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重评蜀汉姜维北伐
(0 次评价)4721 人阅读1 次下载
趋向和实力发展的情势下 , 难怪蜀 汉大政治家 、 军事家诸葛亮五 出祁山 , 也有人说他是 “ 空劳师旅 ” , “ 未能进咫尺之地 ”。 那 么我们要求继承诸葛亮的姜维一定要击败曹魏 , 取得成功 , 这实在是超 越历史趋向 的一种 不 切实际 的苛求相反地 , 我们认为正是姜维 十二次北伐 , 以攻为守 , 才使衰弱 的后主政权延续了整整 三十个年头由此可见 , 把蜀 汉亡国归之 于姜维北伐 , 这是颠倒了历史事实 , 也是冤枉了姜雍和他苦心经营的十二 次 艰辛的北伐 。 蜀汉 亡国原因是多方 面 的 。 丫魏的强大 这只 是客观原因 , 还应有其它的原因列宁 在谈到决定战争的命运时说 “ 谁的后备多 , 谁的人力多 , 谁在人 民群众中更能支持得 住 , 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 我们从姜维北伐未能成功 、 蜀汉政权最后败亡的整 个历程来看 , 从内因来说 , 最主要的应是因为刘禅政权是一个没 落腐朽的统治集团 诸葛亮死后 , 主持蜀汉大政的是蒋碗 、 费伟在他们长达十八年的执政期间 , 在内 政和外事上并无任何建树 。 正如陈寿所评 “ 咸承诸葛之成规 , 因循而不革 ’ 各方面 都每况愈下 , 以致积 重难返 。 例如 , 对于诸葛亮死后 蜀 汉最高统治集团业巳出现的派系 斗争 , · 他们不仅未予调整 、 缓解 , 反而有所加剧 。 蜀汉政权开始受到刘禅庞信的宦官黄 皓的操纵 , 益州 土著地 主集团迅速增长 , 从 内部严重威胁蜀汉政权的生存抨击姜维北 伐 、 撰写《仇国论》并最后出卖蜀 汉政权的憔周 , 在这 期间巳 “ 位亚九列 ’ , 成为蜀 汉最高统治集团中举足轻重 的人物 。 成 都土著大地 主张裕 、 杜琼公开叫嚷 ‘ 先主讳 后主讳禅 , 其训授也 , 如言刘己具矣 , 当授与人也 ’ 备 , 其训具也 ,“ 岁在庚子 , 天 下当易代 , 、 刘氏柞尽矣 ” 又说 “ 古者各职官不言曹 , 始自汉以来 , 各官尽言曹 , 吏 言属曹 , 卒言待曹 , 此殆天意也 ” 。 他们断 言曹魏就要一统天下 , 实际上是预先制造 反蜀汉政权的舆论再如在军事上 , 他们不仅没有积极支持姜维 北伐 , 反而进行牵制 姜维出兵 , 前得不到费祥的支持 , 后 受制于黄皓 , 其奏效 不大也是必然的 了 在诸多内部原因 中 , 蜀 汉的亡国主要应是亡于益州土著地 主集团的出卖 在钟会轻 取汉中 、 邓艾奇袭阴平 、 进克涪县 、 直趋成都时 , 蜀 汉形势虽然 险恶 , 但并非 到 了无可 挽救的 地步 当时 , 退守剑阁的姜维 , 尚有蜀军四 、 五万人 而且 “ 罗宪以重兵据白 帝 , 霍戈以强卒镇夜郎 ” 。 如果后主能 “ 保据江州 , 征兵南部 , 乞师东国 ” , 尚可以 支持可惜的是后 主听 了讹周 的 活 , 轻易地并门投降了 。 这难怪王夫之曾破口大骂谁周 说 “ 人知 冯道之恶 , 而不知 谁 周之为尤恶也 。 处心 积虑 , 惟恐刘宗之不 灭 , 。 他 一针见血地指出 , 谁周指责姜维 “ 极武麟征 ” , 是一种 ‘ 以饵愚民 , 媚奄宦 , 为司马昭 先驭下以蜀 , 国亡主辱 , 已以全其 利禄 ” 的谬论 。 应当说 , 这一评论是公允的到了 刘禅出降 , 姜维尽管忠负不二 , 企图以诈降魏 军 、 策反钟会 、 挽回后 主蜀汉政权 , 那已 是决不可能了 留给他的只是 “ 非死之难 , 处死之难 ” 的悲剧结局了 所有这些 , 充分 地说明真正 造成 蜀 汉亡 国 的 , 是以黄皓 、 憔 周 、 阎宁为代表的益州 土著地主集团 , 而不 是姜维 。 注释 嘴三国志 · 姜维 传》 后引姜推 伶皆不注 必心三 国志 · 妞周 传》 嘴习学记言序目》卷嘴三 国态 背苟充份 》 。 嘴三国志 · 魏廷传》 资治通鉴 》卷‘景初二牛 , 正始五牛 。 肠 心三目志 · 局后主传》 。 资治通鉴》卷舟平元牛 嘴资治通 鉴卜奉 , 录元二年 三国志 · 三少帝纪》 。 咤三国志 陈泰传》嘴资治通 鉴》落 , 正始几午 嘴三国志 · 毋丘份传卜 。 资治通鉴 》春 了甘术元牟 。 嘴共斯科征收党员周 的 总结 和我们的任务》《歹 』 宁全集》 卷肠瓦 嘴三 国志 ‘ 杜珠份 》 函读通鉴论》卷十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6 02:42 , Processed in 1.31600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