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7
作为一部作品思想内涵的核心,《三国演义》的主题历来受到人们的
重视。而由于其内涵极其丰富,人们对主题的概括又往往呈现出多义性。
“文革”以前,学术界对《三国》的主题的见解,可以归纳为四种主
要观点:(1)“正统”说;(2)“‘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3)
“忠义”说;(4)“反映三国兴亡”说(详见沈伯俊:《建国以来〈三国
演义〉研究综述》,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 年第 4 期;并收入《三国演
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3 年 12 月出版)。
“文革”结束以后,《三国》研究逐渐开始复苏。1979 年,杨毓龙发
表《谈〈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一文(载《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79 年
第 3 期),提出“歌颂理想英雄”说(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 693 页,
巴蜀书社 1989 年 6 月第1版)。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三国演义》研究日趋活跃,主题问题成为争论
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有关主题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关于《三国》主题的多种概括
自 1980 年起,学者们对《三国》的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先后提
出了十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赞美智慧”说。(朱世滋:《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
《丹东师专学报》1980 年第 2 期,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 693—694 页)
(2)“天下归一”说。(王志武:《试论〈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意
义》,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 年第 3 期,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 694
页)
与“天下归一”说相近的是“分合”说。阐述此说者主要有李厚基、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