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因“义”与“勇”而备受推崇,诸葛亮则因为“忠”与“智”而成为万世模楷。实际上,史传中的诸葛亮并没有多少“神机妙算”的事例,他是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家,却从未像庞统、法正、郭嘉、荀攸那样担任过“谋主”的角色。但这不妨碍后人将诸多智慧故事倾注于他的身上,诸如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八卦阵、安居平五路、空城计等脍炙人口的精彩桥段,要么是移花接木,要么是子虚乌有,乃至于鲁迅都愤而指责《三国演义》“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然而,人们之所以要将并不以庙算见长的诸葛亮打扮成“智绝”,究其根本还是在于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形成了巨大的道德感染力。人们崇敬诸葛亮,将他视为“千古完人”,是因为人们在诸葛亮的身上寄托了一个明君贤相、政通人和的太平愿景。因而在成都武侯祠,我们会看到一个有趣的场面——这里原本是刘备的祠庙和陵墓,却在明代因为诸葛亮祠庙的迁入而“君臣易位”,武侯祠的名头盖过了昭烈帝庙及惠陵。出现这种场面,显然不是诸葛丞相的本意,但正所谓“民意不可违”,“粉丝”表达“爱”的方式,“偶像”也无可奈何。 武侯祠中的诸葛亮塑像。摄影/yuankejia,来源/图虫创意 关羽和诸葛亮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功者,前者败走麦城,后者秋风五丈原,多少人在读到这两处时捶胸顿足、仰面而涕。他们在生前未能“立功”,在身后却“芳龄永继”,这其中固然有同情的因素,但更多是因为他们为后世的中国人编织了一个个绚丽多彩的梦境——它们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它们有顺境逆境却又胸怀理想主义,它们既能够与数以亿计的人们共情,又可以被他们高高举起、深情仰望。 秋风五丈原。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黄仁宇曾说:“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三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如果将它置于中国历史长河中,用“大历史观”去审视它,暂时摆脱英雄史观与传奇叙事的影响,我们更能发现,三国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充满了转折与变革的色彩。 比如,在政治制度方面,中书从尚书台中分离,为后来“三省六部制”的雏形;九品中正制的确立,成为门阀政治的滥觞。在经济发展方面,江南的土地被大量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从此悄然开启。在城市建设方面,全城规划“中轴线”的理念首次应用于实践,为中国都城建设开典范之作。在军事建设方面,马镫、马铠的出现让骑兵成为真正的主力兵种。在文学方面,“三曹”“七子”的涌现、七言诗和文学批评的产生,让三国成为“文学自觉的时代”。在书法方面,隶书完成了向楷书的转变。在宗教方面,道教的诞生、佛教的繁荣,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三国距离我们已经过去1800多年,从时间上看,它已变得遥远而模糊,然而在各种科技和艺术形式的催化下,三国又往往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 许多“80后”,是通过连环画走入三国的世界。之后,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横空出世,令书本上的三国英雄以鲜活的形象变得清晰。我们随之悲喜,随之驰骋江山。接下来是各类三国游戏,让我们在虚拟世界有了与三国人物并肩同行、参与群雄逐鹿、改变历史进程的成就感。 如今,三国的内涵与外延仍在被拓展,近年来考古成果不断涌现,朱然墓、曹操墓、曹休墓、丁奉墓、曹魏邺城、汉魏洛阳城……那些沉睡千年的三国英雄又重新“复活”于我们面前。三国的影响也早已不限于国内。 来源/动画片《三国演义》截图 2019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三国志特展”,汇集了从中国各大文博机构遴选的近200件两汉、三国文物,引发了日本观众的观展热潮,两个月内观众达33.7万人次。在东亚、东南亚,三国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名片。在全球各地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关帝庙。 摄影/健忘的行摄世界,来源/图虫创意 关汉卿《单刀会》中关羽有一句唱词:“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三国亦是如此,它不仅是一段历史,不仅是一部名著,它还是涓涓不息的文化传承。无论未来三国还会以何种面貌呈现,它的精神内涵恒久不变,它在每一个不甘于平凡的灵魂中叩出回响,这个民族也因而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4-12-22 19:38 , Processed in 0.1543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