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董卓小钱及其对粮价的影响
(0 次评价)3801 人阅读0 次下载
从实物中我们可以看出董卓小钱大小不 一 , 轻重厚薄各异 , 粗制滥造 , 没有统一的钱范 作模型 , 其中有一枚直径只有 1 . 1厘米 , 重量只有0 . 3克, 是我国方孔圆钱中最小 最 轻者之 一 。 由于这种小钱乱了钱法 , 引起物价 , 特别粮价飞涨 。 董卓发行小钱后 , 粮价究竟涨到何种程度?历史上各家说法 不一 。 南北朝时范哗撰的 《后 汉书 · 列传 · 董卓传》记载 :“故货贱物贵, 谷石数万 ” 。 晋陈寿 撰 的《三 国 志 · 魏 志 · 董卓传》记载 :“于是货贱而物贵, 谷 一解数十万 ” 。 唐房玄龄等撰的《晋书 · 食货 志》记载 :“ 由和货轻而物贵 , 谷一解至钱数百万 ” 。 这 三部书都列入钦定官本《二 十四 史》 , 而且都经过历 代名家多次校注 、 考证 , 但对董卓铸造小钱后 , 引起粮价飞涨一事 , 数 字相差达百倍之多 。 如果我们再参阅晋袁宏撰的《后汉纪 》记载 : “于是货轻而谷 贵 , 谷一 解数百万 ” 。 宋司马光撰的《资治通鉴》记载 :“ 由是货贱物贵 , 谷石 至数方钱 ” 。 也不能 求得统一 。 直至最 近千家驹 , 郭彦岗合著的《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和 表解》记载 “于是又有董 卓小钱 , 再一次适成物价飞涨 , 米每解高至数百 万钱 ” , 也认为当 时的粮价是每 解 数百 万 钱 。 这上 面的计量单位 “石” 与 “解” , 在汉代应是相等的 , 都为十斗 。 虽然石是重 量单 位 , 解是容量单位 , 可是两者相互通用 , 由来已久 。 例如《史记 · 滑稽列传》中的淳于毙对 日 : “臣饮一斗 亦醉 , 一石亦醉 ” 。 :这里的一石 很明显就是代表十斗 。 因此 , 对董卓发行小 钱 , 粮价高涨到何种程度 , 过去很难辨别清楚 。 只有在今天 , 我们才可运用马 克思主义货币 学说 , 结合出土实物互相论证 , 彻底弄清楚这个遗留达 一千八百年的问题 。 首先要了解汉代的一解谷折合成现代计量单位为多 重?各地 出土实物中有以下几种东汉 铜解 : (1 ) 1953年甘肃古浪陈家河 子 出土的东汉建武大司 农铜解 , 高2 4 . 4厘米 , 口径3 4 . 5厘 米 , 容积为19600毫升 ; (2 )196 8年山东济宁出土的东汉铜解 , 高2 4 . 3厘米 , 口径 3 6 厘米 , 容 积为2 0 4 4 0毫升 , (3 ) 1 9 15年河南唯州出土 的东 汉光 和大司 农铜解 , 高2 2 . 4 1 厘 米 , 口径 3 7厘 米 , 容积为20 40。毫升, (4 ) 现藏辽宁博物馆的东汉夷道官铜解 , 高2 4 . 5厘米 , 口径 3 5 厘米 , 容积为 2 0 3 00毫升 。 从这些计量容器可以知道 , 东汉时全国各地 自南到北 , 从边疆到中原 , 一 解的容积都等于现时的二 十市升 , 这是无可 怀疑的事实 。 也与章太炎先生所考证的 “汉之 一 斗当今之一升八合三勺强 ” 相符合(见任应秋著《伤寒论语释》) 。 这样 , 东汉 时一解 粮 食 , 就可以很精确地折算为现时的1 5千克(三十市斤)重 。 我们再看一百万枚董卓小钱有多重?我们以实物中最小的一枚 0 . 3 克重计算 , 一百万枚 小钱等于3 0 0千克重 。 若以最大一枚 0 . 8克重计算 , 一 百万枚小钱为8 0 0千克重 , 两者平 均起 来 , 一百 万枚董卓小钱绝不会低于50 0千克即1000市斤重 。 如果以数百万枚计算 , 其重量更要 扩大许多倍了 。 金属货币与纸币是有本质区别的 , 金属货币除在流通领域中起到交易媒介 作用外 , 尚有 它本身金属材料价值的存在 。 依据马克思主 义商品与货币的理论 , 商品的价值不 是商 品的使 用价值 , 而是商品中所包含的共同的东西 , 即人类的劳动 。 粮食与金属铜 , 两者都有一个共同 的属性 , 即都是凝结了人们的劳动 , 只是它们所包含的劳动量有差别 , 因此价值也不 同 。 董 卓改铸小钱后 , 使3 0市斤的粮食要用 1 0D。市斤的铜钱去交换 , 这笔交易肯定是不平衡 , 也是 不合理的 , 实在使我们后人难以相信 。 董卓改铸小钱后 , 谷价涨到每解数百万钱 , 这中间有没有其他因素存在呢?是不是东汉 末年铜矿冶炼事业特别发达呢? 《后汉书 · 食货志》载 : “恒农 郡青铜谷有铜矿计一斗得五 两四株 , 既有冶利 , 并宜开铸 , 诏准” 。 可见当 时冶炼技术也并不发达 , 一斗矿石(矿石比 重大 ) 仅得五两四株铜 , 出铜率是很低的 。 是不是当时农业生产力很低 , 要化 很大劳动力才 , 3孕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14 , Processed in 0.43004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