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谋”
,
也看到了曹操在北方实力雄厚
,
凭刘备当时的力量
,
不可能与之争锋
。
同时
他也指出孙权在江东势力已经稳 固
,
只能作
为 盟友
,
而不可侵犯
。
只有荆州
、
益州
,
虽
据形胜之地
,
而当权者阁弱无能
,
不能 自守
,
所以诸葛亮让刘备去占有荆
、
益
,
几乎是垂
手可得之物
,
这个建议不能说有任何错误
。
其实看到荆
、
益二州的重要性
,
而又洞察到
治非其人
,
想要占而有之的
,
绝对不抵是诸
葛亮一个人
。
曹操南征刘表
,
西击张鲁
,
就
是意欲占领荆
、
益的实际行动
,
但经 过赤壁
大战和定军山之役
,
曹操认 识到 自己实力不
足
,
不得不采取收缩政策
。
东吴君臣对荆
、
益二州更是虎视耽耽
。
孙权部下对荆
、
益二
州的分析
,
与诸葛亮如出一辙
,
真是所谓英
雄所见略同
。
请看以下史实
。
《三 国志》卷五 五《甘宁传》
:
宁陈计曰
:
今汉柞日微
,
曹操弥骄
,
终为
篡盗
.
南荆之地
,
山陵形便
,
江川流通
,
诚是
国之西势也
。
宁已观刘表
,
虑既不远
,
儿子又
劣
,
非能承业传基者也
,
至尊(指孙权)当早
规之
,
不可后(曹)操
。
图之之计
,
宜先取黄
祖
,
祖今年老
,
昏毫已甚
,
财谷并乏
,
左右欺
弄
,
务于货利
,
侵求吏士
,
吏士心怨
。
舟船战
具
,
顿废不修
,
怠于耕农
,
军无法伍
,
至尊今
往
,
其破可必
。
一破祖军
,
鼓行而西
,
西据楚
关
,
大势弥广
,
即可暂规巴蜀
。
权深纳之
。
甘宁向孙权所陈的建议
,
早 于诸葛亮的
《隆
中对
》
。
他不仅分析了刘表父子无能
,
也提到了占有夏口的黄祖
。
甘宁建议的要点
,
是要孙权在曹操之前占有荆州
,
然后再图巴
蜀
,
这与诸葛亮对荆
、
益二州的形势分析基
本相同
。
当然没有诸葛亮讲得透彻
。
《三国志》卷五四《鲁肃传》
,
鲁肃对
孙权说
:
业也
。
鲁肃讲这段 话的时间
,
与甘宁的建议大
体同时
,
对形势的分析也基本一致
,
可以说
是不谋而合
,
也是让孙权赶在曹操之前 占有
荆州
、
益州
,
然后再统一全 国
。
及至曹操进
攻荆州
,
刘表病卒
,
形势紧急
,
鲁肃又向 孙
权提出了新的建议
:
夫荆楚与国邻接
,
水流顺北
,
外 带江汉
,
内阻山陵
.
有金城之固
,
沃野万里
,
士 民殷富
,
若据而有之
,
此帝王之资也
。
今(刘)表新亡
,
二
子素不辑睦
,
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
加刘备天下
果雄
,
与操有隙
,
寄寓于表
,
表恶其 箭而不
能用也
.
若备与彼协心
,
上下齐同
,
则宜抚安
,
与结盟好
;
如有离违
,
宜别图之
,
以济大事
。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
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
及说备使抚表众
.
同心一意
,
共治曹操
,
备必
喜而从命
,
如其克谐
,
天下可定也
。
今不速往
,
恐为所先
。
肃 窃料之
,
汉室不可复兴
,
曹操不可卒除
,
为将军计
,
惟有鼎足江东
,
以观天下之衅
,
规
模如此
,
亦无自嫌
,
何者?北方诚多务也
,
因
其多务剿除黄祖
,
进伐刘表
,
竟长江所及
,
据
而有之
,
然后建号帝王
,
以图天下
,
此高帝之
鲁肃这次建议
,
除谈到了荆州 地理位置
的重要性及占有荆州的重要意义之外
,
也谈
到了刘表二子不和
,
荆州难保
。
值得注 意的
是
,
鲁肃看到了刘备在荆州的作用
,
称之为
天下泉雄
,
想让刘备统率刘表的军队
,
与结
盟好
,
共抗曹操
,
这一点也与诸葛亮有共 同
之处
。
《三 国志》卷五四《周瑜传》
:
是时刘璋为益州收
.
外有张鲁寇 侵
,
瑜乃
诣京见权日
:
今曹操新折彻
.
方忧在腹心
,
未
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
,
乞与奋威 (孙瑜)俱进
取蜀
,
得蜀而并张鲁
,
因留奋威
.
固守其地
,
好与马超结援
,
瑜还 与将军据襄阳
,
以笠戚操
,
北方可图也
.
权许之
.
周瑜的建议与诸葛亮的占有荆
、
益
、
两路出
兵的战略
,
何等相似
。
周瑜建议的时间是在
赤壁大战之 后
,
当时吴已部分占有荆州
,
在
此情况 下
,
周瑜建议孙权要抢在曹操之前 占
有益州
,
也是要乘刘备在荆州立足未稳之时
占有益州
。
这个建议反映了青年政治家
、
军
事家 卓越的战略思 想
。
可 惜当周瑜回江陵整
顿行装
,
欲远 征益州时
,
在巴丘病故
。
不过
,
产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