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的帷幄特色
(0 次评价)528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水平高人一等,但霸气十足,不怎么把道德放在眼里的曹操,不是诸葛亮 的合格人选。试想诸葛亮这样一个形象,放在曹操帐下会是多么的格格不 入。曹操帐下人才济济,但皆明智。谋士既认识到曹操实际是完全的掌控 者,又能自由地出谋划策,没有师弟之谊,君臣之礼有时也淡化,帷幄之 内展示更多的是智力。这样一个模式中没有诸葛亮的存在的可能,他的理 想、志意促使他需要整个舞台为自己准备,相比而言,刘备是最合适人选, 虽然在有些读者眼里他不具备王者应有的素质, 因为其智力水平比起孙权、 曹操都要略低一筹,但这正是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前提条件。鱼水关 系在道德上的要求迫使两者表现得都比较矜持。这种矜持其实是诸葛亮以 道德守身如玉,刘备以道德沽名钓誉,两相激发而产生的。如此一君一臣, 其间倒有了相互监督的作用。诸葛亮以先取荆州后取西川为战略,却从不 肯极力怂恿刘备取刘表的荆州,刘璋的西川。刘备也往往以不仁作推托, 但他的人生目的是成王霸之业。把仁主与霸业统一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取 西川是一个突破,这成就了二人各自的形象。诸葛亮没有随军出征,这解 除了刘备的一个监督者,所以,向刘璋索要兵粮不遂,便咆哮大怒;取了 西川第一站涪城,要设宴相庆。这里有个有意思的场景,刘备酒酣问及庞 统(刘备对庞统的尊重显然少于诸葛亮,所以顾虑也少一些),庞统曰: “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这无疑忤逆了正在兴头上的刘备, 但庞统是“可安天下”的“凤雏”,虽已有了“伏龙”,却也没必要得罪 “凤雏”,只好说:“可速退。”第二天又忙不迭去道歉,庞统不免心存 芥蒂,以“谈笑自若”,不理会刘备。但两人都明了,刘备必须保持仁者 之名,也必须夺到西川;而庞统既要在臣下的位置上取得尊严,又要在这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3 17:19 , Processed in 0.52638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