
; 青春 作赋
, 皓首 穷经
; 笔 下虽有 千 言
, 胸 中
实无 一 策
” 。
这 一番 义 正 词 严
、 无 懈可 击的对
答
, 使 他 们一 个 个 或
“并 无 一 言 回 答
”
, 或
“不
能 对
”
, 或
“默 然 无 语
”
, 或
“ 满 面羞 惭
, 不 能对
答
”
.
或
“ 语 塞
”
, 或
“ 低头 丧气 不 能对
” , 尽 皆失
色
.
孔 明对 答如 流
, 口 若 悬 河
, 而东昊舌 辩之
臣 则理 屈 河 穷
, 山 穷 水 尽
, 喜 剧 效 果 不 断 出
现
, 艺术 感 染力极 强
。 尤 其是 回答 陆绩时
, 孔
· 2 3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