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七擒孟获”可能真有其事——兼与王保钰同志商榷
(0 次评价)3155 人阅读0 次下载
( 见杨通山等编《侗族民歌选》第3 3 页 , 上海文艺 出版社1, 8。年1 2月版)由此可见 . “ 南人复反 ” , 指的就是孟婆等不肯归顺蜀 政或继续与蜀兵战斗 . 所以 . 出现了 “恢 身往扑讨 ”, “ 襄乃往讨 ” 的史 实记载 . 需要说明的是 , 侗族通过口头传说孟婆不归附 翻政或复反蜀兵之事 . 是否令人信服呢?我们认为 是宾实的 , 可信的 . 其一侗族的口头史实 “ 记载 ” 与汉族之说 , 不谋而合 . 历史的振幅和频率岂有如 此的巧合,其二 , 侗族举行任何活动皆要供祭孟婆 , 而不祀孟获 . 其原因 , 必须世代解释而得以流传 . 其三 , 侗乡素有 “诗的故乡. 歌的海洋 ” 之美称 . 侗家人人爱唱歌 . 在侗人所唱的歌中 . 常 常提及 “孟婆” , 说明孟婆在侗乡已家喻户晓 , 代代口传 , 虽有神秘性 , 但史实的真实内容还是得以完好保存 . 其四 ,“南人” 并非完全归附蜀政 , 少数民族才得 以发展到今天 , 符合历史事实 . 故 “ 南人复反 ” 是 符合事实的 . 最后 , 王文说 : “ 《三国志》作者对诸葛亮是 推崇备至的如果诸葛亮真有七擒孟获的业绩 , 陈寿决不会摒弃不用的 。 ” 我们认为 . 陈寿不用 “七擒孟 获 ” 的业绩 , 可能是他 “ 参订他书 ” 不够 , 或出于其他原因所致 . 要知道 . 当时他著书条件是 极其艰难的 . 他一个人的视野也是有限的 , 不可能 追观 “群书” . 事事拾得 . 为何东晋人写的 《汉晋 春秋》 、 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 明朝李货的 《史纲评要》等书都记录了诸葛亮七擒 孟获 的史 实 , 是这些作者著文态度不正 . 还是道听途说的结 果呢?是非常值得考据和探讨的 。 北洋军 阀的统治始于何时 朱振国 有些教材 、 专著认 为北洋军阀的统 治始于19 12 年 . 即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 .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之时 .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尽 贴切 , 原 因 : (一)当时革命党尚控制着南方数省的十几万 军队 , 阻止袁世凯的军事势力向南扩张 ; (二)革 命党仍统辖 、 影响着南方七八个省区 , 并利用国会 、 《临时约法》向袁世凯进行有力斗争 . 所以 , 从军 事上 、 政治上说 , 袁世凯的统治还未最终确立 . 革命党控制的军队在武昌起义后 . 迅速扩至十 几万人 . 对袁世凯的统治构成极大的威胁 . 为此 , 崇尚军事实力的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 . 极力阻挠 黄兴出任陆军总长 . 而让其亲信段棋瑞充任 ; 他还 连续发表了《告诫军人训令》 、 《布告军界文》等 , 强调指出 :“军人乎, 国之爪牙 ”. “ 对于本大总 统 . 有服从之义务 ” ; “服从统一命令” , “为军 人者之第一要义 ” 。 在袁世凯高喊 “ 统一军令 ” 、 集中军权的同时 . 袁一面借口 “军 队复杂 ”, 下令 “实行收束” . 裁减革命党控制的 军队; 一面积极 扩充 自己的反动军队 , 于是段芝贵编练拱卫军2 0营 , 倪用冲编练新军营 雷震春在河南招募豫军6 营 , 冯国璋在直隶招募一混成旅 , 北洋军的实力大 增 . 在袁世凯的 “裁军” 命令下 , 革命党人纷纷缴 械 。 黄兴自请撤销 “ 南京留守府 ”. 遗 散军队十余 万 . 四川 、 湖南 、 广东 、 江西 、 安徽等省也裁减了 大批军队 . “ 裁军 ” 命令也遭到广大革命党人的强 烈反对 , 张振武 、 方维多次 “抗不遵命”, 被袁世机 以莫 须有的罪名暗杀 . 袁世凯为尽快摧毁南方的军事力盆 , 又积极筹 办战争费用 , 不惜出卖国家主权 , 秘密与英 、 法 、 德 、 俄 、 日五国银行团频繁交涉 , 使拖延三年之久 的借款谈判 , 在几日内就草成合同 . 是 为 1913 年 4月26日的 “善后” 大借款 . 总额为25 。 。万英镑 . 计合银2 480 0多万两 . 国民党极力反对袁政府的 “替 后 ” 大借款 . 借款合同签订当日 , 黄兴打电报到北 京 , 极力阻止借款的进行;参议院副议长 、 国民党 人王正廷 , 带领一批国民党议员守候在东交民巷口 , 想阻拦赵秉钧等人与五国银行团签字 ; 5月2 0 日 . 袁以 “ 咨文 ” 形式 , 请国会对借款合同 “ 备案 ” , 这种漠视 国会权力的行经引起许多议员的不满 ; 2 0 .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6-21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13 , Processed in 0.46142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