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徽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一 九八 二 年
第 一 期
曹
魏
在
江
淮
的
屯
田
从
幸 生
.
叼 一
, 又 山
I
J
曹 魏 屯 田对 当时 的社 会有 着重 大影 响
,
曹魏 屯 田制 也是 中 国古 代封建 土地所 有制 汰
变过 程 中 的一 个 重要课 题
。 在 曹魏 屯田 中
,
江 淮地 区 的 屯田 占有 相当 重要 的 位 置
。
因
此
,
研 究 曹魏 在江 淮的 屯 田
,
不仅 有助于 研究 曹 魏屯 田 制
,
而且 有 助 于我 们 回顾安徽 地
区社会经济 发 展的历 史
。
曹 魏 屯 田是 特定 历 史 条件下 的产 物
。 东 汉 末年 以 来 的 长期 战 乱
,
造 成 了 中 原 地 区
“ 白骨露 于 野
,
千 里 无鸡 鸣
” 的 惨景
。
( 曹操
:
《 篙里 行 》 ) 江 淮地 区 是汉 末
、
三 国时期
的重 要战 场
,
所遭 到 的破 坏更 为严 重
, 袁术 统 治江 淮 时
, 已是
“江淮 间空 尽
,
人 民相 食
。 ”
(
《三 国志
· 魏 志
· 袁术传 》 ) 建 安七 年正 月
,
曹 操 回到故 乡 谁 ( 今安徽 毫县 )
,
看到
“ 旧 土 人 民
,
死丧略尽
,
国 中 终 日行
,
不 见所 识
”
,
使好战 的曹操也
“债枪 伤 怀
。
”
( 曹 操
:
《 军憔 令 》 ) 此后
,
魏
、
吴相 争也 在江 淮地 区
。 大 批农 民不是 被 屠杀
、 饿死 或
成为 俘虏
,
就是 成为流 民
。
社 会生 产力 遭 到如此 严 重 摧残
,
粮 食奇 缺 则是 必然 的 了
。
当
时
“袁绍 之 在河北
,
军仰 食 桑堪
,
袁 术 在江
、 淮
,
取 给 蒲赢
,
民人 相食
,
州里 萧条
。
”
(
《 三 国志
· 魏 志
· 武 帝纪 》 注 ) 连 曹 操的 军粮 中 也
“ 杂 以 人 脯
”
。
(
《 三 国 志
·
魏
志
、 程 多 传 》 注 ) 统 治者 的军 队都 没 有粮 食吃
,
农 民的生 活状 况 就可 想而 知 了
。
当时 的
各 军事 集 团要 想保 存自 己并 战胜 对 手
,
扩 张势力
,
除 了 拥 兵 以 外
,
更 重 要的 是 要 有 粮
食
。
因 为
,
没有粮 食 而
“ 无敌 自破 者 不可 胜数
。
”
(
《 三 国志
· 魏 志
· 武 帝纪 》 注 ) 所
以
,
怎 样控 制劳 力 和土 地
,
从 而解决 急需 的军粮 问题
,
就 成为 当时统 治者 面临的 首要 问
题 了
。
汉献 帝初 平三 年 ( 公 元 1
9
2 年 )
,
毛 阶 向曹操 提 出
“ 修耕 植
,
畜军 资
” 的建议
:
“今
天下 分崩
,
国主 迁移
,
生 民废 业
,
饥谨 流 亡
,
公 家无经 岁之储
,
百姓 无安 固之志
,
难 以
持久
。 今 袁绍
、 刘 表
,
虽士 民众 强
,
皆无经 远 之虑
,
未 有 树基 建本 者也
。
夫兵义者 胜
,
守 位 以 财
,
宜 奉天子 以 令不 臣
,
修 耕植
,
畜军 资
,
如此
,
则霸 王 之业可 成 也
。
”
(
《 三
国志
· 魏 志
· 毛 价传 》 )
毛价 的建 议指 出 了
“ 修耕植
,
畜军资
” 的 目的和 意义
,
但 没有提 出具体 措 施
。
当
时
,
曾有 人提 出恢 复井 田 制度
:
“ ( 朗 ) 又 以为 宜复井 田
。 往 者
,
以 民各有 累世 之业
,
难 中 夺之
,
是 以 至今
。 今承 大 乱之 后
, 民 人分散
,
土业 无主
,
皆为 公 田
,
宜及 此 时复 之
。 ”
(
《 三 国志
· 魏 志
· 司 马 朗传 》 ) 但 是
,
司 马 朗的建 议和 主张 显 然是 脱 离实 际 的
。
在战
争仍 在激 烈进 行 的情 况 下
,
土地 问题 无法 提 到议 事 日程 上来
。 这 样
,
在 汉代 已经 实行 过
的
,
带有军事 性质的边境 屯田 措施
,
自
然 被曹操看成是
“先代 之 良式
” 的
“定 国之术
”
。
杯
,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