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于
司 马 爵 曹 爽 之 争 的
.
评 价 问 题
李 志
民
柳 春
藩
一
一
;
一
;
司 马巍 同曹爽之 间的斗争是 三 国时期重要 的政治事件之 一
。 正 始十年 ( 2 4
9 年 ) 受 曹 爽
排挤的
、 装病不问政事 的司马豁
, 突然发动政变
, 杀掉 曹爽 及 其 党 羽
,
控制 了朝政
。 之后 不
久
,
又镇 压 了太尉 王 凌的谋 反
,
为司 马 氏最后夺取曹魏政权 打下 了 基础
。
如何评 价司 马 彭 ( 或司马 氏集 团 ) 和曹 爽 ( 或曹爽集 团 ) 之 间 的 斗 争呢 ? 过去 看法不
一
。
总的说来是否定 司马鳃者居 多
。 封建统 治者和史家用正 统 主义观点
,
讥讽他
“ 篡
” 夺别
人夭 下
。 解放后
,
史 学界对他也多持 贬低的态度
。
甚至有人说司 马彭 战胜曹爽是
“ 历 史上
一 个不 幸 的事件
”
。 这 种评价是不 公 允 的
。
评价 一 个历史 人物 ( 或集团 ) 在历史
_ 仁的作用
,
主 要的是看他 的 所 作 所 为
,
是否 对社
会
、 对历史 的发展 有利
,
是否 对经 济
、
文化 的发展有利
,
而不 是看他 的 出身如何
,
或者 是否
夺取 了别人 的政权
。
司马鳃是一 个有谋 略的军事家
和政治 家
。 他 虽然 出身于 世代官僚地 主家庭
,
但政治
思
.
想并 不落后
,
他执行 的一 些方 针政策在歼
.
介集团 中比 咬 卫来是 下 嗯的
,
起到 了一 定 的积极
作用
。 他 协助 曹操
、 辅 佐谙工
,
谋画 献策
,
。
, 闪 心
一、 小 汉政 一
述是
、
匆
点 义 的
;
他是曹魏 统治集团 中
,
最能接受
、
继承和推行曹操进 步政策 的人
在政 治上
,
司马鳃注意 改善政 治
, 缓 和阶级矛 盾
。 魏 明 帝 片 几盛 修宫室
,
直姓劳瘁
,
“ 力役不 已
,
农桑失 业
”
。 他上 书要 求罢除一些 摇 役
,
以减轻 州
一 ‘的负担
。 景初二年 ( 2 3 8
年 ) 司马鳃在远 征辽 东前 夕
,
谏告 明帝说
:
“ 自河 以北
,
百姓 困穷
,
内外有役
。 势 不并 兴
,
宜假 绝内务
,
以救 时急
。
”
自辽东返 回后
*
“役 者犹万余人
,
雕玩之 物动以千计
。
至是 皆
奏 罢 之
,
节用务农
,
天下 欣赖焉
。
” 对新征 服的地 区
,
司马赘也注意
“ 劝农桑
,
禁浮费
”
,
因而
“ 南土 悦 附
”
。 他还 劝明帝对新附的边郡 民户
,
不要
“ 密 网束下
”
,
要
“ 弘 以大纲
,
则
自然安乐
”
。 他对 手下将士 的约 束也 比较严
,
禁止他们
“ 侵侮
” 老百姓
。 青龙 中
,
司 马 鳃 在
长安立 军市
,
“ 军 中吏士 多侵侮 县民
”
,
他得知这一情 况后
,
怒 召 军市侯
,
杖一 百
,
“ 严 持
吏 士
”
。
自是 以后
,
“ 军营
、 郡 县各得其分
”
。 可 见司 马豁是较为注重 民力和 民意 的
。 连
他 的政敌丁 谧
、 毕轨 等人 也不 得不承认他
“甚得 民 心
”
。
司马鳃很注重 节俭
,
临死前 留下
遗 命
,
要求把他葬 于首阳 山
,
“ 不坟不树
”
,
“ 敛 以时服
,
不设 明器
”
。 这种思 想和作风
,
在 当时浮华厚葬风 气盛行的情况下 是难能可贵 的
。
在经 济上
,
司马鳃关心 农业 的发展
,
注意兴修水 利和屯 田事业 的推广
。 早在司马豁为皿
相军司马 时
,
就首 先提出实行军屯的建议
。 他对曹操 说
:
“ 昔箕子陈谋
,
以食为首
。 今天下
不耕者盖 二十 余万
,
非经 国远筹也
。
虽戎 甲未卷
,
自宜且 耕且守
。
” 曹操采纳 了这个建议
,
“ 于是 务农积谷
,
国用丰赡
”
。 正始 二年 ( 2 4
1 年 )
, 司 马爵督军伐吴
,
“ 欲广 田积谷
, 为兼并
之计
”
,
要邓艾协 助他
。 邓艾提 出
“ 开 河渠
”
“ 通 运槽
”
,
在淮河南北 大搞军屯的建 议
,
他
1
4
‘
史
学
集
刊
1
9
8
马 年
第 魂 期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