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品论 查看内容

《世说》男人之才子管宁和华歆

2015-6-11 14:08|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265| 评论: 0

摘要: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人,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后代。管宁于东汉末避世乱于辽东三十多年,后还乡入魏,朝廷屡次征之入仕而不就,以布衣身份终老。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 ...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人,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后代。管宁于东汉末避世乱于辽东三十多年,后还乡入魏,朝廷屡次征之入仕而不就,以布衣身份终老。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东汉末年桓帝时候曾经入仕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太尉,为官有清誉传世。

  《世说新语》中,关于管宁和华歆的直接记载一共有五条,其中四条位置在《德行》门,一条在《方正》门。根据《世说新语》的编排体系,显然这两个人的言行是被当作了士人的典范,并以如此尊崇的安排表示了对他们言行的景仰。不过按照这五条的内容,准确点说,直接提到管宁的记载只有一条,其他的四条记载,从本文的写作角度来说,只是关于华歆的故事。但是这两个人是如此的亲密,生活道路、人生准则又是如此的迥异,又有着一个非常著名的共同的故事,所以有必要放在一起来品鉴思量一番。

  先说他们共同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德行》一门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这里有两个故事,记载了他们的两个生活细节:一、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二、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这个故事流传得实在是太广了,以至于“割席断交”成了一个成语,后世常被用来表示自己的高洁不愿意同流合污。金块代表的是世人梦寐以求的财富,官员的豪华仪仗代表的是世人无限向往的尊贵。但是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富和贵都和所谓的“清名”成了矛盾,正因为大多数世俗的人追求富贵,所以少数士族读书人的特立独行才有着“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傲立于世的姿态,仿佛这是一种时尚一种无上的光荣。后人读这个故事,大多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一种道德评判,即管宁是清高的,华歆是世俗的;管宁相对来说是正面的人物值得学习,华歆相对来说是反面人物,要接受世俗的唾弃与不屑。

  认真再读一下这个故事,发现那个故事其实漏洞很多。管宁见了金子“挥锄与瓦石不异”,也许他本来就高度近视没看到呢?华歆拿起来,知道自己手里拣到了金子,但是随手抛弃,这不更能说明他根本不在意金子吗?华歆之出去看热闹,其实只能说明他读书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点,怎么就能够上升到人生志趣评判上呢?即使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不存在,一个人的一生所做的事情那么多,单凭这两点并非人生关键的小事情,怎么就能够将人的高下清浊都给定了性了呢?还有,史载,管宁、华歆和同是山东老乡的另一个才子炳原,他们都是好朋友,号称是一条龙,华歆是龙头,管宁是龙腹,炳原为龙尾。既然是朋友,当然关系要非比寻常,怎么就能够因为朋友出去看了一下外边的热闹,就轻易将交情“喀嚓”割断了呢?如此轻率脆弱的友情不要也罢,何必还要担待呢?

  很多时候,写文章的人尤其是写历史文章的人因了语言的特权,会给读者乃至后世人留下一个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结论。他没去褒谁,也似乎没去贬谁,但是总是能够给人以深刻的暗示。从个人生活态度的角度来说,任何人的任何选择都有各自的道理,甚至能够实现自己的选择,也体现了时政对人权的充分尊重。但是从社会人的角度来说,知识分子本身站在充分领略人类文明结晶的优先角度,却不能够为社会作出相对称的贡献,似乎是非常自私的行为。今天读管宁和华歆的故事,不由得为那个妇孺皆知的“断席”故事中所蕴涵的道德标准评价所不解:华歆做错了什么?

  管宁一生不曾进仕,晚年有机会也坚决不干。《资治通鉴》第七十卷记载,明帝“徵宁为光禄大夫,敕青州给安车吏从,以礼发遣,宁复不至。”,意思是管宁辽东避难南归后,魏明帝赐管宁为光禄大夫,给了他仪仗车马侍从,可是他就是不去接受。后人称他为一代“高士”。据说管宁故乡的人们为怀念他,褒扬他的高风亮节,特建管宁祠,筑管宁冢,邻近5村无不以“管公”名村。这个人也够倔脾气的,无论如何是一直尊照着自己的心意在生活。相对而言华歆的仕途一生都比较顺利: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称病辞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后改任司徒。明帝即位,晋封博平侯。卒谥敬侯。这是个一朝重臣,为曹魏立下了赫赫功劳,且惠政不断,《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清纯德素”。华歆实现了生平抱负,也是按着自己的心意生活的人。

  华歆如此功名累世之人,当有一番大才般配。《世说新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明这个人非常有见识: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人想依附他们的船,华歆起先不同意,但是王朗同意了,那人就上了船。后来情势危急,王朗后悔了,要赶那人下船,这时候华歆说:“当初他上的时候我就考虑到了这个情况,但是现在既然叫他来了,怎么能够危急的时候就丢下不管呢?”就一直带着那个人逃难直到脱险。(见《德行》之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时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史载华歆当初受曹操征召将行,“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华歆推辞不过,就暗暗在礼品上做上记号,事后一一送还。魏文帝时,华歆官拜相国,但“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可见华歆的名声确实是非常大的。

  由对这个故事的反思,突然想倒,读书人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自娱还是学以致用治国平天下?管宁的饱读诗书后明白了世情从而选择全身远祸,与华歆的将满腹经纶用于经天纬地施民以惠政,究竟孰浊孰清?魏晋的士人知识分子固然是以清高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的,但是统治阶层的几乎所有构成,不都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吗?就连今人所看到的史书本身,不也体现了这一点吗?历史是谁写的?历史是知识分子写的,是有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写的。历史是写什么的?写人的作为,更多的是历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作为。华歆是一个有非常大的社会作为的人,后世声誉却一直因为了“割席”的荒唐,而位置屈从于对社会没什么作为的管宁下方,这是写史的人或有意或无意犯下的错误,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也是读史不假思索的人所应该出汗的地方。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1-11 02:19 , Processed in 0.2345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