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 ?
年第
!
、
期合刊
盛弘之《荆州记
》
校考
姜武福张俊杰
盛弘之《荆州记》原书不 可得见
,
但引书众多
,
引者从多
,
据不完全统计
,
仅曹元忠所辑盛
《记》中
,
已注 明的引书即不下 ! ,种
,
引者不 下! %人
,
故难免恒多稗贩
,
需待澄清
,
特作是篇
。
因
盛《记》辑本以曹辑
、
陈辑
、
王辑为最详
,
故此篇校考以它们为底本
,
按曹辑
、
陈辑
、
王辑第其先
后
。
本篇以条辨形式较考
,
每条校文首先摘取辑本有关文句列 于其上
,
然后以
“
今案
”起首加
以
校考
,
若一条之中有两误以上需加校考者
,
则以
“又案”另行起首校
考
。
本篇所引辑文后括号内之内容乃作者本人所加
。
本篇所引辑文前#
内之数字为本篇所
校条目的序数
。
#?
“
#南击衡山周旋数百里
,
高四千一十六
,
东南临湘川
,
自湘川 至长沙七百里
。”
#见曹辑
卷二
“衡
阳郡
”
今案
“高
四千一十六
”文理不 通,
有误
。
仅据其所辑盛《记》即有明证
。
“
临贺郡
”
中有
“谢沐
县东山有大竹# # #齐民要术》十
,
数十围
,
高亦数
一
卜 丈
”之
语
,
但言
“
高数十丈
”,
不言
“
高数十
”。
考
陈辑与王辑
,
中均为
“高四千一
十丈
”
。
可见
,
“六”与“
丈
”形
近
,
当为
“
丈
”之
形讹
。
# ,
“小
酉山石穴中有书千卷
,
相传秦人于此而学
,
因留之
。
故 梁湘东王云
‘访
酉阳之逸典
是也
。
”
,
#见曹样卷二
“
湘东郡
”
今 案
盛弘之《荆州记》成书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 0 ?年
,
宋文帝于公元
!, !
一!
0
年在位
。
而 梁湘东王
,
即梁元帝萧绎
,
公元
,一 !
年在位
,
为梁武帝衍第七 子
,
虽被封为梁湘
东王
,
镇守江陵
,
但自宋文帝至梁元帝
,
历 经三朝十四代
,
盛弘之所述
,
断然不能下及梁朝
。
虽然
陈辑与王辑皆有相同记载
,
但这 只能说明诸辑有误
。
诸家辑本均自《太平御览》卷
!?
,
可见
,“
故
梁湘东王云
‘访酉 阳之逸
典是也
,”乃《
太平御览》之注
。
#0
“
顺阳
、
益阳二县东北有熊耳山
,
东西各一峰
,
如熊耳状
,
因以为名
。
齐桓公
、
大史公并登
之
。”
#见曹辑卷三
“顺
阳郡
”
今案
熊耳山有二
一在河南省
。
《书
·
禹贡4 4 ’
’导洛 自熊耳
”
是也
+
二在湖南省
。
《史记
·
封
#/
?! ,
案
“
惮暇侍讲儒士
”语不可通
,“
儒士
”
自
成一读
,
其前加标逗 号点断
。
自
“
儒士
”至“警
戒休意
”为插人语,
说明
“惮
耀侍讲
”之原
因
。
#, ,?
蜀为西藩
,
土地险固
,
加承先主统
御之术
,
谓其守御足以长久
,
不图一 朝
,
奄至
倾复
。
#)
? !
案
“
一朝
”
喻指极短暂时间
,
修饰
“奄
至
倾复
”,
其后不当点断
。
#全文兜
#作者+安徽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