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是一个谁都明白的道理:作为政治联盟只能是暂时的,在自己需要时可以联盟,而在利益冲突时当然只有放弃.没必要为了维护所谓的联盟得不到任何好处还要损害自己利益.但在演义中由于尊刘思想做崇,这么浅显的道理反而不适用了.变成谁对刘氏有利就是对的,哪怕是损害自身集团利益的事.鲁肃所做的借荆州就象这样的事.虽然他也是万不得已.说道借荆州历来有很多争论.现在还见到说没有借荆州这回事的观点,我想请不要和演义混谈了.
刘备向孙吴借荆州是确有其事.那是指荆州的一部分也是最富庶的江陵地区即南郡.这是周瑜花了一年多时间用血的代价换来的.而长江南岸的四郡倒是刘备在周瑜和曹军对峙时自己拣的便宜,不过表面上也算周瑜划给他的.这些在三国志上写的明明白白应该不会弄错.如果连有无借荆州这件事都搞错那以后的孙刘关系就更不会搞清了.
江陵在那时应该象荆州的半个首都极其重要,因为刘备虽然拥有了南岸四郡还冒着生命危险亲自跑到东吴向孙权诉苦说自己地少人多难以容众希望全据荆州.不过那时周瑜还在世,不要说获得土地不要给东吴软禁起来就算很好了.刘备在以后和曾是周瑜功曹的庞统谈及此事时还很后怕,后悔当初没听孔明劝告冒险赴吴.这一次刘备也不算白来,娶到了孙权的妹妹不过也算半个奸细好处不多.刘备真正借到荆州是在周瑜死后不久发生的,分析起来那也是东吴不得已之举,南郡独处长江北岸远离东吴其他领土,向北直接面对曹魏襄阳的威胁,向南又是不安分的刘备,而且荆州人心并不付向东吴.据守此处并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周瑜这样能力的人可以镇守,换成鲁肃由于他和刘备关系融洽或可守住.周瑜选择他做继承人除了私人关系很可能就是出于这一点.但应该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在周瑜死后,孙权并未完全遵守周瑜的遗嘱只是把他的部曲交给了鲁肃,但“可以代瑜之任”的另一层含义是让肃接任南郡太守.而孙权不知出于这么考虑让程普作了太守.接下来的事可以想见.能力不高的程普一定很难同时对付曹刘两面,孙权才会同意鲁肃借荆州的建议把南郡借给刘备以他作为对付曹操的屏障.而鲁肃反正自己不是太守又不是自己领地也无关痛痒了.
至于后来刘备得了益州后东吴向他索回所借荆州部分,也不象有人所说的那样当初有什么“得了益州便还荆州”的所谓约定.那只是演义中的无稽之谈.事实是当初周瑜死后孙权继承遗志派出孙瑜伐蜀被刘备拦截,说什么刘璋是自己同宗不忍看到被人攻伐,如果东吴硬要干刘备宁愿披发入山等语.恰巧周瑜病死东吴的伐蜀之议也就作罢了.而如今刘备用谎言不许东吴攻蜀其实是自己要攻取,东吴看到刘备攻占益州后当然气愤不过要索回荆州了.刘备虽然想打太极拳把这事推给关羽,但在东吴武力争取下对自己这种背信弃义的不义之举实在无法交待,却又舍不得江陵,便以湘水为界把江南三郡交还给东吴,这就是“单刀赴会”后谈判的结果.不过东吴对荆州一事一直耿耿于怀,而关羽又太骄横大意,才有了后来的“白衣渡江”袭取江陵了.这是后话,不过荆州的归属问题倒确是后来孙刘分和的关键所在.
这里再顺便谈一下孙权评价鲁肃的问题.孙权虽然本人不怎么样但他评论东吴四帅还是很公允的.这是陈寿的原话并不纯是本人之意.这涉及到如何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由于演义的巨大影响连历史界有时也带着尊刘的有色眼光看问题.不能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又人云亦云连史学界都免不了,更不要说受演义影响的大众了.
一直以来我们在谈到鲁肃和周瑜吕蒙时,都持鲁肃坚持孙刘联盟目光远大而周瑜等目光短浅之论.我的新观点是单就周瑜和鲁肃而论,他们政治目光的长短恰恰相反.周瑜在刘备还是寄予在东吴的时候早就看出他“非池中物”,知道不能让刘备做大成为己方的潜在敌人,而且他先发制人抢在刘备之前意图攻蜀.而他对待刘备的策略也是很高明的,并不是象后来吕蒙那样公然和刘备为敌.公然撕毁孙刘联盟只能给曹操可乘之机.他的方法是软禁刘备表面给他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对备的军队关张二人‘狭以攻占’驱使他们为己所用并逐步吞并.这样孙刘联盟在曹操看来并未破坏,自己又壮大了实力从而减少了潜在的对手.如果从东吴的利益出发这样的谋略是何等的高明,而从刘备看来周瑜又是一个何等可怕的人物.怪不得演义从尊刘角度出发要丑化周瑜了.
而鲁肃的眼光确有问题,他只看到刘备可以作为自己的盟友用来对付曹操,而看不到刘备一旦得势得地以后会成为自己的敌人.他的借荆州之议后来自己也吃到了苦头.他的后半生除了孙权的责怪和被逼索要荆州的压力外,最大的敌人不是他一直重视的曹操却是关羽.而他作为鸽派人物又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向身份明显低下的吕蒙讨教了几条对付关羽的办法,孙权说他非不为也乃不能也一点没错.其政治眼光之短浅不仅损害了本集团的利益连自己以后都吃了苦头,我想到了单刀赴会的一刻对于借荆州他本人也一定后悔了.不过这一切对于刘备倒是十分有利的,如果站在刘备的角度鲁肃的所为当然应该肯定,他的眼光当然是“远大”的了.不过我在这里说鲁肃目光短浅自知观点很新难免要引起争议,特别是触动了“尊刘”那根神经.这是本人的一家之言不需要大家都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