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学报
1988年第3期
知人善任胜利之本
—
论孙策的用人之道
刘
翅
孙策是东吴霸业的实际开拓者
,
《三国演义》对他描写得不 多
。
孙策的出场《演义》第
七回中仅提了一句
:“却说孙坚有四
子
,
皆吴夫人所生
:
长子名策
、
字伯符
”
,
第二十九回
就写孙策之 死
。
在短短十二回书中仅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和第二十九回《小猫王
怒斩于吉》对他着重渲染
。
这些材料与历史记载基本相同
,
只是用文艺笔法塑造
,
笔墨虽然
用得不 多
,
但孙策的人物性格
,
音容笑貌
,
跃然纸上
,
栩栩如生
,
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
孙策
这位小霸王风姿英俊
,
年轻有为
,
晓勇善战
,
性情暴躁
,
是一位政治上未成熟的江东创业
主
。
但细细看来
,
孙策这个人物决不这样简单
,
试想东汉末年
,
群雄四起
,
争锋于天下
,
一个年
方十七 岁
、董
卓
“不
以为意
”
( 《演义》第八回)的青年却能跃马横枪
,
骗袁术
,
杀许贡
,
败刘
麟
,
退赵勋
,
称霸江东
,
兵精粮足
,
连老奸巨猾的曹操都赞叹
:“狮儿难与争
锋也
”
1(《演
义》二十九回)除勇之外
,
毕 竟有其过人之处
。
何者?是其知人善任也
。
综观罗贯中的《三
国演义》
,
善用人如孙策而不误事者确是不多
。
曹操虽有过人之才能
,
但在赤壁之战中
,
错
用蒋干
,
盗去东吴的假情报
,
枉杀水军将领蔡用
、
张允
,
导致赤壁失败的开端
。
继而轻信庞
统
、
黄盖
,
连中连环计
、
苦肉计
,
致使八十三万大军毁于一旦
,
折戟沉 沙
,
引为千古遗恨
。
智者如周瑜从他的角度来看
,
为了东吴大业必须 把才能胜过他的政敌诸葛亮致于死地
,
因而
他趁诸葛亮在东吴共商破曹之计时
,
拟破曹操
,
杀诸葛
,
一箭双雕
。
在赤壁之战前夕
,
他设
置了要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的圈套
,
违令者斩
。
为了窥探诸葛亮动静
,
在关键时刻
错用鲁肃(当然是被歪曲了形象的鲁肃)
。
鲁肃对周瑜的忠诚
,
按理是没有问 题的
,
但鲁肃
对周瑜谋害诸葛亮不赞成
,
反而同情诸葛亮
,
因此周瑜此时此刻派此人去探听诸葛亮 的动
静
,
决不能实现周瑜的计策
,
反为诸葛亮所用
,
事实正是如此
。
鲁肃瞒着周瑜为诸葛亮借小
船
,
装稻草
,
派士兵
,
帮助诸葛亮摆脱困境
,
演出了一幕
“草船借箭”
的喜剧
,
使周瑜的计
算落空
。
即使被神化了的诸葛亮
,
也曾因用人不当影响 了蜀 汉北进中原的大业
,
吃足 了苦
头
。
街亭是
“咽喉之路”
,
诸葛亮却用 了马诬
,
此人骄傲自满
,
听不进别 人意见
,
结果败于
司马鲍之手
。
街亭失守
,
害得诸葛亮不得不冒险演了
“空城计,
,
战略上处于十分被动的地
位
。
孙策在这方面却很少失误
,
用人得当
。
我们来研究一下孙策的用人特点
,
是很有意思
的
。
从本质上认识人
,
知人知心
,
待之以诚
,
这是孙策用人的第“个特点
。
自汉 末黄巾 揭
竿
,
汉室江 山大乱
,
群雄四起
,
良芳不齐
,
真伪不一
,
各有自己的脸谱
。
作为一个霸业开创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