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到诸葛亮“六出祁山”,还有张飞挑灯战马超……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一条古老的交通之道不得不提,那就是——蜀道。在蜀道之上,曾发生无数风起云涌、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其中最为精彩的时代,一定少不了三国。因蜀汉政权立足于巴蜀之地,于是众多三国英豪驰骋于蜀道之上,在这条古道间上演了一幕幕悲喜。而位于蜀道上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英雄风流 华彩绚曜——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现场 数千年的岁月沉浮后,三国时期的刀光剑影已经无处可寻,只留下无数传说故事,飘荡在蜀道的山岭峭壁间。而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中,一场正在展出的“英雄风流 华彩绚曜——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呈现着三国时期无数耳熟能详的英雄在蜀道上所留下的辉煌业绩。 为让观众更好地读懂展览,了解蜀道文化的多元魅力,8月23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以蜀道上的古建筑为主题,原创推出了“三国匠造所之巍然栋梁”社教活动。“目前在武侯祠美术馆热展的‘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通过图片、文献、实地调查报告、当代艺术品等,还原了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现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工作人员李志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英雄风流 华彩绚曜——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现场 精选40余处点位 在展览中体会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 蜀魏之争,全在蜀道。沟通巴蜀和汉中的古代道路的金牛、米仓二道,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而一战成名的陈仓道,自古以来“扼秦蜀之咽喉”的阴平道,还有留下“六出祁山”传奇故事的祁山道……为兴复汉室,诸葛亮屡次率师北伐,与曹魏在秦岭山水间展开了长期的争斗,将忠贞与智慧镌刻进逆折萦绕的漫漫蜀道之中,留清波流传,山风吟唱。 据李志介绍,此次在馆中举办的“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为四川博物院举办的“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特展”分展场。在展览中,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基于多年三国文化遗存调查成果,深掘文化遗产价值,探索文物活化利用实践,精选蜀道上40余处点位,结合当代国内知名画家姚叶红、钟士敏、陈荣老师的多幅专题创作,为观众定制了一段蜀道上底蕴厚重、意味悠长的三国文化品鉴之旅。 所以,当观众漫步展览中,就能看到由图片串联起的不同蜀道之上的三国遗迹。譬如,被称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的明月峡、静静屹立在祁山堡的苍松翠柏中的武侯祠、相传与三国时期刘备、刘璋有关的绵阳富乐山……蜀道上,刀光剑影、鼓角争鸣虽已成为历史陈迹,却化作寻踪三国印记的文化长廊,呈现在了展览中。 王钊正在讲解古建筑特色 沉浸式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 领略川派古建的灵活多变 建筑,是蜀道上各处三国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柏森森的成都武侯祠到万夫莫开的广元剑门关,古蜀道上的三国文化遗存星罗棋布,一处处遗存古建闪耀着历史人文的无限光辉。 “为何会选择武侯祠呢?因为武侯祠是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成都地区明清古殿的典型代表。”在当天的活动中,特别邀请到了四川大学副研究院、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王钊。他带领20组亲子家庭从汉昭烈庙到诸葛亮殿,自文物区至西区,细细讲解到抬梁式、穿斗式两大中国传统木建筑结构,以及“栋梁之才”“大笔如椽”的文化内涵,更详谈了川派古建的灵活多变,以及官式古建的庄严肃穆。 李志讲解“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 据悉,清康熙十至十一年(1671~1672年),四川按察使宋可发主持重建武侯祠,形成了前(刘备殿)后(诸葛亮殿)两殿并立,前殿如朝廷礼、后殿如家庭礼的君臣合祀格局,直到今日。在王钊看来,武侯祠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就是过厅。同时,诸葛亮殿屋顶上的装饰性构件,也颇有特点。该屋顶为单檐歇山式顶,飞檐翘角,中堆为火焰宝珠、二龙戏珠,腰花饰弥勒佛像。 “我一直给大家强调,这个装饰应该只有在川渝地区才能看到。一般来说,屋顶不会有太多的装饰,但四川的工匠发明了在屋顶上进行装饰的技艺。因为这类的建筑一般特别高,需要用链子进行固定,但把链子固定在屋顶上并不美观,所以工匠就用了一组雕塑将其挡住,造就了诸葛亮殿与众不同的屋顶。”王钊说道。他也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领略到四川地区的古建筑之美,和蜀地匠人的匠心独运。“古建筑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遗产,我们不光要去山西、去故宫看古建筑,也要了解自己家门口的古建筑。”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4-12-12 13:32 , Processed in 0.1039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