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把袁绍刻画成小丑一样的人物,刚愎自用,志大才疏,滥杀无辜又好大喜功,匆匆出场,又匆匆谢幕,把个足以成就霸业的四州之地拱手让人,又被人斩尽杀绝,简直就是一个于国于家的祸害。不过,正史《三国志》中记载的袁绍,和小说不太一样。 袁绍出生于汝南豪族,四世三公,势倾天下。但是,袁绍是庶出,看看《红楼梦》里的贾环就知道,庶出的孩子在大家族中是什么地位。因此,袁绍如果不是能力超级强,基本没有多少出头的机会。可是,偏偏袁绍不甘平庸,《三国志》记载,袁绍“能折节下士,士多附焉。”那么多人争着跟袁绍交往,难怪袁术嫉妒地说,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 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而宦官对朝廷官员的打击力度之大,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党故之祸”让东汉加快衰败速度。袁绍作为世族成员,对宦官深恶痛绝,他建议外戚何进,把宫里的宦官都杀了。这当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合理的,但从中可以看出袁绍对宦官的态度。 由于何太后不同意诛杀宦官,何进也犹豫不决,就有了后来的董卓介入。当董卓介入京师时,袁绍正在后宫大杀宦官。 董卓带着兵来的,来了之后的局势袁绍和何进就控制不住了。行伍出身的董卓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想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以便于自己在背后控制。这时候的董卓很看重袁绍,专门把他叫来,跟他商量换皇帝的事。 世族出身的袁绍哪看得上大兵董卓?他很不屑地说,汉家天下已经四百多年,对百姓恩泽深远,当今皇帝虽然年幼,但并没有不好的作为,你这么说废就废了,恐怕不能服众。 董卓本来以为,他手握重兵,没人敢不听话,谁知刚一开口就碰了钉子,也很生气,兵痞劲儿上来,张口就骂,你小子,如今天下事还不取决于我?我就这么做了,谁敢不听?难道你觉得我董卓的刀不锋利吗? 这么毫不掩饰地以武力相威胁,董卓也是够直白的。谁知,袁绍根本不怕,针锋相对地回答,“天下健者,岂唯董公?”言外之意,有兵就了不起吗?我姓袁的不尿你。说完,袁绍“横刀长揖而去。”这个动作,既不失贵族的礼貌,又表达了对董卓的藐视和不屑,简直就是一个帅的不能再帅的动作。 离开京师的袁绍开始了他的讨伐董卓和争霸之路。不过,由于袁绍不能听从谋士的意见,虽然初期势力强大,但官渡之战被曹操打了个落花流水。最主要的,两个儿子窝里斗,这就给了曹操以可乘之机。河蚌相争,渔翁得利,曹操就是那个得利的渔翁,从此逐渐强大,并最终统一北方。 后人只记住了袁绍的失败,但袁绍对董卓的那句话,短短八个字,却也表现了他英雄的一面,只不过他是个失败的英雄,曾经的辉煌被忘记了。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5-1-5 19:11 , Processed in 0.1317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