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中的军事心理学
(0 次评价)5345 人阅读0 次下载
欲释疑 , 邀马超同出会曹 , 曹操却令曹洪出面指实了马超之疑,三是反 间 有效 , 韩 、 马 火 并 , 马超杀二将伤韩遂 , 从而被曹军乘虚而入 。 前两个情节不见 于史传 , 是纯然虚构 。 第三 个情节则与史传相悖 。 按《武 帝纪》载 , 此计虽妙 , 不过使韩 、 马生疑而巳 , 并无火 并 情 事 , 而曹军获胜是 “纵虎 骑夹击大破之” 。 韩 、 马战败 , 一同逃奔凉州 。 而罗贯中改 动史 实 , 竭思尽虚的这一番加工 , 不仅使故事更生动 、 丰富 , 而且使这一计谋更加微妙精致 , 更 富成效 。 使读者至此深叹 阿瞒心机之深 , 计谋 之诡 , 直觉得马超无论如何也不能逃出这张精 心编织的罗 网 。 经过罗贯中的一番努力 , 史传 中七 、 八十字的小文章竟铺衍成了二千余字的 半回书 , 可见他对这一计谋所灌注的兴趣与重视了 。 在这半回书中 , 曹操始终是在主动 行动着 , 而其要旨就是制造一 系 列反常的现象 , 借以 引起对手的猜疑 。 看来曹操 , 或者说罗贯中 , 是深通心理变化之道了 。 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 来讲 , 人们的怀疑与恐惧往往产生于对反常现象的无知 。 无为而间是察知对方有分裂的趋势 , 而我方减轻压力 , 静以待变 。 《三 国演义》中无为 }酒间最漂亮的战例是曹操破二袁 (袁谭 、 袁尚) 。 这一情节也是本于史传而又精心加工而 成的 。 《三国志 · 魏志 · 郭嘉传》载 :“ (嘉)从讨谭 、 尚于黎阳 , 连战数克 , 诸将欲乘胜 遂攻之 。 嘉日 : ` 哀绍爱此二子 , 莫适立也 。 急之则相持 , 缓之而后争心生 。 不如南向 荆州若征刘表者 , 以待其变 。 变成而后击之 。 可一举定也 。 ’ ” 《武帝纪》则有 袁尚逃 辽 东 , 诸将欲击 之 , 曹操却静以观变 , 遂使公孙康主 动斩袁尚等来降的纪载 。 罗贯中采纳了这 两段纪载 , 同时 又有多处改 写加工 , 比较重要的有三处 : 一是设谋之 初不是 “连战数克” , 而是 “连 日攻打不下 ”, 这一改动则使设此伐交之 谋更显必要 , 且体现了伐交高于攻战的 军事 思 想 。 二是曹操静待辽东之 变并非全出己意 , 而是郭嘉临终留下的密封妙计 。 这一虚构富有 戏剧性 , 增加了计谋 的神秘感 , 并唤起读者的充分关注 。 三是写袁尚入辽东前后 , 公孙康与 袁尚各自心怀鬼胎 , 彼此算计的情 形 。 这一段写得很细 , 系史传所无 。 通 过 细微的描写 , 突 出了此计对敌人心理把握之准确 。 无为而间 , 看似无为实则有为 。 正如孟子所云 :“无敌 国外患者 , 国 恒亡 。 ” ⑧当敌手 面对着趋避选择的动机冲突时 , 我方以无为的 姿态减掉敌手对所避的心理压 力 , 一心 于所 趋 , 便为我方造成可乘之机 。 当然 , 正如罗贯中所描写的 , 这是建立在对敌手心理 的准确把 握上 。 因间而间的典型描写则属人们熟知的蒋干盗书 。 蒋干本是曹操说降周瑜的 “间 谍 ” , 周 瑜佯做不防 , 使其窃伪书回报 , 骗得曹操杀了蔡帽 、 张允 。 这段故事也是 罗贯中生花妙笔的 创造物 。 《三国志》裴注中只有蒋干游说周瑜 , 不遂而归 , 没有盗书等情节 。 罗贯中在编造 这一戏剧性情节时 , 准确地抓住了这类反间计的关键 : 佯做不知对方身份 , 利用敌人潜在嫌 隙 。 作品中描写周瑜伪作疏狂 之态 , 假装酣醉 , 又佯作警觉 , 皆化费了很多笔 墨 , 用生动丰 满的形象把这一伐交战例表现得淋漓尽致 。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 , 大大小小的伐交心 战计数十例 , 写得千姿百态 , 颇见罗贯中在 这方面的见识与想象力 。 但大要而论 , 不出上述几种类型 。 而其 设谋及描写 , 亦有共同之特 征 。 如 : 离间计的描写揉于情节发展 之中 , 并与人物形象相关联 。 书中使用离间计最多 、 最 巧妙的是曹操 , 什么 “二虎竞食” 之计 、 “驱虎 吞狼 ” 之计 , 全是曹操纵横裨阖于群雄之中 的克敌致胜法宝 。 反之 , 刘备与离间计则无缘 , 智计过人的诸葛亮也很少在这方面 显手段 , 偶一用 之 , 如一祁山前离间曹睿与司 马尧 , 也是简简单单 , 质朴无华 。 看起来 , 罗贯中虽然 奋 奋 功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5-2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2 20:19 , Processed in 3.51373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