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位蜀汉大臣,他在刘备入蜀的时候,力劝刘璋投降;在邓艾入蜀的时候,力劝刘禅投降。他就是蜀汉光禄大夫谯周。 王夫之评价他“读周《仇国论》而不恨焉者,非人臣也”;温庭筠评价他“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对谯周尽情嘲讽;就连身为晋朝臣子的孙绰都说他和刘禅是“苟存”、“何耻之深乎”。除了陈寿,古代文人对谯周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贬义的,那么身为蜀汉重臣的谯周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一、儒学大师 谯周的外号叫“蜀中孔子”。敢带上孔子两个字,肚子里肯定有点干货,就像当年号称“关西孔子”的杨震一样。杨震是当之无愧的儒学大师,东汉中后期的士大夫都曾直接或间接受他影响,谯周虽然不如杨震,但也是博览群书、学贯古今的人,他门下弟子也不少,比如《三国志》作者陈寿、《陈情表》作者李密、蜀汉最后的降将罗宪、以及杜轸、文立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蜀人多向他请教学识。 谯周是巴西郡人,从小就爱学习,废寝忘食地诵读典籍,乐在其中,他的老师是三国中那位和吴国使臣张温辩论的秦宓。正因为他的博学,在蜀汉政权中谯周主要担任从事这样的闲职,不直接参与朝政,即使在担任光禄大夫期间,他也是讲经史典籍,帮助别人答疑解惑而已。蜀汉亡国后,谯周被封为阳城亭侯,后病死于任上。 谯周最主要的学术成就是《古史考》,是谯周对古代历史进行考证的专门著作,主要是对《史记》进行考究,对后世影响十分巨大。其实不光是儒学,在天文学、史学、经济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特别是在天文学方面对天命很有研究,比如在投降曹魏后,谯周曾写过“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即司马,月酉是当时八月,后来权臣司马昭果然在八月份病死。 二、劝主投降 谯周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力劝刘禅投降。 公元263年,邓艾攻入绵竹,打败诸葛瞻。面对曹魏大军,成都城人心惶惶,逃的逃、躲的躲,已经形不成有效的阻击。当时朝廷上下有两种意见:一是投靠东吴,二是逃往南中七郡,投靠当时的南蛮。 不得不说,这两条路都是瞎扯。谯周就充分认识到这两条建议都不可取,反驳道:哪有天子去投靠别国的道理,那还是天子吗?况且曹魏强大、东吴弱小,倘若东吴再被灭,我们还不是一样要受辱;往南逃更是扯淡,诸葛丞相在的时候,他们都屡次反叛,现在走投无路再去投靠他们不是找死么。而且就算我们往南逃,曹魏大军肯定会往南追,到时候还是难免一战。 谯周的观点是对的,无论是投靠东吴还是南蛮,蜀汉被灭在所难免,不过是能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而已。谯周劝刘禅投降,往难听了说是卖主求荣,苟且偷生;往好听了说是免于战火,就像陈寿说得那样“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陈寿虽然在偏袒谯周,但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后人多诟病谯周不忠,但实际上他是忠的。不过他忠的不是蜀汉,而是自己。东汉以来,士族势力崛起,士族大夫们为了家族的昌盛绵延,就不得不在政治站队上多加考虑,甚至以不忠来换取家族利益,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投靠胡人的诸多士族,他们在保存家族利益和忠于主子之间选择前者,以求得在改朝换代期间家族不至于衰败。而谯周作为益州土著集团对蜀汉的忠诚度本来就不像诸葛亮他们那么高,劝主投降也就很好理解了。 益州的权力更迭史其实就是益州土著的斗争史。相比于益州势力,刘焉、刘璋的东州势力是外来集团,益州土著地主发动过抵抗,但被镇压;而后为了推翻刘璋集团、获得翻身,以张松为代表的益州势力帮助刘备夺取益州,但没想到的是,刘备的荆楚集团成为了蜀汉政权的核心,益州土著们仍然得不到重用,还是没有实现蜀人治蜀的目的。在刘备、诸葛亮的时代,尚能压的住这些益州势力,但是诸葛亮死后,姜维连年征战,耗空国力,益州势力集团当然不能忍,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益州土著势力的代表人物谯周写了一篇极具争议性的文章——《仇国论》。 在《仇国论》中,谯周极力反对姜维北伐,斥责姜维是不体恤百姓,劳民伤财,明知自己是以弱击强却冥顽不灵,认为当时的国策应该是修生养息,待时而动。正是因为这篇文章,谯周留下了千古骂名,被认为是他没有民族脊梁、丧失民族气节的证据。 谯周劝主投降的借口是保境安民,实质内核则是益州土著阶级的权利斗争。因此,后世褒其者认为他保全蜀中百姓,功德无量,比如陈寿;贬其者认为他没有气节,比如温庭筠、王夫之等等。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5-1-5 18:55 , Processed in 0.1451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