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国的历史中,有一场严重的政治暴动,几乎所有的一线官员还有孙权的儿女,都牵扯进来。有句老话说得非常好:“虎毒不食子”,但陷入政治、感情旋涡的孙权,在这场因为 “夺储” 而引发的政治地震中,心肠之狠、手段之毒,让人叹为观止。 东吴大地震 要说东吴最著名的女人,至少有四个:大乔、小乔、孙尚香、全公主。全公主就是孙鲁班,在孙权这场家庭悲剧中,孙鲁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不夸装的说,没有孙鲁班,这场夺储之争不至于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东吴的储君,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孙登是长子,在公元221年,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就确定了孙登为东吴的继承人。孙权对孙登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为了将孙登培养成可用之才,孙权不惜血本。 孙权不但让张昭做孙登的师傅,同时命镇守荆州的陆逊总领太子宫事,并让江东的四位顶级人物诸葛恪(诸葛瑾子)、张休(张昭子)、顾谭(顾雍子)、陈表(陈武子)来辅助孙登,号称太子四友。另外还有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人,抛开三国,单说东吴,这个阵容是非常豪华的。 但让孙权没有想到的是,孙登在公元241年五月病逝了,时年三十三岁。孙登的早逝,打乱了孙权对国家安排运转的部署,孙权必须重新在剩下五个儿子们中间选择一个继承人,因为孙登本人就不是嫡子,所以孙家皇子只能按年幼顺序排。次子孙虑早在孙登死前九年就挂了,诸王子中老三孙和年龄最长,孙权很自然地就立孙和为皇太子。 孙权立孙和,除了孙和年龄占优势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和的生母王夫人很受孙权的宠爱。孙权有两个王夫人,大王夫人生下三子孙和、四子孙霸。小王夫人生下六子孙休。但孙权在诸多嫔妃中,最喜欢的是步夫人,就是全公主和朱公主的生母。虽然孙权一直没有正式册封步夫人为皇后,但步夫人却是当时公认的准皇后。 公元238年,步夫人卒,王夫人(即大王夫人,下同)终于熬出头来,成为了宫中的一号人物。孙权一直比较宠爱王夫人,再加上孙和已经被立为太子的缘故,孙权就准备册封她做皇后。看到王夫人即将一步登天,王夫人名义上的女儿孙鲁班心急如焚,孙鲁班和王夫人向来不和,积怨甚深。不过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两人是因为什么积怨的。 从政治上来说,孙和就是王氏的根基,只要打倒了孙和,那么王氏就不足为虑,轻轻一推就能倒下。但孙和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不是孙鲁班说扳倒就能扳倒的。还有一点就是孙鲁班要扳倒孙和,就要利用孙权对孙和的容忍底线。就是让孙和不把孙权放在眼里。 孙鲁班很聪明地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在孙权面前拼命抹黑弟弟。有一次孙权让孙和去朱雀桥边的长沙桓王庙拜祭,长沙桓王庙是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故有此名。可不知道当时的扬武将军张休少了哪根筋,突然邀请皇太子来他家喝茶聊天,孙和也没多想,就窜到张休家喝茶去了。 孙鲁班得到这个消息后,就对孙权说: “太子不在(桓王)庙中,专就妃家(张休宅)计议。” 潜台词就是孙和背着孙权,暗中和张休等人勾结。同时,孙鲁班又趁机抹黑王夫人,孙鲁班告诉孙权, 某次孙权生病,王夫人脸上春风无限,喜上眉梢。 孙鲁班的潜意识非常明显,就是王夫人巴不得孙权早死,好让儿子孙和早点登基做皇帝。晚年的孙权十分宠爱孙鲁班,孙鲁班说太阳是黑的,孙权都不说太阳是白的。 孙权得知王氏对自己如此不敬,立刻派人去责骂王夫人。从史料“(王)夫人以忧死”看,孙权对王夫人应该是没有讲半点夫妻情分,王夫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孙权骂死了。王夫人的死对孙和的政治道路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孙权恨屋及乌,对孙和也已经没有多少好感。 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孙权做得就不如曹操和刘备了,曹操对待子女,家教很好。而刘备虽然是草根出身,但在临终前,也教育刘禅: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只有孙权的子女教育原则性不强,出于对子女的慈爱,孙权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袁绍和刘表的老路:嫌长爱幼。当然孙权没有做得那么直白,最开始也没嫌弃孙和,只不过孙权对孙霸的态度,却在无形中助长了孙霸的夺储野心。 按照封建礼制讲,太子是预备皇帝,他的礼仪级别仅次于皇帝。但孙权并没有这么做,他将孙霸的政治级别提高到与孙和同一个档次,史书记载 “太子(孙和)与鲁王同宫,礼秩如一” 。孙权这么一搞,这就让孙霸觉得自家老爹是在给自己机会。“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是古代政治最基本的原则,孙权的过分偏爱孙霸,导致孙霸取代孙和做太子的野心暴涨。 也因为这层原因,东吴的官场分裂成太子系和鲁王系两派,天天不搞正事,只知道互相拍板砖。这场争储大战在东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几乎所有的一线官员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纷争中,包括东吴的镇国之宝陆逊。陆逊对国内分裂的情况非常担忧,就给孙权上了一道奏疏。说孙和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希望孙权从国家千秋大业着想,降低孙霸的政治待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两败俱伤。 看到陆逊在外面对自己指手画脚,孙权显得相当不满。孙权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听不进去任何反对的声音,就连陆逊也不行。除了陆逊之外,顾谭也公开请求孙权将孙霸外放,“今臣所陈,非有所偏,诚欲安太子而便鲁王也”。顾谭说话还算是客气的,至少没明说要驱逐孙霸,而太子太傅吾粲就不一样了,直接上表请求孙权将孙霸驱逐出朝廷,远放夏口。 吾粲的本意是想保全孙霸,至少不想让两兄弟同归于尽。但吾粲的做法太过激进,而且吾粲是公认的太子党,所以孙霸认为吾粲这是再向他宣战。孙霸和杨竺开始疯狂报复,不知道孙霸对孙权说了什么,孙权大怒,立刻将吾粲下狱,不久吾粲被杀于狱中。 最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吾粲的罪名居然是 “数与(陆)逊交书” ,就是说吾粲犯的是“与陆逊勾结罪”。孙权这么一搞,将置身于事外的陆逊强行扯了进来,陆逊作为东吴最有分量的大臣,对孙权的威望会构成相当的负面影响,至少大多数人认为孙权之所以能当皇帝,是因为有陆逊辅佐他,而这恰是自负的孙权所不能容忍的。 孙权三番两次地派太监去武昌“责问”陆逊,在这场莫名其妙的政治战争中,陆逊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陆逊是个刚烈性子,被孙权派来的太监恶狠狠的羞辱,一时受骂不过,“愤恚而卒”,时年六十三岁,这一年是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陆逊的倒台,对孙和几乎是灾难性的事件。陆逊是公认的亲太子派,有陆逊在,孙和还能躲在大树下乘凉。 孙权对孙和的不满也不是一两天了,未必没有考虑过换太子的事情。孙权踢掉孙和并不意外,但意外的是接替孙和的人选,并不是孙霸,而是孙权最小的儿子孙亮。孙亮之所以迅速上位,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生母潘夫人得到了孙权的宠爱,二是孙鲁班和潘夫人结成政治联盟。孙鲁班仗着自己在孙权面前受宠,经常替孙亮说好话。因为孙鲁班觉得孙霸有些靠不住,万一孙霸上台,想起当初害死他母亲王夫人的旧仇,孙鲁班就凉凉了。最主要的是孙亮年幼,一旦孙亮上台,孙鲁班的势力就有可能控制最高权力。 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的秋天,孙权终于对他的儿子们举起了屠刀,史称“吴主遂幽太子和”,孙权虽然暂时没有废掉孙和,但在政治上已经判了孙和死刑。骠骑将军朱据劝孙权不要轻易动太子,从派系上来讲,朱据是朱公主孙鲁育的丈夫,与孙和私交甚好。 朱据的政治经验不太丰富,在被孙权拒绝的情况下,朱据与尚书仆射屈晃带着一班手下 “泥头自缚” ,就是把自己绑上,用泥巴糊住头发,跪在宫外,请求孙权放孙和一马。被朱据这么一搅和,太子系纷纷上书劝孙权给孙和留条活路,其中表现最为激进的是无难督陈正和五营督陈象。 孙权早就打算对太子党一网打尽了,先是下诏处死陈正和陈象,最让人发指的是,孙权居然对二陈灭族。至于率先挑起战争的朱据和屈晃,,每人赏了一百杀威棒,赶出了朝廷。其余的太子系人马,杀的杀,贬的贬。剪掉了孙和的政治羽翼,孙权就开始对孙和下手了, “废太子和为庶人”,贬居故鄣 ,正式宣告了孙和的政治死刑。 孙和只是被孙权废掉了政治生涯,但孙霸却被赐自尽。在孙亮的两大政治障碍处理掉后,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十月,孙权正式册立年仅八岁的幼子孙亮为皇太子。 结语 这场孙权的家庭悲剧,是东吴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直接影响到了东吴政权的稳定。孙权死后,年仅十岁的孙亮当上了东吴皇帝。但孙权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却没有人能够力挽狂澜,只能眼睁睁看着东吴帝国这艘巨舰,一点点地往下沉没。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4-11-21 23:27 , Processed in 0.1533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