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名家 查看内容

《三国演义》地理错误研究

2016-6-4 20:15|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3040| 评论: 0|原作者: 周文业

摘要: 《三国演义》在地理描述方面有多种错误,对这些地理错误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l 地理错误分析:分析《三国演义》中各种地理错误;l 地理错误原因分析:分析这些地理错误产生的原因;l 深入研究:通过分析研究《三国演 ...

河南地理错误

作为中原腹地的河南也发生了更多处重大错误,这说明作者很不熟悉河南地理。
表20       《三国演义》河南地理错误
序号
地点
故事
地理错误
1
中牟陈宫捉放曹中牟、成皋方位与故事矛盾
2
成皋曹操杀吕伯奢
3
梁县东孙坚战华雄汜水关、梁县东位置不对
4
汜水关关羽斩华雄
5
荥阳曹操被徐荣击败荥阳、洛阳位置与故事矛盾
6
虎牢关关羽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汜水关、虎牢关实际为同一关口
7
许昌—河北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许昌到河北,关羽路线不合理
8
南阳、穰城贾诩计败曹操南阳、穰城位置混乱
 
(1)中牟陈宫义释曹操和成皋曹操杀吕伯奢
在中牟陈宫义释曹操和在成皋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重大事件,但《三国演义》的描写在地理上有重大错误。曹操谋刺董卓失败后仓皇出逃,直奔故乡谯县。从地理看,应先路过成皋,到中牟,再奔谯县。而《三国演义》中却写成:曹操先到中牟,陈宫义释曹操,二人奔谯县,路过成皋,曹操杀吕伯奢。画出地图后就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的地理错误。曹操从洛阳出发去谯县,是向东行。到中牟获释后,去谯县(或陈留,其父已避祸到陈留),都应该继续向东行。而《三国演义》描写,曹操与陈宫从中牟掉转180度,反向西行,走到成皋,杀吕伯奢后,再次掉转180度,向东行,到陈留。这样出现了二次莫名其妙的180度掉转,走了奇怪的“之”字。
据历史记载:“中牟曹操获释”和“成皋曹操杀吕伯奢”,本是二件事,又刚好分别记载于不同的史书。中牟曹操获释记载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但义释曹操的是某“亭长”,而不是陈宫,而且从历史记载分析,也不可能是陈宫。曹操“得解”后就回到陈留,未言路过成皋,更未言曹操杀吕伯奢。而曹操杀吕伯奢记载于裴松之注,转载其他史书,包括王沈的《魏书》、郭颁的《世语》和孙盛的《杂记》,但可惜这些记载中没有明确记载曹操杀吕伯奢的具体地点,也均未提到中牟曹操获释。

这个错误的原因在于,作者错误以为杀吕伯奢地点成皋是在中牟之东,导致出现地理上的错误。地理错误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作者对中牟、成皋地理缺乏了解,搞错了成皋的地理位置。

 


(2)孙坚战华雄

《三国演义》描写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如三英战吕布等,但许多精彩的故事实际都是作者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十八路诸侯,只有十四路,其中公孙瓒、孔融、马腾、陶谦等四人其实没有参与讨董卓。历史上只有孙坚和曹操二路出兵与董卓作战,而《三国演义》对这二路作战的描述也有重大地理错误。
《三国演义》描写孙坚对董卓军的作战有重大地理错误。《三国演义》描写,孙坚先在汜水关战董卓军,程普杀胡轸。华雄退到关上。孙坚屯兵梁东。华雄趁夜下关偷袭孙坚,杀祖茂,大破孙坚。历史上孙坚确实进兵到梁东,大战董卓军,孙坚让祖茂换戴其帽,才得以脱身。孙坚再在阳人杀死华雄。
《三国演义》为遵从历史,写孙坚屯兵梁东,与祖茂换帽。然后,又再返回汜水关,被关羽所杀。情节上似乎没有大问题,但实际画出地图,就会发现其中有重大地理错误。《三国演义》作者的地理错误在于,作者认为孙坚屯兵的梁东就在汜水关下。但实际然梁东在汜水关西南百里以外。这是《三国演义》出现错误的原因。如果严格按照《三国演义》描写画出地图,孙坚首战获胜后,莫名其妙地退到百里之外的梁东屯兵。而华雄也从汜水关,追击到梁东,杀祖茂。又返回汜水关,被关羽所杀。
 


《三国演义》之出现这一系列地理上矛盾的事件,是由于作者既想遵从历史,又编造了一些新的故事情节。但作者又不了解当地地理,导致二者之间发生地理错误。

(3)汜水关和虎牢关
    虎牢关,又名汜水关,这两个关口实际是一个关口。为何在《三国演义》被分为两个关呢?这是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罗贯中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中虚构了“斩华雄”和“战吕布”两个故事,而两场战役不可能发生在一个地点,所以只好将本来的一个关口变成了两个。
(4)曹操荥阳战徐荣
《三国演义》描写曹操追击董卓,在荥阳被徐荣击败也有重大地理错误。
历史上曹操确实在荥阳被徐荣击败,但这是在董卓撤出洛阳之前。《三国演义》如实记载了“徐荣击败曹操”事件,没有改变地点,但作者搞错了荥阳和洛阳的位置,又改变了时间。这二个错误造成地理上无法解释的矛盾。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曹操在董卓西迁之后去追击。董卓西迁行至荥阳,布置徐荣阻击曹操。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荥阳应该在洛阳之西,而实际荥阳是在洛阳之东。由于地理上无法改变这个错误,造成地图上明显的不合理。


(4)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三国演义》嘉靖元年本中第五十四则“关云长五关斩将”中描写,关羽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立了两大功劳报答曹操,后得到刘备的书信,就挂印封金,拜书告辞,千里迢迢地去投奔刘备。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东岭关斩孔秀,洛阳斩孟坦、韩福,沂水关斩卞喜,荥阳斩王植,滑州黄河渡口斩秦琪。
关羽离开曹操的具体时间及所走的路线,史书上并无记载。但可以肯定,他是不会走过小说所列的那五关的。当时,曹操的大本营在今河南中部的许昌一带,袁绍控制的北方黄河渡口基本在其正北方,直线距离不过400华里左右,而且其间地势平坦,并无高山大关。关羽如从许昌出发,可谓一马平川。但关羽所过五关,地理位置非常古怪。
第一关东岭关。此关究竟位于何处,无人能够查考。为与第二关洛阳衔接,假设此关位于许昌西北方。第二关洛阳,在许昌西北二三百里处,即在东岭关的西北。关羽过东岭关后,继续向西北,直奔黄河,到洛阳。第三关沂水关。嘉靖本、黄正甫本为“沂水关”,而其他绝大多数版本均为“汜水关”。“沂水”应为“汜水”之误。关羽过洛阳后,立即折向东,经过汜水关。第四关荥阳。在汜水之东,关羽继续向东。第五关滑州、黄河渡口。滑州在汜水之东,方位不错,黄河渡口在三国时为白马,即前不久关羽斩颜良处。
据《三国志》中的《武帝纪》及《关羽传》,公元200年二月,曹操在白马、延津两战获胜后,便退守官渡,与前进到阳武一线的袁绍大军对峙,两军相持不过几十华里。就在这时,关羽逃离曹营,去袁绍军中投归刘备了。在两军相距不过几十里路的情况下,关羽怎么会自讨苦吃,向西绕上这么一个千里大圈呢?
造成这种地理失误的原因,并不是罗贯中因为缺乏实地考察,在地理方位上犯了错误,而是《三国演义》作者不得已而为之。
关羽过五关的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而早期三国故事的说书人不清楚,当时曹操已经以许昌为临时首都,而还以为曹操仍在长安。因此元代《三国志平话》里将关羽辞曹的起点写成为长安。并按照长安城外的灞陵桥,虚构了“灞陵挑袍”。这样关羽从长安出发,一路东行,过洛阳、汜水关、荥阳、黄河渡口,地理完全合理,没有任何错误。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发现了关羽从长安出发是个明显的错误,就按照历史,将关羽辞曹的起点从长安改成许昌,但仍然保留了“灞陵挑袍”的故事,导致许昌的“八里桥”演变成“灞陵桥”。罗贯中虽然改变了关羽的出发地点,但由于保留了过五关的故事,而又无法改变关羽的出行路线,仍保留了洛阳、汜水关、荥阳、黄河渡口这四个关口,这样导致关羽就莫名其妙地转了一个大圈子。
现在登封市东南35公里处与禹州市交界的王村乡有“东岭关”,传说这就是关羽斩孔秀之地。这里恰是许昌到洛阳的中点,但没有任何三国遗迹。查遍各种《历史地名大词典》,均没有“东岭关”这个地名,这充分说明“东岭关”完全是罗贯中虚构的。
由“东岭关”往西北,关羽在洛阳关杀了守将孟坦、韩福,又拐了个90度大弯,东行到了汜水关,其实这里就是“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的别名,斩了卞喜。再继续东行,在荥阳杀守将王植。然后经过曾经斩颜良的滑州(白马)关,最后在黄河渡口杀了秦琪,最后渡过黄河。
这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地理错误很可能是罗贯中“明知故犯”,他明知这样描写有重大地理错误,但他舍不得放弃“过五关斩六将”这样出色的故事,而从许昌向北,又无法编造出另外五个关口。因此只好保留了洛阳、汜水关、荥阳、黄河渡口这四个关口。而为了衔接许昌和洛阳,作者又在许昌和洛阳之间,编造出一个“东岭关”。而“过五关斩六将”原型故事中的第一关,很可能是潼关,或函谷关,这都是陕西、河南之间的重要关口,而罗贯中将其改变为了“东岭关”。

赤壁之战中的地理错误

《三国演义》描写的赤壁之战也有重大地理错误。
《三国演义》叙述赤壁之战实际分二段,第一段是三江口之战,第二段是赤壁、乌林之战。但《三国演义》叙述战事地点并未改变,这样按照《三国演义》的叙述,三江口与赤壁应该是同一地点。
赤壁在地理上在何处有多种说法:1)黄岗赤壁:以苏轼“赤壁赋”出名;2)嘉鱼赤壁;3)蒲圻赤壁。这三种说法中,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赤壁之战发生在蒲圻。长江沿岸有三个“三江口”,一个在今湖北黄岗西,一在今湖北鄂城西,一在今湖南岳阳北。如果三江口在黄岗,则《三国演义》所记述的二段亦可以看作,第一段是黄岗赤壁之战,第二段是蒲圻赤壁之战。但历史上赤壁之战只有第二段的赤壁、乌林之战,并没有第一段的三江口之战。
赤壁之战曹操曾横槊赋诗称:“东视柴桑,西观夏口,南望樊山,北觑乌林”,这是矛盾的叙述。从前三句看,赤壁在柴桑之西、夏口之东,应该是黄岗赤壁。但按照第四句,对面是乌林,则应为蒲圻赤壁。另外,赤壁之战中,刘备屯兵在樊口。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樊口就在赤壁附近,这也是错误的。
从以上描写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地理描写有一系列的地理错误,作者搞混了黄岗赤壁和蒲圻赤壁。如果想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赤壁之战的地点应在黄岗,其中三江口、樊口、夏口的位置都与历史地理不符。
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很可能是,苏轼的《赤壁赋》及历史上许多作家都认定赤壁之战发生在黄岗,而《三国演义》作者不熟悉赤壁之战的历史地理,也沿袭了黄岗赤壁的说法,导致《三国演义》描写的赤壁之战中发生一系列地理错误。


四川地理错误分析

根据统计,《三国演义》在四川发生的大事件主要集中在刘备入蜀、诸葛亮北伐和魏灭蜀的过程中。在其他时期,四川境内基本没有再发生大事件。而这些事件中,在刘备入蜀和诸葛亮北伐中发生了以下几处地理错误。
(1)刘备入川中的涪水关和白水关之误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刘备入川会见刘璋后,北赴葭萌关,刘璋派“白水都督”杨怀、高沛把守“涪水关”,“以防玄德兵变”。后刘备听从庞统之计,回军涪江,擒杀杨怀、高沛,占据涪城。而按照《三国志》、《资治通鉴》的描述,白水军督杨怀、高沛把守的是“白水关”,不是“涪水关”。刘备是在白水关擒杀杨怀、高沛,之后才占据涪城。作者在这里混淆了“白水关”,和“涪水关”,即混淆了“白水”与“涪水”。“涪水”和“白水”是今嘉陵江的两个支流,涪水关和白水关分别是涪水和白水流经的两个不同的城镇。杨怀、高沛后确实是占据白水关并被杀,而不是占据涪水关,阻挡刘备而被杀。
罗贯中错误描写成“杨怀、高沛占据涪水关,阻挡刘备而被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罗贯中没有仔细阅读史书,又不了解四川地理,罗贯中是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二种:罗贯中“明知故犯”,故意为之。罗贯中也可能明知史书中,杨怀、高沛确是占据白水关,以防备张鲁。但为故事情节通顺,故意改动为“杨怀、高沛占据涪水关阻挡刘备”。因为从故事情节发展来看,刘备、刘璋涪城聚会后,刘备北上葭萌关防张鲁,刘璋派杨怀、高沛占据涪水关,以防备刘备南下,也完全合乎情理。

(2)庞统之死、雒城之战、诸葛亮入川的顺序
《三国演义》描写刘备入川夺取益州与史书相比,事件的先后顺序有很大的差异。
 
《三国演义》的描述:                 历史史实:
---------------------------
1、庞统身亡                            1、刘备擒杀张任
2、诸葛亮入川                          2、诸葛亮入川
3、诸葛亮擒杀张任                      3、张飞、赵云分兵
4、张飞、赵云分兵                      4、庞统身亡
5、进攻成都                            5、进攻成都
 
l         庞统之死:庞统确实是在雒城之战中流矢身亡,但时间是在擒杀张任、诸葛亮入川之后,《三国演义》完全颠倒了庞统之死、擒杀张任和诸葛亮入川的顺序。另外,《三国演义》描述庞统死于“落凤坡”的地名也是虚构的。
l         诸葛亮入川: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是由于刘备久攻雒城不克,应刘备之招入川的。而历史上,诸葛亮实际是在庞统身死之前就已率兵入川,并非是《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是因为庞统身死才入川。
l         围困雒城、雁桥破张任、擒杀张任: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这些事件都是诸葛亮所指挥的。但按照历史,这次战役都是刘备和庞统所指挥,没有史书记载诸葛亮参与和指挥了此次战役。
l         赵云、张飞分兵: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擒杀张任,攻克雒城后,分兵张飞、赵云分占四川各地。但历史上诸葛亮分兵张飞、赵云,是在攻克雒城之前,即入川占据江州,还未进攻雒城之时。而不是《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是在攻雒城之后。历史上诸葛亮也并未参加和指挥雒城之战。
《三国演义》作者应该很清楚史书所记载的历史史实,罗贯中之所以做这样的修改,完全是出于人物塑造的需要。为突出《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诸葛亮的形象,将庞统身死改在诸葛亮入川之前,将擒杀张任、攻克雒城的指挥者从刘备、庞统改变成诸葛亮,这种为突出主要人物而移花接木的手法,在《三国演义》中屡见不鲜。但这些修改,对这段历史没有太大和根本性的改变,作为文学作品,修改历史也无可厚非。
(3)雒城之战、绵竹之战的顺序
《三国演义》嘉靖元年本第一百二十七则《孔明定计捉张任》至一百三十则《刘玄德平定益州》描述,雒城之战后,刘备进行了绵竹之战,最后攻克成都。
表21   刘备葭萌关起兵后进军成都的路线
 
1
2
3
4
5
6
三国演义
葭萌关
 
涪城
雒城
绵竹
成都
史书
葭萌关
白水关
涪城
绵竹
雒城
成都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出,刘备葭萌关起兵后进军成都的路线,《三国演义》与史书的差异主要有两点:(1)白水关问题,前面已经详细分析过。(2)雒城、绵竹顺序颠倒问题。
按照《三国演义》描述,先有雒城之战,后有绵竹之战。而历史实际是,先有绵竹之战,后有雒城之战。从地理位置看,绵竹在雒城的东北,所以先有绵竹之战、后有雒城之战是合理和正确的。
为何出现这样的地理错误?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叙述得非常清楚,《三国演义》作者对《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读得非常仔细、认真,为何还会发生这样的错误?仔细分析《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有以下三种可能。
1、作者为故事需要而做的“明知故犯”,明知地理有错误,而仍为之。这类例子在《三国演义》中曾经出现。但从刘备进军成都的过程看,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作者完全没有必要将雒城、绵竹顺序颠倒。
2、故事并非来源于史书,也不来源于作者创作,而是来源其他渠道,如民间传说、平话等。作者虽发现错误,但无法改变,只好将错就错。但从刘备进军成都的过程看,不是这种原因。
3、作者不了解四川地理所至。从其他地理错误看,完全可能,在其他解释都不成立的情况下,这是唯一的解释。但为何作者不相信史书的描述,硬要颠倒绵竹、雒城之战的顺序?对此还很难解释。
(4)剑阁问题。


剑阁是《三国演义》四川地理错误中非常严重的地理错误。剑阁川北门户,号称“蜀北屏障、秦川咽喉”,是从汉中南下四川平原,和从四川平原北上汉中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剑阁在《三国演义》中有三个名称:剑阁、剑门关和剑关,剑阁在三国蜀汉时期属于梓潼郡汉德县。而剑门关和剑关实际是同一个关隘,在剑阁之北60里。

仔细分析剑阁在《三国演义》中的出现,可以发现,剑阁(剑门关、剑关)主要出现在以下两个部分,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三伐中原之后到魏灭蜀。在第一部分中剑阁地理错误非常严重,而在第二部分中剑阁地理错误很少,基本正确。
《三国演义》诸葛亮六出祁山中对于剑阁的描述是不统一的,这在《三国演义》的地理描述中是非常少见的。大部分例子都说明,罗贯中是认定:剑阁是在汉中与祁山之间。但实际剑阁是在汉中与四川平原之间,在汉中西南。作者完全搞错了剑阁的地理位置。
剑阁的地理错误的产生原因完全是作者不了解剑阁的地理位置所至,在六出祁山中的地理错误百出,剑阁错误就不足为奇了。导致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也很明显,剑阁本来是汉中盆地与四川平原之间的交通要道,而《三国演义》作者错误地认为,剑阁是汉中盆地与关中平原(或陇右高原)之间的交通要道。由于《三国演义》作者这个地理错误,导致上述一系列的错误描述。
《三国演义》在姜维三伐中原之后到魏灭蜀,还出现了24次剑阁,但地理位置基本都没有发生错误。这可能是由于在魏灭蜀的过程中,由于主要人物已经故去,作者基本是在复述历史,所有有关剑阁的叙述都基本是来源于各种史书,只是改写史书,基本没有作者的再创作,所以也就没有发生地理错误。但为何前后两部分(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三伐中原之后到魏灭蜀),前面地理错误严重,而后面又不错,仅用复述历史解释似乎还不够透彻。
《三国演义》在四川发生的地理错误在《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中,并不突出,主要发生在刘备入蜀中。和其他地点的地理错误一样,其原因在于,这个时期还是《三国演义》描写的重点,主要故事和人物(如诸葛亮、刘备)还很突出,作者为使主要人物更鲜明,除可选用的历史素材外,还需要进行补充历史素材的不足,进行创作和发挥,而作者地理知识有限,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地理错误。

《三国演义》最大的地理错误——诸葛亮六出祁山

《三国演义》在地理上错误最突出的是诸葛亮六出祁山。
表21     诸葛亮六出祁山
序号
时间
诸葛亮作战
作战地点
主要
战役
与史实相符
虚构
历史
小说
历史
小说
1
228
北伐
北伐
祁山
祁山
街亭之战
以赵云为疑兵
南安、安定降蜀
张郃出兵街亭
马谡失街亭
赵云在箕谷被曹真击败
诸葛亮斩马谡
斩韩德
大破夏侯楙
骂死王朗
破羌兵
空城计
2
228
八月
北伐
北伐
陈仓
陈仓
祁山
陈仓
攻城战
诸葛亮无法夺取陈仓
诸葛亮粮尽退军
王双追击被杀
祁山破曹真
3
229
北伐
北伐
武都
阴平
武都
阴平
祁山
夺取
武都
阴平
诸葛亮夺取建威
郭淮退军
诸葛亮占据武都、阴平
祁山大破司马懿
4
230
防守
北伐
汉中
陈仓
汉中
陈仓
祁山
雨中
防守战
曹真从斜谷子午谷出兵
司马懿从西城出兵
曹真、司马懿遇雨退军
祁山气死曹真
祁山斗阵破司马懿
5
231
北伐
北伐
祁山
木门
祁山
木门
上邽割麦
射死张郃
诸葛亮兵发祁山
诸葛亮到上邽割麦
李严运粮失误
诸葛亮退军
张郃在木门被射死
击败雍、凉军
6
234
北伐
北伐
五丈原
五丈原
祁山
病逝
五丈原
诸葛亮出兵五丈原
诸葛亮攻北原受阻
诸葛亮联络孙权攻魏
司马懿坚守不出战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魏延烧毁栈道,拦截
魏延兵败被马岱追杀
诸葛亮退回祁山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上方谷火烧司马懿
 

《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曾六次在祁山作战,历史上诸葛亮确实曾六次对魏作战。但这六次作战中,第四次是魏军进攻,诸葛亮主要是防守,所以诸葛亮实际只有五次北伐,不能说六次北伐。而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实际只有二次在祁山作战,即第一次和第五次,其他四次(第二、三、四、六次)并未到达祁山。在二次祁山战役中,第一次是马谡失街亭,第五次是诸葛亮在上邽割麦。这二次战役地理错误相对其他四次,错误较少。六次对魏作战中,其他四次实际未到达祁山。第二次诸葛亮攻陈仓未果。第三次诸葛亮夺取武都、阴平二郡。第四次曹真、司马懿、张郃进攻,诸葛亮防守。第六次诸葛亮出兵五丈原。这四次本未到达祁山,作者为凑六出祁山,硬在每次作战中都增加祁山作战。加之作者又搞错了祁山和斜谷地理位置,导致地理上出现一系列错误和混乱。
所以,六出祁山的地理错误都发生在作者所增加的祁山作战中。历史上诸葛亮六次北伐其中四次并未到祁山,但《三国演义》为保持“六出祁山”,让诸葛亮六次北伐都到达祁山,就硬增加了在祁山的一些战斗。这样导致诸葛亮不合理地往返奔走,导致地理非常混乱。
《三国演义》在陕西、甘肃的错误非常严重,许多错误都是影响故事情节的重大错误。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陕西、甘肃离中原比较远,作者不熟悉。
 



[1] 张志和先生近年来发表很多关于《三国演义》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演化的文章,都收入其论文集《透视〈三国演义〉三大疑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作者在其中一些文章中,通过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几个地理错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长安、许昌等),进而探讨《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版本演化。作者利用地理错误分析研究《三国演义》成书过程和版本演化的思路是正确的,对《三国演义》成书过程和版本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最后得出“黄正甫本是《三国演义》最早版本”的结论却是完全错误的。陈翔华先生已经著文详细分析了黄正甫本不可能是《三国演义》最早版本。而导致张志和判断错误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作者进行这一系列研究时,根本没有看到《三国演义》志传系列中目前已知的最早刻本叶逢春本。作者所举出的地理错误(以及其他许多例证)实际叶逢春本都有,而叶逢春本的刊刻年代远远早于黄正甫本。
[2] 参见台湾“三军大学”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第四册附图四—一三八。
[3] 谭其镶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第44-46页。
[4] 关于沂都、碣石、浚山三个地点,可参看沈伯俊、谭良啸编著《三国演义辞典》第347页。关于浚山,有二个说法。《三国演义辞典》称其在临沂附近。而韩湘亭编著《历代郡县地名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602页称在今江苏宿迁县东南有“浚县”,谭其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标注该地为“淩县”。从《三国演义》描述看,《三国演义辞典》关于浚山(以及沂都、碣石)的说法比较合理。
[5] 谭其镶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第44-46页。
[6] 谭其镶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第44-46页。
[7] 谭其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年)第47-48页冀州刺史部中画出了磐河,即从冀州平原县流向东北,流经乐陵入海,但图中并没有标注出“磐河”字样。另外可参见《三国志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第600页“磐河”,《后汉书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第571页“槃河”,《历代郡县地名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1009页。有关磐河的地理位置得到张靖龙和李金泉指教,特此致谢。
[8] 谭其镶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第44-46页。

12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1-10 09:24 , Processed in 0.1470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