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谈锡伯族的《三国之歌》
(0 次评价)5009 人阅读0 次下载
谈锡伯族的( (三国 之 歌》 锡伯族 郭基南 锡伯族 的文学 , 特别是 诗歌和民歌 , 不 仅郁构严谨 、 韵 律铿锵 , 而且语言生 动 , 富 有浓结 的生活 气息 。 所以读起来上口 , 听起 来悦耳 , 颇有余音袅袅 , 意 味深长之感 。 锡伯族文 学的发展 , 可以看 出 与 汉 、 满 、 蒙 、 维 、 哈等兄弟民族文学 , 特别是与 汉族文学 有密切 的联系 。 也就是 说 , 锡 伯族 文学是从 汉族文 学中不断 汲取营养而得以丰 富和发展 的 。 在锡 伯族民间洪传下来的叙事 长诗 《三 国之歌》 , 就是 一个很 好的例证 。 《三 国之歌》是锡伯 族无名诗 人将我国 著名古典文 学巨著 《三 国演义》的个别章回 改编而成 的一部较长的叙事 诗 。 全诗 由《荞 麦 花开》和《沙 枣花开》 (赵云救阿斗)两 部构 成 , 不下千行 。 本 文喻及 的《荞 麦 花 开》 , 共九十八段 、 三百九十二行 。 其篇幅 虽无《玛 纳斯》 、 《江 格尔传》等 闻名中外 的英雄史 诗那样宏长 , 但剪裁之巧妙 、 语 言 之流畅 , 韵律之合谐 , 都是达 到相 当深的造 诣 。 所以 , 它为锡伯 族人民喜闻乐见 , 世代 相传 。 《三 国之歌》的问世 , 大约是 在锡伯族 西迁之后的一百 年之 间(即17 65— 1865年 间) 。 这个时期 , 锡伯族人民从他们屯垦戍 抄的历史使命 出发 , 把《三国演义》锡译手 事本不仅 当作文 学作品来欣赏 , 而且视为军 “著作来阅读 。 加 上锡 伯族一向盛行的农闲 边念说 ” 文艺活 动形式 , 很自然地就把《三 国演义》及其他历史小说介绍到锡伯 族人民 中间来了 。 日久天长 , 一些民间 “念说” 的 爱好者 把《三 国演义》锡译手抄本 二十四 册 , 几久全部背下来 。 有的则除了 《三 国演 义》外 , 还大体上 能背下 《东周列国志》 、 《西汉演义》等内容丰富 、 头绪繁多的历史 小说 。 至于谙熟上述历史小说 的片断 和《孟 姜 女》 、 《张 良之歌》等叙事长 诗 、 短 诗 者 , 更是不乏其人了 。 这种有利条件 , 成为 锡伯 族 的无 名 氏编写 《三 国之歌》的 坚实基 础 。 这部诗 作也许是由一位文人 编写出来而 后经过他人不断加工 、 充实起来的 ; 但也不 排除民间先唱出来而后 经 过 文 人 汇集 、 整 理 , 才得以流传的 。 两种 可能中究竟哪种符 合事实 , 还有待于专家们进一 步的 考证 。 《三国之歌》并不是《三 国演义》中全 部历史事件 、 人 物故事的赘述 和重 复 , 而是 作者从中截取某 中章回 , 加工 改写而成的 。 就拿《荞麦花开》这部 诗作而言 , 作者即以 东吴向西蜀讨还荆州 , 命鲁肃 在陆口设宴 , 想计 赚关羽 ; 而关羽则身冒 风 险 , 单刀 赴 会 , 见机行事 , 安然返 回荆州 这一故事情节 为主 , 兼叙 了三 国对峙 的历史背景 , 刻画了 西蜀的部分名将谋 士的 形象 。 但主要 的笔墨 却是 花在关云长单刀赴会这一故 事情节上 的 , 也可以说是单刀赴会的细 致描述 。 谈到叙事诗的情节 , 作者先用三段简炼 的诗 行 , 把魏 、 蜀 、 吴三 国鼎立 , 互 相争 战 , 烽烟不息 , 百姓遭殃的情景呈现在读 者 的面前 : 荞麦花开红艳艳 , . 107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8-0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00:07 , Processed in 0.39968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