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
心
为 了减轻国家和 人 民的 军 粮供应
,
他 抽出一 部分军
队
,
实行
“分兵屯 田
,
为久驻之基
,
耕者杂放渭滨
居民之 间
,
而百 姓安堵
”
( 《三国志
一 诸葛 拿
传 》 )
以 解决运输军 粮的 困难
,
支援了战争 的需要
。
水利 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
为 了保障农业生
产 的持 续发展
,
诸葛亮非常重视水利事业 的建设
.
成都平原上的 都江堰 ( 三国时期称都安堰 )
,
是 秦国蜀郡太守 李冰领导人民兴修的水利 工程
。
它
能
“ 灌溉三郡
,
早则引水侵 润
, 雨则杜塞水 门
”
是 蜀国规模最大
、
发挥效益 最高 的水 利工程
。 因此
,
蜀 国农业丰收 与否
,
与都江堰有着直接的关系
。
诸
葛亮认为
“此 堰农木
,
国之 所资
”
,
因而设有
“堰
官
”
,
进行管理
。
就是在战争期间
,
还 专门调拨了
一 千二百名兵士
,
驻守在那 里
,
进行保护和 疏浚
.
使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
,
不知饥懂
,
沃 野千里
,
世
号陆海
”
(
《水经
·
江水注 》 )
,
都 江堪水利工程
对蜀 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
发挥了 极大 的作用
。 水利
事业 的发展
,
使农业出现一派兴旺 景 象
,
据 左 思
《蜀都赋 》形容说
:
“ 沟恤脉 散
,
疆 里绮错
,
黍稠
油 油
,
梗稻莫莫
”
( 见 《文选 》卷 四 )
。
与此同时
,
蜀汉政权对手工业 的发展和其他资
源的开发也非常重视
.
东汉时期
“ 罢盐铁之禁
,
令 民煮铸
”
,
大地主
豪 强和大工 商业者掌握了盐铁经营权
,
使国家的财
政 收入减少
.
刘备平定 益州后
,
就重新恢复了 盐铁
官营这一 经济政策
,
设
“置 盐府校 尉
.
较 盐 铁 之
利
”
( 《三国志
·
吕又传 》 )
,
又以王连为司盐校
尉 ( 《三国志
·
王连传 》 )
.
叫张裔
“为司金中郎
将
.
典作农战之 器
”
(
《三 国志
·
张裔传 》 )
,
来
管理盐铁生产和农器兵器的监造工作
.
据张华 《博
物 志 》记 载
.
临邓
“有火井 ( 即天然 气 ) 一所
,
从
广五尺
,
深二
、 三丈
.
·
一 诸葛 垂相 往视之
,
后火
转盛热
,
以盆盖井上
,
煮盐得盐
”
( 见《
诸葛亮集》
卷五 《遗迹篇 》 )
。 据 《山川 纪异 》记 载
,
蜀国有
“ 诸葛 盐井
”
“ 十四
”
(
《诸葛亮集 》卷五 《遗迹
篇 》 )
。
据 《文选 》左 思 《蜀 都 赋 》说
“ 家 有 盐
井
”
。
李善注
:
“蜀都临邓 县
,
江阳汉安县 皆有盐
井
,
巴西充国县有盐井数十
.
” 盐铁事业的发展
,
使蜀国
“利入甚 多
,
有裨国用
”
(
《三国志
·
王 连
传 》 )
.
蜀国在 冶炼技术方面有 了很大的提高
,
蒲
元曾经为诸葛亮制造钢刀三千 口
,
其
“ 溶金造器
,
特异常法
”
,
特别讲究淬火技术
,
为了试验钢刀 锋
利与否
.
他用竹筒 装上铁珠
,
举刀 砍筒
, 竹断珠裂
,
如 断自草
,
当时被称为
“神刀
”
(
《诸葛亮 集 》卷
四 《制作篇 》 )
,
其铸造技术之高
.
可 想而 知
.
蜀 国的丝织业很发达
。
蜀锦是当地的特产
,
诸
葛亮对蜀锦的生产 特别重视
,
大力提倡种植桑树
,
养蚕织锦
,
并把它作为支持战争的重要手段
,
他说
“决敌之资
,
惟 仰锦耳
”
(
《太平御览 》卷八一五
布帛部引 《诸葛亮集 》 )
。
由于诸葛亮的提倡
,
蜀
锦 生产 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 栋宇相 望
,
桑
梓 接连
”
,
“技巧之家
,
百室离 房
,
机 抒 相 和
”
(
《文选 》左思 《蜀都赋 》 )
,
大 批精 美的蜀 锦
.
大 量向吴
、 魏两国销售
,
据史书记载
:
“魏 则市于
蜀
.
而吴亦资西道
”
(
《太平御览 》八一五引 《丹
阳记 》 )
,
是蜀汉政权的重要经济收入
,
后来蜀国
灭 亡
,
府库 中还存有锦
、 绮
、 绦
、
绢各 二 十 万 匹
(
《三 国志
·
后主传 》引王隐 《蜀记 》 )
,
可见蜀
锦 的产量是很惊人的
.
为了军事运输的需要
,
诸葛亮创造了
“木 牛
” ,
“ 流马
”
.
所谓木牛
.
就是用人 力推的独轮车
,
而
“流 马
” 是经过改 良的木牛
,
前后有四个脚
,
即人
力四 轮车
.
木牛能载一人 一年 的粮食
,
每天可走几
十 里路
,
流 马能载 四石六斗粮食
, 比木牛载重量大
,
一天能走二十几里
。
蜀地多山
, 交通运输很不方便
,
木牛流 马的发 明
,
不仅解决了 一部分运 输战争物资
的需 要
.
客观上也发展了 山区 交通运输事业
。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商业也繁荣起来了
,
名都成都成 了 当时蜀国最繁华的城 市
,
商人云集
,
货物 山积
.
据 《蜀都赋 》记载
, 成 都
“ 市座 所会
,
万商 之洲
.
列隧百重
.
罗肆巨 千
.
贿货山积
.
纤丽
星繁
,
都人士女
.
祛服靓妆
, 贾贸滞 胃
, 鲜错纵横
,
异物崛诡
,
奇龄八方
.
布有撞华
,
面有枕榔
,
邓杖
传节龄大夏之 邑
.
药酱流味放番禺之乡
”
.
商人把
货物从 四面八方运来
.
又把蜀国的特产运 往各地
.
甚至远到大夏
、 番 禺等地
.
总之
.
诸葛亮治蜀期间
.
取得 了 巨大 的成绩
,
史书上称颂说
:
“ 田畴辟
,
仓康实
.
器械利
,
蓄积
饶
”
(
《三国志
·
诸葛亮传 》 引 《袁 子 》 )
.
这一
记载反映了蜀国经济发展 的真实情 况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