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纹瓦当 下邳故城遗址航拍图。 (下邳故城遗址考古队供图) 公元199年初春,在经过漫长艰苦的攻防拉锯战后,以骁勇善战闻名的吕布终于被实力更为雄厚的曹操击败。临刑前,这位被誉为“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名将,向身后的下邳城白门楼投去了最后一瞥。“下邳”,这个东汉时期的城邑,也因“吕布之死”而被人们牢牢记住。 将近两千年之后,承载了太多历史风云的下邳城正一点点浮出水面。近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汉六朝时期课题推进会”在徐州市睢宁县举行,“汉代郡国城址和陵墓研究”课题研究组的学者向记者介绍了下邳城考古的最新进展。 金戈铁马,下邳承载历史风云 “汉代郡国城址和陵墓研究”是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方案的重要课题之一,旨在通过对江苏汉代郡国城址和陵墓的考古学研究,厘清汉文化起源与汉王朝制度中的江苏特质,突出江苏在两汉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两汉时期,郡国并行制在古代中央集权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是汉王朝的发祥地,是汉代郡国并行制的典型区域,在汉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下邳故城遗址考古队负责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马永强介绍,下邳城是江苏地区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汉代郡国城址之一,在这里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将有助于阐释汉文化与汉王朝制度发展演变中的江苏特质。 下邳故城,历史上亦称“古下邳”“古邳州”“下邳”等。“邳”是传说中夏朝奚仲(相传为车的发明者)的封地,有“上”“下”之分。“上邳”位于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下邳”则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战国时期,齐威王封邹忌为下邳成侯,开始称该地为“下邳”。公元前221年,秦朝在此处设置下邳县。 进入汉代,“下邳”出现在史册中的频率越来越高。西汉开国后,韩信被封为楚王,建楚国,都城设在下邳。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汉明帝刘庄置下邳国,封其子刘衍为下邳王,都城设在下邳。下邳国是东汉时期较大的封国,辖17县,6万多人口,疆域和人口均超过毗邻的彭城国。下邳国一直延续到建安十一年(206年),前后共有刘衍、刘成、刘意、刘宜四代下邳王分封于此。 东汉末年,刘备为徐州牧,徐州的治所亦在下邳。《后汉书》《三国志》记载的“刘备屯军下邳”“白门楼曹操擒吕布”“曹操克下邳擒关羽”等史事均发生在这座军事重镇。《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这些史事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更加生动鲜活:在刘备对吕布、曹操对吕布、曹操对刘备的纷乱战事中,下邳被交战双方反复争夺。曹操兵围下邳,引沂水、泗水灌城。困守孤城的吕布鞭打部将,引发众怒。众人擒住熟睡中的吕布,开城门投降。吕布临死之前,还想投降苟活。曹操犹豫不决,刘备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警醒了曹操,也逼得吕布对刘备喊出了“你这个大耳贼最无信义”的“名骂”。最终,吕布在白门楼下被勒死,枭首示众。 此后不久,曹操与刘备兵戎相见,曹操兵围下邳,守将关羽出城作战,被困于下邳附近的一座土山,最终在张辽劝说下,以与曹操“约三事”为前提,暂时“降汉不降曹”。 魏晋以后,直到清代,下邳地区曾反复设置下邳国、下邳郡、下邳县、邳州,但治所始终在下邳故城。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在此担任下邳太守,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霸业奠定坚实基础;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专程来下邳寻访汉张良“圯桥进履”的故迹,留下“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的诗句。元朝马可·波罗旅行至邳州,目睹眼前繁华大为惊叹:“城大而富贵,工商业颇茂盛,产丝甚饶。” 洛阳铲下,古城揭开神秘面纱 下邳故城,是古代帝王的龙兴之地,是豪杰慷慨悲歌的舞台,是良臣韬光养晦的栖身处,是英雄仰天长啸的归宿地。然而,清康熙七年(1668年),一场大地震却终结了下邳故城延续一千多年的辉煌。那一年,莒州、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引发黄河决口,下邳城陷水成“旧城湖”,彻底消失在滔滔湖水之下。 1983年,旧城湖湖水枯竭,为下邳故城重现天日提供了可能。“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着手寻找下邳故城。”马永强说,在经过大量的走访、踏勘、勘探等工作后,南博的考古工作者终于确认下邳故城在古邳镇城里村,很显然,城里村这个地名包含着关键的历史信息。 经过数年考古发掘工作,由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睢宁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已经在下邳故城遗址及周边调查约2.4平方千米,勘探约20万平方米、发掘1万余平方米。勘探发现,下邳故城包括汉代下邳故城和魏晋—明清下邳故城两座城址,两城东西并立,城内发现汉、魏晋、唐、宋、金、明清等不同时期的房址、道路、水井、排水沟、磉墩、灰坑遗迹300余处,出土陶器、瓷器、铁器、铁器遗物3000余件。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汉代下邳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目前发现东城墙、北城墙、西城墙北段及城墙东南拐角,城墙外有护坡和护城河。城墙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950米;魏晋—明清下邳故城位于汉代下邳故城西侧,平面呈长方形,在北、西、南城墙上发现北门、西门、南门,城墙外有护坡、护城河。城墙南北长约930米、东西宽约630米,规模小于汉代下邳故城。这一系列发现,可与东晋戴祚《宋武北征记》中“下邳城凡三重,大城周十二里半,其南门曰白门;中城周四里,吕布所筑;又有小城周二里许,城西又有一小城,周三百四十步,相传皆石崇所筑”的记载相印证。 青瓷瓶 三系瓶 据介绍,汉代下邳故城时代上限最晚可追溯至东汉,《后汉书》《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吕布殒命处“白门楼”正是汉代下邳故城南门,但目前还没有被发现。 在汉代下邳故城的魏晋时期地层下,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面积的红烧土堆积和铁块、铁渣、铁犁、铁铲、铁蒺藜等遗物,以及大量扁状泥条、方形长泥条,继而发现了4座东西向、南北排列呈一条线的炼铁炉。“炉子由炉口、炉壁、炉膛组成。炉的西侧立面平整,板筑痕迹清晰,经过焙烧,质地坚硬。”考古队学者徐勇推测,此处应为一处炼铁铸铁遗存。据地层堆积情况,遗存时代可能早到汉代。 据史书记载,汉代在下邳国设置有铁官,该遗存应为下邳铁官遗存。“铁官”是秦汉时期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地理志》、东海尹湾汉墓出土木牍中对“下邳铁官”均有或详细或简略的记载。徐勇表示,考古队下一步将结合历史文献,寻找周边铁矿矿脉和采冶遗址,对已发现的铁块、铁矿石、铁制品、炉渣、炭灰等包含物进行采样检测,以探究其平面布局、功能分区、时代和性质,探讨下邳铁官的生产性质和生产特征。 城址陵墓,揭示江苏汉文化特质 在距离下邳故城以西约9公里的睢宁县姚集镇蛟龙村,两个平地凸起的土堆也被认定与下邳国有关。“这两个孤堆被民间认为是东汉的范丹墓和西晋的石崇墓,但从墓葬封土规模及相关调查结果看,我们认为,两墓符合东汉王(后)墓葬的特点,墓主应为下邳国某代王、后的异坟异穴合葬墓。”马永强介绍,双孤堆汉墓中的1号墓残高12米,直径100米,表土散存少量绳纹陶片;2号墓位于1号墓东200米处,残高5米,直径60米。此前已经发现的睢宁刘楼墓群、清水畔墓群、双棋山墓群、青山头墓群等等,具有一定的等级和规模,与下邳国王陵也有一定的联系。 城址、王陵、手工业、交通、宗教……一处处遗址的相继被发现,犹如一块块拼图,慢慢还原着汉代下邳国的历史原貌。马永强表示,考古队将对汉代下邳故城的城址分布、城墙和城门结构、护城河和城址内堆积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对下邳国相关古迹进行全面调查,综合研究汉代下邳的特色地域文化面貌。 两汉时期,今江苏境内设置有楚国、泗水国、江都国、广陵国、彭城国、下邳国等诸侯国,此外还有数十座郡县。汉代城址、陵墓等广泛分布在江南江北的广大区域。对下邳城的考古发掘,是目前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汉代郡国城址和陵墓研究”工作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汉六朝时期课题推进会”了解到,探源工程将重点推进对徐州汉楚王墓群、双孤堆汉墓、扬州庙山汉墓、甘泉山汉墓、南京六合平顶山汉墓,以及盱眙东阳城、宝应射阳城等遗存的调查勘探;对下邳城、广陵城、东阳城等遗存开展考古发掘。通过深入研究江苏汉代城址的空间分布和内部结构,揭示其发展演变规律。最终,一系列研究成果将深刻阐释汉文化与汉王朝制度发展演变中的江苏特质,突出江苏在两汉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4-11-27 17:29 , Processed in 0.1241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