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天下三分,魏、蜀、吴。
这个故事从蜀国开始,天下本来归根刘氏。根深蒂固的儒家学说一直有不少追随者,前者有诸葛亮、后者有姜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在《隆中对》提出了“跨有荆益、联孙抗曹,天下有变,两路进兵,规复汉室”的战略计划。两路进兵是在有荆州前提下,没有荆州等于没可能实现。所以《隆中对》在失去荆州后全面修改,(诸葛亮深知荆州不再可能复得)六出祁山并非单只是北伐中原,反而是先占领凉州来代替荆州这个重要位置。
[初遇良机、忠烈报蜀]
夷陵之战后,魏国再没有把蜀国放在眼里。曹丕(222)同年立刻对吴国发动战争,于公元223、224年连续发动伐吴战争,虽然不能成功,但是从外交方面迫使吴国尽快重新同蜀国联盟。
同时蜀国方面因刘备东征失败,不但使蜀国军事力量大为削弱,而且了内部政局的不稳。为了稳定内部,发展经济,全力对付魏国。诸葛亮于(223)年派邓芝出使吴国。双方从(224)年起,蜀吴联盟正式恢复,此后吴蜀双方使臣往来不断,减少蜀国对吴国的后顾之忧。在外交的有利条件下,为诸葛亮集中精力整理内政,平定南中叛乱。提供北伐最有利条件。
曹睿即位之后,双方斗争更明显。孙资提出守险致敌的策略,重点防吴的趋势更加明显,司马懿也确定宜用水陆两路大举伐吴。然而魏国和蜀国的边境地区又如何呢?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魏略曰: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
在魏国毫无防备下,第一次北伐就是最好的机会。而北伐的目的是什么?个人理解吧!北伐不单单只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北伐有太多原因,政治上,军事上,内部上有多样的必要性。
(邓仲华)引用:禹拜读过已故台湾著名战略学者钮先钟先生的论文集《历史与战略》,关于诸葛北伐钮先生大致是这样分析的,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有句名言,任何一项巨大的军事行动,不能单从军事角度去分析,还要以政治角度来分析。诸葛北伐是稳定内部的一种手段,自先帝崩殂蜀中传出了消极悲观的失败情绪。向魏兴兵就是反击这些声音,稳固内部,表明我们没有彻底失败。此外这与和吴联盟也有益处,蜀用吴牵制魏国,吴何尝不是如此?蜀攻魏就是向吴表示蜀本身对魏具有威胁,这样吴和蜀联合对吴才有意义。因此吴才会配合蜀的军事行动!(外交内部)
北伐还有机会占领凉州解决人才问题和资源问题!(上文提出《隆中对》修改)
《收姜维》
袁子说过蜀国“小国贤才少”、“良将少”;孙盛指出“蜀少士人”;陈寿在谈到蜀国人才情况时说到“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
而第一次北伐收姜维明显是因为这样,在地域的局限里失去荆州后的蜀国人才更缺少。占领凉州后就不单只是一个姜维,然而这个目的诸葛亮一直做不到,本来第一次北伐已经得到陇西三郡南安、天水、安宕。只可惜因失街亭唯有放弃三郡,带领姜维回蜀。(姜维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他传奇的一生。)
《姜维传》载:好郑氏学,郑玄是畅晓两汉经学的大儒,姜维年少时就精通郑玄之儒学,受其影响颇深,所以诸葛亮说姜维有心存汉室从此可见。这两个被儒家学说影响的蜀国北伐者明显是相逢恨晚的知己。
[跟随北伐、星落飞逝]
诸葛亮也深知自己也人过半生,对于光复汉室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不采取北伐来练兵和培养军事人才恐怕日后再没有机会,从此诸葛亮北伐的生涯开始。
错用马谡也就是导致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主要原因,诸葛亮口中的“匡世奇才”,也就是诸葛亮承认的军事继承者,对于用马谡个人觉得诸葛亮有过急想马谡有军事经验让马谡立功名,然而在这次失败后诸葛亮重新找寻军事继承者,重新整顿军队。对于错用马谡诸葛亮也自贬三等,贬为右将军、仍行丞相职权。
《军事上最终继承者》
在《姜维传》曾有这一段,姜维当时二十七岁,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对姜维非常赞赏,信中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不久,姜维就升任中监军、征西将军。
姜维在跟随诸葛亮北伐期间,注定姜维从诸葛亮里继承了复兴汉室,恢复中原的精神支柱。这一种精神一直到姜维死才完结,肉体上的痛苦远比不上精神上的支持。从诸葛亮死前的表现完全体现出来。
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晋书·宣帝纪》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姜维传》
《屡次北伐,尚未成功》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北伐再出现不到第一次北伐的良机。熟睡的巨龙从此惊醒,从此北伐面对魏国的正规军,诸葛亮的对手再不是夏侯楙换成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从战略针对先吴后蜀,改为先蜀后吴。曹睿将襄阳司马懿立刻调回长安驻守,这两个文人出身的大将注定是宿敌命运。两个深知兵法更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一个谋攻一个坚守。
诸葛亮认为北伐还有机会成功光复汉室,守业无疑是慢性自杀。身为一个传统中国人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表明最高尚的人格品德,事实上北伐没有成功,诸葛亮欠缺就是幸运吧!不能说失败就是错误,我国伟大的国父孙中山不是从多次的失败中身长过来吗?也许命运再没有给多一点时间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作者用诸葛亮点孔明灯廷长寿命更体现这一点,北伐并不是错而是命运再没有给诸葛亮一个机会。
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宣帝》
陈寿评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诸葛亮传》
陈寿对于诸葛亮北伐也有微言,但是对手司马懿却说诸葛亮是“天下奇才”。无非的就只是因为诸葛亮文人出身更深知兵法,司马懿自己也知道不如诸葛亮所以每次严守慎战原则,不敢主动出击。两个人的决战就好等一个武林高手过招一样,从不过分消耗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说明为什么曹睿将司马懿立刻调回长安驻守主要原因,无疑的是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国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真正敌人是谁。
[唯一北伐、孤独征人]
此从诸葛亮死后,蜀国也平静起来。曹睿因大敌已死,也不顾众臣反对大修宫殿,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消耗大量人力,影响农业。(238)蜀国听闻曹睿病危,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多次率领偏师西进。从此可见蒋琬还有心去完成诸葛亮未完成的事情,可惜有心而无力。
(244)曹芳在曹爽的建议下下诏伐蜀,姜维和费纬出兵兴势,派王平袭击魏国大将军曹爽,曹爽大败,勉强保住关中。从此曹爽失势,司马懿掘起,在魏国明争暗斗内乱开始。(249)曹爽兄弟被废,从此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懿之手。
(248)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维率兵出陇右接应,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收服了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显然其他民族对魏国不服的表现,从政治内部明显蜀国没有魏国争权斗争发生。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姜维传》费祎曾经同姜维解释我等也不如丞相,丞相也不能定中夏,我们又如何!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这个并不是说北伐是错,费祎还是遗传诸葛亮北伐思想。只不过觉得姜维和费祎自己也不如诸葛亮没有创业之能,不如守业。
(253)费祎去世,三月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兴师攻魏,发兵20万进攻淮南。姜维也乘机率数万人出石营,姜维因久攻南安不克,军粮已尽,撤围退走。有人说费祎去世后姜维得行其志,其实在联盟关系上吴蜀双方只有联合攻击才能占便宜。这也就是叫事半功倍。
《争权夺利、北伐取机》
(254)魏国内部争权更显现,魏中书令李丰与張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密谋废掉司马师,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为大将军。事情败露,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很多人因此事受牵连被杀,废张皇后,魏国一时陷于混乱。魏狄道长李简密向蜀汉请降。姜维乘机率军攻魏,李简献城降。
(255)姜维乘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之际,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攻魏。大败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后来魏军大举增援,于是回撤。
明显魏国政权有危机,对北伐姜维怀着诸葛亮的思想,北伐还有一线生机,不北伐永远不会有机会。对于姜维的北伐并不是冲昏头脑去任意北伐,而是清楚敌我双方环境下才会出手。然而魏国内部有政治斗争,吴国内部也有政治斗争,那么蜀国比起魏吴两国比较幸运。而这种幸运不是必然的,暗藏一种危机。
《将在外、国何安》
郭攸之和费炜,性格温和,故进谏纳言的工作几乎全由董允负责,连后主刘禅都畏惧他三分。刘禅宠爱宦官黄皓,而董允每次指责黄皓,使黄皓不敢胡作非为。董允在时,黄皓之地位不过黄门令。陈祗代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黄皓开始干预政事。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蜀汉朝廷纲纪从此败坏。
据《华阳国志》记载,姜维对黄皓专权非常不满,曾上言后主,请求诛杀黄皓。后主说:“黄皓不过是一个奔走效力的小臣罢了。过去董允对他切齿痛恨,我常常感到遗憾。你大人大量,又何必计较他呢?”姜维见黄皓有后主支持,势力很大,感到自己失言,便告辞后主出宫。后主命黄皓到姜维那里谢罪,姜维对黄皓说自己要到沓中种麦,以资军用,实际是为躲避黄皓。
然而诸葛亮等继承者陆续死去,而蜀国后主昏庸无能。导致蜀国纲纪败坏,而姜维也知道自己斗不过黄皓等人,唯一就是北伐来维持诸葛亮那少少的希望,对于自己也是一种安慰。从此姜维再好少理国事,常驻扎在沓中。(对于将领出身的姜维无疑力不从心,谁叫你不是诸葛亮。)
陈寿在《后主传》评介:“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闇之后。”无非是说刘禅这个人本来还不错,没有黄皓,也不会那么昏庸,更不至于亡国。 [外忧内患、亡国何责]
陈寿在《姜维传》评介: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对于姜维的北伐贬多褒少,而我对于这个孤独的征人感觉一种悲伤。姜维并不是一个亡国将领却命运注定姜维身负一切罪责,在背负沉重罪责的姜维是否真的让他全部承担呢?其实不北伐蜀国会否真的不亡呢?没有姜维的蜀国又如何呢?一切从沉重罪责里埋藏下来。
《后主昏庸、臣人无心》
先说说陈寿的师父谯周曾对后主刘禅外出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甚为不满,故作《上后主疏》,以王莽、刘玄、公孙述丧失民心的结局与刘秀成帝业之艰为鉴进行劝谏,后主对此不理会,仍听任宦官黄皓弄权,致使国力日衰,更兼姜维数度率军伐魏,百姓劳苦,怨声载道。谯周又选《仇国论》,论及战争危害,劝后主少用兵,与民休息,这些建议不仅同样未被采纳,反而愈被疏远。(显然蜀国外内矛盾,蜀国不能同心)
对此我觉得谯周也非常有道理,刘禅的不理政事,而姜维北伐又导致雪上加霜。但是从降魏一件事也看出谯周本人对蜀国开始失去信心。也许多年来的不受重用让谯周雄心壮志有所矛盾。(可能心理上有谋求新君之举)
(263)魏将钟会邓艾率军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关,逼近成都。刘禅仓惶失措,群臣多劝南逃或投吴,谯周则立主降魏,将所以意见反驳!被后主采纳。谯周因有“全国之功”被魏封为阳城亭侯。个人分析一下吧!确实投降是最好的选择,司马昭为了统一中国不会杀投降国主,(或者选择远禁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忠臣来说避免也太过不负责任吧!
《回天乏术、北伐无机》
这个故事已经到了尾声,后主已经投降。蜀臣将变成魏臣,但是这样游戏还没有结束。姜维还生存,姜维心里深深种下诸葛亮遗传的精神。身为一个忠于汉室忠于国家的人来说,没有蜀国等于没有姜维,先国后家的精神更显现出来。有人会说姜维愚蠢,本是魏国人又什么不降。有人会说姜维投魏更有前途。(世语曰: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无疑姜维投降魏国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姜维最终选择更危险的事来完成自己一生。
追寻姜维这种精神的源头,追寻于残汉三国时期继承的是两汉几百年以来的经学文化,自从汉武帝纳董仲舒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生为汉相者,屡见不鲜,并且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儒家学说的“家学”,即世代相传的学问,儒者世代以儒学为业,强调的是于君忠,于父母孝,于兄弟悌,于朋友义。
而一种思想影响了诸葛亮和姜维一生,生亦何欢、死亦何悲。然而这两位北伐者注定一生心血献给这个信念上。(228)第一次北伐到(262)姜维最后一次伐魏34年的北伐从蜀灭那一刻最终划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