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汉朝时校尉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将军。校尉手下有自己统领的军队,而将军却不一定有自己的军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汉末年,汉灵帝设置的“西园八校尉”。 上军校尉——蹇硕 因为蹇硕直接受命于汉灵帝,并总管各军,就连大将军何进亦要受蹇硕的节制。 汉灵帝有两位皇子刘辩和刘协,汉灵帝认为刘辩为人缺乏威仪,所以他想传位于刘协,但就在他犹豫未决之时却身染病重,便把刘协托付给了“西园八校尉”之首的蹇硕。汉灵帝去世之后,蹇硕曾想先杀皇后之兄大将军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不想却被何进逃脱,随后何进拥立刘辩即帝位,尊其母何皇后为皇太后,从此东汉的实权落在了何进的手中。何进既已掌握了朝政大权,便怨恨蹇硕想谋害自己,于是他将蹇硕处死,“西园八校尉”也名存实亡了。 中军校尉——袁绍 袁绍(?-202年6月28日 ),字本初,汝南汝阳人,汉末三国群雄之一。 袁绍出身于东汉名门,自他的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因此其家族也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后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被推举为关东联军的盟主。随后袁绍占据冀州,又夺青、并二州,击败了幽州的公孙瓒,统一了河北,他的势力也达到了巅峰。但在官渡之战中,败给了同为“西园八校尉”的曹操。 下军校尉——鲍鸿 鲍鸿(?-189年),东汉末年将领,“西园八校尉”之一的下军校尉。 鲍鸿在三国之中虽然不是很出名,但他也确是位名将,在他担任右扶风期间,恰逢西凉的韩遂率叛军进犯,鲍鸿率扶风军与破虏将军董卓合兵,大破韩遂的西凉叛军,史称为“美阳之战”。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汉灵帝拜鲍鸿为“西园八校尉”中的下军校尉,随后朝廷派他讨伐汝南的黄巾军,鲍鸿再次大破黄巾军,但因为他贪污军饷而被弹劾,最后死于狱中。 典军校尉——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了制约外戚大将军何进,设置了“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曹操虽然出身豪门,但却是豪门中的"寒族"。曹操精兵法,善诗歌,他的诗歌慷慨悲凉,他的兵法鬼神莫测,曹操与袁绍讨伐董卓之后,于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于许都,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大权在握,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 助军左校尉——赵融 赵融,字稚长,东汉末年凉州汉阳郡人,在汉灵帝所设置的“西园八校尉”中,赵融为其中的助军左校尉。 关于赵融的历史记载并不多,只是说他后来投靠了曹操,而曹丞相也看在同事一场的份上,任命他为“荡寇将军”,官至“光禄大夫”,唯一能令人们记住他的,就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喷子祢衡对他的评价:“稚长可使监厨请客”。 助军右校尉——冯芳 冯芳,荆州西陵人,“西园八校尉”中的助军右校尉,宦官曹节的女婿,后官至大司农。 据《山阳公载记》的记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凡八校[尉],皆统于蹇硕。” 左校尉——夏牟 夏牟,东汉大臣,曾任谏议大夫,后为左校尉,与袁绍、曹操等共为“西园八校尉”,当大将军 何进被杀、董卓乱政时,夏牟因与何进旧部分粮不均而被杀。 右校尉——淳于琼 淳于琼(?-200年),字仲简,河南禹州人,“西园八校尉”中的右校尉。 其实右校尉淳于琼还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淳于琼后来追随了同为“西园八校尉”的袁绍,成为其麾下的大将,与张郃、高览等名将齐名。正当官渡之战处于对峙之际,袁绍派淳于琼镇守屯粮重地乌巢,不想却被曹操亲率五千精兵擒获,而且还被曹军割掉了鼻子。当曹操看到昔日的同僚这幅惨样时便问道"你今天弄成这样,是什么源故?"淳于琼答道"胜负乃天所控制的,问我干什么?"曹操本想要留下淳于琼的性命,但许攸却说"以后他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鼻子被割了,不会忘记今天的耻辱和仇恨。" 因此,曹操在割掉了淳于琼的鼻子之后,又杀掉了这位昔日的同僚。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5-1-5 18:56 , Processed in 0.1770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