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名家 查看内容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2014-8-6 21:51| 发布者: 魏武帝| 查看: 7248| 评论: 0|原作者: 沈伯俊

摘要: 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其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取得了若干新的突破。其中争论较多,最为引人注目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罗贯 ...


(四)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

作为一部作品思想内涵的核心,《三国演义》的主题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由于其内涵极其丰富,人们对主题的概括又往往呈现出多义性。

文革以前,学术界对《三国》的主题的见解,可以归纳为四种主要观点:第一,正统说;第二,“‘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第三,忠义说;第四,反映三国兴亡说(详见沈伯俊:《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综述》,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四期;并收入《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12月出版)。

文革结束以后,《三国》研究逐渐开始复苏。1979年,杨毓龙发表《谈〈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一文(载《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四期),提出歌颂理想英雄说(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3页,巴蜀书社19896月第一版)。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三国演义》研究日趋活跃,主题问题成为争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有关主题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关于《三国》主题的多种概括

1980年起,学者们对《三国》的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先后提出了十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赞美智慧说。(朱世滋:《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丹东师专学报》1980年第二期,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3—694页)

天下归一说。(王志武:《试论〈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意义》,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三期,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4页)

天下归一说相近的是分合说。阐述此说者主要有李厚基、林骅的《三国演义简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6月第一版),胡邦炜的《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载《三国演义研究集》)等。

讴歌封建贤才说。(赵庆元:《封建贤才的热情颂歌》,载《安徽师大学报》1981年第三期,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4页)

悲剧说。(黄钧:《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四期,并收入《三国演义研究集》,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5页)

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鲁德才:《论〈三国演义〉的情节提炼对人物刻画的意义》,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四期;孙一珍:《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题》,载《文学遗产》1985年第一期。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57页)

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曹学伟:《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三国演义研究集》,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5页)

宣扬用兵之道说。(任昭坤:《〈三国演义〉的主题应从军事角度认识》,载《三国演义研究集》,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6页)

人才学教科书说。(于朝贵:《一部形象生动的人才学教科书》,载《三国演义学刊》第一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7月出版;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6页)

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沈伯俊:《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载《天府新论》1985年第六期;并收入《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1月第一版;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7页)

总结历史经验说。(胡世厚:《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1月出版;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7页)

乱世英雄颂歌说。(齐裕焜:《乱世英雄的颂歌》,载《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参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8页)

关于主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由于对主题的概括一时众说纷纭,有学者对此表示了怀疑和否定,认为主题根本就不存在,对主题的研究毫无意义。对这类观点,沈伯俊撰文予以辨驳,肯定了主题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学术价值(详见沈伯俊:《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论〈三国演义〉的主题》,出处同上;《〈三国演义〉研究综述》,载《明清小说研究年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6月第一版)

关于主题的观念和研究主题的方法。为了正确认识主题研究中诸说并存的现象,推进主题研究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合理的主题观念,寻求恰当的研究方法。沈伯俊认为:主题乃是作者通过作品内容所表达的看法和主张。因此,我们对主题的概括既要提挈作品的全局,又要反映作者的思想。”“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读者心中所唤起的感受,往往是大相径庭的。人们可以阐发自己各不相同的感受,却不应该把这些感受都称为主题(参见沈伯俊同上二文)欧阳健则认为:主题这个概念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模糊概念,它既可以指作家想告诉人们什么,也可以指作品实际上提供了什么,还可以指读者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以及这三者的统一。”“主题探究的模糊性就相应地造成了主题研究成果的相对性。”“从这个意义说,对于《三国演义》主题的说法的五花八门,正标志着研究的深入。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有关〈三国演义〉研究的两个问题的思考》,载《明清小说研究》第2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2月出版)杨凌芬认为主题概念有两个分支:创作理论中的主题和鉴赏理论中的主题。因此,她主张建立鉴赏论中的主题概念。所谓鉴赏论中的主题就是研究者通过作品的形象体系和故事情节掌握的作品的中心思想。(《建立鉴赏论中的主题概念》,载《明清小说研究》第五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6月出版)这些观点,对研究者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进入九十年代,对《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研究有所深入,但对主题问题的探讨却不够活跃,专题论文较少。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对主题的观念和研究主题的方法还有分歧;其二,八十年代已经提出多种观点,要想超越它们,提出新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并非易事。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三国》主题的见解。例如潘承玉的《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载《晋阳学刊》1994年第一期)、秦玉明的《天道循环:〈三国演义〉的思想核心》(载《攀枝花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不过,由于他们对以往的《三国》研究,特别是主题研究的了解不够全面,其见解也有片面之处。看来,要想在主题研究上取得新的较大的进展,尚需作出进一步的深入努力。

(五)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与艺术成就

二十年来,对这一问题讨论热烈,成果甚丰。主要表现在:

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学者们提出了五种观点:

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这是以往占主流地位的,相当一部分学者的看法。

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主要是浪漫主义的。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刘知渐的《〈三国演义〉新论》(载其所著《〈三国演义〉新论》一书,重庆出版社19856月第一版)。

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吴小林的《《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载《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是古典主义的。这种观点出现于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黄钧的《〈三国演义〉和中国的古典主义》(载《〈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巴蜀书社),张锦池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原则和人物描写》(载《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一期)等。

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既不属于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也不属于今天所说的浪漫主义,而是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调、传奇色彩的结合。代表性论述有沈伯俊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第六部分第一节(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1月第一版)。

关于《三国演义》的虚实关系。这与上一问题密切相关,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之一。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何满子的《历史小说在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摆动》(载1984320日《光明日报》;收入其所著《汲古说林》一书,重庆出版社198711月第一版),傅隆基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基本符合史实吗?》(载1984417日《光明日报》),曲沐的《〈三国演义〉”“之我见》(载1984515日《光明日报》),刘绍智的《〈三国演义〉的反历史主义》(载《三国演义学刊》第一辑),宁希元的《从宋元讲史说到〈三国演义〉中的虚实关系》(载《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熊笃的《〈三国演义〉并非七实三虚》(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8月出版)。

九十年代较好的论文有钟扬的《七实三虚,还是三实七虚》(载《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三期)、郑铁生的《〈三国演义〉成书过程意象整合的虚实关系》(载《海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二期)。

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三国演义》的总体艺术风格。八十年代有代表性的论文,可见丘振声的《〈三国演义〉的阳刚美》(载《三国演义学刊》第一辑)。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吴志达的《刚柔兼济之美——〈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最高美学境界》(载《〈三国演义〉与荆州》一书)、沈伯俊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第六部分第一节等。

《三国演义》的情节艺术。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鲁德才的《〈三国演义〉的情节提炼》(载《古典文学论丛》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12月第一版)、吴小林的《《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等。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傅隆基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叙事艺术浅探》(载《〈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论文集)、沈伯俊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第六部分第二节等。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陈辽的《论全景军事文学〈三国演义〉》(载《三国演义研究集》)、冒炘、叶胥的《〈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二期,亦见其所著《三国演义创作论》第二章第八节)、郑云波的《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个性及其美学意义》(载《三国演义学刊》第一辑)、常林炎的《向〈三国演义〉借鉴写战争的艺术经验》(载《三国演义学刊》第二辑)等。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述有郑铁生的《三国演义艺术欣赏》第六章(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7月第一版)、沈伯俊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第六部分第三节等。

《三国演义》的性格艺术。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剑锋(霍雨佳)的《塑造典型美的辩证法》(载《中州学刊》1984年第四期;亦收入《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杜景华的《论〈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强化的特点》(载《三国演义学刊》第一辑)、宋常立的《〈三国演义〉人物心理表现特征及其构成原因》(载《三国演义学刊》第二辑)、艾斐的《论〈三国演义〉在典型塑造上的开拓与局限》(载《辽宁大学学报》1987年第三期)等。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述有黄钧的《论〈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载《文学遗产》1991年第一期)、关四平的《论〈三国演义〉的多层展现人物性格表现法》(载《求是学刊》1991年第四期)、郑铁生的《三国演义艺术欣赏》第五章等。

《三国演义》的结构艺术。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冒炘、叶胥的《〈三国演义〉的结构艺术》(载《柳泉》1982年第三期)、吴小林的《试论〈三国志演义〉的艺术特色》、夏炜的《略论〈三国演义〉的整体结构特色》(载《中州学刊》1984年第四期,亦收入《三国演义论文集》)等。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述有霍雨佳的《三国演义美学价值》(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5月第一版)、郑铁生的《三国演义艺术欣赏》第四章等。

(六)关于毛宗岗父子和毛评《三国》

二十年来,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突破。主要有:

关于毛氏父子的生平。黄霖的《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载《三国演义研究集》)、陈翔华的《诸葛亮形象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12月第一版),分别考察了毛纶、毛宗岗父子的生平。特别是陈翔华,考证出毛宗岗生年当在崇祯五年(1632),卒年当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春后或次年(1710)之后。

关于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的得失。八十年代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改得成功。如剑锋(霍雨佳)的《评毛纶、毛宗岗修订的〈三国演义〉》(载《海南师专学报》1981年第二期);(2)认为改得不好。如傅隆基的《毛本〈三国演义〉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比较研究》(载《华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一期)、宁希元的《毛本〈三国演义〉指谬》(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四期)。(3)认为功过相兼,得失参半。如刘敬圻的《〈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本校读札记》(载《求是学刊》1981年第1—2期)、陈周昌的《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得失》(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四期,亦收入《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九十年代,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缺陷和不足。代表性的论文是沈伯俊的《论毛本〈三国演义〉》(载《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三期;亦见沈伯俊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前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8月第一版)。霍雨佳在其专著《〈三国演义〉美学价值》中,则进一步对毛评作了全面的肯定。

关于毛宗岗的小说理论。

毛宗岗小说理论的特点和成就。八十年代的主要观点,可参见拙作《近五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三国演义〉研究综述》(载《明清小说研究年鉴》),以及《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六月第一版)、《三国演义学刊》第二辑。九十年代的研究,仍可参见沈伯俊的《论毛本〈三国演义〉》一文和霍雨佳的《〈三国演义〉美学价值》。

毛宗岗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的地位。八十年代这方面成果甚多,可参看拙作《近五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三国演义〉研究综述》(载《明清小说研究年鉴》),以及《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6月第一版)、《三国演义学刊》第二辑。九十年代的研究,仍可参见沈伯俊的《论毛本〈三国演义〉》一文和霍雨佳的《〈三国演义〉美学价值》。

除了上述几个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如署名罗贯中的另外几部作品(《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的真伪、《三国》人物是否类型化典型等,也有值得重视的争论。限于篇幅,姑且从略。

总的说来,新时期有关《三国演义》的论争,涉及到《三国》研究的各个方面,并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的发展。不过,各个问题论争的深度不一,取得共识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如何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里开创研究的新局面,可参看拙作《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载《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四期)。


12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6 12:31 , Processed in 0.1328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