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几大古典小说名著中,《三国演义》成书最早,《三国》研究的历史也最悠久。仅从现存最早的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所撰《〈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到撰写本文的1996年,时间就长达五百余年。如此漫长的研究史,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明代;(2)清代;(3)“五四”前后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4)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5)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6)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本文打算仅就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略加论述。同时,限于条件,论述的内容将以中国大陆的研究情况为主,适当兼及台港澳地区和国外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发展的基本轨迹
八十年代伊始,已经摆脱“文革”桎梏,正在大胆解放思想的中国学者便以新的精神面貌,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可贵的重新探索。他们或针对极左思潮加给《演义》的种种污蔑之辞,发出了“重评《三国演义》”的呼声(见陈辽《重评〈三国演义〉》文,载《文艺论丛》第10辑);或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演义》的成书年代(如章培恒、马美信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袁世硕的《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载《东岳论丛》1980年第3期;周邨的《〈三国演义〉非明清小说》,载《群众论丛》1980年第3期);或分别论述了《演义》的主题思想(如王志武的《试论〈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意义》,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朱世滋的《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丹东师专学报1980年第2期;叶胥、冒炘的《谈〈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载《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赵庆元的《封建贤才的热情颂歌——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或对《演义》的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作出了富有新意的分析(如刘敬圻的《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载《文学评论》1980年第2期;李厚基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主角》,载《新港》1980年第12期;陈翔华的《论诸葛亮典型及其复杂性》,载《文艺论丛》第12辑)。这些论述,意味着《三国演义》研究开始由沉寂走向复苏;但因成果较少,力量分散,尚未形成声势。
1982年7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研究》杂志在全国率先开辟“《三国演义》研究”专栏(是年第4期),集中发表刘知渐的《重新评价〈三国演义〉》、李厚基的《〈三国演义〉构思基础质疑》、陈周昌的《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得失》、沈伯俊的《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情况综述》。对此,《人民日报》迅速予以报导,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继后,该刊又在1982年第5期、1983年第1、2期接连发表《三国演义》研究论文,进一步引起了学术界同行的关注和回应。在此基础上,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和文学研究所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4月在蜀汉故都——成都举行,来自国内17个省、市的120余名学者出席,这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上专家学者们的第一次大聚会、大交流。在这次讨论会上,大家围绕着《三国演义》的作者与版本、《演义》的主题、《演义》的艺术成就、《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向全国同行发出了筹建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倡议。会后,《社会科学研究》于1983第4期集中发表了《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综述》和7篇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也于是年12月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三国演义研究集》。1984年4月,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余名学者会聚曹魏故都——洛阳,举行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并正式成立了中国《三国演义》学会。这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一支全国性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并日益壮大。这支队伍是富有活力的,又是非常团结的,它是《三国演义》研究事业不断深入发展的主要动力。经过这样几个阶段的努力,《三国演义》研究很快形成兴旺的局面,成为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十六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古代文学界公认的发展健康、成就显著的部门之一。其突出标志是:
(一)学术成果大量涌现。据初步统计,自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已经公开出版《三国演义》研究专著、专书60余部,发表研究文章1200篇左右。在这些专著、专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11部:
《三国演义纵横谈》 丘振声著,漓江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三国演义创作论》 叶维四、冒炘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三国演义新论》
刘知渐著,重庆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三国演义论稿》 高明阁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诸葛亮形象史研究》
陈翔华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三国演义考评》 周兆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三国演义美学价值》
霍雨佳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三国演义艺术欣赏》 郑铁生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三国漫谈》
沈伯俊著,巴蜀书社1995年2月第1版;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朱一玄、刘毓忱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 《三国演义辞典》
沈伯俊、谭良啸编著,巴蜀书社1989年6月第1版。
这一时期,台港澳及外国学者也出版了一些《三国》研究专著,笔者知见的较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学者金文京、井上泰山等合著的《〈花关索传〉研究》(汲古书院1989年)、澳门学者陈伯煇的《〈三国演义〉悲剧探源》(澳门文化司署1992年)等。此外,若干学者的综合性著作中也包含对《三国演义》的论述,其中一些颇有分量,如吴组缃的《说稗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何满子的《汲古说林》(重庆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段启明、陈周昌、沈伯俊的《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张国光的《古典文学论争集》(武汉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常林炎的《宿莽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刘敬圻的《困惑的明清小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王齐洲的《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丘振声的《新竹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王枝忠的《古典小说考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欧阳健的《明清小说新考》(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12月第1版)、张锦池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华艺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等等。美国学者蒲安迪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沈亨寿译,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也颇有见地。
(二)学术会议接连举行。十六年来,总共举行了10次全国研讨会、3次专题研讨会、2次国际研讨会。
1.全国研讨会。已经举行了10次。除了上面谈到的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之外,还有以下8次:第三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1985年10月在江苏镇江举行;第四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1987年10月在湖北襄樊举行;第五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1988年5月在海口举行;第六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1990年9月在四川绵阳举行;第七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1991年10月在湖北江陵举行;*
第八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1993年9月在河南许昌举行;第九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1994年8月在江苏无锡举行;第十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1995年5月在湖北当阳举行。 2.专题研讨会。已经举行了3次。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讨会 1986年12月在广州举行;《三国演义》版本讨论会
1987年1月在云南昆明举行;孙吴与三国文化研讨会 1993年5月在浙江富阳举行。 3.国际研讨会。已经举行了2次。包括:三国与诸葛亮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5年11月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四川国际三国文化研讨会1991年11月在四川成都举行。
(三)学术团体机构纷纷建立。继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之后,一些省、市、县级学会也陆续成立,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 1.
省级学会。包括:湖北省《三国演义》学会1988年4月成立,挂靠湖北大学中文系;四川省《三国演义》学会1988年6月成立,挂靠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2.市、县级学会。包括:四川省梓潼《三国演义》学会 1985年6月成立,挂靠梓潼县政协;四川省绵阳市《三国演义》学会
1991年4月成立,挂靠绵阳市富乐山公园;四川省广元市《三国演义》学会 1991年9月成立,挂靠广元市政协;江苏省邳州市《三国演义》应用研究会
1992年5月成立,挂靠江苏省运河师范学校;山西省清徐县罗贯中研究会 1992年9月成立,挂靠清徐县志办公室;江苏省镇江市《三国演义》学会
1992年12月成立,挂靠镇江市文化局;浙江省富阳市《三国演义》学会
1993年9月成立,挂靠富阳市文联;河南省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1994年11月成立,挂靠许昌市文联。
3.专门研究机构。目前已经建立的有:四川大学三国文化研究中心1990年4月成立,挂靠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三国文化研究所1994年4月建立,挂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这一切,形成了《三国演义》研究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二、新的见解,新的突破
十六年来,《三国演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取得了若干新的突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有:
(一)关于罗贯中的籍贯
明代以来,关于罗贯中的籍贯有东原、太原、钱塘、庐陵诸说。大多数明代《三国》刊本及《隋唐两朝志传》等均题署“东原罗贯中”,加上其他一些文字记载,是为“东原”说的主要依据。1931年,郑振铎等人发现天一阁收藏的《录鬼簿续编》,其中有“罗贯中,太原人”一语,许多人便以此为“铁证”,认为罗贯中是今山西太原人。从此,罗贯中的籍贯便集中为“东原”、“太原”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部比较权威的文学史、小说史均主“太原”说。近十几年来,有关专家围绕两说进行学术争鸣,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
关于“东原”说。刘知渐在《重新评价〈三国演义〉》中认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的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罗贯中为东原人。这个刻本很精整,致误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罗贯中是东原人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录鬼簿续编》出于俗手所抄,“太”字有可能是“东”字草书之误。王利器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1、2期)中认为:东原乃是罗贯中原籍。《录鬼簿续编》作“太原人”,系因其传抄者少见东原,习知太原,故尔致误。东原即汉东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这不仅可以从大多数明刻本“认定罗贯中是元东原人”找到根据,而且可以从罗贯中在《水浒全传》中把东平太守陈文昭处理为全书唯一精心描写的好官这一点看出端倪,因为元代慈溪县令陈文昭与罗贯中同为理学家赵偕(赵宝峰)门人,且有政声,故罗贯中借其名为自己故乡东平的太守。刁云展在《罗贯中的原籍在哪里》(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中认为:《三国演义》最早的几种版本大都署名“东原罗贯中”,罗贯中创作的其他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和一百十五回本《水浒传》,也都署名“东原罗贯中”,“这是作者本人题署,应当相信。”反之,其他记载则可能弄错。
关于“太原”说。李修生在《论罗贯中》(载《山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中认为:罗贯中原籍太原,他的祖先可能是随宋王朝南迁至杭州的,故又称杭州人。孟繁仁在《〈录鬼簿续编〉与罗贯中种种》(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中认为:《录鬼簿续编》的作者既是罗贯中的“忘年交”,他关于罗贯中的记载就应该是最权威、最可信的。罗贯中创作的小说、戏曲,在选材上都与山西、太原有一些瓜葛:《三国演义》塑造最为出色,最为成功的人物关羽,是山西解州人;《隋唐两朝志传》中的重要人物李渊父子,是从太原起兵而夺取天下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的重要人物李存孝,是山西雁北人;《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中的赵匡胤,未发迹时曾流落太原;《平妖传》中的文彦博,是山西介休人。这种“瓜葛”,正与作家的“故土性”有密切关系。元代在晋阳(太原)有一个罗氏家族,罗贯中很可能属于这个家族。刘世德在《罗贯中籍贯考辨》(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中提出:《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三处属于古东平范围内的地理错误,由此可见,罗贯中非东平人。
面对两说之争,沈伯俊在《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载《海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中提出:尽管个人倾向于“东原”说,但终究只是认为“东原”说比“太原”说可靠一些,还不能遽尔否定“太原”说。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可以着重从三个方面努力:(1)注意《录鬼簿续编》有无别的抄本。如果幸尔发现新的抄本,就可以判定其中的“太原”二字究竟是否误抄。(2)注意有关罗贯中生平的新发现。(3)确认《三国志传》是《三国演义》的祖本,并判定其成书年代,那么,其题署“东原罗贯中”与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所说的“东原罗贯中”互相印证,就可以成为确定罗贯中籍贯的有力证据。到了1994年,刘颖独辟蹊径,在《罗贯中的籍贯——太原即东原解》(载《齐鲁学刊》1994年增刊)中指出:历史上有过三个太原郡,分别在今天的山西、宁夏、山东。《录鬼簿续编》所说的“太原”,很可能是指东晋、刘宋时期设置的“东太原”,即山东太原,与“东原”实为一地。东太原这一建制早已废置,但因《录鬼簿续编》的作者有用古地名、地方别名等生僻地名的习好,故对罗贯中的籍贯也用了生僻地名。此处的“太原”,与《水浒传》、《三国志传》上题署“东原”都是对的,只是分别用了两个生僻的古地名。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路。随后,杨海中的《罗贯中的籍贯应为山东太原》(载《东岳论丛》1995年第4期)、杜贵晨的《罗贯中籍贯“东原”说辨论》(载《齐鲁学刊》1995年第5期)进一步论述了“太原”应指“东太原”,亦即“东原”。这样,就为“东原”说与“太原”说打通了联系,朝着问题的解决大大前进了一步。
(二)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不满足于“元末明初”的笼统提法,对《演义》的成书年代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五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成书于宋代乃至以前”说。持此观点者主要是周邨。他在《〈三国演义〉非明清小说》一文中,就江夏汤宾尹校正的《全像通俗三国志传》提出了三条论据:(1)该书在《玉泉山关公显圣》一节中有“迄至圣朝,赠号义勇武安王”一句,而关羽封赠义勇武安王是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因而此句“只能是宋人说三分的口吻”。(2)该书“记有相当多的关索生平活动及其业绩”,而“关索其人其事,辗转说唱流传时代,应早在北宋初,也可能更早于北宋初年,在唐五代间。而这也可能是《三国演义》成书远及的时代。”(3)该书的地理释义共14条,计17处,其中15处可以推断为宋人记宋代地名;其中也有2处是明初的地名,但这可能是传抄、传刻过程中后来加上的。此说完全忽视了《三国演义》吸取元代《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三国戏内容的明显事实,难以成立,因而至今无人赞同。
2.“成书于元代中后期”说。持此说者以章培恒、袁世硕为代表。章培恒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前言》第三部分,根据书中小字注中提到的“今地名”进行考证,指出:“这些注中所说的‘今时’何地,除了偶有误用宋代地名者外,都系元代地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曾将建康改为集庆,江陵改为中兴,潭州改为天临;“然而,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却仍然把建康、江陵、潭州作为‘今地名’,而不把集庆、中兴、天临作为‘今地名’,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该书写作时还没有集庆、中兴、天临这样的‘今地名’呢?”文章由此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似当写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之前”,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袁世硕在《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一文中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元代中后期,约为十四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其主要论据是:(1)书中共引用330余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这“与宋元间的平话是很近似的”。书中所引诗词,“不署姓名的泛称,多用‘后人’、‘史官’,‘唐贤’一词用了一次,‘宋贤’一词用过十多次,却不见‘元贤’一类字眼。这可以视为元人的口吻,表明作者为元人。”而署名作者基本上是唐宋人,也表明《演义》作者为元人。(2)书中小字注所提到的“今地名”,除了几个笔误之外,“其余的可以说是全与元代之行政区名称相符”。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为元天历二年(1329)以前的旧地名。“据此,有理由将作注的时间断为这年之前。如果考虑到人们在一段时间里仍习惯于用旧地名,那么将作注时间往后推几年、十几年,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作注的时间断为元代的中后期,约为十四世纪的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而书中的注绝大多数出自作者之手,因此,《三国志通俗演义》即应成书于这一时期。
3.“成书于元末”说。陈铁民在《〈三国演义〉成书年代考》(载《文学遗产增刊十五辑》,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中认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无疑是今存最早、最接近原著面貌的刻本,利用其注释来考证《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是可靠的。根据嘉靖本注释中有评论和异文校记,以及有不少错误等情况判断,这些注释不大可能为罗贯中自作,而是《演义》的抄阅者和刊刻者零星写下,逐步积累起来的,其中有的作于元末,有的作于明初。既然有的注释作于元末,那么《演义》的成书年代自然也应在元末;即使根据一些作于明代洪武初年的注释,也可推知《演义》成书应在元末,因为只有在《演义》写成并流传之后,才有可能出现《演义》的注释。周兆新在《〈三国志演义〉成书于何时》(载其主编之《三国演义丛考》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中指出:联辉堂本《三国志传》中有“圣朝封赠(关羽)为义勇武安王”一语,汤宾尹本《三国志传》亦有相似语句,两本在提到“圣朝”之前,均曾提到“宋朝”,二者对举,可见“圣朝”不可能指宋朝;而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均无封赠关羽之事,可见“圣朝”也不可能指明朝。这样,它只能指元朝。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曾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结合《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演义》当成书于元代后期。
4.“成书于明初”说。持此说者较多,如欧阳健在《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一文(载《三国演义研究集》)中认为:周楞伽、王利器先生根据元代理学家赵偕的《赵宝峰先生集》卷首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等材料,认为罗贯中即门人名单中的罗本,这是可信的,按照门人之间“序齿”的通例,可以推算罗贯中的生年约在1315—1318年,卒年约在1385—1388年;再根据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小字注所谓“今地名”的分析,可以判断:《三国志通俗演义》可能是罗贯中于明初开笔,其第十二卷的写作时间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全书初稿的完成当在1371年之后。其时,罗贯中在五十五岁左右,其知识和阅历都足以胜任《演义》的写作。任昭坤在《从兵器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载《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第1期)中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里叙述描写的火器,绝大多数在明初才创制,或才有那个名称,这证明《通俗演义》成书于明初。《通俗演义》描述的火器,使用者都是孔明,可见在作者心目中,只有孔明那样智慧过人的人才能创制使用先进火器,这说明作者所处时代是以冷兵器为主的,这也与明初的兵器实际状况相吻合。
*
5.“成书于明中叶”说。张国光在《〈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中叶辨》(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亦收入《三国演义研究集》)中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以《三国志平话》为基础的,现存的《三国志平话》刊于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代表了当时讲史话本的最高水平,然而篇幅只有约8万字,文笔相当粗糙、简陋;而《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约80万字,是《平话》的十倍,其描写手法已接近成熟,因此,其诞生不能不远在《平话》之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第一个成熟的《三国演义》版本,它不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的作品,而是明代中后期的书商为了抬高其声价而托名罗贯中的,为此书作序的庸愚子(蒋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近年来,张志合的《从〈花关索传〉和〈义勇辞金〉杂剧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载《河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李伟实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弘治初年》(载《吉林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也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代中叶。
面对上述诸说,沈伯俊提出:要确定《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对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经历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尽管一些学者对罗贯中是否元代理学家赵宝峰的门人罗本、罗贯中与张士诚的关系、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积极的探考,但因资料不足,见解歧异,尚难遽尔断定《演义》成书的确切年代。第二,确认作品的原本或者最接近原本的版本。上述诸说,大都把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视为最接近原本面貌的版本,甚至径直把它当作原本,在此基础上立论。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嘉靖元年本乃是一个加工较多的整理本,而明代诸本《三国志传》才更接近罗贯中原作的面貌(详下)。这样,以往论述的可靠性就不得不打一个相当大的折扣。第三,对作品(包括注文)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有的学者通过对书中小字注所提到的“今地名”来考证《演义》的成书年代,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必须证明小字注均出自作者之手,否则,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按:陈铁民已经指出小字注并非出自罗贯中之手,王长友在《武汉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发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小字注是作者手笔吗?》文,认为嘉靖元年本的小字注并非作者本人手笔,“作注时该书已流传较久并得到推崇”,“作注者不但不是作者本人,也不是作者同时代的人。”张志合在《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发表《〈三国演义〉中的小字注非一人一时所加》文,也指出“罗贯中决不可能就是嘉靖本的原作者,当然也决不会是其小注的作者。”这些小字注也不是出自某一时某一人之手,而是伴随着《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流传过程而存在的。);其二,对小字注的考察,应当与对作品各个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而以前对此所作的努力还很不够。结合以上各种因素,目前比较稳妥的说法仍然是:《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而成于明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校理本三国演义〉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三)关于《三国演义》版本的整理与研究
《三国演义》版本甚多,仅现存的明代刊本就有大约30种,清代刊本70余种。各种版本数量之多,关系之复杂,都堪称古代小说之最。过去一个长时期中,人们对此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误以为《三国》的版本问题比较简单,形成这样几点普遍的误解:(1)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罗氏原作;(2)《三国演义》只有由嘉靖元年本派生的一个版本系统;(3)在众多的《三国》版本中,最值得重视的只有嘉靖元年本(一些人称之为“罗本”)和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简称“毛本”)两种。因为如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0年以前,中国大陆只出版了嘉靖元年本影印本和以毛本为基础的整理本。
1976年,澳大利亚华裔学者柳存仁教授发表《罗贯中讲史小说之真伪性质》一文(原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8卷第1期,收入刘世德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率先对《三国》版本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新见。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三国》版本的整理与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国外一些学者,如澳大利亚学者马兰安,日本学者金文京、上田望、中川谕等也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人们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1.关于版本的整理 * 十六年来,《三国》版本的整理出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按照出版形式,可以分为影印、排印两大类别。
(1)影印本。就笔者所见,比较系统地影印《三国》版本者主要有两家:其一,台湾天一出版社影印的《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其中的“《三国演义》专辑”共收书8种,除最后两种系续书外,包括以下6种:①《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万历十九年金陵周曰校刊本(简称“周曰校本”);②《新刻京本校正演义按鉴全像三国志传评林》,明万历间余象斗刊本(简称“评林本”);③《新镌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万历三十三年郑氏联辉堂三垣馆刊本(简称“联辉堂本”);④《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演义》,杨春元校,万历三十八年书林杨闽斋刊本(简称“杨春元本”);⑤《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清初吴郡绿荫堂覆明刊本(简称“绿荫堂本”);⑥《第一才子书》,清三槐堂刊本(简称“三槐堂本”)。其二,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的《三国志演义古版丛刊》,其第一辑包括以下5种:①《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万历二十年余氏双峰堂刊本(简称“双峰堂本”);②《新刻汤学士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江夏汤宾尹校正,明万历间刊本(简称“汤宾尹本”);③《新锓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明万历间刘龙田乔山堂刊本(简称“乔山堂本”);④《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明朱鼎臣辑(简称“朱鼎臣本”);⑤《新刻按鉴演义京本三国英雄志传》,清宝华楼刊本(简称“宝华楼本”)。此外,还有一些出版社影印了某些《三国》版本,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的《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书店分别影印的《增像全图三国演义》,等等。
(2)排印本。由于众多出版社竞相出版,《三国》的各种排印本纷纷问世。在难以计数的排印本中,相当一部分并未经过认真整理,缺乏学术价值。不过,确有一些排印本贯注了整理者的研究心得,在底本选择、整理原则、整理方法、整理质量等方面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中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类:①底本具有较高价值者。除了毛本《三国》已有多种标点本、校注本之外,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周曰校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李笠翁批阅三国志》等重要版本都已有了标点本或校注本。②在整理原则、整理方法上有所开拓者。如沈伯俊先后出版了《校理本三国演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毛本《三国》整理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巴蜀书社1993年11月第1版),即以很大力量校正底本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指那些并非出自作者的创作意图,并非作品艺术虚构和艺术描写的需要,而纯粹由于作者一时笔误或者传抄、刊刻之误而造成的,属于技术范畴的错误),得到学术界同行的高度评价。③系统梳理《三国》的虚实关系者。如盛巽昌的《三国演义》补正本(上海画报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于毛本《三国》各回之后附列札记,共700余条,对《三国》的虚实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补正。所谓“补”,一是说明《演义》中若干人物、名物、情节的渊源来由,二是补充《演义》没有写到的若干史实掌故;所谓“正”,即是以史之实,证文之虚。此本别具一格,给读者以丰富的知识。④对《三国》进行重新评点者。已经问世的有三种:李国文评点本(漓江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沈伯俊评点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丘振声回评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评点者或为著名作家,或为《三国》专家,各具功底,各有所长,为《三国》评点带来了新的风貌。
2.关于版本的研究 (1)关于版本演变的源流关系
在现存的明代《三国》版本中,数量最多的是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三国志传》。过去,由于上述对《三国》版本关系的误解,人们将其视为“俗本”而不予重视。对此,柳存仁在《罗贯中讲史小说之真伪性质》中首先提出异议,认为:“《三国志传》之刻本,今日所得见者虽为万历甚至天启年间所刊刻,时间固远在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然其所根据之本(不论其祖本为一种或多种),固有可能在嘉靖壬午以前。”由此,他勾勒了《三国》版本演变的基本线索:大约在至治本《三国志平话》刊刻之后四十年左右,罗贯中有可能撰写《三国志传》,其后为其他各本《三国志传》所宗。在此之后,始有《三国志通俗演义》出世。近十几年来,中外学者作了进一步的探索,观点渐趋接近。如澳大利亚学者马兰安认为:《三国》的最早版本比后期的各种版本包含了更多的民间口头传说和较少的正史资料,其中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关索或花关索故事,而嘉靖本的编者则因关索系传说人物而删除了这些故事。由此看来,《三国》版本深化的顺序是由“志传”本到“演义”本(《〈花关索说唱词话〉与〈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探索》,原载1985年欧洲《通报》,中文译本收入周兆新主编的《三国演义丛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日本学者金文京认为:建安诸本《三国志传》可以分为四个种类:一是“花关索”系统的本子,二是“关索”系统的本子(二十卷本),三是另一部分“关索”系统的本子(十二卷·百二十回本),四是“花关索·关索”系统的本子。它们保存着古本的面貌,是没有问题的。它们与嘉靖本的关系是来自同一源头的同系统版本的异本关系,二者在文辞、内容上的差异,是在抄本阶段产生的(《〈三国志演义〉版本试探——以建安诸本为中心》,原载《集刊东洋学》第61号,1989年5月出版;中文译本收入《三国演义丛考》)。另一位日本学者中川谕分析了五种《三国》版本,认为:尽管嘉靖本是现存最早的《三国》版本,但决非最优秀的版本,也不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三国志传》是与嘉靖本并列的版本,在某些方面保留了比嘉靖本更古的形态;毛本《三国》形成的大致轨迹是: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抄本——周曰校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吴观明本)——毛本(《〈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毛宗岗本的成书过程》,原载《集刊东洋学》第61号,中文译本收入《三国演义丛考》)。再一位日本学者上田望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现存的《三国》版本,将其分为七群:一是嘉靖元年本;二是《三国志传通俗演义》系列版本,包括周曰校本、夏振宇本;三是《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李笠翁批阅三国志》等120回本;四是包含关索故事的《三国志传》诸本;五是包含花关索故事的《三国志传》诸本;六是雄飞馆本《三国水浒全传》;七是毛宗岗本。它们可分两大系统——以文人为对象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二十四卷本系统)和面向大众读者的《三国志传》诸本(二十卷本系统)。前一系统中的夏振宇本是保留着古老面貌的版本之一,“李卓吾评本”和毛本都是由它或与它相同的版本发展而来的(《〈三国志演义〉版本试论——关于通俗小说版本演变的考察》,原载《东洋文化》第71号,1990年12月;中文译本收入《三国演义丛考》)。中国学者方面,张颖、陈速认为:《三国演义》的现存版本,按正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系统:一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嘉靖本、周曰校本、夏振宇本属之;二是《三国志传》系统,余氏双峰堂本、朱鼎臣本、乔山堂本、联辉堂本、雄飞馆《英雄谱》本属之;三是《三国志演义》系统,毛宗岗本属之。《三国志传》不仅是《三国演义》最早的版本,而且是毛本所依之真正“古本”(《有关〈三国演义〉成书年代和版本演变问题的几点异议》,载《明清小说研究》第5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6月第1版)。陈翔华在《诸葛亮形象史研究》一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中将嘉靖元年本与诸本《三国志传》比较,指出:①诸本《三国志传》节目字数参差不齐,而嘉靖本节目则整齐划一,均为七字句式;②诸本《三国志传》保存较多民间传说,有的刻本还详细记载不见于史籍的关索故事,而嘉靖本则无之。③《三国志传》的文字颇粗略,而嘉靖本已加修饰,较为增胜。由此可见,嘉靖本是一个修饰得更多的加工整理本。周兆新在《三国演义考评》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中对几种明代版本作了比较细致的考证,指出:①“嘉靖本尽管刊印的时代较早,但它仍然是一个明人修订本,不能代表罗贯中原作的面貌。”那种把嘉靖本说成“罗氏原作”的观点难以成立,倒是《三国志传》可能更接近罗贯中的原作。②《三国志传》与嘉靖本“乃是由罗贯中原作演变出来的并列的分支。”说嘉靖本是其余各种明版《演义》来源的观点值得重新考虑。沈伯俊在《校理本三国演义》的《前言》中指出:①《三国演义》的各种明刊本并非“都是以嘉靖本为底本”,诸本《三国志传》是自成体系的。②从版本演变的角度来看,志传本的祖本比较接近罗贯中的原作,甚至可能就是罗氏原作(当然,不同的志传本的刻印者可能都有所改动);而嘉靖本则是一个经过较多修改加工,同时又颇有错讹脱漏的版本。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嘉靖本和毛本的研究,而且应该充分重视对《三国志传》的研究,特别要注意对各本《三国志传》之间的比较,对志传本与嘉靖本的比较。
(2)对若干重要版本的研究
①关于周曰校本。中川谕指出它比之嘉靖本至少多出十一个故事,是《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吴观明本)的祖本(同上文)。王长友也曾撰文,指出周曰校本比之嘉靖本有十大增文,是“李卓吾评本”的祖本。②关于《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黄霖的《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载《三国演义研究集》)、陈翔华的《诸葛亮形象史研究》、沈伯俊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前言》等,均明确指出此本实际出自明末小说评点家叶昼之手。关于它的祖本,除中川谕、王长友持“周曰校本”之说外,上田望认为出自夏振宇本(同上文)。③关于《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王长友对其底本、补叶、刊刻等问题作了认真探讨,认为此本所署“钟惺批评,陈仁锡校阅”,目前虽不足以证其实,但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其为伪托之前,不妨姑且信其所署(《〈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探考》,载《〈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9月第1版)。黄霖则认为:此本批评不可能出自钟惺之手,也不可能是其门人或真正仰慕者的手笔,而只能是由那些与他无甚关系而借其名来牟利的书商和文人。所谓“陈仁锡校阅”亦属伪托(《关于〈三国〉钟惺与李渔评本两题》)。④关于《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此本评语是否为李渔手笔,人们多未怀疑。黄霖则通过考证,指出:此本评语并非出自李渔之手,而是在李渔去世后,由书商在承袭“李卓吾评本”和毛本评语的基础上稍加选择、点窜而成(同上文)本文写到这里,已经超过了规定的篇幅;但为了给读者提供比较实在的信息,我不能不采取目前的写法。这样,原计划论述的几个问题,便只好介绍一些基本的线索。
(四)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这是八十年代争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先后出现了十几种观点,近年又有学者提出新说。对于主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主题的观念和研究主题的方法,以及各种观点的评述,可参看我的三篇文章:(1)《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天府新论》1985年第6期,亦收入《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一书);(2)《近五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载《成都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3)《〈三国演义〉研究综述》(载《明清小说研究年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6月第1版)。
(五)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总共写了一千二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将近一千人,堪称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巨著。其中,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家喻户晓的人物就有几十个,而曹操、诸葛亮、关羽等形象更是文学史上公认的典型。十六年来,《三国》人物形象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1)研究范围明显扩大,对过去很少论及的人物和群体形象,出现了一批专题论文。(2)研究的深度、角度、方法都大大拓展,新见迭出。对曹操、诸葛亮、关羽、刘备、赵云、魏延、孙权、周瑜等形象,都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论文,如刘敬圻、黄钧、陈翔华、丘振声、黄霖、欧阳健、刘上生、朱伟明、关四平、许建中等均有佳作。(3)对人物形象塑造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集中表现为《三国》人物是否“类型化典型”的争论。代表性的论文有:傅继馥的《类型化艺术典型的光辉范本》(分别载《三国演义研究集》及《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石昌渝的《论〈三国志演义〉人物形象的非类型化》(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张锦池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原则和人物描写》(载《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1期)。此外,杜景华的《论〈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强化的特点》(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也颇有见地。 (六)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十六年来,对这一问题讨论热烈,成果甚丰。主要表现在:(1)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学者们提出了四种观点: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主要是浪漫主义的,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是古典主义的。代表性的论文有:刘知渐的《〈三国演义〉新论》(载其所著《〈三国演义〉新论》一书),吴小林的《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载《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黄钧的《〈三国演义〉和中国的古典主义》(载《〈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张锦池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原则和人物描写》等。(2)关于《三国演义》的虚实关系。这与上一问题密切相关,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之一。代表性的论文有:何满子的《历史小说在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摆动》(载1984年3月20日《光明日报》),傅隆基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基本符合史实”吗?》(载1984年4月17日《光明日报》),曲沐的《〈三国演义〉“虚”“实”之我见》(载1984年5月15日《光明日报》),刘绍智的《〈三国演义〉的反历史主义》(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宁希元的《从宋元讲史说到〈三国演义〉中的虚实关系》(载《三国演义论文集》),熊笃的《〈三国演义〉并非“七实三虚”》(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3)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和成就。除了若干较有影响的论文之外,郑铁生的《〈三国演义〉艺术欣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三国演义〉诗词鉴赏》(北京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两部专著均颇有分量。
(七)关于毛宗岗父子和毛评《三国》。十六年来,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突破。主要有:(1)关于毛氏父子的生平。黄霖的《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陈翔华的《诸葛亮形象史研究》,分别考察了毛纶、毛宗岗父子的生平,特别是陈翔华,考证出毛宗岗生年当在崇祯五年(1632),卒年当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春之后。(2)关于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的得失。大致有三种意见:剑锋认为改得成功(《评毛纶、毛宗岗修订的〈三国演义〉》,载《海南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宁希元认为改得不好(《毛本〈三国演义〉指谬》,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陈周昌则认为功过相兼,得失参半(《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得失》,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3)关于毛宗岗的小说理论。包括:①毛宗岗的文学观;②毛宗岗小说理论的特点和成就;③毛宗岗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的地位。这方面成果甚多,可参看拙作《近五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三国演义〉研究综述》(载《明清小说研究年鉴》),以及《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等。个人专著,则以霍雨佳的《〈三国演义〉美学价值》较为突出。
(八)关于“三国文化”研究。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人们对《三国演义》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三国文化”的命题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研究成果日益丰富。讨论较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关于“三国文化”的概念。沈伯俊指出,对“三国文化”可以作三个层次的理解和诠释:①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或曰狭义的“三国文化”观),认为它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精神文化;②历史文化学的“三国文化”观(或曰扩展义的“三国文化”观),认为它就是三国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③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或曰广义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并不仅仅指、并不等同于“三国时期的文化”,而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一些学者提出的“诸葛亮文化”、“关羽文化”、“《三国演义》文化”,均可视为广义的“三国文化”的分支(《“三国文化”概念初探》,载《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2)关于《三国演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这方面论述颇多,从孟彦的《〈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载《〈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一书)可见一斑。谭良啸的《卧龙辅霸——诸葛亮成功之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梅铮铮的《忠义春秋——关公崇拜与民族文化心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均为较有分量的著作。(3)关于《三国演义》的应用研究。这是近年来人们致力甚多的一个领域,已经出版的专著,大约占十六年来《三国》研究专著、专书总数的一半左右。其中,谭洛非的《〈三国演义〉·谋略·领导艺术》(巴蜀书社1991年8月第1版)、胡世厚、卫绍生的《〈三国演义〉与人才学》(巴蜀书社1993年6月第1版)、霍雨佳的《〈三国演义〉与现代商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三国智谋精粹》(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三国智愚百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周俊的《〈三国演义〉与人才竞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等等,均为在认真研究基础上确有启发意义之作。对此不应简单地予以排斥和否定。恢宏的气度,开放的眼光,多维多向的视角,将使《三国演义》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应当说,展望已经包含在对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回顾之中,而篇幅已不允许我再多作论述。这里只想强调四点:
(一)新的突破必须以版本研究的继续深化为基础。 (二)必须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三)必须在大文化的广阔背景上开展全方位的研究。
(四)必须大力加强国内外学术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