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曹胜败一点都不简单 袁绍出身于东汉末年四世三公的顶级士族之家,个人才略也十分出众,是曹操之前的华北霸主,并且实力远胜于曹操,最后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成就了曹操的霸业。 官渡之战固然是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袁绍在此战中也损失了七万大军,对其衰落有很大的影响。但袁曹争霸的过程远不止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的败因也远不是袁绍“不会用人”、“优柔寡断”等浅层次的原因,贯穿于袁曹争霸过程中的,是关东政权与普世政权的纷争,曹操的胜利,是普世政权对关东政权的胜利。 关东盟主袁绍 袁曹争霸的具体内涵,我们还要从袁绍、曹操的出身,以及关东、关中两地的深刻差别说起。 2 关东与关西的不同传统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人,在汉代属于关东地区。汉代的关东、关中是以函谷关为界,函谷关以西是广义的关中,也可以称为关西;函谷关以东则称为关东,因为函谷关在崤山之中,关东也可以称为山东。因为上古时代华夏文明的中心在北中国,所以无论关中、关东,其主体大约都是指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 关中、关东这两个地区,从商周以来,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传统。 关中地区的土地很肥沃,即《禹贡》所谓“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特别适合上古时代的耕种方式(中古时代农业进步以后则不再是上上之选了),所以粮食产量很高,足以自给自足。 同时关中又是一个四塞险固的封闭之地,关中东有函谷关、潼关,西有陇关,北有萧关,南有散关,有所谓“山河之固”。这样的地方因为粮食能够自给,不依赖于外部,地形又使外部势力也难以干涉,特别方便国君关起门来整肃内部,关中因此成为法家思想最好的试验田。 战国时代的法家思想原本也产生于韩、赵、魏等晋国分出来的国家,法家的大家吴起、商鞅学成于魏国,李悝是魏国人,慎到是赵国人,申不害是被韩国影响笼罩的郑国人,战国法家的大家基本上都修成于原来的晋国,而晋国也正是凭借今日山西省的山河之固,在春秋时代率先发展出比较集权的政体。在战国法家更高级的理论的指导下,关中催生了秦国这样高度集权的秦制帝国。 原晋国地区是法家大昌之地 关东地区则不同。关东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各国之间互通有无,互相依存的程度很高,社会力量因此难以被王权完全管束,颇有自由发展的空间,王权对社会的支配性较弱;另外关东地区是广阔的大平原,各国之间没什么屏障,如果国君想整肃贵族,容易造成动荡,被其他国家所乘,所以国君不敢造次,有强大的贵族制传统。 战国时代虽然关东六国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法,进行中央集权,但无论是齐国的威王肃政、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魏文侯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赵国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国的乐毅强兵,其彻底程度都完全无法与秦国的商鞅变法相比,在山东六国,贵族政治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秦灭六国以后,关中、关东的地域矛盾并没有缩小,反而随着秦朝对关东的高压统治而激化,秦始皇活着的时候,陈郡、东海郡就已经成为秘密反秦的大本营,等到秦始皇一死,关东六国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秦大起义,在汹涌的怒潮之中吞噬了秦王朝。 继任的汉王朝也并没有完成两地的融合。西汉初年,刘邦原打算建都天下之中的洛阳,但汉初是中央集权与封建制并存的时代,在原来法家制度贯彻得比较彻底的秦、韩、魏三国故地推行秦制,由皇帝直接控制,在不太习惯法家的齐、楚、燕、赵等地实行分封制,所以汉朝境内其实有很多强大的诸侯,其天下还极不稳固,所以张良和娄敬建议刘邦定都长安,像秦国一样以四塞险固的关中为根据地,来防范和对付山东诸侯。 而汉初也确实发生了刘邦诛杀异姓王和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等关中压制关东的战争,西汉也一直对关东深有防范,关东人进关中需要介绍信,还要检查行李,关中人去关东则还禁止带马匹,防止马匹流入关东,被关东诸侯用为战马。 汉初郡国并行形势 反观关东地区,其贵族传统虽经历秦始皇、汉武帝的一再摧残,却依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从秦朝开始实行的迁豪政策,将财产在某个数目以上的关东豪族全部迁到长安,让他们集中居住在皇帝的陵邑进行监视,使很多豪族在搬家的路上破产败落,但依然无法阻止关东豪族一波又一波的壮大;汉武帝派酷吏去关东大杀豪族,砍头动不动几百人起,灭了不知道多少家,也依然没有信心把他们尽灭,而只是想让他们取消自己的独立性,来做汉朝的官。 到了西汉后期的汉元帝在位时,被汉武帝强行绑架进官僚系统的豪族,在朝堂上的力量大大增加,迫使汉朝停止了摧残社会的迁豪政策,关东豪族的实力急剧壮大,竟能帮助汉光武帝刘秀消灭新莽政权,统一天下,成为东汉政权的依靠力量。 东汉之初刘秀试图用度田政策清查豪族的田地,也因阻力太大无法实施,此后豪族更是通过与国家意识形态儒学的结合,进化为士族,很大程度上垄断了东汉的三公九卿和地方郡守等职位,对国家政治的发言权越来越大。 3 关东士族的天之骄子 袁绍就是关东士族的代表人物。他的高祖父袁安,德行出众,儒学有成,成为汉和帝的司空,与专权的外戚窦宪针锋相对,不避强暴;曾祖父袁京是孟氏《易》的名家,极有声望的隐士,袁京之弟袁敞也精通易学,是汉安帝的司空;祖父袁汤在汉桓帝时把三公都做了一遍;其父袁逢、其叔袁隗都是汉灵帝的三公,袁家连续四代都出了三公,被称为“四世三公”,如果从三公的数量上来说则有五个,又被称为“四世五公”。 汉司徒袁安碑 东汉又是一个宗族势力大发展的时期,汉朝以孝治天下,认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将孝义之人举为孝廉,用做官员。在西汉“忠”、“孝”两种品德地位是一样的,但随着汉朝皇帝的做法越来越让人讨厌,以及地方豪族的宗族壮大,“孝”的地位超过了“忠”,形成了“我主公的主公不是我的主公”这样的封建观念。 然后东汉人又将父子关系进行比附,座师之于门生,举主之于故吏,也都像父亲之于儿子一样,门生故吏不但要给座师举主效力,还要给座师举主的子孙效力,给座师举主的家族效力。 这种情况下,像汝南袁氏这样四世三公之门,能量就很大了,大到足以变天。袁家四代人出了五个三公,察举征辟的人才无数,都是袁家的门生故吏,这还不算那些没做到三公但也做到九卿、郡守的袁家人。 这些门生故吏按社会伦理都应该为汝南袁氏服务,他们有的是地方郡守,有的是朝廷公卿,与袁家结成了一种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但又牢靠的关系网,袁氏家主只要打个喷嚏,天下也能动几动。 袁绍继承的就是这样巨大的遗产,当然在继承遗产上他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就是袁术。袁绍虽然是袁逢的长子,但是却是庶出,母亲是个婢女,在家中地位低微,后来还被过继给伯父袁成,袁逢的次子袁术是嫡长子,继承了袁逢的主要遗产,他瞧不起袁绍,骂同父异母的兄长袁绍为“家奴”。 庶出的名士袁绍 但是袁绍的才干和气象远在袁术之上,袁术还在那里飞鹰走狗的时候,袁绍已经在濮阳令的职位上干出了名声,而且为母亲服丧三年后,因为名义上的父亲袁成死的时候自己还没有过继过来,所以这时又为袁成补服丧三年,儒家的道德规范不但履行得无可挑剔,而且还玩出了创意,又有吏才,虽然是庶出毕竟也还有袁家站台,其前途比袁术要远大得多。 如果说这时的袁绍只是关东士族中的一个后起之秀,那么接下来他的作为就把他推上了领袖的地位。 当时宦官掀起党锢之祸,迫害关东士族,袁绍拒不接受宦官控制下的朝廷的征辟,而且密谋营救被打成党人的关东士族,与陈留张邈、南阳何颙、南阳许攸等名士人形成了集团,并且凭借才干和声望成为集团首领,这就是他后世的基本盘,而这些人全都是关东人士。 黄巾起义爆发后,汉朝为避免士大夫与黄巾军联手,宣布赦免党人,这时袁绍才出任官职。 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借黄巾之乱掌握了军权,汉灵帝却不想立何皇后的儿子刘辩为太子,而是想立王美人的儿子刘协(即后来的汉献帝),为此他建立了西园新军,选袁绍、曹操等八人为“西园八校尉”,而以宦官蹇硕居首,命令京城禁军全部归蹇硕统领,试图剥夺何进的军权。 孰料汉灵帝荒淫无度,是个短命鬼,局都没有布好就翘了辫子,蹇硕仓促之下想杀何进,袁绍等士人出身的西园军将官却心向何进,蹇硕的司马潘隐向何进告了密,蹇硕没能杀成,反被何进杀死。 但何进对宦官的能量已经十分恐惧,为了安全决心灭掉所有宦官,这就跟党人或者说关东士族的理想完全重合,于是在外戚窦武与士族领袖陈蕃之后,又出现了外戚何进与士族袁绍的同盟。 何进把袁绍提拔为司隶校尉,监察京师,同时倚为谋主,十分看重,袁术也沾光当上了虎贲中郎将,得以统帅部分禁军。 但袁绍又岂会真把屠户出身的何进放在眼里?他劝何进召外兵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何进也认为宦官在禁军中很有影响,他名义上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与何进父母都不同,原名朱苗)就跟宦官打得火热,用禁军杀宦官不是特别放心,所以同意了袁绍的提议。 派去募兵的王匡、鲍信、桥瑁,以及调来京师的董卓、丁原等人,有的是袁绍的人,比如桥瑁、王匡,有的是何进的人,比如丁原,有的是跟袁绍、何进都拉的上关系的人,比如鲍信、董卓,但袁绍的人实力明显更强些,尤其是袁绍因为叔叔袁隗举荐过董卓,就把董卓当自家的门生故吏看待了。 袁绍的想法是,利用这些外兵干掉宦官,然后要是有机会,连何进也一起干掉,由袁氏来执掌汉朝朝权,后来董卓要废帝,袁绍针锋相对,喊出了“天下健者,岂唯董公”这样的心里话,以“健者”自居,王夫之认为从这里“其心可知矣”,其野心和目的当与董卓不相上下。 袁绍与董卓针锋相对,野心相类 不久宦官铤而走险干掉了何进,这给了袁绍绝佳的机会,也给他省了不少麻烦,毕竟不用亲手把何进干掉再去擦屁股了。于是袁绍、袁术率军进宫,跟何进旧部一起对宦官进行绝种性屠杀,连胡须稀少的人也冤死了不少。 如无意外,把皇权集团的毒瘤外戚、宦官一同干掉后,接下来袁绍就会挟持皇帝,接管政权,汉王朝将完全由关东士族的掌控。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5-1-10 09:44 , Processed in 0.1332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