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蜀北伐总指挥,丞相堵葛亮“因疾病,卒于军”。亮患何种疾病被夺去了性命,今天已无法搞清,不过与司马懿所说的“食少事烦”,积劳成疾不无关系。诸葛亮病逝后,长史杨仪按照亮生前“遗命”,“整军而还,入斜谷后乃发丧”。亮卒于军的消息传出,蜀国军民无不为之震惊,同时也使蜀举国处于悲痛之中。如何处理亮的丧事,是薄葬还是厚葬,发不发讣告,写不写悼词,立不立祠庙,这些问题,除了亮“遗命”薄葬外,其它均无交待。在立庙问题上,后主集团与百姓之间认识很不一致,就是后主集团内部也存在严重分歧。因为后主“不听”、“不从”立庙意见,所以这件事就被搁置了起来,但群众性的祭亮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蜀景耀六年(公元263年), 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书面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为诸葛丞相请立庙表》的奏章,这次居然得到了后主的“从之”,并“诏为亮立庙于沔阳”。后主刘禅为何始而“不听”,“不从”?习、向为何在近三十年后为亮“立庙”?后主刘掸又为何终于“从之”?立庙对蜀国及其后世到底有什么影响?本文试作以初步探索和疏证。” 一,后主刘禅为何“不从”为亮立庙 据晋《襄阳记》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①。朝议为什么以“礼秩”为由不听,后主为什么对立庙于成都的谏议不从,其中的原委大致如下。 1、为亮立庙与礼秩不合,先秦时期,我国的庙主要指的是东庙,神庙,系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族权,神权而建造的奉祀祖先、神灵的处所。东汉王逸在注释《楚辞·天问》篇时云:“屈原故逐,彷徨山泽,忧心愁悴,见楚王先庙及公卿祠堂,……因书其壁,呵而问之”。可见宗庙是祭祀已故祖先的地方。先秦时宗庙还是朝聘、册命,出军、献俘等政治,军事活动场所。那时,宗庙和祖茔是分开的。战国中期以后,泰国和楚国较早出现了“陵旁立庙”的先例,但并未被“汉承秦制”的西汉统治者所承袭。所以,汉高祖刘邦的庙,即高庙,按照传统礼秩仍置于长安城之南,高祖的寝,则仍置于长安城之北。惠帝时,为了便于让所谓高祖的灵魂从陵寝到宗庙去接受祭祀,在高祖陵寝附近新建了一座庙堂,即“原庙”。从此以后,“陵旁立庙”成为西汉一代皇帝级的陵寝制度。西汉从高祖至平帝共十一帝,故有高祖庙(原庙)至平帝庙(孝平庙)十一庙。由此可知,庙还为已死皇帝的代称。刘邦的父亲亦享受很高的待遇故有太上皇庙等。东汉光武帝以前因而不改,盂津原陵有光武庙。东汉学者蔡邕在《独断》一文中解释“寝庙”制度时云:“宗庙之制,古者以为人君之居,莳有‘朝’,后有‘寝’,终则前制庙以像朝,后制寝以像寝。庙以藏主,列昭,穆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总谓之宫。”一言一蔽之,“宗庙”为“人君之居”。东汉承袭西汉的陵寝制度并不长,从明帝显陵开始,不置陵邑,不建原庙,陵始建石殿。《续汉书·礼仪志》刘昭注引《古今注》云“明帝显节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石殿、短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舍在殿北,堤封田七十四顷五亩。”明帝之后,虽然墓帝出现了“起祠庙者”,但在礼秩制度中被广泛认为是“僭越”行为。既然立庙是奉祀祖先、皇帝的代名词,后主刘禅“不听”为亮立庙之请,尤其“不从”在成都昭烈皇帝刘备庙处立庙,显然与礼秩有关。 2、为亮立庙与时务不识。东汉中期以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盗坟掘墓,抢劫财宝之风。建康元年(公元144年)10月,葬于宪陵的孝顺帝墓,遭群盗发掘。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乃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董卓的盗墓活动,不仅破坏了汉代的传统文化,开创了大规模盗掘古墓之先河②,同时,也从反面给社会上的厚葬之风敲响了举世警钟。三国时,魏武、魏文二帝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对厚葬之风进行了一番鞭笞和改革,并带头实行了薄葬,弘扬了“不封不树的古制。魏武帝曹操葬高陵,在邺城之西原上。魏文帝曹丕葬首阳陵,在今洛阳东偃师县首阳山上,都依山为陵,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园邑神道,地面上不留任何痕迹。〈〈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脊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庚子(公元220年),子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载,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曰……寿陵园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曹操父子主张薄葬,既是出于盗墓的教训,又是出于“天下未安定”的思虑,同时也是三国时期社会物质条件限制的必然结果。曹操父子率先的做法,蜀吴统治者是有一定影响的。先主刘备病逝后,亦遗诏“满三日便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古制除服,也叫除丧,守孝期满,除去丧服。汉时,自始死至葬,其间最近者七日,亦有迟至四百三十三日始葬者。先主遗诏“满三日便除服”,当属薄葬;葬后立昭烈庙,亦如礼秩。由此可见三国时的时务是不立庙,如魏武帝立庙,如先主备。立庙与不立庙皆属“帝”,“主”之事,为亮立庙当属不识时务。 3,为亮立庙与亮意有悖。诸葛亮去世前“遗命”云:“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是足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这就是说,亮死后,埋葬于汉中定军山,在山上凿一个洞穴,大小以能容下一棺为原则,入殓时穿普通服饰,不随葬任何器物。假如诸葛亮的“遗命”,文臣武将皆由于景仰而绝对服从的话,蜀丞相诸葛亮的坟墓,无疑是一座薄葬型的楷模了。诸葛亮如此遗命,不一定像魏文帝说的那样“欲人之不得见也”,或“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也,但北伐尚未成功,汉室尚未复兴,丞相怀着无限遗憾去见先主是不会有什么疑义的。在这种情况下,亮绝对不会让后主为其立庙,更不会让后主为其立庙于成都昭烈庙帝旁,所以为亮立庙与亮意有悖。 亮病逝后,后主不听所在立庙之言,并非对亮的去世毫不动容或对亮的悼念活动不予重视,相反,“朕用伤悼,胆心若裂”,表示了对亮的深切哀悼和无限怀念。诏策,或曰悼词,或曰告蜀国同胞书云:“唯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够病陨丧朕用伤悼,胆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乎哀哉!呜乎哀哉!”③ 诏策中,后主赞扬诸葛亮“神武赫然,威震八荒”,有伊尹辅佐商汤灭夏,吕尚辅佐周武王灭商之功勋,赠君“武乡侯”印绶,溢君“忠武侯”称号。同时,要求北伐将士遵照丞相遗命,把其薄葬在入生出死的定军山中。由此可以看出,后主刘禅对于诸葛亮的去世除了不予立庙外,其他悼念活动还是倾注了全身心的。 二、习隆、向充为何为亮“请立庙” 后主刘禅不听“所在各求为立庙”,“不从”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并没有挡住人民群众对亮的深切怀念和祭祀活动也没有挡柱一批“志虑忠纯”、“贞亮死节之臣”的立庙努力。景耀六年,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在亮死近三十年后,再次向后主刘禅提出了立庙问题,这就是著名的《为诸葛丞相请立庙表》的奏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习隆,向充关于为诸葛丞相请求立庙的报告》。奏章摘要如下。“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④ 从奏章可以看出,习、向之所以为亮“请立庙”,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古人有为德高功重者祭祀、塑像的先例。周时,召伯辅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西治,陕以西由其治理。召伯巡行南国时,宣扬文政,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因称其树为“召棠”。召伯离去后,人们出自对召伯的尊敬,从此以后不再砍伐棠梨树。甘棠树和甘棠地成为象征召伯的纪念地和纪念树。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卧薪尝胆,灭吴称霸,后虽浮海出齐,经商致产,但一直受到越国人君的爱戴,越王思念范灭吴复国之功,于是铸铜像以示纪念。 2,两汉时期,小善小德“图形立庙者多矣”。汉兴以后,厚葬成风。尤其是东汉时期,奢僭俞制,或图其形貌。《后汉书·朱右传》云:“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后汉书·赵歧传》云:赵歧“先自为寿藏,图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又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赞顷。”或绕墓筑垣,旁起祠堂。《后汉书·滇王传》云:“蜀平,徵文齐为镇远将军,封成义侯,于道卒。诏为起祠堂,郡人立庙祀之。”《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云:“帝为营冢堂,起祠庙,置吏卒,如春陵孝侯。”《水经注》有关建祠立庙的记载更多,如曹嵩墓“碑北有庙堂”;朱鲔墓“墓北有石庙”等。 3,丞相“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理应立庙。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诸葛亮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人,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⑤。”用今天的话说,诸葛亮为相国,其道德、品行远近闻名;其功勋、业绩没有人可与之媲美,蜀国能有一个鼎足而三之局面,完全是由于丞相请葛亮努力支撑的结果。 4、百姓巷祭,戎夷野祀已成为群众性的悼念活动。从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为相国德范遐迩,功勋卓著,突出的贡献还在于“抚百姓”,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即“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三国时期,蜀国是一个国土最小(约57平方公里),人口最少(约94万),财政收入比较拮据的割据政权。蜀国的国土资源、经济实力表明,实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全国总动员令,必须走“富国安家”的道路。为此,诸葛亮推行了一系列改故鼎新的措施。在农业方面“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在水利方面,“征丁一千二百人主护”都江堰工程。直到他病逝前还在汉中前线“分兵屯田”,以“图久驻之基”。由于诸葛亮坚持“息民”“抚民”政策,蜀中期出现了一个经济相对繁荣,政治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而他本人也受到了蜀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亮病逝后,蜀国百姓为其举行巷祭是不无道理的。诸葛亮不仅对汉族人民关怀倍之,就是对西南少数民族亦关怀有加,戎夷人民为其举行野祀,也完全是情理之中之事。 三、后主刘禅“诏为亮立庙”及其意义 据《襄阳记>>载,对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人的上表,后主刘掸当即“从之”,并于当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对于为亮立庙之事,后主刘禅始而“不听”、“不从”,终而“从之”,并迅速作出为亮立庙的诏令,究其原因,除了习,向所说的几条原因外,大抵还有一条可以接受的原因和一条被迫接受的原因。 其可以接受的原因是昔“所在各求为立庙”,现“立庙于沔阳”的方案。习、向认为:“若尽顺民心,则犊而无典,建立京师,又逼宗庙,此茎怀所以疑也”。若“近其墓,立之于沔阳”,不仅可以避开京师昭烈先祖庙,排除后祖心中的疑虑,而且可以尽顺民心,使“百姓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现象得到改善,亲属、故史“欲奉祠者”的要求得到满足。 其被迫接受的原因是国难当头,蜀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时刻。后主刘禅“昭为亮立庙”之时,已离亮去世近三十年。此时的属国较之亮在世是的蜀国已有很大的变化,其政治、经济、军事形式均十分严峻。大将军姜维连年兴师北伐,消耗了蜀国的国力。后臣官黄皓擅权,政治日益腐败。“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蜀国百姓,无不思念丞相在世时的功德。尤其是汉中百姓,每年春月,必为其亮祭祀,“其哭甚哀”。习、向上表为诸葛丞相里庙,意在“断其私祭,以崇正德”,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凝聚蜀国军民的力量,以确保“ 王室之不坏”,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目标。就这一点而言,诏为亮立庙也是后主不得已而为之举。 尽管后主出台了"诏为亮立庙于沔阳"的意见,但此"诏"已为时过晚。同年夏,司马昭派邓艾,诸葛绪、锺会率十六万六军分三路攻蜀。西路军锺会从陇上轻军出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接连攻下江油,绵竹、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出降,蜀亡。 从后主刘禅诏为亮立庙到蜀亡,只是当年春夏之事,但从巷祭,野祀到诏为立庙却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这一路程虽然没有起到救蜀的作用,但诏令本身标志着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已步上了先祖,帝王的灵台,而且可以说几乎同时,诸葛亮已被人们奉为神灵的化身,祭祀的对象也逐渐由蜀国走向魏吴,甚至受到了交战之国的尊敬和爱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云,景耀六年秋,“魏镇西将军锺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蜀亡之后,诸葛亮的治军,治国之道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广泛关注。司马昭在灭蜀后,令陈勰研习诸葛亮兵法。武帝时司马炎曾亲自向蜀汉降臣樊建请教诸葛亮治国之方。蜀亡十年后,即晋泰始十年(公元274年),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给晋武帝的《诸葛亮集表》中还提到诸葛亮死后,"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蜀亡数十年后,晋人袁准在《诸葛公论》中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父也”。从晋代开始,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给请葛亮以很高的评价。晋封亮为武兴王;唐封武灵王,并赐庙;宋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封"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洪武时,朱元璋则钦定为"帝王庙",选从祀名臣三十七人,以忠武侯与焉"。到了清代,诸葛亮不仅受到各族人民的顶礼膜拜,而且受到了如同孔子一般的礼遇。在众帝王中康熙皇帝对诸葛亮更是崇拜有加。《清实录》载,康熙曰:“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乾隆皇帝较之祖辈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亲自撰写论文,探讨《蜀汉兴亡论》的原因,指出“人君之用贤与不用贤,关系国家存亡”也。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倡导,社会上出现了争相为亮著书立说,编纂文集,歌功颂德之风⑥。山东、湖北,河南、四川、陕西、云南,甘肃、浙江等地相继出现了祭祀诸葛亮的各种纪念建筑物。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涉及诸葛亮的传记达16部,年谱达9部,评论达350余篇。 诗词曲赋达800余篇,记序达110余篇,匾额楹联达110余幅,小说,杂剧达11部,遗事,逸闻达82篇,遗迹89处,祠墓达13处⑦。据南阳《卧龙岗志》载,仅修葺南阳武侯祠的碑碣就多达30余篇,诗词赋歌多达200余块⑧。南阳作为诸葛亮自表躬耕之处,其知名度远远超过了南阳籍科学家张衡,医学家张仲景、商学家范。 深邃的诸葛亮著作,精辟的研究文论,众多的关系诸葛亮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构成了丰富多彩,浩如烟海的诸葛亮文化。如果说改革开放的今天,临沂、襄樊、南阳、成都、天水、汉中、兰溪等地各自利用本地的诸葛亮的文化或诸葛亮资源发展旅游事业,振兴区域经济,提高地方知名度,并已成为历史上一种特殊的诸葛亮文化现象的话,人们不会忘记诸葛亮生活和作战过的四川、陕西,云南等地巷祭祀活动;不会怀疑亮出生地沂南,寓居地襄阳,躬耕地南阳的纪念活动;不会抹杀陕西沔阳建祠立庙为天下之先的历史;更不会抹杀习,向“为诸葛丞相请立庙”和后主刘禅“诏为亮立庙”的历史,尽管后者在诏后几个月举国降魏,蜀亡,但在此前,后者还是办了一件可入中国史册之事。 注释: ①习隆,向充:《为诸葛丞相请立庙表》 中华书局,1960年8月。 澍案。见《诸葛亮集》 ②王建中著:《汉代画像石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8月。 ③、④,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⑥章映阁著:《诸葛亮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 ⑦王瑞功主编:《诸葛亮研究集成》,齐鲁书社,1997年9月。 ⑧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卧龙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5-1-10 22:49 , Processed in 0.1532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