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羽出兵时间 首先探讨关羽出兵时间,就可知道为何怀疑关羽北伐或东征的原因,向闻建安二十四年七月,不一定就是关羽出兵的时间。 刘备称王见于《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关)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于)禁所督七军皆没。」得知「是岁」,即当年建安二十四年。相同的记载还可见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建安二十四年)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刘备在当年秋天称王。 然后曹操什么时侯派于禁的援军呢?《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的七月曹操派于禁出发。 所谓的援军,就是救援前线的军队。于禁之援军记载可见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那么曹仁与关羽的交战是不是应该早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以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曹仁为了攻击关羽,才屯驻大军于樊城,所以关羽与曹仁之间的战争,就不一定要由关羽主动攻击,若是曹仁先发动攻击,也未尝不可。《三国志.魏书.庞德传》:「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曹仁的确有讨伐关羽之心。 再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注引《曹瞒传》提到:『是时南阳闲苦繇役,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南阳功曹宗子卿往说音曰:「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然执郡将,逆而无益,何不遣之。吾与子共戮力,比曹公军来,关羽兵亦至矣。」音从之,即释遣太守。子卿因夜踰城亡出,遂与太守收余民围音,会曹仁军至,共灭之。』这里提到关羽与侯音暗通款曲,以及关羽派兵之事。 侯音在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就起兵,而且已有交通关羽,正在等关羽援兵,曹仁虽镇压侯音而来,但亦用对付关羽之意,可见就宛城之叛,关羽的出兵时间或许有关连。 二、前后顺序 从这些陈寿的三国志正史文字中详读,发觉关羽不仅只是简单的北伐攻击曹仁而已,曹仁亦有意思准备攻击关羽的打算。因为没有记载确实的交战时间,所以无法得知为何时,但是曹仁打算与关羽的交战,必定早于于禁庞德援军与关羽交战。曹仁本有攻击关羽的打算,所以不会随便求援,一定是遭遇交战不利,不会未曾交战就求援。总不会关羽还没来,守城就觉得快要失陷,事先求援云云。况且,上一次的南郡之围,曹仁面临周瑜围城一年多,曹仁也许曾经求援,但曹操没有派过援军,可见援军不是随便说派就派出。 刘备却在建安二十四年秋天才称汉中王,那么关羽的远征时间会不会不在刘备称王后出发呢?通常秋天指从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相当于七、八、九月。事件的发生需要时间: 一、刘备在汉中完成称王,准备及安排等各项时间不会太短; 二、刘备若通知关羽出兵,从汉中派人到荆州,使者需时间; 三、关羽再率军前往樊城,部队行军办妥水军等备战需时间; 四、关羽还要与曹仁交战,而曹仁交战不利,两者皆需时间; 五、曹仁派使者晋见曹操,从樊城奔抵汉中,求援颇需时间; 六、曹操决定下令于禁庞德出发,也是率领超过三万人以上的部队行军,从汉中到于禁,移防需时间。 这些事情全部加起来,除非都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才有可能在刘备于汉中称王的七月同时,曹操又能使于禁于七月出发。而于禁若真为七月出发,那么有些事件就应更早发生,比方说关羽的出兵时间,盖关羽攻击在先,于禁增援于后。 于禁庞德出发于七月,被水淹七军于八月,如果关羽坚持要在刘备秋天称汉中王后出发,那么关羽最早出发于七月,那么关羽与曹仁交战是否更早于此呢?因此关羽是否一定在刘备称汉中王后的七月出发,值得怀疑。 三、外交联盟层面 禚梦庵大师以对刘备让关羽独自北伐襄樊导致失败,颇有微词。但是关羽真的是擅自出兵,而无外交立场吗? 关羽的出兵,若再加计先前的赤壁之战,其实影响局面的范围更大。最初,挟赤壁之战余威,周瑜包围南郡而成功,关羽与苏非却攻击襄阳被乐进击退,甚至于满宠也出兵在汉津攻击关羽,此为关羽以第一次联盟出兵参与协同作战。建安十七年,乐进在青泥与关羽对峙作战,刘备还曾以此借口指派使者要求刘璋增援。后来乐进与文聘也在寻口及汉津与关羽发生战事,攻击关羽的辎重,还烧掉关羽的舰船。以上诸事在在表示,关羽对曹魏的作战,很早就开始了,因为乐进在建安二十三年就死亡,这些事迹的发生必须早于此,可见关羽的军事行动一向配合联盟,若无关羽阻截在先,曹仁也不会独自苦战,周瑜及程普不会坐享围城战果。 至于汉中、襄樊、合肥,刘备与孙权东西战线三路同时进攻曹操的说法,正是《隆中对》提到的结好孙权、牵制曹操:刘备与孙权为大钳,东西两钳夹击曹操;又刘备此路可分荆州与益州,是为小钳,东西两钳夹击曹操──就曹操的立场,面临刘备与孙权同时攻击,若不能面面俱到,在双钳夹击下,两者防卫必失其一;汉中与襄樊,也是双钳,曹操在汉中与襄樊之间,若撤军增援,则必失其一。虽然后来孙权屡攻合淝有绝大的原因是为他自己,但这也符合《隆中对》的利益。 而且外交这事很难说,要怎么样的行为才能算保证不发生战争,现在就一一分析。 首先是土地问题,三郡只是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因为赤壁之战后,孙权与刘备瓜分荆州,刘备不过征战荆南四郡,孙权才拥有久战而来的南郡。后来周瑜将南郡南岸分出,孙权借了数郡给刘备,所以孙权来要回土地时,只派了简单数人来接收,并没有翻脸的意思。后来关羽及刘备不愿归还,孙权才命吕蒙发兵使用武力,而刘备本来就不想归还,因为刘备不也命令关羽进驻益阳准备作战。后来刘备还是屈服,缔造和约划分势力范围,但实际上孙权获取较大的利益,占便宜的人是孙权。 因为这也包括了刘备原先取得的荆南四郡的其中三郡,若除掉刘备没有指派太守的武陵郡(公安原先属武陵郡,等于是刘备亲自统治。),那么孙权几乎是索取完整的荆州南部。而孙权以入主经营过的南郡来交换,对守备位置、地理环境及可分配兵力,一目了然,那么孙权会不会采取先弃后取的战略,这很难说。综合以上,孙权对于整个荆州有全部纳入的野心,而不是简单的三郡。关羽即使合作给予三郡,恐怕还喂不饱这个野心。 再来是关羽嫁女的问题,这并不能保证孙权永远不再侵略,孙小妹嫁给刘备,刘备都不肯对土地让步,关羽之女儿就算国色天香,也难保孙权永不西进。君主级的门当户对(刘备与孙权),尚且有争三郡之战;君臣级的上下不对等(关羽与孙权),又怎能保证永不出兵? 那么如何结好孙权呢?割地、赔款、嫁女?战败也不过如此下场,若是孙权想翻脸,什么样的条件都不够。曹操对关羽及刘备再好,照样反叛;刘备对刘璋,又岂安好心?刘璋再怎么努力给条件,刘备真的就满足不动益州吗?若是要给整个益州才能避免交恶刘备,同理可推,那么关羽要如何结好孙权,孙权才不会攻打荆州呢?把关夫人送给孙权?还是要献上整个荆州呢? 曾经说过:「关羽北伐时,出兵太少,则前方苦战,难攻不下;关羽倾巢而出,则后方不保,江东偷袭。这不是关羽骄不骄傲的问题,换成孙武、吴起等盖世名将来守荆州,亦是难解此一出兵与留守的矛盾。」这与关羽的骄矜或是对孙权的外交无关。关羽北伐之时,关羽与东吴之间还没有到交恶作战的程度,而孙权会不会翻脸,却无法以外交手段确保,翻脸是无法预期的。 孙子兵法:「故用兵者,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这才是确保应付战争的方式,任何外交手段再怎么厉害,都无法避免不发生战争。 四、孙权态度对关羽的影响 赤壁战前,孙权并不打算投降曹操,群臣更没多少人想要作战;赤壁战时,连周瑜都不指望刘备,周瑜打算单独对抗曹操;赤壁战后,也只有鲁肃想要把荆州借给刘备,吕范及周瑜等人都想把刘备留在建业不放回去。 就连《三国演义》也夸张描述孔明要舌战群儒,江东一面倒向曹操,在正史记载中,除了鲁肃外,也很难找到接受孙权君禄的诸将,公开支持或倾向刘备一方。倒是周瑜、吕蒙、陆逊、全琮、吕范等人都有图谋刘备或关羽的记载,而且刘备麾下的糜竺、士仁等荆州群臣,在倒戈东吴后,再也没有人回刘备身边。综合起来,只能说是倒向孙权的人比起支持刘备的人要多。 就孙权的立场,荆州本来就是属于他们家的权利,孙坚本是荆州将领,曾以长沙太守征战多年,接连孙策亦一直与荆州的刘表有仇,孙坚还死于刘表大将的黄祖手下。孙权年纪很轻就领导全体江东郡民,发动征战十几年,目标就是指向刘表。后来曹操南下,主动发动赤壁之战而且大获胜利的人,领导的人也是东吴,刘备早已「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但是以孙氏父子,耗尽大量人力物力,三世向刘表交战以来,孙权有其强烈的欲望,荆州不但可能无条件送给刘表的客卿刘备。 荆州原被刘表占据,正式继位的人是刘琮,不过刘琮举州投降曹操,因此若论宗法或法律,曹操才拥有主权。如果不讲宗法,而是比军队、比势力,要用武力取得,曹操也不会比刘备差。再讲继承,就算刘表不传给刘琮,机会也是轮到刘琦,而不是刘备,因为刘备又不是刘表的儿子,刘备凭什么资格想继承荆州呢? 如果刘备用武力攻拔刘表或曹操领下的荆南四郡,算是正当夺取土地的话,那么孙权同样可以用武力从刘备或曹操领下夺回荆州,这也算正当。不能说刘备使用武力的行为正当,而孙权使用武力的行为不正当,就使用武力而言,两者应站在同等角度。 孙权派吕蒙使用武力夺取三郡更是情况逆转,长沙郡、桂阳郡在吕蒙一到就臣服,零陵郡还是劝降,过程相当顺利。原来刘备经营下的荆州,这么快也这么容易就失去,一点也不像有民心支持而死守抗战,好像荆州未曾隶属刘备。 孙权接纳刘备只因为有曹操这个大敌,只不过为了多一个曹操的敌人,分担曹操对孙权的压力。一但孙权决定翻脸,刘备或关羽也很难阻止。孙权与刘备同盟关系之建立,若只取决于单方面,那么被决定的另一方就可能大事不妙。 因为同盟的背景建立在孙权的意愿,现在重点来了,关羽被偷袭之事,要论责任的话,是谁比较大?荆州不是因为有内贼勾结外鬼,而是因为吕蒙主动攻击;关羽也不是因为发兵攻吴,而是孙权早存叛盟之心。荆州是因为遭东吴的攻击而失去,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侵略的人,而不是被攻陷的人。明明是孙权发动偷袭,怎能怪关羽事吴的态度不佳呢?总不能说因为关羽擅取湘关米粮,又不嫁女,所以关羽应该全族满门受死,割舍荆州,贡献军民,反而孙权一点责任都没有。 非礼其罪不在于被害人穿着裙短,而应追究加害人之野望。 孙权袭杀关羽,若是因为关羽有错而孙权没事的话,那么就本末倒置了。孙权要同盟就同盟,孙权要翻脸就翻脸,刘备或关羽很难阻止,那么这种同盟的下场当然可预期,攸关生死的未来不应该由对方来决定。 关羽若不取湘关米粮、若已嫁女,若主动献上三郡,是否孙权就满足欲望,终身永世不再意图西进?孙权夺取荆州的表面原因当然指责关羽背盟,但是关羽的行为与完全断绝刘备与孙权的程度还差很远,根本就是孙权主动叛盟,袭杀盟友,夺取土地、人民,囊括财货米粮,这才叫断绝同盟,公然背叛,而不是关羽背叛同盟。 关羽被杀,原因是孙权的主动攻击无罪,还是关羽的被动受害有理呢? 五、荆州的战略地位 孔明未于刘备东征发言,甚至于没有积极谋取的企图,是否不取荆州的决策已成错误,这有待商确。 从《隆中对》开始,孔明的计划本来就含有取荆州益州的钳型攻击,可见孔明的早期是赞成收取荆州。再从最后的孔明屡次北伐不成,动摇曹魏无望,于是开始有其它的想法,像是若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会如何?或是关羽的北伐荆州问题。甚至时间还可以往前推,溯及如果庞统不中箭身亡,孔明不必由荆州入蜀,然后荆州也不会只剩关羽,关羽北伐时也不会没人看家,若是孔明守门,吕蒙也很难偷袭。这种事后诸葛的猜法,其实经不起考验。 首先是孔明的必然入蜀,由于孔明算是智谋型的军师,治理内政或是国家战略庙算执行的中央幕僚,因此孔明迟早会归回决策中心的所在。是以刘备滥觞在荆州,孔明身居荆州;刘备取益州后,孔明入川辅助。到前线征战需要战将,除了智囊外,交战相拼的武将不能没有,除非全部都能不战而降人之兵。因此只要有作战,就必须有短兵相接的战士。刘备取蜀或是攻汉中,都大量使用不惜牺牲生命的武人,因为决定战胜的因素,可以没有用头脑的军师,但不能没有用武力的战士。开疆拓土应该交给战将,孔明或庞统等人用来作战就太大材小用,叫军师拿大刀冲锋,还不如叫军师拿笔庙算。因此,武将开拓新土后,就需要智囊来安抚人民,治理内政,甚至于休养生息,以便准备下次任务。所以刘备得蜀后,孔明必然入川,不管庞统有没有战死。 至于关羽的荆州问题,其实也很单纯,关羽原先的目标就是攻下襄樊,但是根据地南郡被孙权偷袭,导致关羽的士兵四散逃走,因而失败。其实关羽一开始有留守部分的兵力来防御孙权,后来因为前方战事吃紧,才抽调留守的兵力,固然前方得胜,但南郡也被偷袭。南郡被偷袭时是因为没有孔明留守没错,但是关羽不是也指派了糜芳代理,如果糜芳没有投降,如果不是留守军民毫无战心,吕蒙岂有机会取得?除了赵累与王甫死节外,荆州举城皆降,甚至于还呼唤前线在关羽身边作战的士兵,所以荆州被攻心为上,就是看准了忠诚度的利用。曹操早年也有兖州的大规模叛变,若不是程昱等人处理得当,及时守住,否则曹操在前线徐州作战,根据地兖州被袭,就会像关羽在前线襄樊作战,根据地南郡被袭的事件发生。 荆州很重要吗?孔明以四通八达来形容「用武之国」,鲁肃则用资源丰富的「帝王之资」来表明荆州地位,甚至于曹操还大举南下来取荆州,后来还发生了赤壁之战,等于是三国交战的焦点皆放在荆州。但是重复从前后历史及因果关系来探讨,荆州似乎没有重要到决生死的程度,得荆州后不见得就昌顺,不得荆州,也未必因此败亡。以兵法上的衢地来说,形容很恰当,这也是互战的焦点原因,只因曹操、孙权及刘备的势力与此交集,所以三国互战于此。这也是荆州不算争地的原因,因为荆州没有重要到必争而决胜负,若能决胜负的要地,才算争地。所谓争地是先得先有利的要地,像刘备得定军山后,奠定争夺汉中的胜利基础,所以他敢笑称就算曹操复来,也无能为力。曹操未因得荆州而收刘备或降孙权,孙权也未因得荆州而威逼刘备称臣,相反的,荆州正像烫手山芋,曹操得荆州后有赤壁之败,孙权得荆州后,引来刘备举国东征。得了荆州反而比不得荆州前的情况还危险,荆州算是四战之地,而不是成就大业的基本。 刘备与孙权也为了荆州问题几乎反目成仇,要不是曹操进逼汉中,刘备及时与孙权签约和谈,关羽与鲁肃早就打起来了。若以孔明北伐的孤军无援,前面两者的想法就会连在一起,像是孔明西出益州的主力,若有关羽由荆州北上的协助,汉室可兴在望。 还有大拿荆州的地理位置来论起孔明的战略,究竟是东征与北伐的优劣为何,洋洋洒洒的比较,各有论述,甚至于以荆州的重要性来评论蜀汉的存亡,这些都高估了荆州的战略地位。因为荆州在三国时还比不上中原的精华区,「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尚未出现,而从荆州数度易主,还有被瓜分得四分五裂,反而荆州并不是决定争霸天下最重要的地方。 孔明之不取荆州的最重要论点,就是如果一但对吴国开战,就必须彻底征服,只要东吴势力还有影响力,蜀汉就不能休息而中断,所以孔明不建议取荆。其实相同的精神也可应用与曹魏作战,一但开战后,除非和谈,否则形成世仇后,若没有消灭对方,当然永不止息。一但先动手挑衅,就要担忧对方的报复,蜀汉出征攻人,江东会记仇,中原也不会忘记。 那么不作战如何?交战的各方,不去积极谋攻对方,无所作为,最后一定坐以待毙。刘表的荆州就是在等待中被消灭的,公孙瓒不也是等待袁绍动手攻杀而灭亡?荆州在三国以前属于楚国的属地,楚国还曾击败中原的晋国,后来就被秦国蚕食鲸吞而消失,秦有关中,楚有荆州,结果胜王败寇又岂是地理位置的优劣所决定? 韩信暗渡陈仓,亦无先取荆州,最后造样成功消灭当时的霸主项羽,可见有没有荆州并不是胜仗的唯一要素。东吴也不是因为西晋获取了荆州后才灭亡,王浚的楼船水军还是从益州出发,顺流打到东吴的首都建业门口。荆州只不过是一块土地而已,曹操赤壁战前以大军威吓而取得,周瑜刘备等人站在没有荆州的另一方,还不是能以战争逼迫曹操吐出荆州。不过并不顺利,周瑜围攻南郡就花费一年多,荆南被刘备攻降,北边的南阳郡、襄樊郡还有章陵郡都还在曹操手上,甚至于东边的江夏郡还是与孙权以长江为界而瓜分。 整个荆州一直到三国结束前,都没有完整的被其中一方统治,刘表也只有拥有七郡,另外一郡南阳郡还在曹操的手上,反过来,即使刘表拥有大部分的荆州,也没对三国政局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董卓乱政时,刘表没有意见;曹操在徐州衮州的崛起互战,刘表无法影响;袁绍与曹操互斗,刘表亦无大举介入;反而与江东孙氏父子相战数年,最后却居劣势。 荆州由于衢地特点,入主后必须安置军队来防守,以确保安全,所以孔明不急着先取荆州。孙权获得荆州后,于是就布置重兵,防止蜀汉的东征再起;相同的,当年刘备拥有荆州时,也是将关羽驻守荆州。如果没有荆州一地的负担,不需要分兵给荆州,刘备可以集中兵力,由益州北伐,一如当年韩信故事。但是少了荆州一州,就少了土地的资源、人民的供养、势力的影响、米粮的征收及军队的提供。 江东自孙坚时代开始,就与刘表有隙,孙坚还是死在刘表一方的手下,孙权更是连战数年,甚至于还在赤壁不惜向当世最大势力的曹操对抗,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孙权怎么可能放弃荆州?父兄的浴血奋战,力拼曹操的努力,为谁辛苦为谁忙?刘备昔日投靠刘表,以上下关系来看,也可算成是刘表的部属,刘表的遗产,站在同样是非亲生卑亲属的角度来看,刘备不会比孙权更有权利来争夺荆州。 曹操及曹丕后来也不看重荆州,倒是屡次出兵濡须口,都是由东线发动攻击孙权。曹仁坚持南郡一年多,也没见曹操派出援军,后来曹仁守樊城时,遭遇关羽的攻击,曹操才先后派了于禁、庞德及徐晃救援,但是曹操已不再出兵争夺南郡。反而是东吴在袭讨关羽后,征战选择多样化,除了孙权屡攻合淝不下,还曾派陆逊及诸葛谨攻击襄阳,当然,事实的结果,两面不讨好,曹魏成功抵抗孙权的侵略。如果孙权有心掌握荆州,早就集结大军专心征讨襄樊,再北图南阳,进觑许昌。反而是在合淝及濡须与曹魏展开多次攻防战,这是因为曹魏的东方压力,孙权不能不理。结果造成孙权又要分兵在东线防守濡须及攻击合淝,又要分兵攻击襄樊,这就是孙权拥有荆州后的两面作战窘境。 这就是孙权得荆州,反而落得吃力不讨好。 六、失荆并不妨害《隆中对》 攻地而结好,除非忘仇;失地却联盟,未尝不可。 相同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孔明的身上,如果孔明东征荆州后,除非能立刻与孙权结盟修好,否则实在很难保证孙权不会誓师报仇。当然,杀人放火侵略别人一块土地后,然后要求别人不要记仇,呼吁对方爱好和平,不要发动战争,就算孔明本人再去江东舌战群儒,这种环境也很难办到。而且孔明东征荆州还不见得有十分把握,刘备当年失败就是例证,战争没有必胜的道理,但是一但开战,就无法中止,等于是宣战后,当场就失去盟友。蜀汉与东吴二小国加起来还没有曹魏大,二小国互相征讨,曹魏的机会就来了,正如鹬蚌相争,渔人获利。所以孔明有比取荆州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结好盟友,荆州就不能再去费心思。 再从损益消长的计算,获得荆州后,所要防守的范围变大,也树敌更多,这样的荆州,虽得何益?反观不取荆州,孔明一来可示好于孙权,再来缔造同盟机会,反正翻脸攻击都不见得有利,不如就干脆承认对方在荆州的主权。于是蜀汉及东吴不再为荆州而战,可以共同联合阵线,一致对曹。放弃已经失去的东西,换取未来可能的机会,比起征战多年,就为了弥补过去的伤口,两者虽考虑各不同,但不吝各有天地。 「多操之敌」,原本是用在刘备身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孙权,孔明不取荆州,从此孙权可以专心征讨曹操,而且孔明在东方就不必抽调太多兵力,只有李严的部队即已足够。要是攻下荆州,势必要再移驻军队来防守,拥有荆州,有利吗? 三国交战于此,并不代表拥有举众皆争的重要性。就以曹操而言,关中平原一带,不论米粮或是兵源,甚至于文官武将,会不会比起荆州优势?东西两京再破败,还是比边陲的襄阳较具发展性,颖汝人才济济,一直到后世还是政经中心,所以关中颖汝的优点非常显明。那么为何刘备不攻洛阳,孙权不征长安?反而集中在荆州讨伐襄樊呢?因为他们认为荆州比较关中重要吗?不是的。看地理位置就知道了,因为关中与蜀吴没有交集,所以要打主意也要等边陲先攻下后,再徐图中央。荆州正值多战之秋,只因正巧位于「诸侯之地三属」。 这就是结论,争夺荆州实在没有想象中可问鼎天下的权利。 七、关羽征伐荆州之功过 (一)计划式出师 有计划的战略不会漫无目的而无眼光,更不会是临时起意。 刘备为君,关羽为臣,战争这种大事,理论上应有君主的事前授权,或是事后的承认,否则就是臣属擅权出兵。如果关羽真为擅兵,不管战争成败如何,此项为挑战刘备的权威,因为不听号令或叛变也不过如此。史书不载刘备命令关羽并非充分理由,否则史书只记刘备诏孔明,但是张飞却同时入川,史书同样不载刘备命令张飞,但这不是张飞擅兵的理由。因为史书不会详尽各列,未述不代表没有。但应视为刘备有效管理关羽及张飞,而此二人也臣服于刘备之下,执行刘备的命令。 关羽北伐的直接目标是襄阳及樊城,关羽屡攻不下,包括以前还曾被乐进击退,攻城的目标并未达到;间接目标是呼应刘备,或多或少影响曹操在汉中的坚守再战与因分兵支持襄阳而撤退。 关羽北伐襄樊呼应刘备争夺汉中,遂令曹操人在汉中分身乏术,曹操的主力在汉中,襄樊兵少,这是关羽的机会。至于政策有没有错,变成价值判断后,谁也无法自认客观。但冷静以事后的眼光来看,关羽北伐,目标襄樊,就这么简单,谁教屡攻不下,师久生变,后方遭袭;若曹公当年官渡对峙过久,后方难免不变。 南北朝有陈庆之的七千孤军史例,这代表孤军深入不见得就必败,就与项羽临终前仍然能以二十八骑再破汉军,孙武也提到战争胜负不在于吴兵太多。所以荆州能不能出多少兵,是不是孤军,就不是胜负关键的唯一因素,至于胜仗的基础要不要建立在对方的混乱,可参考周瑜围攻南郡或是刘备攻拔汉中,固然对方朝政紊乱可以攻取,对方不乱照样破城夺池。 项羽不需要等对方朝政纷乱,或是产生内部有事。孙子攻楚与撤退,与楚国的内部有无紊乱,也无关系,否则战败都一定要归咎于紊乱的话,是否孙子领军造成紊乱,所以才被击退?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是秦国的援军反攻,就算孙子治军纪律再好,秦军大举来袭,吴兵不得不退。所以紊乱不是败战的唯一因素,要不然,以此标准来解释陈庆之的伤心河畔,是否代表陈庆之治军紊乱所以才被击败?应该不是,战败的原因是因为对方人多马壮,军队的战力与数量也是决定胜负的因素之一,就这么简单。 关羽虽然获得刘琦水军后,甚至在水战方面还造成擒于禁杀庞德的战绩,但若考虑出身背景的话,刘备部曲本来就是善于骑兵,关羽向来就是马上将军。官渡之战刘备与关羽都以骑兵的身分参予作战,关羽及所属部众对骑兵作战并不陌生。另外则认为关羽胜利的程度不够,并没有达到连战连胜的地步,首攻樊城未拔,又受挫于徐晃,中间只不过斩获于禁庞德援军而已。最起码关羽的目标要力拔襄樊,宛如周瑜的南郡攻势,先有襄樊根据,再后图许昌,若襄樊不易主,关羽就要率军北上对垒,没图许昌未得襄樊,前有曹操后有曹仁,这才叫前后夹攻。 骑兵虽然平均上胜过步兵,但是从三国时代一直到宋末的元朝,在战场上决定胜负还是步兵。这个话题可以讲得很长,《武经总要》里有很大的篇幅在讲这个。简单的提一下好了,骑兵比步兵优势的地方是马匹的速度,也就是机动力,一但短兵相接,交战的双方没有速度的区别后,反而骑兵比步兵劣势。因为骑兵比步兵还多负担一匹马,徒手专注使用兵器,与一边分心骑马一边使用兵器,就正在博杀的双方,骑马的一方反而劣势。所以先秦才会有骑兵是下马作战,至于马蹬或马鞍等的使用,那是另外一回事。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夷陵之战,三国的三大战,就不是靠谁的马多而获胜。 (二)适可而止的战略目标 至于襄樊的北方曹操还在,如果关羽真的襄樊获胜,还能北上与沙场老将的诸曹夏侯氏争一长短吗? 同样的环境可参考周瑜攻南郡一事,周瑜也知道不是区区几场仗可动摇曹操,周瑜也知道曹操朝政尚未紊乱,周瑜还知道曹家善于骑兵,但是周瑜就是硬攻南郡,而且也成功获得。 把以上的周瑜改成关羽,比较周瑜之南郡,正如关羽之襄樊如何?关羽北伐荆州,目标就是襄樊,这很清楚,曹操人在汉中与刘备方战未艾。 关羽攻襄樊与周瑜围南郡,不但地理位置相近,时间也相差不远,守将还同一人,相提并论并不算失真,当然一定找得出异同。南郡附近是水军战场,襄樊也是;南郡是围城战,襄樊也是;周瑜只攻南郡,没人推论周瑜想要继续想北上攻击曹军,关羽围襄樊为何不是?关羽乘大船攻樊城,樊城的墙头还差几寸就被淹没,樊城靠水,而且靠得很近。 而关羽的北伐也不必延申太多联想,关羽也实际派兵包围襄樊,为什么目标不能只是简单的襄樊二城?刘备带兵攻汉中,当然是主力,贵为主君的地位,主力不交给关羽,并不奇怪。而且曹操短时难以卒除,若刘备能攻下汉中,关羽能取下襄樊,这次的联合作战就功德圆满,并不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打到许昌。至于关羽的作战,换成现在的话就是围点打援,擒于禁斩庞德作得不错,收降的曹军,超过三万名。后来徐晃也只战胜其中一寨,关羽的实力仍然完整,甚至于还保有水优(相对于后世的空优),徐晃还无法动摇。若非后方南郡遭袭,前方不会溃散得这么厉害。关羽不是没有撤退过,上次攻击襄阳时,关羽就被乐进击退过,所以关羽还是知进退的。 取荆州就是《隆中对》的一部分,关羽北伐只要能取得襄樊,就可完成《隆中对》的其中条件之一。南郡当初还是用和谈交换而来,《隆中对》所提荆州一地,除江夏归东吴,荆南又已让刘备孙权各分势力,荆州北部的襄樊,总要关羽主动对曹操下手,才能取得。有了荆益二州,才可贯彻隆中对。 荆州很难两面作战,换成曹操来守荆州呢?会不会因此大意失荆州?这是批评关羽的性格太过于暴燥,以致于骄傲自大而大意失荆州,或者说关羽并不适合留守荆州,刘备换人取代会不会比关羽好。 如果要换人取代,那就假设个彻底,如果换成曹操来守荆州好了,看看情况会不会有所变化?如果曹操的北伐襄樊时派兵太少,则无力动摇襄樊;如果曹操倾巢而出,孙权又派吕蒙偷袭;那么曹操要派出多兵还是少兵?再加一点情绪的形容,像是曹操骄傲自大,或是大意失荆州等,这样指责同样适用。 好了,把前段话的「曹操」全部改成「关羽」,再看看荆州被偷袭的原因,是被抢的人有罪,还是动手行抢的人有罪? 另外已有人提过荆州两面作战问题,引文如下:「以曹操手上的人才,未必不行:当时谋士尚有荀彧、贾诩、程昱、荀攸及刘晔等。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包括夏侯兄弟、曹氏兄弟、张辽、张合、于禁、徐晃、乐进、李典等,以及擅长冲锋陷阵的猛将许褚、庞德等,未必守不下荆州两面作战。」 当时的回答是:「用尽曹操阵所有武将及军师,目标不过只是荆州一州,代价未免太大。如果真的需要全力动员,荆州才能又发动攻击又能守住,那么荆州的衢地战略位置,的确难以两面作战。关羽只有一个人,一个人很难面面俱到。」 襄樊并未攻取,关羽仍需努力 (三)用兵方向质疑 关羽攻樊城而后攻襄阳,但地理位置很奇怪,因为樊城在北,襄阳在南,南郡江陵城又在襄阳之南。 关羽擒于禁斩庞德时,使用了水军,水军的来源有四: (一)应由南郡出发,不过要向东航行,经过东吴的江夏郡后,再向西航行到襄樊; (二)也是由南郡出发,但走北向,由士兵陆地扛舟,不过关羽使用的是大船; (三)则是就地打造,除非关羽又要一边作战,一边还要分出人手在大霖雨下停前完成造舰; (四)就是关羽根本在汉水上游有根据地,所以是东征而不是北伐。 这也不难看出为何关羽先包围樊城,而后攻击接近南郡的襄阳,后来还向西逃亡到临沮。 至于临沮的位置,则位于襄樊的西北,汉水的上游。因此关羽若从临沮出发,恰好是走东向,乘船就可顺流到樊城。樊城面临大霖雨时,城墙还差了几块版子就被水淹没,可见樊城不但靠水,而且靠很近。反而是若由南郡出发的舰队,按远近的距离,应先攻击襄阳,再攻包围樊城。 所以关羽攻击襄樊,是由临沮等地而东征,后来又向西逃亡,欲回临沮,而不回南方的南郡。再说守将问题,关羽在北伐襄樊时,南郡守将是麋芳,而不是关羽,守公安的将军是士仁,也不是关羽。虽然是刘备指派,但直接责任是麋芳及士仁,关羽也不过是间接责任。关羽本有留兵预防孙权,后来才尽调兵北上,即使如此,吕蒙仍然要用伪装欺敌而偷袭,而不是大军压境威吓而来。这也证明南郡还有一定的实力,就像赤壁前的曹操,以狂风暴雨的高姿态,大军排山倒海而来,结果荆州州牧刘琮投降,客卿刘备逃亡。 若从水军大船逆流困难,顺流而下容易,那么推论关羽东征荆州非常有理,特别是南郡与襄樊并无水路相连,若不走长江经汉水,也得由夏水经汉水,如果关羽北伐的话,两者皆需通过江东势力江夏郡,一但江东翻脸,关羽苦无归路。但是万一关羽从东三郡出发,采用东征的话,水军从沔水长驱直下,沿途不复有江东势力,而且还有友军孟达及刘封的弓马步支援。这个方向也符合关羽先攻北岸的樊城,再续围南岸的襄阳,而关羽后来逃亡时,从当阳起算,或走麦城,或奔临沮,方向不是向北就是向西,但是江陵却在当阳之南。 |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
GMT+8, 2025-1-10 22:42 , Processed in 0.1038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