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传播
王平
内容提要 在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并刊行之后, “三国戏”主要以小说
为改编蓝本,人物与情节都与小说极为接近,特别是通过著名演员的精彩表演, “三国
戏” 中的人物形象给接受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都对三国故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 “三国戏”与小说文本毕竟存在着不少差距,尤其是全书的整体结构与某些细节
难以如实表现,因而对《三国演义》的文本传播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使小说的文
本传播与“三国戏”同步发展,是我们应当考虑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三国戏 三国演义 传播
早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之前,金院本和元杂剧中
就有许多“三国戏” ,并成为小说最后成书的来源之一。在小说成书之后,
“三国戏”不断丰富发展,对《三国演义》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截止
到《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视为“三国戏” )播放的
20 世纪 90 年代,可以这样说,没有读过小说文本的人大有人在,但没有
看过或听过“三国戏”的人却寥寥无几。 “三国戏”与小说《三国演义》的
关系如何,对《三国演义》的传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使文本传
播与“三国戏”同步发展,是我们应当关注并给予回答的现实问题。
一
金院本与元杂剧中“三国戏”的许多情节既有为小说《三国志通俗演
义》所采用者,也有弃置不用者。前者如院本《赤壁鏖战》 、 《刺董卓》[1],
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 (武汉臣撰) 、 《七星坛诸葛祭风》 (王仲文撰) 、 《白
门斩吕布》 (于伯渊撰)等[2];后者如院本《大刘备》 、 《骂吕布》 ,杂剧《谒
鲁肃》 (高文秀撰) 、 《小乔哭周瑜》 (石君宝撰) 、 《关大王三捉红衣怪》 (戴
善甫撰) 、 《王粲登楼》 (郑德辉撰) 、 《关云长大破蚩尤》 (元明间无名氏撰)
[3]等。可见在小说未成书之前, “三国戏”的情节来源渠道较多,既有《三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