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品论 查看内容

试评三国志/演义/影视中的太史慈与甘宁

2016-1-10 17:24|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3394| 评论: 0|原作者: 暕湫

摘要: 本文参裴注版《三国志》、毛版《三国演义》(无缘一见罗版,遗憾!)、央视版《三国演义》,在此议一下此对江东齐名“双璧”,各位指教。历史上的太史慈与甘宁,从没有同时出现在东吴阵营,太史慈亡于建安十一年(20 ...

三.太史慈与甘宁的比较
1.从志的角度出发
统率:太史慈曾自封丹杨太守,拥有“泾以西六县”的地盘,虽然被孙策所破,但他的定位始终是“群雄”,后凭一己之力招聚刘繇残败部署,并“治海昬,并督诸将拒磐”。甘宁的定位是“武将”,凝聚力也甚高,初始时就率领一帮人打家劫船,纵横长江上下;加上后来的相抗关羽、百骑劫营。个人认为,甘宁稍逊于太史慈,至少他只有“统兵”,还没有达到“督将”的水准。
武力:两人的成名战役俱是历史明载,不分上下。
智力:太史慈“怀刀断章”时的方法,都昌突围时所用的疲军之计,还有相请刘备时的说辞,都能体现他的智谋。甘宁的智力主要表现在他对孙权那段天下形势的分析,依旧不分上下。
处世:太史慈的评价是信义笃烈,甘宁“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外加“时违权令”。太史慈与东吴诸人从没有矛盾,甘宁曾得罪吕蒙,与凌统争执。此点无容置疑,太史慈优。
总评:志中太史慈胜。 
2.从演义的角度出发
统率:两人同为武将,太史慈初为刘繇属下,没有自封太守,只有泾县一城,后降孙策,并且缺失治理海昬的事迹。甘宁投吴前依然故我,相抗关羽的事迹被省略,百骑劫营的事迹被高度神化成“不折一人一骑”的统率力。比较之下甘宁胜。
武力:演义存在单挑,首先列之——
太史慈:15回战孙策100合平手;15回战程普30合平手;15回战王朗不数合平手;53回战张辽70~80合平手
甘宁:38回射杀凌操(水战);38回砍死邓龙(水战);39回射杀黄祖;45回射杀蔡勋(水战);50回先后杀马延张顗;51回战曹洪20合平手(洪诱敌);67回打倒朱光(城战);67回战乐进不数合平手(进诈败);68回射伤乐进;83回被沙摩可射杀(宁带病)
甘宁的战绩多于太史慈,太史慈则在单挑中没杀过人(可能与性格有关,比如神亭岭一战太史慈只想活捉孙策从没想过杀他),不似甘宁那般杀戮不眨眼且杀的方法也各式各样。不过,尽管甘宁的战绩半数用箭,我仍认为太史慈的箭术更高一筹,“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的境界杀伤面极大。武力上感觉两人平手。
智力:太史慈有关智谋上的表现被删大半,最后还莫名其妙死于自己失败的谋略;甘宁为孙权分析天下形势的言语未删,附加成功赚骗蔡中蔡和,明显甘宁胜。
处世:太史慈在演义中沿袭志,信义为先,忠孝两全,与人相处也不存在矛盾。甘宁一改志中的形象,光从赞诗就可看出,“酬君重知己,报友化仇雠”。两人依旧不分上下。
总评:演义中甘宁胜。 
3.志与演义的比较
两书中,两人的经历都比较接近,少年时便因为不同的事迹闻名于世,但皆得不到重用(太史慈于神亭岭之战后刘繇依然不重用他,颇似甘宁射杀凌操后黄祖仍视而不见),而后投吴。
太史慈从志到演义的过程,基本是沿袭,并按惯例依照演义的“轻吴”准则(我们往往能看到,或刘备东奔西跑、或诸葛亮处处妙算、或蜀魏两军打得火热,隔了十几回后才将吴国几年的事迹综述一番),删去诸如治理海昬这样的“无关事件”。总体上主要降低太史慈的统率力与智力。
甘宁从志到演义,最明显是被优化了品行,保留“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删去“好杀”与“违令”,补加“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战绩方面,除了“触犯”武圣关羽的禁忌战役,其他事迹一反“轻吴”准则,全部保留,并得以神化,还无中生有“掠夺”江夏之战的首功。总体上主要提升甘宁的统率力与品格。
此消彼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国志第55卷中各有所长的江东十二将,唯独甘宁脱颖而出,声望最终与太史慈相若。 然,对三国来讲,志到演义,褒者如诸葛亮、关羽、赵云,贬者如周瑜、曹操,相差何止千万。在此,我并不计较演义轻微地褒宁贬慈,也不是想还历史的真相,谁又知三国志所载一定为真?笑~~

四.说说央视三国电视剧中的太史慈与甘宁
我想,大多数人是认可这部电视的,尽管它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在这里顺带提一下,因为电视的确有比志、演义处理得更完美的地方。
首先,志到演义,暂不说它“尊蜀贬魏”的观念,但“轻吴”是肯定存在的,三国之中,吴国诸人的事迹被删得最厉害;电视主要是根据演义改编的(没有人会认为电视根据志改的吧),在演义的基础上继续贯彻“轻吴”的宗旨,所以太史慈与甘宁的事迹所剩无几。另需要说明,评论时主要将电视与演义比较。
其次,央视的五部分(Ⅰ群雄逐鹿,Ⅱ赤壁鏖战,Ⅲ三国鼎立,Ⅳ南征北战,Ⅴ三分归一)是分开拍摄的,除了几位重之又重的角色,其余需要跨部出现的角色无论文官武将基本情况是一部一个演员,当然也有一部之中数演员一角色的,反正是乱七八糟。东吴方面,只有孙权(指成年,少年时当然是另一演员)、周瑜两人是没有换过演员的,太史慈出现在Ⅰ(9、20)、Ⅱ(31~38),甘宁出现在Ⅱ(31~40)、Ⅲ(53、54),分别换了一次演员。
饰演太史慈的第一位演员名李洪涛,初次出场于神亭岭(9集),单挑孙策,央视的武戏一向不令人满意,姑且容忍(声明,相较全剧,这场单挑已经算拍得好的了,此类问题我已有文论述过)。需要特意提出的是,导演让太史慈背了两把短戟、手中持枪、腰间悬剑,全剧中所有武将只有他享此“待遇”(默~~拽归拽,背着两把戟在马上打架毕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单挑的过程按照演义,从马上到步战再到挥拳相加,电视暗喻太史慈上风,因为孙策在战斗中被太史慈刺了轻伤。最后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孙策拿了太史慈的短戟,夜黑暴雨收兵罢战。
然后孙策破了刘繇,至泾县来捉太史慈,周瑜出谋,最终擒获太史慈,与演义相同。指出央视的BUG,太史慈在突围初始背上没有带戟,中途乱跑的时候背着戟,最后跑到城外戟又不知所终了。(——恶搞的推论是:可能也被孙策所拾获。)
而后是太史慈归降孙策的一段,比志、演义中的描写都更加令人信服。
[志49]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
[演义15]策知解到太史慈,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谓曰:“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刘繇蠢辈,不能用为大将,以致此败。”慈见策待之甚厚,遂请降。策执慈手,笑曰:“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慈笑曰:“未可知也。”策大笑,请入帐,邀之上坐,设宴款待。
志比演义的描写更简单,我们就先看演义中孙策是怎么做的:“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这是三国中常有的景象,张辽降曹操、严颜降张飞等皆是如此。然后孙策的说辞是在历陈自己不同于刘繇,定会重用太史慈。如此简单,太史慈就请降。被“邀之上坐,设宴款待”。
再看电视的剧本,神亭岭一战后,孙策的战袍破损,他特意关照手下不要丢弃——伏线。
(太史慈被抓回来,孙策亲自出迎)
策(叱士兵):为何如此对待将军?松绑!
评:收复降将常见的第一道程序——亲自迎接,第二道程序——喝退士卒,孙策都毫无例外地照做了。
(太史慈撞开士兵,不接受松绑,众士兵窃窃私语,孙策身后程普黄盖韩当周泰四将齐围而上)
评:应有的反抗,亦常见。
策(微笑):将军受惊,策之罪也。(深行一礼后,亲自上前欲为太史慈松绑,同样被撞开)
(程黄韩周四将立即拔剑对太史慈,慈无视)
评:第三道程序——赔罪,孙策照常。第四道程序——亲自释缚,孙策预备执行,太史慈不受,也算应有的反抗。
策:请——
评:也只有央视版的孙策,能够依旧微笑着相请五花大绑的太史慈入帐,如同相邀一位远道而来的挚友。
(太史慈随孙策刚走到帐口,见到孙策的战袍高悬帐内,微怔,遂停下脚步)
策:我盼将军如旱苗之望甘霖哪,我素知将军乃真丈夫,刘繇蠢辈,不能用子义为大将,才有此败!真是屈煞将军啦。部下若有得罪子义之处,看在孙策面上,还乞见谅。(再次深施一礼)
评:孙策将第三道程序重新实施了一遍,顺便是第五道程序——言语打动。这句完全是演义中的说辞,但对太史慈无用,观他的神态,根本就没听孙策说些什么,只是在看帐内的战袍。
慈(侧身转开,不受孙策的礼):败军之将,安敢望此?
评:太史慈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虽是俘虏,礼节不失,孙策前面赔罪过,太史慈觉得已经扯平,不愿多受。
策:我欲得江南,遇到子义这般敌手,真是寝食难安啊!(第二次微笑上前为慈松绑,慈本是背身对策,发现其意图后又把他撞开)
(太史慈傲然相视孙策,不语)
评:第四道程序又被拒绝,陷入僵局。
策(迫切):我与子义只觉相见恨晚!此生,不能与子义共图大事,实为憾事。子义,为何只在帐口,快请进帐啊!
(太史慈依旧无动于衷)
评:这句说辞更类似志中“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的意思,不过太史慈还是没有反应,继续僵局。
策(回望自己的战袍):子义,你我此次交战,你若把我擒拿,肯加害否?
慈(沉吟片刻):未可…知也。
策:好,爽快!
评:这是演义与志中皆有的台词,演义发生在降后,志没有明示,看似是降之前。总之,央视的孙策终于说了这句“众望所归”的话,太史慈也做了意料之中的反应。若他回答“加害”,孙策可能会不悦;若他回答“不加害”,又有奉承之嫌;因此“不知道”的回答最佳。
慈:我俩交战之时,若无援兵相助,你我这样战下去,能定输赢否?
策(若有所思):未可…知也。
慈(动容,惊!)
评:央视的编剧们随后开始让太史慈用类似的语气问话,妙在他问了一句类似风格的问题,更妙的是孙策故意模仿、做了一模一样的回答——果然是棋逢对手,太史慈的一句“未可知也”已是经典,孙策不动声色还以此语,愈加精彩绝伦。太史慈终于动容。
策:爽快!爽快!(大笑上前,这次没有被撞开)子义,我自用兵以来,未遇敌手。(松绑)子义,你乃真英雄啊!(回视)子义,此袍便是见证,我要此袍警示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慈:我飘零江湖,未遇明主,将军如果不弃,我愿在将军帐下,效犬马之劳。(下拜)
评:窃以为孙策之后的话已经不重要了,太史慈又心不在焉没有听,他呆看了一会战袍,等绳子解完,孙策说到“此袍便是见证”,太史慈猝然正视孙策,下跪请降。这次的归降事件,常规性程序全然无用,孙策胜在一句精妙的回答、以及他帐中悬挂的残破战袍——这两个细节均是央视所加,使太史慈的归降更合乎情理。
策(大喜而扶):今得大将,大事定成!(吩咐属下)来,来,快摆酒宴,为子义压惊!
慈:慢!刘军大败,军心涣散,我想回去收拾余部,以助明主,不知能相信否?
评:太史慈初降孙策,宴未摆酒未饮,第一句话竟是提出要离开,与演义、志又是不同(演义是酒宴之间提出的,志是隔了一段日子提出的),归降的可信度骤然下降。
策(肃然,正色):感谢将军忠诚之心!
评:孙策的这句回答同样令人拍案叫绝,他既不说相信也不说不信,转而称赞太史慈的品格,我想,即使太史慈真的有逃走的念头,也会被孙策这句话消于云霄之外。
慈:好,今与主公约定,明日正午,带兵而还。
策:一言为定。
慈:子义告辞。(转身出帐,被黄盖诸将拦住,慈回望孙策,目光中略有鄙视之意)
策(微怒):闪开,让子义出营!
(众兵将方始让路,太史慈昂首出帐)
至此,两人的这场对手戏正式宣告完结。
到了次日,孙策诸人等待太史慈的归来,这段与演义相似,众将均不信,只有孙策坚持太史慈不会背信弃义。央视的改动主要在孙策的戏份上,众人“依照演义”“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孙策大怒,拔去木杆,将自己的宝剑插于地上,以示对太史慈的尊重。日至正午,太史慈引众而归。(~~再给央视挑些“小刺”:前已述,太史慈丢了“两对”戟,当他请降之后离去,孙策没有把兵器还他——这应该是合乎情理又收拢人心的镜头,值得拍摄,当然,BUG不算,还他一对戟就可以了。到了第二天,太史慈背着他的“第三对”戟归来,他到底有几对啊~~~~~)
太史慈的再次出场一下子跳到了孙策之死(20集),我没有查证那时他是否应该在场,既然央视拍了,简单一提。太史慈基本没有戏份,只是与众将一起,劝孙策不要杀于吉(太史慈也信神么?笑~~)。孙策恼怒,命某将抓来于吉(幸好没有派太史慈去抓,谢天谢地~),亲自提剑欲杀,当时张昭站在于吉侧前方,做阻止的手势,太史慈站在于吉侧后方,不做阻止也不做赞同,只是静静地看着孙策。挨下来就到赤壁了。完全明确此之前太史慈相助孔融、射人定手等等事迹被电视删去。同时整部剧中,太史慈从未射过一箭,亦从未拍摄写有“太史”二字的旗号,遗憾。由第一部到第二部,换演员,改为陈之辉饰演。
赤壁之战的拍摄是全剧最完整的战役,30-39集间的事迹面面俱到,演义中写谁电视就让谁出场。所以平时,太史慈一如常规,与众将列队站立,听候周瑜命令,武将的装束都差不多,我也认不出谁是谁。又少了第一部中背在身后的双戟(估计还背着要碰到人),更加认不出。在群英会上,太史慈担任监酒,排众而出。电视似有预告般,其他将军都是铠甲,只让太史慈穿官服。接着也不干什么,站在一边示威蒋干。
最后的决战,太史慈接令而去,打仗时没有现身(接周瑜令的一半将领后来都没出来,不足为奇)。
太史慈死于合肥的这段电视没拍,央视删吴国的战役根本不眨眼,亦不用深究。
综上所述,央视的太史慈,实际只有神亭岭那集的戏份。所幸那集的导演编剧很优秀(我曾见过一篇《玉玺VS兵马,换不换?》的文,亦是称赞该集央视对细节的更改),将他的形象顺利搬上了荧屏。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1-11 14:31 , Processed in 0.1564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