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朝自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三国归晋后,西晋陈寿重拾三国遗事,编纂《三国志》,后又经过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改编,创作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著:《三国演义》。
为纪念古典文学,弘扬国家文化,中国人民银行自1995年起连续三年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之《三国演义》纪念币。1995年第一组主体大都为蜀国人物和章节。1996年发行了《三国演义》纪念币第二组。含2枚金币和5枚银币。金银币正面沿用了第1组图案,仍然是作者罗贯中的头像,并标有国名、年号及“中国著名古典文字《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中文字样。2枚金币所表现的历史画面为官渡之战。而5枚银币则分别展示了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司马懿和曹氏父子三人等几位重要人物的形象。
该组币的共同正面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肖像图,上表“中国著名古典文学《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字样,并刊国名年号。罗贯中名罗本,字贯中。他生处于乱世,早年“有志图王者”,后见大势已去遂以小说抒写其“图王”霸业之胸襟,发愤著书。币面上的罗贯中头戴纶巾,长须冉冉,两腮清瘦,颧骨凸起。眉头微蹙,双目直视前方,炯炯有神,似乎已经看破世间百态。整个币面人物刻画简洁而不失细致,把罗贯中这位文学巨匠塑造的生动传神。
整组27克银币背面图案分别是曹氏父子三人:曹操、曹丕、曹植以及曹魏重臣、西晋奠基者司马懿。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想传达的是“尊正统,崇正义;贬异端,斥权术”的意识,所以整个小说都是以刘蜀的人物和章节作为正面角色和主线,而曹魏集团在小说中基本以负面形象示人。但笔者认为历史上的三国众人本没有所谓的正邪之分,可以说都是当世的英雄豪杰。 曹操银币币面上的曹操身穿锦服,身后长袍猎猎,左手长朔指地,右手扶胸。身后江水涛涛,战船蔽日。这时的曹操应该是在沙场点兵准备南下赤壁与孙吴决战,南岸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而曹操同样气壮山河,豪情万丈。三国名仕许劭曾给曹操看相称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对此后世人的评价都是见仁见智的。但毫无疑问曹操是一位出色的领袖。毛主席在诗中曾提到:“忆往昔,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可见在主席心中曹操的人格魅力是得到肯定的。在纪念币上,这位小说中的“汉贼”也是以一个英武不凡的形象给世人评说。 曹丕在本组纪念币上是以称帝后的形象出现的。币面上曹丕头戴王冠,秉烛阅卷,右手边放着已经批阅完的奏折,身后帷幕中插放着宝剑。设计师通过这种冲突对比的方式体现了曹丕做为曹魏第一位皇帝的勤勉和威严,体现出曹丕“不亚乃父”的风范。 《三国演义》中曹植被迫七步之内做出的《七步诗》流传百世,“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句更是脍炙人口。在真实的历史之中《七步诗》的作者尚存争议,但曹植的巅峰之作《洛神赋》成为后世传颂之典范。纪念币上的曹植左手持卷,右手在胸前迎风长抒,背后是中国名画《洛神赋图》的部分图案。币面整体动态十足:曹植在封王回甄城途中,驻在洛水之滨,迎风赋诗,任凭江水打湿衣衫,胸中仿佛有口闷气不吐不快,只能借诗抒情。整个画面闲的孤寂而又悲凉,贴切的表达了人物当时的苦闷心情,可谓世间万景皆情语,仰胸长叹死不渝。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军事联盟》以司马懿为主角,从另一角度展现了这位与诸葛孔明齐名军师的成名之路。司马懿,字仲达,因为才学出众,计谋过人而又有“鹰视狼顾”之相与曹家四代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家族最后也成为三国时期最后的赢家,创立西晋重新统一。该组纪念币上刻画的是司马懿正领军出征的画面。画面中司马懿左手擎枪,右手捋须,身穿战甲端坐于骏马之上,远处荆旗蔽空,狂风呼啸,而作为三军统帅的他已经成竹在胸,仿佛谈笑间就可让敌人灰飞烟灭。设计师用简单的一个“捋须”动作就体现突出了这位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的自信,是整个币面的点睛之笔。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是一部传达他自己观点和意识的通俗演义类小说,后世因小说与民间传说对曹魏进行了丑化,但《三国演义》第二组纪念币之上的曹魏人物均跟我们以往熟知的形象大相径庭。我想这是设计师对历史的尊重,也能让收藏者以辩证眼光看待小说名著中的人物。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4-12-12 09:45 , Processed in 0.1699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