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品论 查看内容

“扶不起的阿斗”为何能成为三国在位最久的君主?

2022-8-19 19:48|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2774| 评论: 0|原作者: 巴山夜雨涮锅|来自: 国家人文历史

摘要: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共有11位皇帝,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刘禅。刘备的儿子最终只留存下三个,刘禅是老大。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位刘阿斗无能,是昏君的代名词,坐在皇位上一事无成,还净拖诸葛亮、姜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共有11位皇帝,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刘禅。刘备的儿子最终只留存下三个,刘禅是老大。


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位刘阿斗无能,是昏君的代名词,坐在皇位上一事无成,还净拖诸葛亮、姜维等人的后腿。这种舆论的最大来源当然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不过之前的文人们,便根据“乐不思蜀”等典故确立了这一结论。例如唐人刘禹锡的五律《蜀先主庙》便说刘备“得相能开国,生儿不像贤”,把刘禅和诸葛亮作一鲜明的比较,诸葛亮代表忠诚贤能,而刘禅当然就是无能怯懦的象征。


影视剧中的刘禅。来源/电视剧《三国》截图


然而,这位皇帝治下的蜀国却是安定的。后三代的魏国、吴国,都是权臣横行,挟持君主,朝廷上下颠倒、混乱不堪。魏国的司马懿父子把持国政,吴国先后有诸葛恪、孙峻、孙綝擅权。“聪明”的孙亮被废黜帝位,而“勇敢”的曹髦被司马昭的家将直接杀死。相反,外表昏昏碌碌的刘阿斗,却继续坐在君位上。蜀汉朝臣之间的争斗,烈度远小于魏、吴。刘禅本人在位42年,是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孙权在位时间从222年建国算起)。即使诸葛亮死后,他也统治了蜀汉三十年左右,与孙权在位时间持平。


实际上,刘禅拥有三国诸帝王中相当不错的政治素养,而这政治素养,则是多年逐渐养成的。


充满波折的童年与少年


三国皇帝中,刘禅的童年大约是最吃苦的。

刘禅生于建安十二年(207)。当时,他的父亲刘备还在新野寄人篱下,他的母亲甘氏并非正妻,只是侍妾。在刘禅之前有好几位哥哥,大约都已经在之前的战乱中散失了。转过年,他虚岁两岁(周岁1岁左右)的时候,父亲在当阳被曹操打得颠沛流离,嫡母和姐妹都被俘虏,他全靠赵云拼命保护,才从兵荒马乱中冲出来,避免厄运。又过了三年,在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入益州打算背刺刘璋,把刘禅留在荆州。哪晓得刘禅的新任嫡母孙夫人却先背刺,打算抱着虚岁五岁的小阿斗回江东去,又是赵云和张飞给拦了下来。

影视剧中的孙夫人和阿斗。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可见,五岁之内,阿斗已经两次差点分别落入魏、吴集团之手。估计就在这段时间,他的生母甘夫人也去世了。

公元214年,益州平定后,刘禅才迁入荆州,父子团聚,勉强过了阵安稳日子。再过三年,刘备又发动了汉中之战,打得整个益州精疲力尽。到219年,刘备好容易把曹操赶走,半年后,关羽败走麦城,丢失荆州。221年,刘备称帝,让虚岁十五的刘禅当上皇太子,次年遭遇夷陵惨败。

可以说,刘禅当皇帝之前的日子,不断起落,有悲有喜。五岁之前不太懂事,八岁以后到了上学年龄,与父亲团聚的短暂日子里,耳边听到的,除了雪片般飞来的各种战报,有利或不利的消息,多半是父亲絮叨着兴复汉室多么的重要,当初又经历过何等的苦日子。所以,阿斗是没有当“纨绔”资格的。恐怕他在成年之际,就已经耳濡目染,把父亲刘备大半辈子的艰苦铭记于心了。

刘备外出打仗的几年里面,负责阿斗教育的应该是诸葛亮。刘备在遗诏中曾对刘禅说:“听闻诸葛亮感叹,你最近表现的智慧和度量大有提升,超过了期望值。真能如此,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正是童年和少年时这种环境与教育,使得刘禅成为一位稳重和宽容的君主。他在263年最后关头的投降,与其说是懦弱,不如说是已经对这种持久的压力再也无法坚持了。

诸葛亮时代:幸福的傀儡生涯


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面对风雨飘摇的局面,他把皇位交给刘禅的同时,把刘禅交给了诸葛亮。他不但要刘禅及其两位弟弟事诸葛亮如父,而且留下骇人听闻的“君可自取”,把诸葛亮的权柄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影视剧中,刘备托孤。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阴谋论者说这是刘备在故意试探诸葛亮,事实上这种试探毫无意义。如果诸葛亮真有异心,这句话只能让他在日后篡位时更加肆无忌惮。刘备是真的以“绝对信任”的托付,让诸葛亮完成蜀汉权力的绝对统一,否则这个政权根本坚持不下去。

而继位时年仅十七岁的刘禅,尽管他的才能远远不如自己的父亲,但他完全理解自己父亲的用意。在此后的12年中,他非常圆满地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任务。

那就是,全心全意配合诸葛亮。

223年,刘禅刚一继位,原本在刘备称帝时已为丞相、录尚书事,并在张飞死后兼领司隶校尉的诸葛亮,不但加封武乡侯,而且获得了开府大权,并兼任益州牧。此时,“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即使如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还不忘提醒刘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意思是皇宫中的事,我丞相府也管得着。刘禅身边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掌管首都军事的向宠,也都完全是诸葛亮安排的。从223年到234年,是蜀汉最为积极进取的一段时期,而这期间,蜀汉的大小军政事宜,大家一说都只会想到诸葛亮,不会想到刘禅在其中有什么贡献——尽管很多事情,包括北伐中原、罢免李严等,都是以刘禅名义下达诏书去完成的。

但是,刘禅完全没有存在感,这正是他对蜀汉最大的贡献。皇帝年少,权臣当国,在一般情况下是要出问题,但蜀汉例外。刘备特意留下遗诏,授予诸葛亮凌驾于新皇帝之上的权力,尽管如此,如果刘禅本人想要暗中搞鬼,至少闹出麻烦是肯定的。然而刘禅乖得很,尽管曾发牢骚说:“政由葛氏,祭由朕。”但血气方刚的年龄,他能忍住权力的欲望,乖乖给诸葛亮当橡皮图章,这份耐性充分说明,刘禅很理解父亲刘备的政治规划,并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他来说,有这位德才兼备的相父专权,自己反而可以享受清闲。

影视剧中,诸葛亮身后唯唯诺诺的刘禅。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诸葛亮时代刘禅唯一的污点,是刘琰事件。234年初,大臣刘琰美貌的妻子入宫探望太后,一个月才出宫。愤怒的刘琰怀疑妻子和刘禅有私情,命令士兵当众用鞋底子抽老婆的脸。蜀国负责律法的官员认为这样虐待妻子超出合理范围,于是将刘琰当众处死。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桃色风波,《三国演义》更是将其作为刘禅荒淫的例证。然而需要注意,刘禅被诸葛亮管辖,身边又有董允监督,连想多在后宫找几个美女都被限制,他又怎敢擅自勾引刘琰的妻子。刘琰是很早跟随刘备的元老大臣,官拜车骑将军。同时,发生这件事是在234年初,诸葛亮是全程知晓的。与其说是刘禅荒淫,不如说是刘琰作为资历老、地位高的大臣,因为不能得志,心怀不满,胡思乱想,诽谤皇帝,从而落得这种下场。

辞别相父:危难之际见真章


234年,是蜀汉的多事之秋。刘琰死后,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数月,病死于五丈原。随后,北伐军发生魏延杨仪争权事件。魏延烧了栈道,抢先往汉中撤退,并且和杨仪分别上表,指控对方造反。留在成都的刘禅,此时面临着极大的决断力考验。刘禅果断采纳蒋琬、董允等人的建议,确定应该保杨仪,并派蒋琬带领成都宿卫兵马去拦截魏延,后来因为魏延部下自己溃散,没有酿成大规模内战。但刘禅在危难关头的魄力还是出色的。

此后,刘禅又除掉了两个人。其一是李邈,他在诸葛亮死后幸灾乐祸,上表向刘禅祝贺,大意是诸葛亮揽权本来威胁蜀国,现在他死了,蜀汉因此安宁,可喜可贺。刘禅二话不说就把他斩了。从中可知,刘禅虽然对诸葛亮架空自己难免酸溜溜,但也完全明白,诸葛亮的揽权对蜀汉有利。

其二是杨仪。杨仪素来以诸葛亮的接班人自居,又以为杀了魏延立下大功,结果回蜀后,刘禅却按诸葛亮遗命任蒋琬为相。杨仪因此口出怨言,甚至后悔当初没有投降魏国,最终被刘禅先罢官,后赐死。在蜀汉一朝,这也算是相当严厉的惩罚了。

蒋琬的脾气很好,所以这处罚应该是刘禅自己的主意。他为何对杨仪这么狠?想来有三方面原因。一则,刘禅要通过此举强化诸葛亮钦点继承人蒋琬的地位;二则,刘禅通过此举昭告天下,诸葛亮虽然死了,朝廷的威仪不容轻视;三则,杨仪在平定魏延之乱后,擅自诛灭魏延三族,是很过分的举动,刘禅借此也算拨乱反正。

影视剧中的杨仪。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总之,长期以傀儡存在的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这一年雷厉风行,充分表现出他不是不会用权,只是愿意相信相父罢了。

蒋琬费祎时代:分权的智慧


诸葛亮死后,整个三国时期翻开了新的一页。对蜀汉而言更是如此。

28岁的皇帝刘阿斗的心情,不是相父死了,终于可以掌权了;而是相父死了,该怎么办。诸葛亮是千古一相,能力和道德是无可挑剔的,很难再找出这样的人。同时,伴随着诸葛亮之死,蜀汉面临的天下大势也将逐渐不利。

刘禅也没有别的选择,他只能自己逐渐挑起这副担子。他的政治策略大致分为两点,一是尽可能沿用诸葛亮的人才架构,二是采取分权,让多人掌握大权,避免出现一人独大,给政权带来威胁。

诸葛亮临终前告诉刘禅,他死后蒋琬可以继任,蒋琬死后费祎可以继任。因此,刘禅在诸葛亮死后,234年先让蒋琬当尚书令,随后加行都护,领益州刺史,235年迁大将军,238年开府,239年又任命其为大司马。刘禅对蒋琬的重用,可以说非常尊重诸葛亮的安排。但是,诸葛亮的丞相职位是没给蒋琬的,诸葛亮的益州牧到蒋琬这里也缩水为益州刺史,而且各项大权前后拖了五六年才给完,这和诸葛亮差距也同样明显。

影视剧中的蒋琬。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到243年,刘禅又把诸葛亮的二号继承人费祎提拔为大将军,也录尚书事。出现了两个录尚书事的高官,且都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这样既可以分工合作,弥补他们才能不如诸葛亮的缺陷,也可以适当分权,避免一人专权的风险,便于皇帝从中平衡。244年,刘禅还提拔蜀中武将马忠为平尚书事。马忠既是益州本地人,又是武将,刘禅的用人策略颇具开创性,打破了蜀汉过去由荆州文官掌握朝政大权的惯例。

246年,蒋琬去世,费祎顺次成为新的“丞相”,但这次刘禅不任命他为丞相,而且连大司马也不给他了。费祎以大将军的身份担任群臣之首,四十岁的刘禅开始自己来处理国政,而费祎只是他的高级助手和代理人。同样,刘禅也不会让费祎独揽录尚书事的大权,而是在247年升姜维为卫将军,录尚书事。姜维不是荆州人,而是关西人,是武将出身。他虽然不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但也是被多年栽培的青年名将,让他担任录尚书事,既能防止费祎专权,也能从政治上满足更广泛群体的期望。直到252年,刘禅才让费祎开府,结果次年春天费祎就遇刺身亡。可以说费祎的权力,比蒋琬又下降了半个档次。

影视剧中的费祎。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末代:最后的挣扎


费祎死后,录尚书事的就只剩姜维一人了。姜维的权力比起费祎又进一步下降。虽然在254年加督中外军事,在256年加大将军,但没有开府,也没有益州行政权力,基本就是纯粹的武人,而且常年在外征战,可以说,姜维的“录尚书事”形同虚设。朝廷的权力逐渐落到尚书令陈祗手中。而陈祗又是太监黄皓的同党,这样形成军权、政权分属两拨的局面。黄皓确实给蜀汉朝政带来了很大的祸患,不过,刘禅并未忽视这种困局。他在261年又提拔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诸葛亮的旧部董厥录尚书事。只是由于姜维穷兵黩武的北伐,蜀汉国力损耗严重,单纯内政权力上的调整已经于事无补。

魏灭蜀形势图

此外,蜀汉末期局势相当凶险,外部司马篡权后的曹魏实力日趋强大,内部以谯周为代表的“带路党”也日渐猖獗。这种情况下,刘禅在260年追谥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在261年追谥赵云,263年春天又给诸葛亮在汉中立庙。或许刘禅是自知大势已去,通过追悼蜀汉立国过程中的诸位先贤,一方面尽可能凝聚人心,另一方面也是给他们一个交代吧。诸葛亮的庙刚立好,钟会的大军就打过来了。蜀军首失汉中,又失沓中,再失阴平,终败绵竹,刘禅只好出降。

三国历史,原来藏着这么多秘密


刘禅或不能称为通常意义上的明主,也有宠信宦官黄皓等毛病,且缺少过硬的功绩,但他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昏君。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对待臣下,多数时候相对温和,较少有不听人言、勃然大怒的情形,更很少逼死臣僚。所以,他能看似昏昏碌碌地在皇位上坐42年,尤其后30年是在离开诸葛亮辅佐的情况下。蜀国前期政通人和,后期虽然民众负担重,但政治依然保持整体稳定。


“乐不思蜀”

这一看法或许与很多人对刘禅固有的印象不同。事实上,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许多故事深入人心,但除了《三国演义》里的文学描述,真实的三国历史中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有很多值得我们重新探究的问题,比如:

吕布和刘备均出身寒微,为何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路?
周瑜是如何利用家族身份逆风翻盘的?
汉末三国究竟是豪杰辈出的英雄年代,还是士族与寒门的残酷乱斗?

不同人的心中或许有不一样的答案,就连“刘禅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一问题,若由不同人来讲,也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3-29 05:25 , Processed in 0.1118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