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过
“ 羊肠 坂结 曲
, 车轮为 之摧
。树木何 萧瑟
, 北 风 声正 悲
” ( 《
清调 曲》
) 的巍巍太 行 山的冰雪
, 他
亲身 参加过
“ 行 行 日 已远
, 人马 同时饥
。 担囊行取 薪
, 斧 冰持 作糜
” (同前 )的备极艰 辛 的远征
。 在
这 种 指挥 着 千 军万 马 的 浩浩 荡荡 的行 进 中
, 他 不 但体 味到 了人 生 的苦难
, 更 体味到 了对 这种
苦 难 的征 服的豪 迈 和 欢欣
。 他 的那些 最伟大 的诗 篇 就 是这 种对 人 的力量
、 人 的意 志 赞美 的壮
歌
, 当 他把 千干 万 万 的人凝 聚在
“ 自我
”
—
一个 既 是如 此 独特 的
、 具 有多 姿多 彩 的个 性 的
, 同
时 又是一个如此 庄严的整 体的
“ 我
”
—
中时
, 这 个
“ 自我
”就化 为了永 恒本身
。
同样 是抒 发 不尽 的 乡愁
, 同祥是 挥 之难 去的羁 旅 之 情
, 但是 曹操 所想 到 的却是
“奈 何此 征
夫
, 安 得去 四 方
” (《
却东 西 门行 》
) ; 同 样是缠 绵辗 转 的思亲
, 同样是 徘 侧凄 枪 的对 个人 的不 幸身
世 的哀 伤
, 但是 曹操 从 中引 出的 却是
“ 我 愿与 天穷
, 琅 邢 倾侧 左
” (《
善 哉行 )
的壮志 凌云
; 同样
是 慨叹 人生 的短 促
, 慨 叹
“ 对酒 当歌
, 人 生几何 ? 譬 如朝 露
, 去 日苦多
”
, ( 短歌行 ) 但是 在曹 操
那里 却变成 了
“ 老 骥 伏沥
, 志在千里
。 烈士暮 年
, 壮 心不 已
。 盈 缩之期
, 不但 在夭
。 养怡 之福
, 可
得永 年
” ( 《
步 出夏 门行 》
) 的 人生壮美
、 奋斗不 已 的 千古绝 唱
。 从舒伯特 似 的神秘 主义开 始
, 曹 操
最 终把 我 们 导 向的却 是 贝多芬似 的理想 主义 和英 雄 主义
。
当我在撰 写此文 的时候
, 我情 不 自
禁 地一 再拿 曹操 同那位《
命运 交响 曲》
的伟大 作者 作 着 比较
。
他们是 两个生 活在 完全不 同时 代
和 具有 完 全不 同生 活道 路 的人 物
, 但 是 在他 们之 间也 有 着某 些 明显 地相 似之 处
: 他 们都具 有
“ 自卑情 结
”
, 前 者 因 为 他的 政 治野 心和形 体容 貌 之 间 的反 差
, 后 者则 因为他 的 出身 和 他 的粗
野
; 他 们都 怀着 要 征服 人生 创造 人生 的坚 定信念
, 前者 用 诗章 和权 杖 来表 现
, 后 者 则 用音乐 来
表现
; 他 们都 是 各 自领 域 中的至 高无上 的 君王
, 前 者在 政 治和 文学 方 面
, 而后 者 则是 在 音乐 艺
术方面
。 甚 至 他们在 艺 术风 格上也有 着某种 相象
: 在 曹操 那些 最成功 的诗篇 中
, 几乎都 包含 着
下列 这样 一 些 因素
: 明快铿 锵 的节奏
, 排 比
、 反复
、 对 比 等 修辞手 法和 一些壮 阔鲜 明的意象
。
曹
操用 一种 艺术 大师 似 的精 密
, 把这 些 因素亲 密无 间地组 织 在一起
, 从 而 形成 了一种《
欢乐颂 》
般
排 山倒海 地 向着高 潮 冲击 而去 的气势
。 最后
, 他 们—
曹操 和 贝多芬
, 都征服 了永 恒
, 他 们的 肉
体 的生 命 虽然 早 已 消 失
, 但 是他 们的精 神的生命 却 永远 活 在我 们中间
, 并且无论 在什么 时 候什
么情况 下
, 一旦 想起 他 们
, 都将 构成 一种对 我 们周 围和我 们 心灵 中那 些丑陋 和平 庸 的克 服
。
注释
:
〔
习在 罗 贯 中之前
,
三 国 故事题材 已经 经 历 了 一个 很 长 的 民 间 口 头文学阶段—
甚至 可能包括书面形 式
, 但我 们 迄今
仍无材料证 明这一点
.
据现 有资 料
, 至少在 晚唐
, “说三分
” 已经成为一个 很有影 响的故事
, 而 罗 贯中不过是一个最后 的的集
大成者
.
不过为了行文简略
, 我 们省去 了这个 过程
, 而把这个荣 誉 加之于 罗贯中个人
. 而且我们相 信
, 我 们正文中提出的这个
假定 不但适 用于 罗贯 中
, 同样也适用 于那些 在他之前 为《
三 国演义 》
流传 创作做 出 了贡 献的
, 我 们至 今仍不 知其名姓的伟大
的 民!可文学家 们
。
〔
2 」
曹 操诗 引 自 ( 宋 ) 郭 茂 倩 所 编 的 《
乐府 诗 集 》
, 中华书 局 版
。
其中个别字句
, 据通 行 本作了更动
.
仁
3」
《世说新语》
下 卷 上
, 容止篇
,
( 宋 ) 刘 义 庆
。
〔
叼丈生 活 的 科 学 》
, 阿 尔 弗 莱 德
· 阿 德勒
,
中译 本三 联 书 店 1 9 8 7 年版
。
〔
5」
《
三 国 志
, 魏书
· 武帝 纪 》
注 引《
曹 瞒 传》
。
〔
6」
同 仁
5〕
“太祖 持法 峻刻
, 诸将有计画 胜 出 己者
, 随 以法诛之
, 及故人 旧 怨
, 亦 皆无余
” .
其中较 出名的是诛杀 杨修一
案
, 杨是
“ 七子
”之一
, 是他的爱子 曹植 的 好朋友
, 因私 通 宫 禁
, 即向植 泄露政治 机 密被杀
.
曹操执法之严
, 于 己也 不例外
, 他有
“割发代首
”
, 以 申法度的例子
.
〔
7〕
曹 操的 溢号是魏武帝
, 但是
, 尽管池生前 已经 拥 有 了实际 的帝王权力
, 他却 始终以茸 王 的形 式出现
.
他 明确 表 示 过
,
他要 学 习 周文 王
, 也就是说
,
由儿子来完成名 义上的帝 业
.
见 《
三 国志
·
魏书
,
武帝 纪 》
注引《
魏 氏春秋 )
.
〔
s 〕
同〔
5 」
〔
9 〕
上述诗 文
, 作者
, 作品名称依次为 王 弼
: 《
老子 》
“三 十八章 注
” ; 王羲之
* 《
兰 亭序》
; 阮 藉
: 《
阮 步兵集 》
.
( 王 弋征
, 男
,
19
3
1 年生
, 现 为 华
J
农工 学院 学报 ( 哲社 版 ) 主 编
; 徐 保 卫
, 男
,
1 9
5
2 年 生
, 现 在
江 苏省 哲 学社 会科 学联 合 会 工 作
, 助 理研 究 员)
一
一
〔
责任编 辑 李静」
9 0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