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统一 北方的军粮来源和状况
白建新
从东汉末年 到曹操统一北方
,
是军阀混战时期
。
为了持续作战进而打败对手
,
几乎所以
军阀都注意到了军粮问题
。
其中只有曹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这是 他能够统一北方的重
要因素之一
。
本文试就混战时期 的军粮问题和曹操采取的对策
,
做一粗浅考察
。
一
、
汉末混战时期的军粮问题
两 汉时期
,
国家军队的粮食一般由中央政府统一供给
。
南宋学者陈傅良的
《论汉兵制》
谈到军粮时说
:
“凛汽悉
皆有量
,
京师将
、
校比 二午石
,
塞下戎卒月各二解六斗 有奇
,
是以
终 汉之世
,
上无叛将
,
下无骄兵
。
”
这是就当时正常情况下的制度而言
。
它 说 明了军粮由
中央政府供给对于封建 国家控制军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东汉末年
,
旱
、
蝗
、
水灾不断
,
牧守豪霸拥兵割据
。
在天 灾
、
战祸交相煎迫之下
,
人口
速减
,
“十
裁一在
”
。
由于大批农民战死
、
饿死
,
委尸盈野
,
白骨成莽
,
土地大量荒芜
,
社会生产遭到了产重摧残
。
原来繁荣富庶的黄河中
、
下游平原
,
一片调蔽
。
自 董卓徙都西
迁
,
洛阳焚于兵舞之后
,
关东州日京空虚
,
数百里 中无烟火
”
。
同时
,
关中
“三辅
大旱
,
是时谷一解五 十万
,
豆
、
麦一解二十万
,
人相食吠
,
白骨委积
,
”
稍后
,
又 因李‘氦
郭把之争
,
纵兵烧掠
,
“长安城空四
十余日
,
强者四散
,
赢者相食
,
二
、
三 年 间
,
关 中无
复人迹
”
。
南方同样兵连祸结
,
“士
民冻馁
,
江
、
推 间相食殆尽
”
,
甚至
“徐
、洒、
江
、
淮之 地
,
不居者各数百里
”
。
这时
,
民闻
“淡人”
的记载屡见史籍
,
封建王朝的中央政
府也穷 困破败
,
度。维艰
。
建安元年
( 1
96年)
,
汉献帝车驾还都洛阳时
,
“百
官 披荆棘
,
依墙壁间
。
一
群僚饥乏
,
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相
,
或饥死墙壁间”
。
可见
,
由于社会生产
陷于停 顿
,
粮食问题成 为整个社会人人性命饮关 的尖锐问题
。
天灾
、
战祸的恶 果都直接集中
在这一 焦点上 了
。
军队面临的粮食间题更甚
。
董卓西迁汉室后
,
首先储备粮食
。
几
他兴筑郡坞
,
“号日
‘万
岁
坞
’,
积谷三十年储
”
,
从而有恃无恐
。
当时汉 室己在苟延之中
,
不可能再向军队统一 供
牙 淤.
这时
,
争夺军粮成为 了军阀之 间决定战
、
和
,
是否结盟的因素之 一
。
初平元年
,
长沙 太
守孙 坚
“举兵讨董卓,
以南阳太守张咨 不给军粮
,
杀之
”
假手于 吕布
。
布得书大悦
,
具车马迎备
。
。
建安元年
,
袁 术欲攻 刘备
,
却
他致 书吕布称
:
“
‘将军
连年攻战
,
军粮苦少
,
今送米 二十万解
。
南
’
(吕)
即勒兵袭下邱
,
获
(刘)
备妻
、
子
。
备败走海西
,
··一
布又患运粮不复至
,
乃
”
吕布如此 行事 另当别论
,
但
“二 十万解”
米在 此利害关系 中的作用则 不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