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 初期
,
自刘邦 白登 被 围
,
反 击 匈奴失败后
,
历 经高
、
惠
、 文
、 景
,
对 匈奴都 采
取 忍 辱和 亲政策
。
武帝 时
,
国势 强盛
,
反 击 匈奴取 得 胜利
,
以后 又打通 了西域
,
征服 了
南越
、 闽 越
、 东 既和 西南夷
。 把 闽越
、
东既 人 民迁 至江 淮地 区
,
在南越
、 西南夷地 区设
立 郡 县
,
实际汉政府 对 这 些地 区的统 治是 很松 散的
,
剥 削也 比较轻
。
周边 各族 人 民在 汉
族 先进文 化
、 经济 的 影响下
,
社会都 有 飞跃的 发展
。
东汉 在 民族政策方 面
,
有成 功的经 验
,
也有失败 的教 训
。
成 功的 经验 是班 超通 西
域
,
采取
“宽小 过
,
总大 纲
” ① 的原 则
,
密切 了汉 与西域 的关 系
。 所谓
“宽小 过
,
总大
纲
” 的原 则
,
我 以为 可作 两方 面 理解
。 一 方 面是 对派 往西 域的官 吏 将士不 必 苛求
,
但 当
需要他 们 出力 的时候
,
必 须为 国 效命 ,
另一 方面是 指 西域 各 国来 说
,
对 其 内部 事务 不 必
妄 加干 涉
,
但如 果他 们 叛汉投 降 匈奴
,
必加 征讨
。 班 超通 西域
,
使 西域 各族人 民摆脱 了
匈奴奴隶 主贵 族的 残暴 统治
,
使 丝绸 之路 畅通无 阻
,
加 强了 中国与 中亚
、 西 欧的 经济
、
文化 联系
,
这对 当时汉 族人 民
、
西域 各族人 民的社会 发展 都是 有利 的
。
东汉 对羌 族的 政策是 失 败的
。 由于 东汉 政府 对羌 族人 民一 味 采取高 压 政策
,
前后 曾
引起 包括 有羌
、
汉 各族人 民参加 的三次 联合 大起 义
。 为 了镇压 羌
、
汉人 民三 次联 合大起
义
,
东汉 政府共 调 动军 队数十 万
,
消 耗军 费三 百六十五 亿
。 在 镇压 羌
、
汉人 民起 义 中
,
最 残暴 的是段须
。
他 认为对付 羌 族
“唯 当长 矛 挟胁
,
白刃 加颈 耳
”
,
他 甚 至认为对 羌人
的
“长 久之策
”
,
是
“绝其 根本
,
不 使 能殖
” ②
。
结果在 段颖 的血 腥 的镇压下
,
羌 族人
民的起义
,
终 于被 镇压 下 去了
。 但 是
,
东汉 政 府的 血腥屠 杀
,
不 仅给羌 族人 民带 来 了无
穷 的灾难
,
也使 东汉 政 府财 困 民穷
,
国库空 竭
,
加速 了东 汉政 府的 瓦解 和崩 溃
,
因此 说
东汉 政府 对羌 族施行 的 是 两 败俱 伤的反 动政 策
。
东 汉对 南 匈奴
、
乌桓 采取 的 是拉拢
、 怀 柔政 策
。
把南 匈奴
、
乌桓 安 置在 缘边 诸郡
,
设立 匈奴中郎将
、
护 乌桓校尉 进 行管理
,
在 经济
、
军事 方面 对 他们 还有 所 资助
,
使之 协
助 东汉防 守北匈奴
,
这 种 政策 基本是 成功 的
。
从此 南 匈奴
、 乌桓 逐渐 入居 塞 内
,
由游收
经 济转向定 居的农业 生活
,
在 经济
、
文化 方面 都有较大 的进 步
。
东汉 政府 对南 方和 西南 少数 民族
,
从 中央 的政策
、
法 令来 看
,
一般采取 的 是怀 柔政
策
,
规定 了少数族人 民 的 负担 比 汉 族 人 民为轻 的 税 收政策
,
这有 利 于少数 族地 区 的经
济发 展
。 但 是
,
随 着东 汉政 府的 昏暗腐 朽
,
特 别是地 方官吏 贪污勒 索
,
造成
“郡 县赋 敛
烦数
” 和
“收税 不均
”
,
多 次引 起南方 和 西南 少数 民族 起义
。
其 中最 典型 的 是板 循 蛮
( 即秦时 巴人 ) 起义
。 按 秦汉 政府 的一 贯政 策
,
对其 剥 削是较轻 的
。 但 在东 汉地 方政府
的反 动 统 治下
,
“更赋 至重
,
仆 役董楚过 于奴 虏
,
亦 有 嫁妻卖子或 乃 至 自颈
,
愁苦
赋 役
,
困 催苦刑
。
”
③ 因 此在东 汉后 期
,
板循 蛮不 断起 兵反 抗
,
在黄 巾起 义 之后
,
又 与
四 川黄 巾军联 合起来
,
共同反 抗 东汉 腐朽 政策 的反 动 统 治
。
在东 汉也有 由于地方 官吏政 绩清 明
,
得 到少 数 民族拥 护 的事例
。
在 四 川的雅 安
、 汉
原 一 带
,
当时称为 沈 黎郡
,
居 住 着蒂都人
,
东汉 明帝 时
,
朱辅 为太守
,
执行 东汉 中央 政
①
《后汉书 》 卷四 七 《班超 传 》
。
②
《后汉书 》卷六五 《段须传 》
。
⑧
《 后汉书 》 卷八 六 《南蛮传 》
,
3 7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