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厉行法治 赏罚严明——谈诸葛亮治国之道
(0 次评价)3865 人阅读0 次下载
势 , 恰当地处理行法宽惠和严厉 的关系 , 是 十分难能可贵的 。 审势施政 , 便成了一条治 国经验 , 受到后人 的高度评价 。 成都武侯祠 大殿 门柱上有一副脍炙 人口的对联 : “ 能攻 心 , 则反侧自消 , 从古知兵非好战 ; 不审 势 , 即宽严皆误 , 后来治蜀要深思 ” , 赞扬 了他审势施政 、 行法 宽严得当的治绩 。 有了法律 , 如果不严格地依法 秉 公执 行 , 那么 , 再好的法令也会流为空有其名的 具文 。 因此 , 在立法 后 , 诸葛亮特别要求执 法公允 , 反对 “法开二 门” , 以维护法纪 的 尊严 。 他的《出师表》中的一段话 , 明确表 达了这一思想 。 他告诫后主刘禅说 :“宫中 的侍臣和相府中的官吏 , 都是一个整体 , 对 他们的升迁处罚 , 表扬批评 , 不应 两样 对 待 。 如有违法乱纪的 , 或是行事尽 忠为善 的 , 都应该交给主管部门来确定给予奖励或 惩罚 , 以此来表明陛下治理国事的公正 严 明 ; 不应该有所偏袒 , 使宫内和宫外的执法 标准不 一样 。 ” 西汉时 , 武帝宠信外戚 、 近 臣 , 在中央设置 了两套官制 , 宫中的侍臣为 内朝官(或称中朝官 ) , 政府中的官吏为外 朝官 。 东汉时 , “ 权归内朝 ” , 外朝三公实 权旁落 , 造成外戚 、 宦官争权专权的局面 。 这些外戚或宦官 , 一旦掌权 , 以我立 法 , 张 口为法 , 败坏纲纪 。 针对东汉朝廷内外异法 的弊政 , 诸葛亮提出 “ 宫中府中 , 俱为 一 体 ” , 无论 是谁 , 都应该平等地量罪受罚 , 论功行赏 。 这是诸葛亮审势执法 , 大胆革除 汉末弊政所采取的有力措施 。 诸葛亮厉行法治 , 赏罚严明 , 历来 为人 称道 。 他治蜀二 十年 , 执法公允 。 褒奖贬滴 官吏达四十多人 , 放遂廖立 、 罢免李严 、 挥 泪斩马诬 , 就是其中感人至深 的三个典型 。 廖立年轻有为 , 追随刘备时 , 不到三 十 岁就任长沙郡太守 。 诸葛赏曾说 : “庞统 、 廖立 , 楚之良才 , 当赞兴世业者也 ” 。 入蜀 初 , 廖立任巴郡太守 , 刘禅登基 , 调成都为 长水校尉 。 廖立自命不凡 , 认为除诸葛亮外 无 人可与他的才学相比 。 他嫌校尉职位低 , 心怀不满 , 常常口出狂言 , 攻击同僚 , 拨弄 是非 。 诸葛亮察觉后 , 上 表刘禅 , 列举廖立 不 能尽忠守职 , 一味追求高官厚禄 , 诽谤先 帝 , 污蔑群臣等罪行;指出他如乱群之羊 , 危害很大 , 不可不绳之以法 。 刘禅下诏 , 将 廖立削职为民 , 流放到边鄙之地 的汉 山郡 。 廖立偕同妻子在坟 山耕种 自食 。 十年后 , 当 他听到诸葛亮的死讯 时 , 竟失声痛哭 , 叹息 说 : “我 将终身留在这戎夷之地 了 ! ” 因为 廖立知道 , 诸葛亮执法的原则是 “ 服罪输情 者虽重必释 ” , 自己改过自新后 , 还会重新 被起用 , 回到成都 。 如今诸葛亮一死 , 这样 的机会便失去 了 。 后来 , 廖立果然 老死于坟 山 。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 , 受遗诏辅政的大 臣除诸葛亮外 , 还有李严 。 李严原 为刘璋属 僚 , 投降刘备受到器重 。 李严办事 精明能 干 。 诸葛亮曾说 :“部 署政务迅速 , 遇事明 断果 决 , 是李严的作风 。 ” 表达了对李严的 敬重 。 刘禅即位 , “ 封都乡侯 , 假节 , 加光 禄勋 ” , 李严成为蜀 国重臣 , 地位和权力仅 次于诸葛亮 。 在蜀军北伐第二次 出祁山攻魏 时 , 李严负责督办军粮 。 时值夏秋之 际 , 霖 雨 不息 , 他没有把军粮按期运 到 , 就假传君 令 , 讴骗诸葛亮退 军 。 诸葛亮奉命退兵后 , 他又徉装惊诧说 :“ 军粮饶足 , 何以便 归? ’ 夕 同时 , 又上表后主 , 诡称 : “ 军伪 退 , 欲以诱贼与战 。 ” 企图欺上瞒 下 , 推卸 督办军粮不力之责 , 逃避惩罚 。 诸葛亮 十分 气愤 , 把李严前后所写的书信拿出来当面对 质 , 揭发了他的卑劣行径和失职违法的 罪 行 ; 并上表后主刘禅 , 将李严夺爵罢官 , 放 逐到梓撞郡 。 李严被革职后 , 在梓撞一直期 待着召回复职 。 当他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 后 , 知道重新起用 的希望已破灭了 , 竟激愤 发病而死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7 06:43 , Processed in 0.58536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