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云为什么不被刘备和诸葛亮重用,很多云迷都认为是刘备与诸葛亮用人唯亲的缘故,而导致赵云不被重用。虽然我一直对云迷有很深的成见,但这一点我非常的同意。 我们先谈谈刘备的选人: 刘备在选人上不重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都在某些方面具卓越之能力,能独当一面,横扫千军。孔明及“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选人才时,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诸葛孔明出山,“隆中对”奠定了立国纲领,已成为尊重人才之美谈,也应成为我们企业招聘时注意的重点。他还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存在种族地域歧视。当时西凉不属中原,但收服马超后委以重任,封为“五虎上将”。通过一系列人力资本组合,刘备组建了他的创业团队。开始了攻城掠地,创建了割据西域的蜀国。 再谈谈刘备的用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刘备用人的策略。他对属下一群文武众臣充满信任,而不像曹操那样生性多疑,处处设防。充分授权也是刘备用人的一个成功之处。三顾茅庐,请得孔明出山,刘备就把军中大事一概交给他打理,很少干预,这样才使当时最优秀的执行官,有机会把才能挥洒的淋漓尽致。 桃园三结义后,刘备虽得了关张俩虎将,但个人势力仍是非常弱小,于是就先后投奔公孙瓒、袁术、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军阀豪强,但都又相继被出卖追杀,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这使他吸取教训,意识到如没有一位能谋略善统筹之高人,是不能取得长足持续发展的,所以就设了丞相之岗,然后广发英雄帖,四处揽才,最终锁定诸葛亮。这也是他在用人方面因岗设人,适才适所的体现。 刘备还能取人之长,优势互补。张黄马魏及诸葛亮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能攻能守。刘备注重平衡,岗位设置互不重叠,权责明晰,使他的团队达到了最完美的人力资本组合,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也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刘备忠厚侠义,能善始善终。从创业之初到建立霸业,从四处奔走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对自己的部属仁爱有加,而不象一些古代帝王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或者怕功高盖主,来个“杯酒释兵权”,更有甚者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刘备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成就了大业。 最后谈谈刘备的留人: ①感情留人: 刘备最善于作感情投资,以笼络人心,使自己的中坚团队牢而不破。通过“桃园三结义”使关张二人死心塌地,建安五年,曹操攻打袁绍,擒获了关羽,曹操对关羽渴募已久,便以礼相待,关怀备至,封为偏将军,赏赤免宝马,而关羽却“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还是弃曹奔刘,曹操想挖关羽跳槽而未果;“三顾茅庐”“白帝托孤”又使孔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当阳长阪坡,刘备被曹操大军追杀,弃妻丢子仓皇逃命,赵大保镖侥幸救出刘阿斗,刘备却顺手将阿斗摔于地上,说“为汝孺子惜失吾一员大将”,此情此景,谁不为感动? ②事业留人: 拜孔明出任丞相兼三军统帅,集大权于一身,给了他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封候,使五虎上将分管5大区域,各自有了事业上的定位。 ③制度留人: 刘备善用感情,对部属爱兵如子,但同样重视制度化,军纪严明。对结义弟兄张飞犯错也不姑息,这样一视同仁,奖惩分明,使大家心服口服,增加了凝聚力。 ④薪酬留人: 刘备慈善好施,对有功之人,出手大方。益州平定后,刘备重奖孔明、法正、关张等人,每人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我之所以说刘备用人唯亲,那是因为刘备刚找到一个人才时就对他格外的关注,几乎是衣食住行都在一起。初得诸葛亮,便马上对他的二弟关大将军,三弟张飞,四弟赵大保镖不理不睬。为何?“得诸葛如鱼得水也!”即使曾经的感情再深,也比不过刚得到的绝世奇才啊。后得大将黄忠,大将魏延,奇士庞统,天才法正,无一不亲近无一不被重用。得汉中,众人皆以为刘备的三弟张飞当为汉中太守,而刘备却将此职给以魏延,何也?刘备之用人唯亲也! 很多地方看到人们批评诸葛亮不会用人,无法有效培养蜀汉第二代接班者,从而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局面,最终造成了最后的失败。其实不然,这不过是罗贯中先生在过分渲染了诸葛亮的奇功异能后,又要给蜀汉的失败找个台阶下,这样在无形上给人们形成了“诸葛亮不会用人”的假象。其实,在诸葛亮在世及其去世后,蜀中都是人才辈出,文治武略虽不及刘备时代,但也仅是稍逊,至于蜀汉的失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过很可惜,人才问题并不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空口无凭,还是来看看诸葛亮的用人吧。 《诸葛亮文集》第三,就明确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从这可看出诸葛亮在治蜀方面是把用人放在首位的。如他提拔出身低微的张嶷,目不识丁的王平,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都加以重用;王平与张嶷日后均立下了赫赫功勋,成为蜀汉王朝中期的骨干人才(那些认为王平、张嶷不过是二三流小角色的网友,不过也是走入了演义的误区而已)。下面来看个实例:杨洪,原本是李严手下的功曹,后为蜀部从事。刘备与曹操对峙于汉中,是进还是退,刘备举棋不定。诸葛亮以此问杨洪,洪建言道:“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在杨洪配合诸葛亮的后勤支援规划下,刘备终于战胜了他生平最大的宿敌,夺取了汉中地区,当时蜀郡太守法正随刘备在北,诸葛亮非常肯定杨洪的才干,表荐他做了蜀郡太守。杨洪也非常懂得发掘提拔人才,他手下有位叫何祗的书佐,很有才干,被洪推荐于亮,诸葛亮在对其进行严加审察后,对何祗行政管理之才很是欣赏,几年后,就提拔他做了和杨洪同职的广汉太守。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就比较过曹操、刘备、孙权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他认为曹操用人讲求方法,以权术相驭;刘备用人则重视性情的契合,用点感性的味道;而豪气干云的孙策和孙权则讲求意气的相投,至于诸葛亮,则兼而有之。下面举例以说明。先是权术相驭,蜀汉地处偏远,比之魏、吴,是地少人更少,因此诸葛亮更是刻意地爱惜人才,只要某方面才能杰出,就算有其他缺点,只要没犯过大错,都是尽量使他们发挥所长。诸如对魏延、杨仪、李严、廖立等的态度,多少有曹操用人方面那以权术相驭的技术。然后是性情契合,最欣赏的还是“忠直耿介之士”。在其生平著作《兵书二十四篇》中的举措篇里,就有提到“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建言“亲贤臣,远小人”,以及向刘禅推荐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和日后的股肱之臣陈震、张裔、蒋琬等,这些人在才能上虽有差异,然就思想品格而言他们却都是心系国家、黎民的贤士。同时,诸葛亮也说过:“直木出於幽林,贤士出於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或有怀宝迷邦,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或有忠贤孝弟,乡里不举;或有隐居以求志,行义以达其道;或有忠质於君,明党相谗。尧举逸人,汤招有莘,周公采贱,皆得其人,以致太平。故人君悬赏以待功,设位以待士,不旷庶官,辟四门以兴治务,玄纁以聘幽隐,天下归心,而不仁者远矣。”因此,他经常到地位低微的地方官员中寻求既有贤能又有经验的才干之士。诸葛亮在政治上的接班人蒋琬,以及在军事上的接班人姜维,也是他破格加以提拔的。尤其是姜维,原先不过是个魏国的郡中小官,在其归降后,诸葛亮非常欣赏其才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做主要参谋,并加封只有二十七岁的他为奉义将军。从他给张裔和蒋琬的书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是凉州上士;“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果然,姜维在后期成为蜀汉栋梁,以小国之兵,和魏国诸名将周旋二十余年,取得过不少的战绩,其中洮水一战,斩魏军数万,更是名声远扬路。 因此,十分重视人才的诸葛亮,非常重视蜀地的教育工作。在刘二牧时代,蜀中可称作“学业衰废”。刘备平定益州,诸葛亮非常重视教育,为此特别规划了负责教育的主管——劝学从事,益州大儒张爽、尹默、谯周都担任过这个职务。尤其是担任劝学从事最久的谯周,是当时极负盛名的史学家和经学家,对天文、星象有很深的研究,《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均出自他的门下。 诸葛亮在北伐期间,仍在前线设立读书台,“以集诸儒,兼待四方名士”。选拔人才,就是要懂得运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诸葛亮延揽人才的方针可归结为八个字——“集思广益”(以鼓励部属畅所欲言,为国家找到最好的策略和制度。)、“循名责实”(以通过严格的考核,追求实在的政绩,免得因虚名蒙蔽而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对此,诸葛亮对十分重视推荐地方贤才的姚伷,给以了充分的赞扬。诸葛亮对部属要求“采众下之谋”、“居安思危”、“直言谏过”。 当然,作为提出者本身,也是身体力行,将他早年和崔州平、徐庶等良师益友的交往经验,坦然告诉众人借鉴,以致他的“助理”董和、胡济,对他都是肝胆相照、言无不尽,诸葛亮也在两面镜子的参照下不断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修养。 “刑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其兵入如宾,行不寇,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扰。” 晋初大学者袁准指出,诸葛亮去世后数十年,蜀汉民众仍对他十分怀念,有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可见,不论在政治或军事上,诸葛亮举贤任能的方略,都是相当高明的。与刘备一样,诸葛亮对人才也是见其有才,便格外的亲近,所以给人以一种用人唯亲的假象。 说完了刘备与诸葛亮的用人策略,最后我们谈谈他们为何不重用赵大保镖。赵大保镖自背叛其原主公孙瓒投奔刘备以来,刘备因其长相不凡且赵大保镖极快就讨好了刘备的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张飞而亲呼其“四弟”。从此,赵大保镖也就有了跟刘备接近的机会而被刘备重用了。 刘备去襄阳赴宴,选了赵云当保镖,若非的卢是神马,刘备早就一命呜呼了。之后赵大保镖奉刘备之命保护家小,糜夫人因赵云实力不济,被逼无奈跳井自杀以保阿斗。赵云托阿斗洪福红光护体,曹操误以为其能,命手下休放冷箭,只准活捉,不准伤害赵云,赵云才得以侥幸逃出长坂坡。赵云这次出风头,全靠阿斗的庇护,演义上全有记载。不要跟我说龙气护体是迷信,演义本来就是一部YY小说,连仙人都有,常败将军关云长还可以显圣,龙气护体很正常。 因为这次“大功”,刘备再次对赵云给予了信任,赤壁之战后,命赵云攻桂阳。备军声势浩大,桂阳太守赵范不得不降。赵范为了讨好刘备,于是跟这次进攻桂阳的统帅赵云结为兄弟,欲把自己的嫂子献给赵云以示友好。他没想到赵云竟然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为了自己的名声可以置其他于不顾,逼反了赵范,结果再一次与赵范交战。赵云如此对待已降之人,若非刘备的后期补助,你说天底下还有谁敢投降刘备!自此,刘备再也没有重用赵云,把他单独列为一军统帅,而是让他继续当他的保镖,偶尔给赵云打点小仗,立点小功,免得有人说刘备对元老级人物不尊敬,何况赵云还是他的四弟! 诸葛亮也是很给元老级人物赵云的面子,每每作战,都将其带在自己的身边。赵云忠心,听话,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你叫他去自杀他也没有意见。因此,诸葛亮派他去功南蛮大将兀突骨,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归,使逐葛大失面子。后来,诸葛亮在北伐时,再次给予了赵大保镖一次单独带兵的机会,命他去打怯而无谋的夏侯楙,而且还把足智多谋的邓芝配给了赵云,当赵云的军师。诸葛亮可谓是用心良苦啊,想尽千方百计就为了让赵云打胜一场仗,立一次大功。可赵云偏偏就不给诸葛亮的面子,面对夏侯楙的军队,芝在马上谓赵云曰:“昨夜魏兵大败而走,今日复来,必有诈也。老将军防之。”(评: 邓芝之前是警告过的!) 子龙曰:“量此乳臭小儿,何足道哉!吾今日必当擒之!”便跃马而出。魏将潘遂出迎,战不三合,拨马便走。赵云赶去,魏阵中八员将一齐来迎。放过夏侯楙先走,八将陆续奔走。赵云乘势追杀,邓芝引兵继进。赵云深入重地,只听得四面喊声大震。。。却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冲天,鼓声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杀到,皆叫曰:“赵云早降!”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要不是后来关兴, 张苞赶到, 一代保镖赵子龙就会在此地呜呼了。 经历过那么多次惨痛的教训,请问刘备诸葛还敢重用赵云乎?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5-1-9 11:15 , Processed in 0.1396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