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品论 查看内容

“三国第一人物”管幼安

2014-11-23 11:04|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610| 评论: 0

摘要: “三国第一人物”这个说法,恐怕会大招非议。但这也不是我的说法,这几天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讲到《三国志》时,曾经提起前人有些评论。(书中还有一说法是“三国三大人物”,分别是曹操、诸葛亮、鲁肃。 ...
“三国第一人物”这个说法,恐怕会大招非议。但这也不是我的说法,这几天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讲到《三国志》时,曾经提起前人有些评论。(书中还有一说法是“三国三大人物”,分别是曹操、诸葛亮、鲁肃。)但我以为,从某种角度上说,称管宁为“三国第一人物”,并不算过份。
  以前读《资治通鉴》,见管宁避难辽东,所居之处,旬月而成邑,当时我的激动真是难以言表。三国时代,英雄人物,强权人物,贤人志士,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有几个能使老百姓真心实意地团结到他身边?大部分是靠强权法令,最次者是掳掠,能够安民,就是很不容易了。可是管宁一介匹夫,并不曾发号施令,百姓就往他身边靠拢,这种人性光辉,能不让千载之下的我辈由衷激动吗?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远祖是春秋时代的贤相管仲。他身高八尺,和诸葛亮一般高,也是长了一副好须眉,相貌不错。管宁家里很穷,而且他十六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戚朋友可怜同情他,赠送了许多财物让他葬父,可是管宁一文不取,只凭借自己的真实财力安葬了父亲,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说,这是很难得的品质了。
  管宁好学,结交了几个后来很著名的学友,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三个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
  但是,龙头华歆和龙尾管宁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著名的绝交事件,后人称之为“管宁割席”,这是出于《世说新语》记载。当时,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正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味的书呆子。有一天,华歆管宁两个,在园中锄菜,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
  金子谁不喜欢呀!但是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见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这件事说明,华歆的修为和管宁比要差着一截。
  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后世的所谓割袍断义,划地绝交,大约就是从这里来的。不过让我说,管宁的割席,毋宁说是绝交,不如说是劝诫,希望华歆不要改了初衷。(不过我们读《华歆传》,发现后来做大官的华歆,生活一直是很俭朴的,他除了勇于出仕,不讲节操之外,其它方面的美德还是不少的。)
  汉末天下大乱之后,人的生命财产都不能保障,中原一带就没法再待下去了。管宁、邴原还有王烈几个人相约,去比较安全的辽东去避难。当时辽东太守是公孙度,很有统治能力,而且辽东地理位置偏僻,战乱没有波及,是当时一个理想的避难地。管宁几个人在中原的名气很大,公孙度是知道的,所以对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专门腾出驿馆来请他们居住。
  我猜想,公孙度当时,有招纳拉拢管宁等人做属下的意思。因为公孙度实际上是个地方军阀,趁着中原大乱,有着趁火打劫,大捞一把的企图,他非常需要有能人辅佐他。可是,管宁既不是诸葛亮,也不是鲁肃,没有什么“隆中对”“榻上策”好谈的,他们几个到辽东来,就是想做难民。所以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谈了谈经典学术,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闭口不谈。拜见过公孙度以后,管宁没有再住驿馆,而是找了一处荒山野谷,自己搭个简易房子、挖个土窑居住。
  大家也许会说,管宁是个书呆子,没出息,不知道英雄乘时而起的道理。但是我想,管宁是看不起天下这些自私自利的英雄的,他也并不呆,从选择居住地这一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当时,辽东的流民很多,大家为了将来回乡方便,都住在靠近中原的郡南,而管宁偏偏选择了郡北。为什么呢?流民也是不好当的,当时人口少,流民也是一种资源,辽东太守公孙度很重视这批流民,想要用一用的。如果大家住在郡南,时时想着回中原去,就会变成辽东的不稳定因素,引起公孙度的猜忌。贤如邴原,当时就不知道韬光养晦,常常就时事大发议论,而议论免不了涉及有政治野心的公孙度。公孙度于是就容不下邴原,起了杀害之心,还是管宁够朋友,暗地叫邴原赶紧逃走。
  管宁自己呢,在辽东住得很安稳,公孙度猜忌不着他。当时在辽东的许多中原流民,感于管宁的贤名,都来投靠他,在管宁的土窑周围搭房子居住,不多久,这地方就像个村镇一样热闹了。管宁实际上成了流民的首脑人物,但是他只讲文不讲武,热心办起了教育,给流民们讲授诗书礼仪这些乱世里用不着的东西。有外客来访,他则只接见学者类的人物,英雄豪杰们是不见的。公孙度听说管宁的行为,知道不会闹事,就放下了心。而一般的百姓,则由于管宁的教育,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有这么一件故事。管宁居住的屯落,只有一口水井,每天打水的人很多,男女错杂,还常常为了争水而吵骂斗殴。管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买了许多水桶,每天早早地把水打好放着,自己躲开,大家来了都有现成的水,就争吵不起来了。等人们知道这个“活雷锋”就是贤者管宁时,都为自己以前的行径感到羞愧,主动地讲起秩序来,争水的问题便彻底解决,管宁也就用不着再受累给大家打水了。
  还有一件事。当时流民们在辽东都要搞生产自救,开垦田地,种粮为生。管宁也不例外,开了一块地种着。有一回邻居的牛跑到管宁的地里啃庄稼,管宁把牛牵到树荫下,弄了些草料清水供牛吃喝,照料得比牛主还要好。牛主人听说以后,羞愧得好像犯了大罪似的,以后就把牛看好了,不让乱跑。
  可能管宁类似的事迹有很多吧,当地的人感念他的贤德,服从他的教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家和睦共处,安居乐业。对这些事情,我的看法是,大家的流民身份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流民能在异乡的辽东找到一小块乐土是很不容易的,都有忧患意识,所以很容易教化。如果是太平盛世,处于故土,管宁这么做,别人就该骂他是书呆子了,谁也不会听他的,只有把刑罚和教化结合才会有效。
  公孙度不久就死了,他儿子公孙康掌了权,野心比他父亲还要大,成天想着海外称王的美事。他想给管宁封个官,让管宁辅佐他,可是慑于管宁的贤名,硬是开不了口。但是,自己用不着,别人也休想,曹操做司空后,下令征辟管宁入朝,公孙康把诏命压下不宣布,管宁当然也不会知道了。
  中原局势稳定以后,许多流民都返乡了。但管宁依然不动,安居辽东。我想,这其实表明了管宁的政治态度,他不承认曹魏皇朝的合法性,所以不愿意回乡。可是,辽东的局势也有了变化,公孙康死后,他弟弟公孙恭继位,这个人身体有病,生性懦弱,没有统治能力,而公孙康的私生儿子公孙渊偏偏是个雄才,不安于下位。管宁看到辽东快要乱了,这才带着家属乘船回中原。公孙康亲自送他,赠送了许多礼物,管宁先收了,出发时,连同以前公孙度、公孙康的赠物,全部留下来,一芥不取,保持了清白本性。算起来,他在辽东整整生活了三十七年。
  船队在海上航行时,曾经遇到风暴,大部分船都沉没了,管宁坐的这只船也很危险,但是管宁从容不迫,好像没发生事情一样。这时,奇迹发生了,夜幕中突然出现了一点亮光,给船只指引方向,到达了一处荒岛,这才转危为安。当时人们发现,岛上没有居民,也没有点火的痕迹,这光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把它解释为奇迹,并说这是管宁的“积善之应”。
  管宁的回乡,名义上是奉了魏文帝的征辟诏书,实际上是躲避即将到来了辽东之难。但回到故乡以后,魏文帝就下诏封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决推辞,说自己老了,实在没什么才能,要求皇帝放过他。可是皇帝偏偏不肯放过他,魏文帝死后,魏明帝又多次征招他,华歆王朗陈群等朝中大臣更是反复地推荐管宁,华歆还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之位让于管宁。管宁呢,则是一律推辞,到死也没有答应出仕,但太中大夫这个官名算是朝廷强加于他了。魏明帝后来都有点恼火了,派人去管宁家里察看,是真的老的不行了,还是不愿意于朝廷合作?
  魏国如此热心地征召管宁,一是因为管宁名气太大,二是想得一个求贤的美名,三是把这个汉朝遗民征过来可以证明魏继汉统的合理性,总之也是没有恶意啊。但结合管宁一生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管宁不受亲友馈赠,不取园中金,和华歆割席,不受公孙氏馈赠,他这个脾气,是谁也拗不过来的,不接受皇帝的官职,是很自然的事。孟子所云“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管宁算是做到了。
  且不论管宁的政治态度对不对,他这种操守,就足以让后人景仰了。而他在辽东避难时的儒家教化实践,在史书上也留下了光彩的一笔。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1-11 05:42 , Processed in 0.17556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