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品论 查看内容

此人是忠诚于曹魏的大将,反对司马懿夺权,年近八十仍旧起兵反抗

2018-2-26 17:05|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537| 评论: 0

摘要: 唐朝著名才子王勃,曾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此言概括了无数名将的生平,例如廉颇,早已垂垂老矣,却愿再为国家戍守边疆;马援虽已年迈,却主动请缨东征西讨,破羌人,平交趾。到了三国时期,这样的名将也 ...

唐朝著名才子王勃,曾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此言概括了无数名将的生平,例如廉颇,早已垂垂老矣,却愿再为国家戍守边疆;马援虽已年迈,却主动请缨东征西讨,破羌人,平交趾。到了三国时期,这样的名将也不少,例如蜀汉的廖化、张嶷、邓芝等人,都年过七旬,还能征战沙场。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也是这样的人物,他老当益壮,年近八十岁,还曾为了匡扶皇室而起兵。只不过事与愿违,一生战功赫赫的他,最终棋差一招,不但未能达成所愿,反而害死了一个皇室后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壮心不已的,暮年烈士,又是何人呢?

此人名为王凌,是东汉司徒王允的子侄,后来因公获罪,巧遇曹操,并得到了曹操的赏识,曾担任过丞相府掾属一职,可以说,曹操是他的大恩人。而王凌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一生,历经过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任主公,曾数度参与曹魏与东吴的角逐,要么大胜而归,要么力挽狂澜,战功非常显赫。到了晚年,他更是高居司空之位,而且与自己的外甥令狐愚,一起掌控着淮南地区的兵权。位极人臣的他,不介从未生出不臣之心,甚至在司马懿把持朝政的时候,想要发动政变,匡扶魏室。

公元249年,隐忍多年的司马懿,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权臣曹爽,得以大权独揽,据记载,当时魏帝曹芳想要与他商议政事,要亲自出宫去拜见他。此时王凌看不下去了,他认为这是因为曹芳太过年幼,才会受制于司马懿,于是与令狐愚一起图谋,发动政变,并打算另立,曹操的儿子之一,楚王曹彪为新帝。《汉晋春秋》记载:“凌、愚谋,以帝幼制于强臣,不堪为主,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之,以兴曹氏。”当时王凌位高权重,司马懿又非常信任他,他发动政变,成功改写历史的机会非常大,王凌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他在图谋了两年之后,趁孙权封锁涂水之机,上表请求朝廷派发虎符,想以伐吴为借口,调动大军,发动政变。

然而令王凌意外的是,司马懿直接驳回了他的请求。没有虎符,他便无法调动淮南的大军,于是无奈之下,他派自己的心腹杨弘,去说服新任兖州刺史黄华,与他一同举事,然而杨弘和黄华,不但没有与他一心,反而将其告发了。原来在公元249年,即他图谋推翻司马氏的第一年,时任兖州刺史的令狐愚去世,令狐愚的幕僚便已经出卖了他。只不过司马懿性格隐忍,在抓到具体证据之前,并没有发作,反而假装不知此事,避免了打草惊蛇。但司马懿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接替令狐愚之职的黄华,便是他精挑细选的人。

王凌军事才华有余,却不懂政治,最终入了司马懿的圈套,不但未能匡扶魏室,还把自己搭了进去——在他只能调动自己部曲的情况下,司马懿一面下赦令,声称赦免他的罪过,一面北率大军直逼寿春。王凌知道自己无力与司马懿抗衡,为了避免寿春的百姓受到波及,在开战之前,便向司马懿面缚请降,被押回洛阳。一场浩大的政变,还未爆发,便被司马懿扼杀在了摇篮中,王凌也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最凄惨的是,因为他不战而降,在后人心目中,他还成了胆小的代名词。

王凌图谋起事之时,已经七十七岁,虽然当时魏室衰微,但是他有资历,也有战功,就算他不对司马懿阿谀奉承,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便可以善终,但是做为曹魏的旧臣,他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冒着“身名并灭”的风险,挺身而出,想要推翻司马氏,匡扶魏室。只可惜,他最终还是败了,他不但自己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还害死了他想拥立的新帝曹彪。分析到此处,我们不得不叹一声,王凌才是真正诠释了,那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他在自尽之前,于已故旧友贾逵的祠堂中,那一声“贾梁道(贾逵字梁道),王凌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的悲嚎,或许将永远回荡在历史长河中。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19 03:00 , Processed in 0.1476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