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判断郡守对土地及人民的主权,除了名义形式之外,也应考虑实质控制。以下从孙坚得失长沙开始,讨论传说中的借荆州始末,最后对医圣张机领有长沙太守作出探讨,以史料为标准,从而确定立论。 一、名闻三郡之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初任郡守始于平定荆南叛乱用人之际,即中平三年(1)。 最初,长沙、武陵、零陵及其他各地叛乱横扫肆虐,地方武力应付乏弱,波及荆州刺史刘度及南郡太守李肃逃亡(2),苍梧太守张叙及桂阳太守任胤被俘(3),后来朝廷以十余万大军镇压(4),规模上与举国鼎沸的黄巾起义毫不逊色。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同1)及零陵人观鹄聚众自称「天平将军」(5),来势汹汹不乏围攻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借重其军事长才用兵,中平五年孙坚平定三郡叛乱(同1)(6)。 由于前后叛乱不限于长沙一地,太守虽被约束不得妄出及用兵(7),但是孙坚正值愤怒爱国青年之际,不惜越境擅兵出击,离开长沙、出军零陵及桂阳,追杀周朝、郭石及苏马(同1)(8),甚至应援到扬州解救宜春(9)。堂堂一个长沙太守,除了坚守本郡长沙外,热血来潮之下举一反三,行有余力挥师零陵郡、桂阳郡甚至长征宜春。当盗贼攻击郡县,孙坚此时作为解放人民的英雄,挺身悍卫家园。(题外话:长沙郡、零陵郡及桂阳郡刚好是后来孙权向刘备所争三郡(10)。) 比较有争议时点为孙坚卸职,继任长沙太守为苏代(11),时在初平元年(12)。 按董卓上表袁术为后将军,但袁术避祸离开,袁术另上表孙坚领豫州刺史(13)(14),下令孙坚攻击董卓。文献明确清晰,本来着无庸议。但若针对史料质疑,以为史书不载孙坚免官长沙太守,即不能承认孙坚卸职,对照史书详载长沙为太守,方才可行:而且借口没有规定豫州刺史不能兼领长沙太守,或者继任长沙太守原属孙坚可控制手下,因此关系应属孙坚利用他人名义拥有,不论谈名义或讲实质,孙坚两面讨好。特别是孙坚率兵北伐时,官位仍为长沙太守,直到偷袭暗杀荆州刺史王叡(同12)(同14)及诱杀南阳太守张咨(同14)(15),袁术后来上表孙坚领豫州,因此孙坚并非放弃长沙太守的职位而北上。 强调孙坚以豫州刺史兼领长沙太守者,应该为主张者举证,而非若无异议或别人举证不能,即代表假设成立。基本上州牧太守并不兼任,综观两汉三国还没出现过一人同时兼领二地太守或跨州领郡,史无前例可以不作考虑。高层都督各州诸郡是另一回事,底下仍有单独太守、刺史及州牧,就长沙太守立场而言,一但孙坚改领豫州刺史,那怕虚领而非实领,就当时而言,业已丧失长沙太守之职。这种升官易职的手法,通常可以达到夺根拔基的效果。袁术正要崛起,利用孙坚为马前卒而尽收荆州为当务之急,调虎离山是很高明的人事任免,查袁术因此接任南阳太守(同13),因前南阳太守被孙坚所杀(同14),孙坚与袁术有无密谋无史可考,但袁术为此一谋杀事件后,获得利益最大者。本来长沙太守孙坚与南阳太守袁术二人平起平坐,均为荆州郡守,但是孙坚却自愿服从袁术,欲图豫州刺史美梦,出走长沙甚至远离荆州,在刘表与袁术积极介入下,荆州反被二人所瓜分,孙坚只能靠边站。 对于荆州大饼,此时有袁术及刘表存在,逼出孙坚吞出禁脔,势在必行。端视袁术如何差遣孙坚东奔西跑,详对刘表如何引兵抵抗孙坚,孙坚若不死于对战徐荣(16)、吕布(17)等强敌(一败一胜),也会亡于刘表、黄祖之设计圈套(最后被射杀)(18)(19)。为将之道,除了暴河冯虎任勇之际,也应知悉怯弱用智(20),兵法上的「必死可杀」(21)即列「为将五危」之一,将领若仅怀必死决心,应付硬拼死纒还行,但遇到斗智不斗力者,生死恐怕凶多吉少。 原则上:「任命不表控制。」按李术为庐江太守本为孙策所任命(22),但是孙权嗣位时李术就反叛不从(23),逼得孙权要屠城庐江(孙权围城曾出现庐江妇女被逼吞泥丸惨状,庐江是周瑜的家乡。),可见苏代纵使为孙坚私下移交长沙太守,苏代也未必永远臣服孙坚。后来反而刘表威名大作,恩威并施,传檄八郡(24),平定荆州,和谐社会普遍安定,除了少数选择性被诛杀(25),不愿合作者,多解印离开(26),可见真正控制荆州者为刘表,除非长沙太守苏代能忽视荆州刺史刘表。 孙坚北击董卓入洛(27)、东攻周喁战豫州(28)、南侵黄祖攻襄阳(29),结果下场被射杀身亡(30)(31),时年初平二年(32)。 从孙坚其子孙策全家北渡长江落脚(至江都)(33),不回老家富春(34)、或留住旧舍曲阿(葬完孙坚后离开)、甚至于移居「所谓被控制」的长沙、或是曾经转战的豫州,而且孙坚部曲属下主力皆为袁术所收,直到后来孙策二度向袁术请求返还孙坚部曲(35),衬托出孙坚当年四处树敌的结果,使得孙策及孙权兄弟得远离荆州、豫州及扬州而避入徐州。要是长沙太守苏代真的念及昔日孙坚「和平移转政权」恩泽,也不会丢弃孙坚孤儿寡母不顾。话说回来,最稳健的解释应该还是孙坚并无长沙的主权,尤其在孙坚离开长沙之后。各种猜测可能虽皆有机率,但是诸多矛盾互斥,立证每每薄弱,举凡从孙坚已领他职(豫州刺史)、再到新任太守就任(苏代为长沙太守)、还有其子未归投靠(孙策移居江北)──在在显示长沙郡守形势已变。 综上所知,长沙太守易职甚明,前任郡守孙坚并不直接兼任或间接控制。 二、千古谜团借荆州 史有明载刘备经略荆南,却无孙权只字词组,也许刘备事宜或有折扣,不过也不能因此转接换人,以为当然孙权取得荆州。 1.斟酌追根究底 话说刘备派兵攻打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及桂阳郡(合称荆南四郡),结果荆南四郡太守皆降。(36) 刘备不但杀死武陵太守金旋(37),也新任诸郡太守,如零陵太守郝普、桂阳太守赵云及长沙太守廖立等。敌对的曹操则记载为刘备取得四郡(38),还有曹操原本派遣刘巴招纳荆南诸郡,但迫于刘备而中道受挫,不得已放弃反使(39),以及刘备任命孔明督调三郡赋税(40),位处临烝(41)(地属长沙郡,即后来的衡阳郡。)。但是孙权则无任何用兵荆南的行动,最初,从孙坚开始到孙策跨江及孙权屡侵,被江夏太守黄祖一人力抗孙家父子三代,坚守荆东门户十七年(自初平二年(同32)孙坚战黄祖至建安十三年(42),黄祖被孙权袭杀,而孙权从此一直到后来仍无法完全掌握江夏郡(43)。)──可见赤壁战前孙权没有机会涉足荆南。而赤壁战后孙权遣将周瑜及程普围攻南郡江陵(44),没有任何荆南四郡官员投降,或是载明孙权占有或处置荆南四郡的行动。 刘备占荆南在理论能立,即使能破,也是刘备与荆南的关系;而孙权占荆南却不能立,苦于查无记载──与其破论刘备占荆南,不如立论孙权占荆南。 理论上对土地的统治主权为行使武力以统御人民,通常占领土地的手段为通过「击败」原有武力或是「降服」其武力而来,因应原统治者决定所控制武力或战或降而有不同结果。孙策渡江经略江东六郡的建国道路即为攻收以下六郡: (1)丹扬郡:屡战击败刘繇诸将攻占牛渚、秣陵、海陵、湖孰、江乘(45),按牛渚及秣陵属丹扬郡(46)。 (2)吴郡:连战得胜严白虎(47)(48)、陈瑀(49)(50)及许贡(51)。 (3)会稽郡:斩杀周昕(52)、击溃王朗(53)、及击溃刘繇取得曲阿(54)。 (4)庐江郡:诈骗刘勋调离武力出城后,孙策与周瑜并肩以二万士兵偷袭拔取空城(55),再打败刘勋。 (5)豫章郡:遣使虞翻(56)说降,太守华歆献城降伏(57)。 (6)庐陵郡:分割豫章郡为庐陵郡(58)。 合计孙策或逼战或降服取得江东六郡,手段为通过战争手段及外交调略。 另外像是刘璋献降,刘备不必再战三年即能取得益州(59),张鲁献降而曹操遂有汉中(60)。例外的情况则是长官欲降而下属不肯,或是虽杀其将而其军仍然纷乱,因此就会有张鲁第一次投降而其弟张卫坚守不降(同60)(61),曹操只好用武力击溃张卫,后来张鲁第二次投降则完全降服(同60);后者有张飞虽杀曹豹(62),却未取得下邳,但曹豹部众坚守下邳外迎吕布而夹击张飞,结果意外还俘虏刘备家属、军资及部曲等(63)。例外的情形可以解释成统治者对武力之控制力不佳,所以张鲁无法约束张卫,或是曹豹的影响力未因将领身亡而丧失等,但「枪杆出政权」之铁律,仍然普遍适用。 刘备征服荆南四郡,正如孙策开拓江东六郡,史料差别在多与少,整体方向仍足左证;相反的,孙权占领荆南却是连承认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查无实据空口无凭,史料差别在有与无,否定刘备并不足以正确孙权。 2.荆州势力三次变化 野史记载孙权借荆州数郡给刘备,语焉不详模糊难定。 (1)建安十四年第一次 南郡攻城结束于建安十四年,既载周瑜「分」南岸地(64),字面上就是周瑜割土给刘备,也就是周瑜口中:「猥割土地以资业之。」(65)此举并非借荆州。 后面文字所接的「从权借荆州数郡」(同64),方沾借荆州涉案嫌疑,但从不知何时在何地发生何人借何郡给何人,究竟何事可资描述,有待商确。 (2)建安十五年第二次 鲁肃劝孙权让刘备「都督」荆州,曹操以为孙权业送土地给刘备,故落笔惊讶。(66)(67) 从都督荆州而掌握土地,基本上可以认定囊括荆州全局,因此所谓孙权所任南郡太守周瑜(同65)及江夏太守程普(68),理论上应服从于刘备,此为荆州郡守向荆州都督低头。同时这也解释为何周瑜与程普攻下南郡后,不继续北伐荆州,按曹仁本来防守江陵,后来退至樊城(69),周瑜及程普面对昔日的手下败将,而且又挟赤壁胜战余威,没有理由不继续扩大战果,追击致胜,能打赢第一次为何不能再打第二次。除非赤壁之战及南郡攻防的战果没有想象中伟大,或是曹军战力仍具相当规模,昔日苦战用尽力气,占不了多大便宜。周瑜此时反而提出西侵取蜀计划(70),打算离开南郡逆长江三峡攻击成都,周瑜原本荆州攻略前途(战赤壁、攻南郡,再来应是北伐襄樊、进逼南阳,以上各地皆在荆州。)从此中断不再发展,最好的理由正是刘备位居周瑜之上,都督荆州诸郡高姿势。 孤军深入,凶多吉少,失败无庸多提,若万一周瑜取蜀顺利,官职可为南郡太守兼蜀都太守,但是中间还有不少诸郡,最好是周瑜都督荆益诸军事,正好与孙权及曹操三足鼎立,但周瑜下场因被猜忌从而限制兼官预期可见。 若是孙权只是单纯出借土地数郡给刘备,对于周瑜不痛不痒,同为荆州郡守,或称之向孙权争宠,意味刘备与周瑜皆为孙权属臣。此时曹操毋须紧张,孙权与刘备不过是狼虎竞食之间的矛盾:此时刘备在孙权底下,正如昔日刘备寄寓刘表,重用则难以制肘,轻任则无所畏惧(71),因此坐观刘备与孙权拼斗争,或是刘备向周瑜比奸诈──怎知孙权让刘备都督荆州,周瑜因此心慌弃荆取蜀,曹操惊讶孙权资业土地,居然重用起刘备,甚至还能同意驱使周瑜。 (3)建安二十年第三次 建安十九年,刘备取蜀成功,孙权派诸葛瑾求荆州三郡(72),刘备推托等攻下凉州再与荆州(73)(74)。 基于此项记载发展出以下推论:「如果当初没有借,为何以后要给?」所以臆度往昔曾有借荆州旧事云云。其实字面上只是刘备承诺给地,原因应另有他故,因为给地并不以借贷为要件。鲁肃还给米送周瑜,但是鲁肃却非曾向周瑜商借,面对这种带了几百人聚众滋事,名求资粮,实为勒索(75)。如果鲁肃不给米的话,周瑜率领几百个人接下来也许会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上次偷袭庐江已曾使用兵卒攻击平民),所以鲁肃只好从命,因定侨札之分,这就是鲁肃结识周瑜的经过,交友代价为均分家中米粮(一人分一半)。既然鲁肃给米事件,非为鲁肃曾向周瑜借米,鲁肃主动给米送周瑜无可厚非;怎换了刘备给地,就一定是刘备曾向孙权借地?刘备不能主动送地给孙权吗? 按建安十五年周瑜卒后,孙权派孙瑜欲攻取蜀,刘备反对,江东水军才进入荆东江夏,刘备就备兵江陵、秭归、南郡及孱陵,大战一触即发,孙权不愿两家翻脸,故中止取蜀(76)。刘备当初反对理由正是取蜀有害同盟,孙权相信,结果刘备私下却叛盟袭攻盟友,孙权很生气(77)。因此孙权先遣三郡长吏,又派吕蒙、鲁肃带兵(同73),双方正在爆发战争前夕。因此刘备挟诈表示轻许给地,本可理解,外交辞令总是客气而大方,实际执行则是另一回事。 究其刘备轻允给地,并非肇始从前有借,而是为了以后敷衍孙权。 建安二十年,刘备与孙权两家瓜分荆州,以湘水为界,各得三郡(同74)。此与所谓借荆州更无关连,势力范围之划分,丝毫无借贷情事,当然着无庸议。此与最初的建安十四分南岸地相互对应,都是割土分地,并无借贷。中间只有刘备向孙权求督荆州,史书虽不载可否,但从曹操反应得知,孙权「显然」同意刘备出任都督荆州。只是刘备对都督荆州并不满意,南郡太守周瑜毕竟仍是难以控制,后来适逢周瑜卒后,刘备以舍弃已失去的东西为代价,取得对南郡太守的直接控制权。按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皆失,正常的步骤为收复三郡,但是通过谈判,刘备兵不血刃取回零陵郡,又分得南郡;孙权原占领三郡,接受刘备承认长沙及桂阳二郡,另外确认江夏郡归入孙权,可见江夏主权之前应有争议,否则孙权不会在此重要会议重新在约定上提及。 无论如何,双方各退一步,各分三郡,双方可以满意。 3.主张所在,举证必要 至于当初刘备是否得到孙权授权而攻打荆南四郡,应该主张者举证,而非无异议即表赞成通过。 声称「周瑜分兵打下荆南四郡,再委托刘备管理」等,亦是查无实证,主张「反对不能」并不充分,但是「成立不行」目前可确。或者转让移交刘备及签立合同,双方约定将来应还云云,最好是证据到那里就话讲到那里,「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78)。引进产权观念亦同,像是孙权拥有荆南四郡所有权,后来质借刘备享有使用权,因此孙权可随时要求提前偿还,不须按约届满到期等,如此满纸天花乱坠虽富想象,不如细究词组根据但求治实。或者刘备诣京见孙权为了还武陵,理由是孔明仅督三郡,所以就是在此次会面交还,但是刘备至京口还可以求督荆州、甚至于迎娶孙权之妹,甚至还有其他可能,重点不在别人无法反证「还武陵」,而是应由主张者求证「所发生」。 有空发挥猜测虚幻再多,不如交代来源出处一个,孤例也可以,条件降到最低有没有。 荆州从事廖立(79)在刘备入蜀(80)前担任长沙太守,时间介于建安十四年至建安十六年,前任长沙太守有韩玄(同36),相关人员还有委质的黄忠(81)。建安十九年,吕蒙、吕岱率兵袭击三郡,廖立开门迎降(82),孙权后以濮阳逸为长沙太守(83),留镇长沙的人还有吕岱(84)。注意到孙权径置长沙、零陵及桂阳三郡「长吏」,而非三郡「太守」;而吕蒙攻击长沙而太守廖立出降,可见吕蒙用兵长沙前的太守系为廖立;记载孙权任命的长沙太守为濮阳逸,相关的县吏反抗有安成、攸、永新及茶陵四县(皆在长沙郡),也不乏遥相呼应首尾关羽(同84)。 可考孙权出兵长沙的记载为此,也就在建安十九年才开始争三郡。赵翼以为有借始有还,不曾拥有必然无所借,只是吴人为美化侵略而声称「借荆州」(85)。这种行为世上常有,孙权不仅光宣称刘备「借」荆州,要是改成孙权「进出」荆南,一点也不奇怪。所谓刘备前借荆州不还,此后可不惜以武力要求还债,就差没拿出双方当初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为侵略美化而粉饰漂白。 问题是如果有的话最好,但重点就在举证,当初刘备曾向孙权借荆州吗?应于何时又可借何地呢? 4.其他推论 有史可考为建安十九年吕蒙用兵攻打三郡,此为孙权势力进入荆州之始,建安十九年以前则无孙权控制荆州的相关记载。 刘备方(同73)记载与孙权方(同74),双方记载吻合,两家叙述皆符。 至于遥领置官、分郡设郡、出兵驻地等等,都不代表长期统治。先前孙策实占五郡不假,但是孙策至少任命九郡太守,像是遥置江夏太守、零陵太守及桂阳太守(86),注意到孙策忘了指派长沙太守及武陵太守,综观孙策用兵始终局限于攻打江夏太守黄祖(但黄祖仍存,按黄祖后来死于孙权之手。),还荆东都跨不过去,惶论及荆南四郡。孙权也置官周泰为汉中太守(87),或者黄盖为武陵太守(88),情况同前,没有孙权攻占取得汉中或武陵的纪录,仅有对当地任官的指派,这种行为称之「遥领」,专指主权不实辖。建安十五年,孙权「分长沙为汉昌郡」(89),字义上只有「汉昌」郡而无「长沙」郡,汉昌郡的成员不详,疑似是前长沙郡三县(另加南郡一县)(90)。或者比照后世的「立侨郡县」(91),因应来降侨人,冠以旧壤郡名,实无领土。孙权才引兵江夏,刘备就备兵预战(同76),在荆州八郡中,江夏位于荆州极东:综观四县幅员,东西颇长,但鲁肃却屯兵陆口,陆口位置亦为四县极东,其中奥妙耐人寻味。鲁肃领兵「住」益阳,文义仅有鲁肃临时带兵到益阳,并没有方向归纳或统治延伸,如果主张「鲁肃西向益阳,即表示鲁肃扫荡陆口到益阳以东」;那孔明北伐街亭,是否又包括征服街亭以南的祁山或武都及阴平两郡;曹操能用兵乌巢,因此可以怀疑乌巢以南的官渡袁绍大军已被曹操歼灭等。战争有所谓「间接路线」,并不是只有硬拼死打的「直接路线」,既无记载鲁肃过关斩将,那鲁肃「到」益阳就只有鲁肃「抵达」益阳的意思,并无鲁肃「剿清战胜」之意。因为同时关羽也「驻兵」益阳,对鲁肃的描述完成可以套用在关羽对益阳的主张。 最有趣的是以刘备打着孙权的旗帜,认为刘备为孙权征服荆南四郡,代理受托而执行,取得所有权应交还原主人孙权,理由则为刘备投奔孙权,寄寓投靠作为手下。其实曹操还高举汉献帝的名义,为汉家平叛安天下,此为典型的「挟天子以令诸侯」(92),曹操在名义虽是替人打工,实质上却是自取天下,丞相为天子以臣,名分已定,但是这个丞相可是「乱世之奸雄」(93)。史家在公平描述赤壁、南郡之战时,往往以刘备与孙权联军抵抗曹操,不论刘备方记载(94)(95)、孙权方叙事(96)(97),曹操方纪实(同38)(同69),皆有刘备与孙权两家影子,或者刘备与孙权在此战之后与曹操三足鼎立等。若是只以为周瑜一人对抗曹操大军,那就有意虚伪或隐匿刘备参战的事实。曹操名义上能为汉献帝打仗,但汉献帝实际寸土未得;刘备若为孙权名义攻战,亦可比照曹操办理。 至于刘备是不是孙权手下,关系尚有疑问;但曹操本为天子底下的汉臣,所得应属汉献帝那又如何? 孙权取荆经过,自建安十九年,吕蒙攻击长沙郡、接受长沙太守廖立投降,建安二十年,孙权与刘备约定以湘水为界,确认长沙郡改属孙权;正如昔日刘备收荆始于建安十四年,征伐长沙、武陵、零陵及桂阳四郡──实际出兵方始有权主张取得,口中臆度难以求证质借情事。 三、长沙太守张机质疑 名闻遐迩的医圣张机,字仲景,着有《伤寒杂病论》及《金匮玉函要略》等,后世流传有「张长沙」之名,仍据张机在汉末当过长沙太守(98),但事多诸疑。 按张机出生于南阳,就算长期在长沙为官,就籍贯作为出身习惯,也应改为「张南阳」,而非「张长沙」。反过来举例前置籍贯,虽可自诩「南阳张机」,但难自谓「长沙张机」,毕竟仕宦可换数处,籍贯却只有一个。从最早史料在北宋林亿称张机为长沙太守时,提到《汉书》无传,其实应为《后汉书》无传,按《汉书》为班固所著,《后汉书》则为范晔所著,前者谈西汉(前汉),后者讲东汉(后汉),而张机在《伤寒杂病论》自序:「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99)显然张机应是东汉人,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也有某些专家以为字可同义,像是「机」同「羡」等,所以张机就是张羡(100),只是翻遍字典或辞书,并不支持「机」、「羡」两字相通。退而求其次,清朝孙鼎宜以训诂推敲,认为「机」不切「景」,但是「羡」与「景」同训,张机不字仲景,张羡才字仲景,所谓「张机」应为「张羡」,方符「仲景」之字。不过名与字除了可「同义相协」,名与字相同解释,如周瑜,字公瑾;曹操,字孟德。也可「反义相对」,名与字意思相反:像韩愈,字退之;朱熹,字符晦。而且还有名与字不相干,例如当世三司马(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字子尚;司马师,字子元),有谁能解释三司马的名与字有何关系?苏轼就批评王安石强解《字说》,若竹鞭马成「笃」,以竹鞭犬,有何可「笑」?(101) 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102)背叛荆州刺史刘表(103),举凡长沙郡、零陵郡及桂阳郡(同102)(104),刘表发动连年战争围攻,在建安五年平定(105)。典型的军阀割据被镇压平叛,地方回归中央。 著名的医圣张机以其宗族在建安年间死亡三分之二、罹患伤寒十居其七,故「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同99)为了亲人遭受疾病,发愤图强研究病因以求医道,故作《伤寒杂病论》。但是长沙太守张羡却拥兵自重,不惜生灵涂炭发动战争,此与经世济民救人救命的民族英雄,岂能同格而语。战争必会死伤,杀人盈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狂风暴雨之后,动辄寸草不留,士兵只会愈来愈少;医道救人,解疾疗伤以养生延寿,拯救苍生,欣欣向荣,人民只会愈来愈多。 张机一手针炙、张羡一手屠刀;医生一边救人、军阀一边杀人;此为执业行医、彼唯拥兵叛变。 一九八一年,南阳考古出土「咸和五年」之墓碑,题名:「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因此南阳有幸埋张机,但张羡既病死在长沙,其尸便难以经过刘表所治荆州,北运至南阳。再查长沙前后局势,从长沙蛮作乱的长沙太守杭徐及度尚相继征战,到孙坚接任长沙太守攻讨长沙贼区星,刘表时期则对长沙太守张羡、张怿多所用兵,除了前后任长沙太守为苏代、廖立之外,再来就是孙权用兵长沙,足见长沙此郡刀光剑影,战事连连。综观历任长沙太守杭徐、度尚、孙坚、张羡及张怿等,个个悉为擅兵作战的武将。但张机闻名的是医术,不是用兵。单就史料「长沙太守张机」就开始无限想象,不如也浏览张机救人志向或详长沙前后战事,据说可能是来自唐朝的史料,又何能左证论及三国呢?据说「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内容真假永远是其次,来源理由应该摆第一,平平同样一句话,效果不同看对象。与其断篇残简中捕风捉影,不如衅底详察其生平意旨,救人与杀人毕竟两世界。 检诸正史《后汉书》、《三国志》及《晋书》或是相关史书如《襄阳记》、《江表传》等,几无史料支持长沙太守即张机。 结论 过多的引伸联想再多,终究是无根浮萍,还不如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有多少根据,谈多少推论。 原本按时间排列,应是优先得失长沙论孙坚、其次辨疑长沙太守谈张机、最后才是讨论借荆州之刘备及孙权。但贯以立论求根之精神,本质源头更优先于字面牵连,故篇幅调整以张机行医压轴,析论其有别于太守用兵理念,呼应最前面的孙坚善战。 指明「张机即张羡」,从训诂咬文嚼字。但是从实质研析更胜于皓首穷经,张机本强行医,将其与长沙太守送作堆,毋宁对专业的污辱,因为救人不必出高官,为官不仁并不少见,与其将长沙太守冠戴张机,以为多添荣耀,其实适得其反;不如仔细品尝其《伤寒杂病论》,此是张机毕生结晶,亦为医生本色。简言之张机为长沙太守之事,最致命的要求仍是史无记载。 声言「没有辞职就没有卸任」,以为史书不记即表孙坚永保长沙太守,袁术视孙坚当手下,但孙策却以为孙坚只不过与袁术「联盟」,再多的「任官即控制」、「表职为隶属」或「吩咐属派令」等,不如仔细观察其关系:按南阳郡太守袁术与长沙郡太守孙坚,本来即同为荆州各郡守;袁术虽表孙坚为豫州太守,但董卓还表袁术为后将军(同13)(附带一提,刘备虽表孙权领徐州牧(106),孙权也表刘备为荆州牧(107),两人谁为上司或下属,还真看不出来。),袁术既不为董卓属下,但孙坚自甘为袁术手下?以孙坚名扬长沙、零陵及桂阳三郡、斩杀南阳太守及勾结江夏太守刘祥及武陵太守曹寅,荆州统辖八郡之中,已有六郡偏向孙坚(108),但是孙坚却毅然放弃荆州攻略──争议孙坚失长沙太守其实有点见树不见林,因查孙坚本对荆州怀有昭然野心,但被袁术或许在所谓的「任官」、「表职」及「吩咐」下瓦解。孙坚任职长沙太守事已明确,只是后来被袁术迷惑权术而丧官,令人不禁感叹:「刀在笔的面前,必须低头。」 提倡「刘备愿给荆州就是当初有借」,推衍愿给必在曾借之后。既然无法交代孙权得占荆州来源,何来后来如何运用,否定刘备得荆州再多,也无法因此得证孙权占得荆州。孙权对荆南的攻略在刘备征伐荆南之后,别无更早的记录,强调字面微言大义犹如关门格物致知,引申再多皆非本义;不如放眼前后事件,前因后果或许透露出更多。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109)被怀疑伪作的最大理由为查无实据,相关出处不但正史不载,《诸葛亮集》也未收。至于读表不流泪不忠(110),或是对字里行间再作推敲为其次,举凡孙坚失太守、张机任太守及孙权借荆州等,来源若能经得起查证,此方为立论之根本。 所引史料: (1)《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2)《后汉书.南蛮列传》 (3)《后汉书.桓帝纪》 (4)《后汉书.冯绲传》 (5)《后汉书.灵帝纪》 (6)《后汉纪》 (7)《后汉书.李章传》中记载 (8)《三国志.吴书.朱治传》 (9)《吴录》 (10)《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1)《司马彪.战略》 (12)《后汉书.刘表传》 (13)《后汉书.袁术传》 (14)《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15)《吴历》 (16)《后汉书.董卓传》 (17)《后汉书.董卓传》 (18)《典略》 (19)《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20)《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21)《孙子兵法.九变》 (22)《江表传》 (23)《江表传》 (24)《后汉书.刘表传》 (25)《司马彪.战略》 (26)《后汉书.刘表传》 (27)《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28)《会稽典录》 (29)《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30)《典略》 (31)《英雄记》 (32)《通鉴考异》 (33)《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34)《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35)《江表传》 (36)《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37)《三辅决录注》 (38)《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39)《三国志.魏书.刘巴传》 (40)《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41)《零陵先贤传》 (42)《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43)《三国荆州江夏太守校考》 (44)《三国志.吴书.程普传》 (45)《江表传》 (46)《后汉书.郡国志》 (47)《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48)《吴录》 (49)《三国志.吴书.吕范传》 (50)《江表传》 (51)《三国志.吴书.朱治传》 (52)《三国志.吴书.孙静传》 (53)《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54)《后汉书.献帝纪》 (55)《江表传》 (56)《吴历》 (57)《三国志.吴书.华歆传》 (58)《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59)《三国志.蜀书.刘璋传》 (60)《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61)《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62)《英雄记》 (63)《英雄记》 (64)《江表传》 (65)《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66)《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67)《汉晋春秋》 (68)《三国志.吴书.程普传》 (69)《三国志.魏书.曹仁传》 (70)《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71)《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72)《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73)《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74)《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75)《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76)《献帝春秋》 (77)《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78)《胡适全传》 (79)《三国志.蜀书.廖立传》 (80)《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81)《三国志.蜀书.黄忠传》 (82)《诸葛亮集》 (83)《三国志.吴书.濮阳兴传》 (84)《三国志.吴书.吕岱传》 (85)《二十二史札记》 (86)《吴录》 (87)《三国志.吴书.周泰传》 (88)《三国志.吴书.黄盖传》 (89)《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90)《三国郡县表附考证》 (91)《隋书.食货志》 (92)《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93)《异同杂语》 (94)《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95)《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96)《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97)《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98)《伤寒论.序注》 (99)《伤寒杂病论》 (100)《张仲景事迹姓名考》 (101)《漫笑录》 (102)《后汉书.刘表传》 (103)《三国志.魏书.刘表传》 (104)《三国志.魏书.桓阶传》 (105)《后汉纪》 (106)《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07)《资治通鉴.汉纪》 (108)《东汉灭亡滥觞析论》 (109)《后出师表》 (110)《宾退录》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5-1-10 09:50 , Processed in 0.1603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