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谋略的渊源与应用——《〈三国演义〉谋略新探·前言》
(0 次评价)4946 人阅读0 次下载
公 思想的 。 正因此 , 被人称为活的兵书 。 用 。 清刘奕《五石瓤》中说 : 张献忠 它对于农民起义军学习战略 . 战术曾起过 涵极 的 帷 入 皆效之 。 ” “ 日使人说《三国演义》 、 《水浒》诸书 , 凡埋伏攻袭 张德坚在污蔑太平天国革命的《贼情汇篡》巾也说 :“贼之 诡计果何所 依据?盖 由二三黯贼采取稗官野史中军情仿之 , 行之往往有效 , 遂宝为不传之秘诀 。 其截取《三国渝 义》 、 《水浒》为尤多 。 , , 清统治者也很重视《三国演义》 , 曾把它列为清军将领必 读 之 书 , 从中学习它的战略战术 。 现代伟大的战略家 、 及《三国演义》的战略 、 战术的妙用 。 军事家毛泽东在其军事著作 中 , 也多次提 《孙子兵法 · 谋攻篇》提出了 “全胜” 思想 , 它认为 邢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 而屈人之兵 , 善之善者也 。 ” 而要做到 “不战而屈 人之兵 ” , 是 “ 上兵伐谋 , 其次伐交 。 ” 套在这一篇里 , 还提出了关于 决定胜负的著名论断 : “知彼 知 己者, 百 战不殆 , 不知彼而知 己 , 一胜一负,不知彼 , 不知 己 , 每战必殆 。 ” 事 , 最迷人的计谋 , 都体现了 “伐 谋 ” 、 兵 ” 。 诸葛亮之所以能成为智慧的化身 , 我们纵观《三国演义》全书 , 其最精采 的故 家吗 l 他初出茅庐 , 以一介之使 , “伐交” 的战略思想 , 因而做到了 “不 战而屈人之 不正是因他是善于 “伐谋” 、 “伐交” 的杰出战略 逞其舌辩 , 而能联合孙权抗 击曹操 , 粉碎了曹操迫降孙权 以消灭刘备的 阴谋 , 从而决定了双方的胜败和促使三国鼎立 。 也充分显示了他 “伐谋” 的天才 : 先是采取 在与周瑜争夺荆州的斗争中 , “鹉蚌相争, 渔人得利 ” 之计 , 让周瑜与曹仁拼得 你死我活之际 , 不费一卒而袭取南郡 ; 接着破周瑜的美人计 , 使其囚禁刘备以索取荆州的诡 计成了画饼 , 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最后是破周瑜 在假途灭貌” 之计 , 这 “三气” 之战 , 是一次似战非战 , 伐谋而重在攻心的特殊战争 。 诸葛亮的智算华容 , 摆空城 计 、 增 灶 遏 魏 军 , 这都是 “伐谋” 战略的具体运用 。 而在《三 国演义》不少有名的战役中 , 都是孙武关于 “知彼知 己 ” 论断的巧妙运用 , 如官渡之 战 、 赤壁之战 、 彝陵之战 , 胜者都因其知波知己 , 败者都因其不知彼 、 不知 己 。 《孙子兵法 · 计篇》十分强调智谋的重要作用 。 如它认为将者要具 有 “智 、 信 、 仁 、 勇 、 严”等五个条件 , 而 “智” 则置 在最首位 。 而有无智谋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 它说 : , “夫 考 战而庙算胜者 , 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 得算少也 。 多算胜 , 少算不胜 。 而况 于无算乎!吾以此观 之 , 胜负见矣 。 ” 《三国演义》刻画许许多多的将领 , 对于有智谋的刘 备极赞扬 ; 对勇冠三军的 虽赞其勇 , 也指出只不过是一勇之夫而巳 。 如吕布 、 马超等都是世 之虎将 , 吕布曾无敌于一时 , 马超也曾迫使 曹操 “割髯 弃袍 ” , 因他们都是有勇无 谋 , 到头 来 , 吕布还是被 曹操擒杀 , 马超 也被曹操所打败 。 《三国演义》还描写 了不少 “多算则胜, 无算则败 ” 的战役 , 并具体运用 “诡道十二法” , 故很引人入胜 。 所谓 “诡道十二法” , 是 指孙武在《计篇》里所举的十二种智计 , 或称十二种作战方法 。 他说 :“ 兵者 , 诡道也 。 故 能而示之不能 , 用而示之不用 , 近而示之 远 , 远而示之近 。 利而诱 之 , 乱而 取之 , 实 而备 之 、, 强而避之 , 怒而挠之 , 卑而骄 之 , 佚而劳之 , 亲而离之 。 攻其无备 , 出其不意 。 此兵家 之胜 , 不可先传也 。 ” 孙武在我国军事史上第一次提出 “兵者, ‘诡 道也 ” 的 战术原则 , 而这 些战术的 目的只有一个 , 即 “攻其无 备 , 出其不意 。 , , 例如 , 当关羽胜利进军樊城时 , 曹操 就采取 “亲而离之” 的计谋 , 拆散 孙 、 刘联盟 , 以利诱孙权使之袭取荆 州 , 吕蒙则 抓住关羽 骄傲自大 、 喜人 奉承的 弱点 , 用 “卑 而骄之 ” 的计谋 , 使其失去替惕 、 麻痹大意 , 撤大半兵 赴樊城前线 , 乃 “出 其不 意 , 攻其无备 ” , 用 白衣渡江 , 兵不 血刃轻取 了荆州 。 《三 国演义》写 的诸多战役所采取的战略战术 , 我们基本上可从《孙子兵法》巾找到 其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5-2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15 , Processed in 0.40427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