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试论“三顾茅庐”的情节艺术
(0 次评价)6667 人阅读0 次下载
特点之一 。 . 三顾情节 , 以曲见长 。 曲就曲在诸葛 亮这个神奇人物身上 。 作者为了使这个 “三 国中第一妙人” 一出场便有声有色 , 卓然鹤立 , 设下 了一个又 一个疑阵 , 制造 了一起又一 起误会 , 使得刘备访贤屡 遭阻 障 , 备受 艰难 。 情节因此而愈后愈曲 , 愈 曲愈妙 。 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 三顾情节既曲 折跌宕 、 波浦起伏 ; 又 “ 犯中见避 ” , 摇 曳多姿 , “偏 于雷同处见 长 ” 。 人们 往往 只看 重前者而忽视 了后者 。 其实 , 作者倾 心用力处 , 亦即作品的精妙入微处 , ‘ 不仅 在于作重复 的强调 与曲折 的渲染 , 更注 重 于曲折中的变化 , 即所谓曲中之 异 , 犯中 之避 。 在我国古典小说理论中 , 叙事性文 学 体裁中的情节重复叫做 , ’j 巳 ” , 而同中见 异则叫做 “避” 。 “犯中见避” 亦即于 重复中求变化 , 这 是古代作家所刻意追求 的 。 清代小说批评家毛宗 岗对 “犯 中之 避 ” 的艺术辩证法作了很有见地的论述 。 他说 : “作 文者以善避 为能 , 又以善犯为 能 。 ”“不 犯之而求避 之 , 无所见 其避 也 。 唯犯之而后 避之 , 乃见 其所避也 。 譬犹树同是树 , 枝同是枝 , 叶同 是叶 , 花同是花 , 而其根植安蒂 , 吐芳结子 , 五 色纷披 , 各呈异彩 , 读者 于此可悟文章有 避之一法 , 又有犯之一法也 。 ” ( 《读 三 国志法》)金圣 叹也说 : , ’f 于 文非能避 之 难 , 实能犯之难 。 ” (《第五 才子书水 浒》第七十 回总 批 )这里所着 重强调 的都 是在相类似 的情节中揭示 出迥不相像的特 点 。 “三顾 茅庐 ” 是以同样的人物(刘 、 关 、 张)去做同一件事情(拜渴诸葛亮) , 弄得不好 , 很容易出现情节的简单重复而 流于平淡 。 假使刘备寻访孔明 , 一顾即 觅 , 一求便应 , 不生波澜 , 没有曲折 , 那 情节当然毫无意思 。 反之 , 如 “顾” 来 “顾” 去一个样 , 不生跌 宕 , 没有变化 , 则 三顾 情节亦了无意趣 。 它好就好在既多 曲又多异 , 每每以变化莫测 、 扣人心孩的 描写 , 先令读者 “大惊” 、 “大 疑” 、 “大 急 ” , 然后 “大 喜” 、 “大快” 、 “大慰” , 真正显示了情节的曲折性与人 物性格的生动性 。 我们且看它究竟曲在哪 里 , 异在何处 。 前两顾不遇 , 是情节上的两大 曲折 。 其中又有许多小波折 。 这里有两番渴而不 遇的同 , 但更多的是不遇而遇巾的异 。 刘 备一行每顾所见所闻情景不同 , 引起大物 感情变化不同 , 因而对人物性格的刻划 与 情节的推动作用也不相同 。 初访不遇孔 明 , 却遇见另外三个人 。 农夫慨然作歌 , 讥讽碌碌世人 。 待他指示 卧龙岗之所在 , 刘备为之一喜 。 童子答 客 , 出言不逊 , 古淡异常 , 但告主人‘踪 迹不定 , 不知何往 ” , 刘备因之怅然 。 归 途忽逢孔 明之友崔州平 , 崔以 为 欲 求贤 明 , 匡扶汉室 、 “恐不易为, 徒费心力 ” , 其辞旷达闲冷 , 无 异乎泼刘备一盆凉水 。 这里 , 首先展 示了情节发展的大起伏与小 波折 , 同 时暗示了刘备情绪变化的轨迹 。 并且通过这些次要人物的言谈举止隐隐透 露出诸葛亮的某些性格特质来 。 此间作者 还特别细致地描绘了卧龙 冈周 围 景物 , “远望” 不足 . 辅之以 “回 观 ” , 尚且 “观之不 已 ” 。 两番从刘备眼中活画出一 卧龙风景图 。 所谓 “山不 高而秀雅 , 水不 深而澄清 , 地不广而平 坦 , 林不 大 而茂 盛 ” , “猿 鹤相 亲 , 松草交翠 。 ” 居处幽 雅清异如此 , 屋中主人志趣可知 。 这是以 环境托人 , 显然是亥喊叮孔明其人不可或缺 的一笔 , 也可算作一顾曲折情节中的异 笔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9-21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2 , Processed in 0.41297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