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文解字 霸道,我国古代指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现代汉语。辞海》,《辞海》特别指明,霸道的反义词是仁义与王道。 从霸道的定义可以看出,霸道主要有三个表现形式:武力、刑法、权势。不过,单凭霸道的定义是不足以认识它的本质的。 仁义,仁爱和正义--《现代汉语词典》。《词典》里特别的例举了一个词汇:仁义道德。 再看王道:我国古代指君主以所谓仁义治天下的政策--《现代汉语词典》。 综上分析,霸道的特征是武力、刑法、权势等比较刚性的角色。它的对立方面--仁义则是仁爱和正义等比较柔化的词汇。对于字面意思的了解,主要是让我们能大致知道所谓的霸道和仁义在字面上的经验累计概括。《词典》是经验的累计,但经验固然是一方面,接着我方就历史上真实的霸道来论证我方的观点:曹操霸道取天下。 二.霸道之源---为什么霸道 寻求源头是分析问题的根本和首要任务。知道源头,就可以分析对策采取的是否妥当,是不切实际还是对症下药?知道源头,就可以开始我们对于曹操霸道的立论,就能置身其中随着伟人来看,当时的抉择是否是明智的。 本段“霸道之源”,顾名思义,是寻找曹操霸道的原由即为什么曹操采取霸道的方式。本段的分析,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社会因素;二是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方面,我方重视分析社会活跃的势力以及势力活跃带来的后果;个人因素方面我方又分为个人禀赋与个人经历。 1.霸道之源之一---社会因素 首先我先举个战国的例子来引起本段话题:商鞅三见秦孝公。 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 商鞅三见秦孝公,依次所上的兴国治世谋略是:帝道、王道、霸道。而阅读此段文字,都发现:当商鞅说帝道、王道的时候,孝公是很不以为然的。独独对霸道很是感兴趣。其实,霸道也是孝公一直期待的谋略。或许有人以为孝公个性使然,但这只是一个小的插曲。就战国局势来看,诸侯纷争,天下骚动,霸道是适应时代的宁世法宝。定天下是霸道被孝公推崇的主要原因。 曹操生活的时代呢?是否也是诸侯纷争,天下骚动?进而是黎民涂炭,社稷动荡呢?是的。他生活的时代是比春秋战国还恶劣的东汉末期的乱世。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武帝纪》之陈寿评语 七年春正月,公军谯,令曰:「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三国志。武帝纪》 秋七月,令曰:「丧乱已来,十有五年」--《三国志。武帝纪》 历世承平,臣主无事。世祖中兴而时有难易,是以旷年数百,无异姓诸侯王之位。朕以不德,继序弘业,遭率土分崩,群凶纵毒,自西徂东,辛苦卑约。当此之际,唯恐溺入于难,以羞先帝之圣德。--《三国志。武帝纪》
七股势力纷繁复杂,搅动龙廷,国家不宁。就上表所陈列: 东汉凭借豪强势力建国,尽管有怀柔政策,但是豪强对于地方乃至中央的影响贯彻东汉整个时代; 外戚是东汉明帝后逐渐崛起并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力,连同宫廷畸形—宦官在一起,左右了东汉后期的政治乃至皇帝更替,东汉末期有中国历史上最罕见的“皇帝少儿组“,产生这种结果的,就东汉来说,就是外戚与宦官; 外族,虽然匈奴在西汉后期已然逐渐消停,但并没有被完全消灭,直到建安年间还有部分匈奴在威胁着北方;与此同时,这一时代所继承北方侵略队伍的是鲜卑、乌桓、羌族、越族、百蛮族。国家的四个方面林立少数民族,随时对中央及百姓有人财的威胁; 皇室凋零,权利丧失,威严不存,胜于周朝末期。“皇帝少儿组“就是对此的明证; 党人集团的出场,明显的是两次。一次是党锢之祸。是针对宦官的;一次是董卓当政后,任用了不少党人,但党人到任就刀刃回转,成为颠覆董卓的核心力量。党人可以说是东汉王朝的卫道者。 显然东汉末期是典型的乱世。势力之纷繁错杂,斗争之激烈长久,旷古未有。在这种情况下,是选择霸道呢?还是选择仁义的王道呢?曹操选择了前者。此时曹操的选择与秦朝孝公是一样的。乱世,仁义是不能实行的[这个后文细讲],惟有霸道,才是抚平乱世的利刃。 社会之乱,是曹操选择霸道的根本原因。 2.霸道之源之二—个人因素 社会动乱,选择霸道。但选择霸道也并非偶然,某个时刻某个背景下他选择了霸道,这相当于把定天下的重任交付在他手上,这样的人,有霸道的资质,也会经历霸道的必然。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於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於路,乃阳败面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於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三国志。武帝纪》 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武帝纪》 个性是基础,他有实行霸道所需要的领导人的禀赋。接着是长大后的经历,这些更加注定了他选择霸道的必然。 三公倾邪,皆希世见诏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太祖疾之。是岁以灾异博问得失,因此复上书切谏,说三公所举奏专回避贵戚之意。奏上,天子感悟,以示三府责让之,诸以谣言徵者皆拜议郎。是后政教日乱,豪猾益炽,多所摧毁;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三国志。武帝纪》 「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经历如此,内外都无可以寄托的希望,这就使得他不可能成为“治世之能臣”,而只能是独自去完成“乱世之奸雄”。霸道之霸,独一无二;曹操在世俗糜烂的情况下,以定天下为己任,必然走上其霸道之路途。其为霸道,自我禀赋、经历使然,亦社会使然,是符合个人情况和社会现实的明智抉择,是真丈夫。 俊谓表曰:“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兴霸道,继桓、文之功者也。“--《三国志。武帝纪》 1.挟天子 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帛。」荀彧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孝献皇帝丁》 霸道起源自春秋。“春秋五霸”我国著名的霸道代表。“五霸”是什么角色?诸侯。怎么为霸?挟天子令诸侯。为什么挟天子?利用天子之威严名分。为何利用?收以为资本。别无可资本?别无如此资本。 “挟天子”说的好听点,是辅佐,行周公之事;说的难听点,就是绑架。但放在政治里,挟天子不能单纯的如上理解。词汇到了政治实践中,往往会盖上鲜明的新颖: 自古霸道者都以天子为名。为什么?霸者,非叛逆。霸者,本质上是扶助微弱的皇权重新树立中央的权威,而非取而代之。或许有些霸者之后会篡夺,但刚起步的时候,或无心篡夺,或实力不允许,霸者在这个时候可以看成以自我力量扶助微弱朝廷治平天下。曹操取天下这个阶段,就是这个霸道。是扶助的意思。 天子威严丧失,皇权陵替,车撵奔波。故曹操选择霸道上扶助天子,下治平天下。这个时候,以天子名义执行政策,是对汉朝的忠诚,对天下黎民的责任。因此,曹操的霸道首先是基于“挟天子”这一明智的举动。取天下的进程中,少篡夺的味道,多安定的心思。此良霸也。 2.兴武事 天下混乱已久,仁义难以约束疯癫的马群,对付这个时代,需要的是马鞭的威严。曹操选择霸道后,带领诸位才子大将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以武力成就霸业。此即《辞海》中的“武力”一说。 今将授君典礼,其敬听朕命。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后释位以谋王室,左氏传曰:「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服虔曰:「言诸侯释其私政而佐王室。」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於本朝也。后及黄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及平民,君又翦之以宁东夏,此又君之功也。韩暹、杨奉专用威命,君则致讨,克黜其难,遂迁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天地鬼神於是获乂,此又君之功也。袁术僭逆,肆於淮南,慑惮君灵,用丕显谋,蕲阳之役,桥蕤授首,稜威南迈,术以陨溃,此又君之功也。回戈东征,吕布就戮,乘辕将返,张杨殂毙,眭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也。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致届官渡,大歼丑类,诗曰:「致天之届,于牧之野。」郑玄云:「届,极也。」鸿范曰:「鲧则殛死。」俾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济师洪河,拓定四州,袁谭、高幹,咸枭其首,海盗奔迸,黑山顺轨,此又君之功也。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境,抚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鲜卑、丁零,重译而至,(单于)〔箄于〕、白屋,请吏率职,此又君之功也。君有定天下之功,--《三国志。武帝纪》 霸道的执行武力为先,这是社会情况使然,非穷兵黩武。本段文字是曹操即位魏公的表章,足以记述他的武功。 3.选举惟才 霸道是适应当时的动乱割据的。因此,人才任用制度上也是会依附于霸道的实际的。曹操在用人上偏重于才能,这并非是只重视才能忽视道德,只是当时的局势要求如此。下边是曹操关于用人上的明示: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三国志。武帝纪》 乙未,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三国志。武帝纪》 4.重刑名 时高宗初嗣位,留心政道,尝召宰臣及弘文馆学士于中华殿而问曰:“何者为王道;霸道?又孰为先后?”德棻对曰:“王道任德,霸道任刑。--《旧唐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二十三》 “乱世重典”这句短语想必大家脑海中一定有很深的印象。接下来,我方来分析霸道与重典: 为何重典?时局混乱。平常法律不可行么?平常法律适用于太平时候,重典适用于乱世。为何?太平时期,人们互相砥砺,社会文化中有和谐因素在约束各方;乱世,人们如疯狂的马难以接受约束,而平常法律中有些内容是不符合乱世的情况。因此,重典首先是适应当时的乱世。 霸道是针对社会的非常时候,产生的非常应对手段。重典与霸道一样,都是适时而出。霸道的目的是治平天下,重典也是这个目的。因此,霸道必然会利用重典,而重典也只有在霸道的环境下才能滋生。 民法、军法,往广义来说,这里的法,是个制度、规范的意思。包括礼仪规范、行为规范等。因此,随着霸道的诞生,相应强硬的霸道衍生品--重典和适应霸道的礼仪等也就随之而出了。 曹操在治国行军外交上都贯彻一套适合霸道的规范。这也是北方从东汉末期的乱世逐渐走向安康的重要承接手段。 5.重民生论 因为乱世而诞生霸道,但霸道决非是只是付诸武力与刑名法术。霸道是为安定天下。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安定天下,刑名法术和武力固然是需要的,但农业稳定,人民才稳定,国家才稳定。因此,曹操在行霸道的过程中,也是很重视经营农业,发展民生的。 中平以来,天下乱离,民弃农业,诸军并起,率乏粮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多相食,州里萧条。羽林监枣祗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倒置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故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能兼并群雄。军国之饶,起于祗而成于峻。--《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孝献皇帝丁》 当然,乱世这个大背景,注定民生发展过程紧密联系军事方面。这是乱世的特色,也是必然。说本质,是双赢与远谋的表现。 四.霸道之煌—霸道的结局 今将授君典礼,其敬听朕命。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后释位以谋王室,左氏传曰:「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服虔曰:「言诸侯释其私政而佐王室。」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於本朝也。后及黄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及平民,君又翦之以宁东夏,此又君之功也。韩暹、杨奉专用威命,君则致讨,克黜其难,遂迁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天地鬼神於是获乂,此又君之功也。袁术僭逆,肆於淮南,慑惮君灵,用丕显谋,蕲阳之役,桥蕤授首,稜威南迈,术以陨溃,此又君之功也。回戈东征,吕布就戮,乘辕将返,张杨殂毙,眭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也。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致届官渡,大歼丑类,诗曰:「致天之届,于牧之野。」郑玄云:「届,极也。」鸿范曰:「鲧则殛死。」俾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济师洪河,拓定四州,袁谭、高幹,咸枭其首,海盗奔迸,黑山顺轨,此又君之功也。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境,抚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鲜卑、丁零,重译而至,(单于)〔箄于〕、白屋,请吏率职,此又君之功也。君有定天下之功,--《三国志。武帝纪》 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霸道之功: 一虽然全国未完成统一,但十定其八,功劳赫赫; 二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人民生活得到稳定; 三外国闻名而复交流,国家的外围影响有所恢复。 五.总结 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自子路、冉求、公西赤门人之高第,令尹子文、陈文子诸侯之贤大夫,皆不足以当之,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齐桓之时,周室虽衰,未若建安之初也。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纠而荀彧死汉室,其仁复居管仲之先矣!--《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孝献皇帝辛》 曹操于乱世行霸道,此合时;霸道,即管仲之仁。非常时候以非常办法行安定天下之事,可谓壮观。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5-1-8 15:26 , Processed in 0.1478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