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查看内容

明代产生及流行的关羽戏的特点

2014-9-15 20:56|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241|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李玫

摘要:   三国戏从元代开始成为戏曲作品中的重要一类,关羽一直是三国戏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到了明代,戏曲创作和接受的情形与前代有了较大的不同,与此相应的关羽戏创作以及关羽戏中的关羽形象也有了若干变化。在元代,从 ...
  三国戏从元代开始成为戏曲作品中的重要一类,关羽一直是三国戏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到了明代,戏曲创作和接受的情形与前代有了较大的不同,与此相应的关羽戏创作以及关羽戏中的关羽形象也有了若干变化。在元代,从事戏曲创作的人大都是“门第卑微”、沉溺下僚、或者不屑仕进的人。而从明代开国之初起,就有王公贵族参与戏曲创作。而后,达官显宦和文坛名士从事戏曲创作的也不在少数。官方主持编辑的《永乐大典》也收有戏曲剧本。这就是说,在明代,参与戏曲艺术创作的人成分更为多样。再者,明代晚期,随着追求享乐、耽于闲适的风气渐炽,戏曲不再只是在商业演出中面对下层普通人,也成为达官贵人娱乐休闲的主要形式,富贵之家蓄养戏班十分普遍。这种情形实际上表明,全社会中,戏曲艺术的接受面更为广泛了。戏曲舞台上流行的关羽戏实际上也就是这样一种环境和风气的选择。于是,以关羽为主角的戏曲作品除了表现关羽形象一向所具有的忠义、勇武这些基本性格和品德外,又有了新的蕴含。那么,明代的戏曲作品中,关羽形象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其一,神化的关羽形象出现在戏曲作品中。关羽显圣的故事在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但戏曲作品中关羽神作为解决矛盾的重要因素出现,最早是明初佚名杂剧《关云长大破蚩尤》(见《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剧中写关羽神盐池战蚩尤的故事。剧云,时值北宋,范仲淹当政,山西解州的盐池突然干枯。经过寇准的一番调查,得知此灾难由蚩尤造成。事情的起因是,当年蚩尤与轩辕交战涿鹿,蚩尤战败,尸骨撇在盐池,千百年精灵不散,在盐池聚山精海怪,变化多端,神通广大,成为蚩尤神。蚩尤与轩辕的深仇未报,又见普天下大修三皇之庙,心中忿忿不平,认为“盐池之中日产万贯,黎民百姓皆餐此池中之盐,此吾之功也,到不与吾立庙”,故而怀恨在心,让盐池干枯,使百姓吃不到盐。并扬言如果为他立庙,此难可解。吕夷简奉命请信州龙虎山张真人设法解除此难,张认为蚩尤神非人力可除,惟神将关羽有此威力。关羽此时为玉泉山土地神,听说此事后义愤填膺,当即应允带神兵“去救解州一郡黎民之难”。关羽对蚩尤的义愤,一是由于其“和轩辕圣帝怀仇恨”,大为不敬;二是由于它祸害一方,危及生灵 [1]。最终,关羽兵到害除,大难得解。于是,宋朝天子在解州为关羽立庙。关羽成为神,精神长存,是道教因素渗入关羽故事的结果。这个戏取材于一个流传广泛而久远的传说。据记载,唐人小说中就有关公战蚩尤故事∶“李晟镇河东日,夜梦伟人来谒,自言∶‘汉前将军关某也。蚩尤为乱,上帝使某征之,顾力弱不能胜,乞公阳兵助我。来日午时约与彼战,我军东向,彼西向。’语讫而去。晟早起,心异所梦,令军士列阵东向如所戒。是日天气晶朗,至午,忽阴云四合,大风骤作,沙石飞起。晟曰∶‘是矣。’即令鸣鼓发矢,如战斗状。久之,风止云豁,视士卒似多有伤者。其夜复梦来谢云∶‘已胜蚩尤。’” [2]只是,这与杂剧中所描写情节有较大区别,其中所述关羽神力不足以胜蚩尤,还需托梦请阳间的李晟相助。到了宋代,这一传说又有了变化。明末清初人钱谦益编《重编义勇武安王集·神跡考》中“解池平妖本末”条注云∶“内府《破蚩尤》杂剧,云吕夷简、范仲淹、寇准入奏盐池干涸。张天师奏寻玉泉长者,请关神往破蚩尤。就封‘崇宁真君’,遣范仲淹往解州立庙。事与古记同(按古记以为是关公平蚩尤,事在大中祥符七年∶《汉天师世家》以为是关公平蛟精,事在崇宁二年;不同)”。 [3]钱谦益所说的“古记”当指《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此书卷三记有,宋真宗祥符七年,解州盐池干涸,解州城隍告知是蚩尤为患,张天师荐关羽神除妖,“师召关将军至矣,现形于帝前。帝云∶‘蚩尤竭绝盐池之水。’将军奏曰∶‘陛下圣命,敢不从之!臣乞会五岳四渎名山大川所有阴兵,尽往解州,讨此妖鬼。若臣与蚩尤对战,必待七日,方剿除得。伏愿陛下先令解州管内户民三百里内尽闭户不出,三百里外尽示告行人勿得往来,待七日之期,必成其功,然后开门如往。恐触犯神鬼,多致死亡。’帝从之,关将军乃受命而退。遂下诏,解州居民悉知。忽一日,大风阴暗,白昼日(按∶疑为“如”)夜,阴云四起,雷奔电走,似有铁马金戈之声,闻空中叫噪。如此五日,方且云收雾散,天晴日朗,盐池水如故,

    皆关将军力也。其护国祚民如此。帝嘉其功,遣王钦若赍诏往玉泉山祠下致享,以谢神功,复新其庙,赐庙额曰‘义勇’,追封四字王,号曰武安王。宋徽宗加封尊号,曰‘崇宁至道真君’。”这一记述与杂剧情节较为接近。

    解州盐池传说的盛传,原因之一是盐池谜一样的自然状况。它与其他产盐之地不同,历来时有自然变故发生。明代朱国祯(1558--1632)写成于天启元年(1621)的《涌幢小品》中有云:“山西盐池在解州,云长所产处也。相传黄帝执蚩尤于中冀,戮之,肢体身首异处,而名其地曰解。其血化为卤,遂成池。宋崇宁中,池水数溃,张静虚摄云长之神治之,池盐如故。云长见像于廷,于是加封拓祠。祠最伟,神亦最灵。池长百二十里,阔七里,周垣守之。每大雨,辄能败盐,必祷于神而止。蚩尤以其血为万世利,而云长周旋,永此利源,同于煮海,奇矣,奇矣!”[4]又明人沈德符(1578一1642)《万历野获编》中有云:“独解盐最奇,其出之岁,亦有丰歉。唐大历中,河中盐池,为秋霖所败。度支韩滉独称不为害,且有瑞盐。代宗喜,赐二池名,一曰宝应,一曰灵应。顷今上己丑年,河东盐池利大兴。御史秦大夔奏闻,请加崇穹爵,以答神贶。”[5]从这些记载看来,历史上盐池数溃,时而绝产,显然是一种自然灾害,古人不知就里,只能求神佑助。而这个佑护盐池的神最终由关羽担当,自然有其原因。早就有人对此事感到不解,并推想其中的因由。朱国祯《涌幢小品》云∶“自古忠义雄勇士,不得志,冤死、兵死者何限,独云长之神最灵最久,思之不得其解,姑妄揣之。圣人继天立极,每每神道设教,圣人不生,则神自设教。云长必明神转世,姑托此幻躯,著姓名,结兄弟,驰骋干戈扰攘之场,耸动人耳目,著之史册中。俄然兵解以去,而神乃愈烈。要知气运薄,故寥寥二千年间,圣人不生,生亦扼于有位。于是有神焉,出没隐见其间,以待圣人之生,以补圣化之所不足。我太祖则大圣人出世矣,犹谓佛教暗助王化,而俗传云长为伽蓝神,理诚有之,不可得而拟议也。”[6]伽蓝神是佛教寺院中的护法神。佛教与道教都将关羽奉为神灵,并且其威力越来越神奇。而实际上关羽只是一个历史上并非仅见的武将,这种情况确实少见,朱国祯只好以神灵转世托身的宿命说法来解释。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叙述蚩尤与盐池的传说后,说到自唐大历年间为盐神建祠,后代不断建亭、建碑记念盐神,唐贞元十三年又建盐池灵应公碑,还封了爵。后来在“宋大中祥符之申寅,盐池大坏。关壮缪以阴兵,与蚩尤大战而破之。始为之建祠。至崇宁元年,加封关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又加武安王。”沈德符解释关羽神之所以“盐池之功,遂超盐神而上之矣”,是因为“盖关自以桑梓之乡,加意拥护”。[7]因为关羽是解州人,所以他的神威和名声渐渐超过了原来供奉的那些盐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且不论传说中关羽神威巨大的原因是什么,杂剧中关公神破蚩尤的描写,不仅包含有一般惩恶向善的意义,更为强调的是为民除害的精神。剧中第三折吕夷简有四句下场诗∶“为蚩尤作乱生殃,因关将秉性忠良。破此神与民除害,在解州立庙陞堂”,[8]可看作这部戏的主旨。总之,在这部剧作中,关羽的强有力,不仅表现为过人的勇武,还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不朽的神威。剧本中的关羽形象除了表现出一向为人所推崇的忠、义、勇等品质外,还包含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责任感。这样,关羽忠良义勇的秉性不再仅仅表现在对刘汉王朝和结义兄弟的忠诚上,而主要表现为对邪恶的仇恨和对良善的同情,表现为“与民除害”的举动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关羽斩妖的故事到了晚清的京剧《青石山》中,演变成了书生周从纶被九尾妖狐所蛊媚,吕纯阳召请天将关羽和周仓,用神兵降服、擒斩了此妖。[9]虽然看起来这种情节变化似乎使关羽施展神力的范围扩大了,关羽神不仅在其家乡、在大的事件中显示威力,也护卫平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但就剧作所反映的内容及其主要意义看,《青石山》却不像《关云长大破蚩尤》杂剧那样具有较为深广的社会性。

 

其二,关羽形象更为俗世化,更富于民间色彩。

《寿亭侯怒斩关平》(见《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一剧着意表现了关羽和普通人之间的一场纠葛。剧云,关羽镇守荆州时,江夏的张虎、张彪前来索战。关平与张包、马忠、赵冲、黄越五员小将前去抗击,取得了胜利。不料在凯旋途中,关平的马撞死了一位平民之子。其父告到关羽处。关羽听说后决意主持公道,要斩关平。最后,经过众人的劝说,事主也撤掉了诉讼,关平才得免一死。在这个戏中,关羽具有了“为民作主”的清官的特征。

总体上看,这些剧作无论是将关羽神化,还是将关羽“清官化”,实际效果都归于一个,就是关羽被放到了与普通人更为接近、更为相关的生活内容中。这些纯属小说家言的关羽故事,不仅与历史上关羽的实际经历距离颇远,就是与元代一些历史剧中的关羽形象相比,也大异其趣。它们不像在《双赴梦》等元杂剧中,关羽身上贯穿着一种无柰和凄凉的基调,是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明初朱有燉作有杂剧《义勇辞金》,写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诛颜良,解白马之围,然后封金挂印,辞曹而去的故事。祁彪佳《远山堂剧品》将此剧归于“雅品”,并评论说∶“不但关公之义勇,千古如见,即阿瞒笼络英雄之伎俩,亦现之当场矣。每恨关公未有佳传,得此大畅。”[10]作为皇室成员的朱有燉所作的杂剧,多用于喜庆仪典,所以这部杂剧中的关公形象,英气勃勃,气宇轩昂。祁彪佳的赞赏,大概即着眼于此。明代写关羽的杂剧不注重历史感,削弱了关羽身上凝重的悲剧色彩,有了新的含义。

其三,关羽戏纳入了娱乐活动的圈子,关羽故事被放到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中。

明代社会环境和世情风尚的变化所带来的关羽戏的新特点,还表现在明代出现的大批戏曲单出戏选本中。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肯定享乐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戏曲散出、散曲民歌、俗曲小调选集的编辑出版蔚然成风。明代后期编选出版的戏曲单出选本数量很大,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仅通过这些选本,也可以相当程度地了解当时流行的关羽戏的情况。从这些选本所选的关羽戏单出及编选方法,可以一定程度看出当时人们普遍将关羽形象定位在什么样的基调上。

《词林一枝》(万历年间刻本)卷二上层选有《关羽显圣》,署出《昙花记》,下层选有《关云长闻讣权降》和《关云长秉烛待旦》,注明选自《古城记》。以此两个片断与刊刻于明万历年间的佚名传奇《古城记》中相应段落对比,大部分曲文与《古城记》第十一出《秉烛》同。

《八能奏锦》(万历年间刻本)卷一下层选有《云长霸桥饯别》,并注明出自《五关记》,只剩一页,其余佚。此页所录与《玉谷新簧》所选《曹操霸桥饯别》曲词基本全同。此书卷四下层还选有《关羽私刺颜良》,曲文全佚。

刊刻于万历三十八年的《玉谷新簧》选了三出注明出自《三国记》中的戏,其中两出以关羽为主角∶《云长护河梁会》和《曹操霸桥饯别》。万历年间刻本《草庐记》中有赴碧莲会情节,但与此书所选《云长护河梁会》与之文字全异,且护会者《草庐记》中是孙乾与简雍。《曹操霸桥饯别》与《古城会》第二十出《受锦》有部分曲词及说白相同。

万历年间刻本《大明春》卷六上层选有《云长训子》,注明出自《结义记》。《云长训子》演关羽接到邀请,准备赴单刀会以前,吩咐关平镇守荆州时与关平的一段谈话。从楚汉相争、刘邦得天下、建立汉朝,一直讲到汉朝衰败,豪杰四起;从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说到他自己的功绩,如千里独行、过关斩将等等。这出戏的内容与元杂剧《单刀会》第三折基本相同,关羽针对关平的担心讲述单刀赴会的必要和可行性,其中自述战绩的几段主要唱词如[粉蝶儿]、[醉太平]、[朱履曲]、[石榴花]、[么篇]、[斗鹌鹑]、[满庭芳]、[上小楼]等均来自元杂剧《单刀会》,只是曲牌名与杂剧有不同。《单刀会》第三折中曲词从[粉蝶儿]开始,而《云长训子》中,此前有两支[菊花新]曲子,一支关羽唱,一支关平唱,其中还有两段说白,一是由关羽讲述鲁肃请他赴单刀会的缘由,二是关平询问刘汉兴起的经过。

 

万历末年刻本《时调青崑》卷二上层选有《华容释曹》,注明选自《赤壁记》。现存明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刻本《草庐记》第四十二折写关羽“华容释曹”故事,但此《华容释曹》与《草庐记》文字全别,可见不是出自《草庐记》。卷四上层选有《千里独行》,注明选自《古城记》。实出自《古城记》第二十六出《服仓》。此《千里独行》并非收录《服仓》整出戏,而是选录其中从[新水令]“桃园结义胜同胞”至[尾]十支曲子,表现关羽维护“桃园生死交”的坚定和忠诚。

明人编辑、清初复刻的戏曲选集《歌林拾翠》(目录后题“岁在乙丑吉月金陵宝圣楼梓”,此“乙丑”当指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而非明天启五年(1625))选有注明出自《古城记》的八出戏∶《开宴赏春》(《古城记》第二出《赏春》,以下列出《古城记》的相应单出,只注明出数)、《计劫曹营》(第四出《迎敌》)、《关公却印》(第十三出《却印》)、《刘张重遇》(第十七出《遇飞》)、《灞桥饯别》(第二十出《受锦》)、《独行千里》(第二十六出《服仓》。此出的情况与此集所选其他《古城记》散出不同。其他均为基本一字未改地整出收录了《古城记》中的相应单折,但此出是从《服仓》的第三支曲子开始,此前的两支[金钱花]曲及大段说白未收入,而且所收部分有较多不同。这些差异不知是因为编者采用了另一版本,还是编者所改。有的地方改得颇为得当。例如关羽所唱[沽美酒]一曲,《古城记》中为∶“敬哥哥,奉嫂嫂,也是关云长存忠孝。一自徐州失散了,心儿里想着,口儿里念着,不得已假归曹操。有何心贪念着美酒佳肴。越显得俺英雄流落。俺呵,把颜良斩了,把文丑杀了,这的是厚报奸雄曹操。呀,归刘氏尽咱一生忠孝。”《歌林拾翠》中为∶“俺从来敬哥哥和嫂嫂,这是俺汉云长出自心苗。俺呵,一自在徐州拆散了,心心的想着不得已假归曹操。又何曾贪着他美酒佳肴。我也曾斩颜良诛文丑,那其间厚报曹操。呀,归刘氏尽咱一生忠孝。”这段唱词刻划关羽的内心活动,第一句将敬哥哥和嫂嫂的原因由“存忠孝”改为“出自心苗”,就显得更自然和恳切,意思也更贴切、恰当。说到斩颜良、文丑是对曹操的报答,这是一向以重义著称的关羽在作自我心理调节。曹操对他恩义深重,而他却不辞而别,他感到有负恩义。因而要为自己“辞曹”寻找理由。所以这里曹操名字前不加“奸雄”二字更好。)接下去的《怒斩蔡阳》(第二十八出《助鼓》)、《聚会团圆》(第二十九出《团圆》)的文词全与《古城记》同。这里须说明的是,《古城记》中第十三出《却印》和第二十出《受锦》中的文词多来自朱有燉的杂剧《义勇辞金》。

《珊珊集》是刻于明末的散曲和戏曲选集。分文、行、忠、信四集,文、行两集收散曲,忠、信两集收戏曲套曲。此书中所选戏曲只录戏曲套曲,不带说白。忠集收有《单刀赴会》,注明出自《三国记》。实际所选与元杂剧《单刀会》第四折基本同。《单刀会》第四折有九支曲子,《珊珊集》则有不同,在[胡十八]后加了一支[沽美酒],将[雁儿落]和[得胜令]合为一支曲子,将最后的[离亭宴带歇拍煞]改为[尾声],曲词作了简化。仍是九支曲子。

《乐府红珊》万历三十年(1602)刻本中选有三出关羽戏,卷一∶《汉云长公祝寿》,署出《单刀记》,卷四∶《汉寿亭侯训子》,署出《桃园记》,卷十一∶《关云长赴单刀会》,署出《三国志》,《刘玄德赴河梁会》,署出《桃园记》。这本书的编法颇能体现当时的社会风气,它共分十六卷,每卷按剧的内容分类,计有∶一,庆寿类;二,伉俪类;三、诞育类;四、训诲类;五、激励类;六、分别类;七、思忆类;八、捷报类;九、访询类;十、游赏类;十一、宴会类;十二、邂逅类;十三、风情类;十四、忠孝节义类;十五、阴德类;十六、荣会类。从分类的名目看,十六类中多数反映生活中各种喜庆活动或个人交往和情感活动,或者人生中的种种际遇等,直接标明道德教化的只有两类,即卷十四“忠孝节义类”和卷十五“阴德类”。有意思的是,所选的关公戏都不在此二类。《汉云长公祝寿》收在庆寿类,《汉寿亭侯训子》在训诲类,《关云长赴单刀会》、《刘玄德赴河梁会》收在宴会类,均不属“忠孝节义”的范围。《汉寿亭侯训子》来源是关汉卿所作杂剧《单刀会》中第三折,曲牌有变化,曲词有增减,但唱词大体相同。《关云长独赴单刀会》来自元杂剧《单刀会》第四出,唱词大体同,增加了不少说白,原作里最后两句“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切里倒不了汉家节。”此选本中为“怕忙里趁不上老兄知,急攘攘盻不到汉家业。”较原作气势减弱。《刘玄德赴河梁会》与《玉谷新簧》中所选《云长护河梁会》基本同。

《万壑清音》卷七收有《单刀赴会》,注明出自《三国记》。此《单刀赴会》实际与元杂剧《单刀会》第四折基本同,只在[胡十八]后加了一支[沽美酒],内容是唱当年离开曹营时的情形。唱白相间,说白穿插比其他唱段多。[得胜令]并入[雁儿落]中,没有单独列出。原作中最后一支曲子[离亭宴带歇拍煞]改为[尾声],唱词简化,最后两句改为∶“百忙里称不得老兄情,急切里夺不得汉家基业。”与《乐府红珊》中所选又有不同,《乐府红珊》中说白更多。

《乐府万象新》(刊刻于明万历年间)前集卷三上层选有《关云长训子》,注明出自《三国记》。实际与元杂剧《单刀会》第三折大体同,其不同于《单刀会》处与上述《大明春》中同,与《大明春》中所选《云长训子》只有个别字词的差异,其余全同。

《大明天下春》(刊刻于明万历年间)卷六下层收有《云长训子》,署出《三国志》。与《乐府万象新》和《大明春》所选《云长训子》同,仅有个别字词的差异。

《群音类选》(约万历二十一至二十四年刊本)卷十二收有《独行千里》,《关斩貂蝉》署出于《桃园记》。《独行千里》同《古城记》中《服仓》。

《尧天乐》(明万历间刻本)卷二下层录有《关云长独行千里》,《关云长嫂叔权降》,署出自《古城记》,文字与《词林一枝》同。

《万曲合选》(明末刻本)上卷选有《单刀赴会》,下卷选有《河梁救驾》。

《怡春锦》(明崇祯年间刻本)“弦索元音御集”中选有《单刀》,署出《四郡记》,文词基本同《珊珊集》。

《风月锦囊》续编收有《三国志》戏共18段,其中包括了明代流行的大多数关羽戏。如“夜读春秋”、“关羽斩貂蝉”、“封金辞曹”、“秉烛待旦”、“千里独行”、“单刀赴会”等。

    综上所述,这些戏曲选本所选关羽戏单出计有∶《关羽显圣》、《关云长闻讣权降》、《关云长秉烛待旦》、《关公却印》、《云长霸桥饯别》、《云长护河梁会》、《关云长祝寿》、《关斩貂蝉》、《云长训子》、《华容释曹》、《千里独行》、《单刀赴会》。这些关羽戏(除《关羽显圣》外),写的都是来源于史实或传说中的关羽最辉煌、最威风的经历,突出的是他忠诚、刚毅的性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些选本要适应喜庆、娱乐的需要,也正是出于这一需要,选集的编选者起码在编选方法上显示出来,他们在维护关羽的神圣地位和光辉形象的同时,又是关注和重视关羽故事的娱乐性成分的。这些选集并未将关羽形象的高台教化作用放在首位;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关羽已经被神化,那些显示了他性格中弱点的失败的经历,是不会被写到戏里传播的。现存最早的关公戏剧本当是关汉卿的《单刀会》和《双赴梦》(此剧同时写张飞),前者一直不断被改造,流传不衰,后者却早已不见演出。这大概也是由于前者主要表现胜利的英雄情怀,后者却是描绘失败后的凄凉心情。直到几百年后的清末民初,夏月润要编演京剧《走麦城》,还遭到同行的反对。《走麦城》编成上演之日,隔壁面馆失火,殃及戏院,便引来人们“关爷显圣,焚毁戏园”的传言,认为火灾是因为演《走麦城》、对关羽不敬所致。[11]可见,关羽神威凛然不可侵犯的观念长时间里是何等深入人心。

[1]《关云长大破蚩尤》第三折,《古本戏曲丛刊》影印《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2]乾隆三年《蒲州府志》卷二十四。

[3]见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附录《余所见钱谦益重编义勇武安王集》,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275页。

[4]《涌幢小品》卷二十“关云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73至474页。

[5]《万历野获编》卷十四 [礼部·解池神祠加号],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5页。

[6]《涌幢小品》卷二十“关云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73至474页。

[7]《万历野获编》卷十四[礼部·解池神祠加号],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5至366页。

[8]《古本戏曲丛刊》影印《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9]见《戏考大全》第二册,上海书店1990年出版。

[10]《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録》,黄裳校録,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59页。[11]参见马少波等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出版《中国京剧史》第三编“传记上”,第十一章,第九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1-11 10:48 , Processed in 0.1598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